中西餐饮礼仪_美国餐饮礼仪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0:15:2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中西餐饮礼仪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美国餐饮礼仪”。

中西方餐饮礼仪

在职场中,有各种各样的场合需要我们去参加,那么,我们就需要使用不同的职场礼仪。中西方文化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那么,中西方的职场礼仪当然也是不一样的。我们以其中的最大众化,最能突出其异同的一种礼仪——餐饮礼仪。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我国餐饮礼仪的发源及其发展历程。餐饮礼仪可谓源远流长。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特别是经曾任鲁国祭酒的孔子的称赞推崇而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作为汉族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自有一套程序:主人折柬相邀,临时迎客于门外。宾客到时,互致问候,引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讲究:应先敬长者和主宾,最后才是主人。宴饮结束,引导客人入客厅小坐,上茶,直到辞别。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如山东,香港等地保留完整。我们刚才说的是古代的餐饮礼仪,下面我们再看中国现代餐椅礼仪。

现代较为流行的中餐宴饮礼仪是在继续传统与参考国外礼仪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座次借西方宴会以右为上的法则,第一主宾就坐于主人右侧,第二主宾在主人左侧或第一主宾右侧,变通处理,斟酒上菜由宾客右侧进行,先主宾,后主人,先女宾,后男宾。酒斟八分,不可过满。上菜顺序依然保持传统,先冷后热。热菜应从主宾对面席位的左侧上;上单份菜或配菜席点和小吃先宾后主,上全鸡、全鸭、全鱼等整形菜,不能头尾朝向正主位。这些程序不仅可以使整个宴饮过程和谐有序,更使主客身份和情感得以体现和交流。因此,餐桌之上的礼仪可使宴饮活动圆满周全,使主客双方的修养得到全面展示。正因如此,餐饮礼仪是我们以后在工作中不可或缺地要去学习的一种礼仪。不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担任何种角色,我们都要去学会餐饮礼仪,因为通俗点说,很多事情无论是公是私,都需要在餐桌上谈成,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经验。如果我们遵寻餐饮礼仪规则的话,主客关系就会很融洽。在之后的谈判中,需要谈的事情就会更容易谈成。

那么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中国古今餐饮礼仪中的一些最须重视的一些步骤。那么,我们现在再来了解一些中国餐饮礼仪中的一些小的,最基础的,但却至关重要的规则。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在中国餐饮礼仪中,圆形餐桌是很受欢迎的。因为,圆形餐桌可以坐很多人,大家可以对面而坐。而在西方,他们更喜欢长方形的餐桌。也因此,一家之主的身份并不像西方长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通过他的座位而辨认。在中国餐饮礼仪中,客人应该等候主人邀请才可坐下。主人必须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为一大忌。必须等到所有人到齐才可以开始任何形式的进餐活动——即使有人迟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开场白了。进餐期间,主人必须承担一个主动积极的角色——敦促客人尽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一张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当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张座位前可见放在盘上的一只碗;右面是一组筷子与汤匙,分别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场合上,会出现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米饭不是与菜式同上,不过可以选择同吃。由于菜式各有特色,应该个别品尝,而且一次只从碗中吃一种,不是混合品尝。不可用盘子吃,只能用碗。骨头和壳类放在个别盘中。不干净的盘子必须经常用清洁盘子替换。

除了汤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会提供刀具,但身为中国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进餐的工具,因此千万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里不停翻动,应该先用眼睛看准你想取的食物。当你用筷了去取一块食物时,尽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话,用旁边的公筷和汤匙。吃完饭或取完食物后,将筷子放回筷子座。一席中式餐饮如果没有茶便称不上正式了。有关茶的问题,应该注意几件关键的事。座位最近茶壶的人应该负责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岁,由最长者至最年青者,最后为自己斟。当人家为你斟茶时,礼节上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这样做是对斟茶者表示感谢和敬意。用餐对于家居生活是头等大事,体现个人素质和品味

上面是一些中餐中最需重视的一些规则。我们下面来看看西餐礼仪中的一些讲究。西方用餐,人们一是讲究吃饱,二是享受用餐的情趣和氛围。一般我们去吃西餐时,入去参加早餐、午餐、晚宴、自助餐、鸡尾酒会或茶会,通常只有两种,一种是正式的,一种是随意的。如果去的是高档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要求穿正式服装,男士必须打领带。这是西餐中必须讲究的一点。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就餐时的一些位次礼仪。即使来宾中有地位、身份、年纪高于主宾的,在排定位次时,仍要请紧靠主人就坐。男主人坐主位,右手是第一重要客人的夫人,左手是第二重要客人的夫人,女主人坐在男主人的对面。她的两边是最重要的第一、第二位男客人。现在,如果不是非常正规的午餐或晚餐,这样一男一女的间隔坐法就显得不重要了。这与现在的中餐的位次有些相同。事实上,应该说是现代的中餐礼仪有些是按照西餐的方式来的,两者相互补充,形成比较完整的一套餐桌礼仪。

与中餐不同,西餐主要用刀叉。使用刀叉时,从外侧往内侧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东西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拿刀切成小块,用叉子往嘴里送。用刀的时候,刀刃不可以朝外。进餐中途需要休息时,可以放下刀叉并摆成“八”字形状摆在盘子中央,表示没吃完,还要继续吃。每吃完一道菜,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中,表示已经吃完了,可以将这道菜或盘子拿走。如果是谈话,可以拿着刀叉,不用放下来,但不要挥舞。不用刀时,可用右手拿叉,但需要作手势时,就应放下刀叉,千万不要拿着刀叉在空中挥舞摇晃,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只手拿餐巾擦嘴,也不要一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拿叉取菜。任何时候,都不要将刀叉的一端放在盘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西餐的食物与中餐大不相同。西餐菜单上有四或五大分类,其分别是开胃菜、汤、沙拉、海鲜、肉类、点心等。应先决定主菜。主菜如果是鱼,开胃菜就选择肉类,在口味上就比较富有变化。除了食量特别大的外,其实不必从菜单上的单品菜内配出全餐,只要开胃菜和主菜各一道,再加一份甜点就够了。可以不要汤,或者省去开胃菜,这也是很理想的组合。

而中式菜肴大多数不会只有一种材料,通常有其他伴菜或配料衬托主菜,以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例如烹煮猪肉,会以爽脆的绿色蔬菜做伴菜,如芹菜或青椒,衬托粉红色、柔?的猪肉。一顿饭不会只有一款菜肴,通常同时端上两款、甚至四款菜肴,且每款菜肴都要色香味俱全,端上次序则以菜肴的搭配为大前题,通常同类的菜肴会同时端上,不会前后分别端上,总之整顿饭都要讲求协调的搭配。

最后,我们必须要知道在最正式的场合中,也就是最正式的宴会中,应该如何去遵循的一些礼仪。

我们先看中餐中的宴会。如果是我们自己要举办宴会再邀请别人时就要注意以下几点:宴请的对象、时间、地点、费用和菜单都要认真推敲。

1、对象:邀请哪些人、多少人出席宴会,应符合宴请的目的。

2、时间:最好先征求主、宾的意见,选择主宾都方便的时候。应避开对方公务特别繁忙的时间和对方国家的重大节日。避开某些国家的禁忌日,如每月的13日。伊斯兰教的斋月期间,宴请须在太阳落山后举办。节庆日和纪念日的宴请,应安排在节庆日和纪念日之前或当日宴请。

3、地点:应根据宴请的目的、时间、规模和费用酌情而定。一般应选择在环境幽雅、服务优良的酒店和会所举行。

4、菜单:菜单的安排应以营养丰富、味道多样为原则。安排菜单时应了解客人的禁忌。如印度教徒不食牛肉、穆斯林不食猪肉等。菜式应有主有次、有冷有热、有荤有素。

5、排位:如果是较为正式的宴会,要首先排好座位,并在每个座位前摆放名签,最好在宴会入口较为醒目的地方贴出座位图,标好桌号。主要客人要有专人接待入席,主宾要有主人引座。排座“右为上”是国际惯例。桌位的主次以离主桌的远近而定,右主左次。

如果我们去参加宴会的话,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接到邀请后,要尽早答复对方能否出席,以便主人安排。不要随意变卦。如遇到特殊情况不能出席,尤其是主宾,应尽早向主人解释、道歉,甚至亲自登门表示歉意。应邀出席宴请前,要确认燕青的主人、活动举办的时间和地点、主人对服装的要求以及是否偕同配偶等。

2)抵达:抵达时间应根据宴请的性质和该国的习惯掌握。身份高者可略晚到达,一般客人宜略早到达。抵达宴请地点,先到衣帽间脱下大衣和帽子,然后前往主人迎宾处,主动向主人问好。如是节庆活动,应表示祝贺。参加别国的庆祝活动,可以按该国习惯,赠送花束或花篮。参加家庭宴会,可向女主人赠送花束。3)入席:首先入席的是主人和主宾,其他客人按身份高低依次入座。一般应从座位左侧入座。当身份高者和女士落座时,身份低者和男士应走上前去帮助他们拉开座椅,等他们站到餐桌边时,轻轻将椅子向前推少许,等他们坐稳后离开。4)离席:不可中途离席。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退席,应向主人说明后悄悄离开。也可事前打招呼,届时离席。当身份高者和女士离席时,身份低者和男士应帮助其拉开椅子。

5)致谢:在出席私人宴请活动的第二天,往往致以便函或名片表示感谢。6)交谈:就餐时与人交谈要放下餐具,停止进食。应与同桌的人交谈,特别是左右邻座。不要只同几个熟人或只同一两个人说话。邻座如不相识,可先自我介绍。交谈内容应该健康、轻松,态度应该礼貌、友善、愉快。交谈时音量不能过大,也不可窃窃私语。7)用餐时注意的礼仪:

1、应把餐巾铺在自己并放的大腿上,不可用餐巾擦试餐具,也不可用来擦汗、擦眼镜等。

2、吃不同的食物时,应用相应的餐具,不可混淆使用。刀、叉、匙用完后,应放在餐盘上,不可直接放在餐桌上。

3、侍者上菜时,要等送至本人面前再拿。周围的人未拿到第一份时,不要去取第二份。

4、鱼刺、骨头等物,不能直接吐在餐桌和餐盘上,应吐在手上,再放在备用盘上。咀嚼食物时要闭上嘴巴,不要发出声音。

5、从大托盘中取食物时,应用盘中的勺子和叉子,不要用自己的餐具。如发现餐具和菜里有赃物,不要大声嚷嚷,引起同桌的人注意,应悄悄让侍者换一份。

6、因用力过猛,餐具碰出声音,可轻轻向邻座(或向主人)说一声“对不起”。餐具掉落到地上,不可俯身去拾,请侍者送新的餐具。

7、酒水打翻溅到邻座身上,应表示歉意并帮助其擦干;如对方是女士,只需递上干净餐巾或手帕,由其自己擦干。

8、别人敬酒时,应放下餐具,停止进食。

9、如要取用自己够不着的菜肴或者调料罐时,请别人帮你传递,不要站起身来伸手去取。

我们再来看西方的宴会应该注意什么。西方的宴会分为很多种,早餐、午餐、晚宴、自助餐、鸡尾酒会或茶会。西餐的一个特点就是餐具多:各种大小杯子、盘子、银器具等。

餐具是根据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顺序精心排列起来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盘(或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汤匙也放在食盘右边。食盘上方放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餐巾叠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盘里。面包盘放在左手,上面的黄油刀横摆在盘里,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数目要和菜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按顺序由外向中间排着用,依次是吃开胃菜用的、吃鱼用的、吃肉用的 比较正式的餐会中,餐巾是布做的。高档的餐厅餐巾往往叠得很漂亮,有的还系上小缎带。注意,别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脸。

小瓶装盐和胡椒,可以在每一套餐具中间的前面放一份,可以每两套餐具之间放一个甚至只在餐桌的中心位置放一个,这样就可以共用一套小瓶了。

餐具都摆齐以后,不要忘了餐桌的装饰物,例如蜡烛台或用你的茶壶做个小花瓶等,都可以增添浪漫的气氛。

招待客人时不要把热水放在玻璃杯里,这样既不科学,又不安全,因为玻璃杯容易烫手。所以,热水、热茶等,应该放在瓷杯里,玻璃杯是用来装冰块或是冷水的。

西方喝茶的方式和中国也不一样。中国喝茶方法一般都是把茶叶直接放在茶杯里用开水冲着喝,茶叶仍在杯子里。西方是用袋泡茶或把茶叶先放在茶壶里泡,然后把茶水倒出来喝,茶杯里不留茶叶。

就坐时,身体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要跷腿,和餐桌的距离以便于使用餐具为佳。餐台上摆好的餐具不要随意摆弄。女主人拿起餐巾时(没女主人就看男主人),表示开始用餐,把餐巾铺在双腿上,如果餐巾很大就对折放腿上,盖住膝盖以上的双腿部分。在正规的晚餐,要等女宾放好餐巾后,男士再放餐巾。最好用双手打开餐巾,切忌来回抖动地打开餐巾。不要将餐巾别在领口上、皮带上或夹在衬衣的领口。用餐的时候,头要保持一定高度,不能太低,不能过多地移动头。

就餐期间,如果暂时离开座位,可以把餐巾放在椅子上。千万不要把餐巾放在桌上,否则就意味着你不想再吃,让服务员不再给你上菜。

很多主人并不愿意客人在家里吸烟。如果你想吸烟,可以在上甜点之后,并得到男主人或女主人的允许,去指定的地方吸烟。不要坐在用餐的座位上,让身边的客人和你一同享受“仙境”。

中西餐饮礼仪的对比

中西餐饮礼仪的对比中西文化向来有着巨大的差异,那么中西餐饮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礼仪区别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中西餐饮礼仪的对比,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一、用餐氛围的差异......

中西餐饮礼仪的对比

中西餐饮礼仪的对比......

中西餐饮礼仪的不同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中西餐饮礼仪的不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中西餐饮礼仪的不同

中西餐饮礼仪的不同导语:世界各国,地域不同时间不同,就连饮食文化也不同。中西餐饮礼仪有哪些不同呢?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西餐饮礼仪的不同,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中国用餐礼仪......

谈中西餐饮礼仪文化

谈中西餐饮礼仪文化人们的餐桌礼仪的变化,是经过很长时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地域形成的,在人们完整生活秩序中,餐桌礼仪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大家分享了中西餐饮礼仪文化......

下载中西餐饮礼仪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餐饮礼仪.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