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简介_奥巴马介绍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7:00:1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奥巴马简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奥巴马介绍”。

贝拉克·奥巴马 百科名片

奥巴马总统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美国第44任总统,出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祖籍肯尼亚(The Republic of Kenya)。奥巴马是首位拥有黑人血统,并且童年在亚洲成长的美国总统,与不同地方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共同生活过。2010年5月27日美国白宫发布了“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奥巴马在该报告中将军事作为外交努力无效的最后手段。新国家安全战略认为世界充满了多种威胁,放弃了布什政府“反恐战争”的说法。中文名: 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外文名: Barack Huein Obama II 别名: 奥巴马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美国夏威夷

出生日期: 1961年8月4日

职业: 总统

毕业院校: 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

信仰: 新教

主要成就: 1996年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 2009年当选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 2009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贝拉克·奥巴马(Barack Huein Obama II),1961年8月4日生于美国夏威夷州火奴鲁鲁(檀香山),父亲是一位祖籍肯尼亚的黑人穆斯林,母亲是堪萨斯州的美国人。

1983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85年到芝加哥工作。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是第一个担任哈佛法学评论主编的非洲裔美国人。

1992年和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结婚。

1996年,奥巴马从芝加哥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并在之后的3年中连任;2000年,在竞选美国众议院议员席位失败后,奥巴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工作中。

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并提出了重点在“完结伊拉克战争以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竞选纲领。

2008年6月3日,奥巴马被定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同年8月23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奥巴马被正式提名,从而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个非洲裔总统大选候选人。

2008年1月1日,奥巴马开通了自己的微博网,通过网络渠道对竞选进行宣传,后来被人们称为Web2.0总统,可见奥巴马对网络的重视。

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正式当选为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届数:第56届,任数:第44任,位数:第43位,政党:民主党)。于2009年1月20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参加就职典礼,发表就职演说,并参加了游行。任期4年。根据美国法律,他还可以在2013年,再次竞选总统。

2009年10月9日,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诺贝尔奖评审会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增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间的合作做出非同寻常的努力”而被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儿童时代 青年时代 家庭 无畏的希望

奥巴马

[编辑本段]漫画言说

《飞轮少年》中联众国大总统奥马哈(注意中文是奥马哈,不是奥巴马),一般都是认为以奥巴马为原型,漫画中同时出现莫西前总统,疑为影射布什前总统。

漫画中,奥马哈也是黑人,奥马哈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change(改变)”为口号。目前漫画中,奥马哈和安达通过脑基移植互换身体了。名字含义

英文:Barack Huein Obama II,II 是罗马数字2 的意思。也可以称其为 Barack Huein Obama, Junior。

根据有些国家的传统,有时候,父亲会给自己的儿子取和自己一样的名字。父传子,子传孙。可以一直延续下去。为了区别,就加入罗马数字。也可称其父亲为Senior, 中文翻译为 “老”。儿子为 Junior,中文翻译为“小”。

Barack,是Swahili 的名字,来自阿拉伯语。阿拉伯语言中,词根 B-R-K 代表被祝福的意思。

Huein,是他祖父的名,来自阿拉伯语,代表 “好”,或者 “英俊的人”。

Obama,这个姓是他高祖父的名。在非洲国家肯尼亚的“Luo”部落很普遍,该部落是肯尼亚的三大民族之一。他们讲的是Dhoulou语言。在欧洲殖民者没有到来前,很多非洲文化中,很多人都是将父亲的名作为自己的姓。他高祖父为什么会有这个名,我们无从知晓。通晓Luo部落文化和语言的专家认为,动词Bam的含义是”弯曲“,他的高祖父出生的时候可能一只手,或者一只脚有点弯曲,也可能是出生的时候,臀部先出来,(英文: breechposition)。家庭背景

家庭:

父亲: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

母亲:安·邓纳姆

夫人:米歇尔·拉沃恩·奥巴马;女儿:玛丽亚·安·奥巴马(Malia Ann Obama),娜塔莎·奥巴马(Natasha Obama)

奥巴马祖籍肯尼亚,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黑人血统的总统。当然,美国社会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种族歧视,至今仍然存在,解决种族歧视依然任重道远。事实上,奥巴马并没有像很多美国黑人奴隶的后裔一样在很多城市的贫民窟长大。他小时候是由他的白人祖父母抚养,他的童年中有很长时间是在印度尼西亚度过的。因此他的思维方式和美国白人或亚洲人比较接近。他本人并未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是黑人,通常承认自己是混血人种。

奥巴马的父亲老奥巴马是肯尼亚的黑人穆斯林,母亲安·邓纳姆是美国一名白人女教师。两人婚姻没有维持多久,只生下奥巴马一个孩子。后来奥巴马随母亲与继父在印度尼西亚生活4年。

老奥巴马出生在肯尼亚西部一个贫穷的小村庄,当过放牛娃,后来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去美国读书,与邓纳姆相遇,生下奥巴马。奥巴马的祖母和许多亲戚如今仍住在那个小村庄,老奥巴马1982年因车祸去世后也埋在村内。1992年时,奥巴马初访家乡,把未婚妻领进门。老奥巴马的生平比较复杂。他在肯尼亚时就娶了第一个妻子柯齐亚,并育有两个孩子,儿子罗伊和女儿奥玛。

按照奥巴马的说法,父亲从没真正离开柯齐亚。但邓纳姆说,老奥巴马确实与柯齐亚分开,但“由于结婚时是一个乡村婚礼,所以也没有文件证明离婚”。老奥巴马和邓纳姆在夏威夷的婚姻也许也没有适当的文件证明。奥巴马在回忆录中说:“这段婚姻如何开始和何时开始依然弄不清,有些细节我永远没勇气弄清。”老奥巴马离开邓纳姆和两岁的儿子去哈佛读书后,后来带着另一名美国女人露丝回到了非洲。露丝成为他的第三任妻子,在肯尼亚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儿子死于车祸。但是,老奥巴马还经常探望柯齐亚。个人著作

在踏入政坛之前,奥巴马出版了其青年及早期事业的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该书于1995年出版,并于2004年重印,新版本加入了新版前言和他在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讲稿。该书的音频版本获得了2006年格莱美奖的最佳诵读专辑。

2004年12月,奥巴马与三本书签约,合约价值190万美元。第一本书《无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 Hope)在2006年10月出版 ,论述了奥巴马的政治理念。该书自出版后在纽约时报图书排行榜一直名列前茅。第二本书由于出版合约仍未公开,该书是奥巴马和妻子、两个女儿合著的儿童书,其利润将赠予慈善机构。而第三本书的内容现在也尚未公开。

美国兰多姆出版公司旗下的ThreeRivers出版公司表示,奥巴马新书《我们相信变革:巴拉克·奥巴马重塑美国未来希望之路》,将在2008年9月8日推出音频和电子版本,然后于9月9日正式上市。这本书由奥巴马亲自作序,介绍自己的政策立场和这次总统选举的重要意义。他的竞选团队成员也撰写了一些章节,介绍奥巴马在医疗保险、能源和国防安全等重要问题上的观点。此外,该书还囊括了奥巴马在竞选期间发表的7次演讲原文,包括他在宣布竞选总统和出访德国时的演讲。

奥巴马可谓是乱世中诞生的美国总统,他年轻,而且从政时间短。能够竞选总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能够成功竞选,更可谓是一个神话。2008年,奥巴马写给美国一个神话,给世界一个神话。那么,他入住白宫后,又会给会大家一个怎样的美国,一个怎样的世界?让我们拭目以待。

目前中国大陆已经引进奥巴马《无畏的希望》。

奥巴马相关书籍

《奥巴马女孩》

《奥巴马现象/奥巴马效应/奥巴马热》

《奥巴马时代》

《奥巴马新政》

《奥巴马语录》

同名书籍《巴拉克·奥巴马》

个人名言:不管他是多么不完美的人,对我来说他宛如我家的一位成员。他加强了我的信仰,主持了我的婚礼,给我的孩子施了洗礼。我与他的谈话中,从来没有听到过他用贬损的语言谈及其他民族,也没看过他用有别於礼貌和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与他交往的白人。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善于恶为一身的人,犹如他多年所服务的社区一样。

我无法不认他,就如我无法不认我的黑人社区的同胞一样。我无法不认他,就像我无法不认我的白人我外婆——一位抚养我长大,为我一再做出牺牲的妇女,一位爱我犹如她热爱世界的任何其他事物的妇女,她也曾向我透露她在街上看到黑人走过会害怕,而且不止一次说出令我痛心的的歧视种族的话语的妇女。

这些人都是构成我的一部分,也是构成我爱的这个国家的一部分。[编辑本段]成长道路 童年时期

奥巴马的父母在位于檀香山玛诺亚之夏威夷大学相识,当时他的父亲以国际学生身份在校求学。在奥巴马2岁时,父母分居,随后离婚。他的父亲便前往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最终返回肯尼亚。而他的母亲则嫁给了一位印度尼西亚籍的学生Lolo Soetoro,并诞下一个女儿。奥巴马六岁时,与母亲一家迁居到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四年后,奥巴马回到夏威夷,与外祖父母住在一起。从五年级起,奥巴马就读于位于檀香山的大型私立学校Punahou学校,且于当地读到12年级,于1979年毕业。高校时期

1983年,奥巴马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85年到芝加哥工作主持了一个非营利计划,以协助当地教堂为穷困的居民组织好职业训练。

奥巴马1991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的法学院,获得了“极优等”法学博士的学位,也是第一个担任哈佛法学评论主编的所谓的非洲裔美国人,并在此期间获得了全国范围的认可。回到芝加哥后,奥巴马主持了一次选民登记运动,且为民权律师事务所Miner,Barnhill & Galland工作。后来,自1993年至2005年竞选联邦参议员的12年中,奥巴马一直在芝加哥大学法学院任职宪法讲师。从政之路

1995年,奥巴马从芝加哥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并在之后的3年中连任;2000年,在竞选美国众议院议员席位失败后,奥巴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工作中。

2004年7月,美国民主党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奥巴马被指定在第二天做“基调演讲”。(所谓“基调演讲”,就是民主党人阐述本党的纲领和政策宣言,通常由本党极有前途的政治新星来发表,1988年做“基调演讲”的人就是时任阿肯色州州长的克林顿。)奥巴马不负众望,他亲自撰写演讲稿,并发表了题为“无畏的希望”(The Audacity ofHope)慷慨激昂的演讲。在演说中他提出消除党派分歧和种族分歧、实现“一个美国”的梦想。该演讲后,奥巴马成为全美知名的政界人物。同年11月,奥巴马顺利的以高达70%的选票当选,成为美国历史上第5位非洲裔联邦参议员。

2007年2月10日,奥巴马在伊利诺伊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正式宣布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并提出了重点在“完结伊拉克战争以及实施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竞选纲领。2008年1月4日,在俄亥俄州民主党初选大会上,奥巴马赢得了38%的支持率,领先于知名度高于自己的约翰·爱德华兹以及希拉里·克林顿,在民主党诸位候选人中领跑。2008年6月3日,奥巴马票数领先于希拉里·克林顿,被定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同年8月23日,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奥巴马被正式提名,从而成为了美国历史上首个非洲裔总统大选候选人。

2008年11月5日,奥巴马击败共和党候选人约翰·麦凯恩,正式当选为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竞选理念

经济

奥巴马:反对布什政府对年收入在25万美元以上富裕阶层的减税政策。

麦凯恩:支持延续布什政府的减少收入税政策,并打算将企业税的税率从35%减至25%。

贸易

奥巴马:敦促就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重新谈判,以加强有关劳工和环境方面的条款;支持与秘鲁之间达成自由贸易协定。

麦凯恩:支持与哥伦比亚、韩国和巴拿马之间的自由贸易协定,并与27个欧盟成员国展开有关新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反对改变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支持开放新贸易市场。

反对伊拉克战争

奥巴马:一直反对伊拉克战争,并在竞选中承诺,如果当选总统,会在上任后16个月内从伊撤出美军作战部队。

麦凯恩:在参议院投票支持对伊开战,反对在战争拨款议案中附加撤军时间表。他最近表示,如果当选总统,会在2013年实现在伊拉克设定的目标,并撤离驻伊美军作战部队。

健康保险

奥巴马:支持延续目前以雇主支付为主的健康保险制度;支持联邦政府强制推行儿童全民健康保险计划;设立国家健康保险项目。

麦凯恩:反对联邦政府强制推行全民健康保险计划,支持将目前以雇主支付为主的健康保险制度转变为自由市场体系,并给低收入阶层提供一定的税务减免。

外交

奥巴马:强调谈判比军事行动更重要,表示会与伊朗、叙利亚、朝鲜和委内瑞拉等国领导人谈判。

麦凯恩:呼吁美国在国际外交舞台上发挥更积极有力的作用,承诺会推动重建美国与盟国之间的关系。[编辑本段]成功当选

2008年11月4日,美国各大电视网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在2008年11月4日举行的总统选举中击败共和党对手、亚利桑那州国会参议员麦凯恩,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已成定局。据初步统计结果,奥巴马已获得297张选举人票,超过当选总统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麦凯恩仅获得145张选举人票。

成功当选美国第44任总统后的奥巴马在芝加哥发表讲话,表示“这是属于大家的胜利(this is your victory),美国即将开始改变(change has come to America)”。同时,他还感谢了自己的家庭和团队,并且向对手麦凯恩表示敬意。麦凯恩也在随后致电奥巴马表示祝贺,奥巴马也表示非常期待麦凯恩能够加入未来的美国政府一起共事。

[编辑本段]执政理念 外交政策

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核心是:想要做一个“领导世界的人,必须以世界上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与态度为依据来行事”。医改政策

奥巴马认为:“医改关乎人民的生命和生活,医改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攸关,医改关乎美国的未来”。2009年前后,医疗开支占到美国财政支出的四分之一,按照这个趋势发展到2020年,美国的财政收入无法支付庞大的医疗开支。

奥巴马医保改革目标之一是给已有医疗保险的人提供安全感,这将通过对保险公司的严格立法实现。

医保改革的目标之二是给无保险的人提供医疗保险。新的医保计划要求每个人都有保险,这是权利,也是责任。对于那些没有医保的人,政府将创建一个新的保险市场,让个人和小企业能够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购买医疗保险,而且不会因为失业或换工作而失去保险。如果个人和小企业负担不起现有的最低价格保险,政府将按照所需数额提供税收抵免。这个系统将在2013年成型。

减低美国家庭、企业和政府医疗成本上涨的速度是奥巴马医保改革的第三个目标。医保改革可能增加政府财政赤字,这是许多民众的担心,也是民主党内保守派反对改革的关键原因。尽管如此,美国国会众议院11月7日深夜以220票赞成、215票反对的微弱优势通过民主党提出的医疗改革法案。奥巴马称赞这是一次“历史性投票”。

奥巴马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若当选总统,将继续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和中国建立建设性的关系,以维系长久的和平与繁荣。同时,同其他一些候选人一样,奥巴马认为,中国这个崛起中的大国将在地区和世界事务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而美国目前能作出的回应是不断要求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尽管奥巴马政府将会延续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要素,但在对华经贸和环保等多个方面,仍将表现出自己的特点,尤其是上台初期的半年到一年内,将在贸易赤字、环保、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乃至人权等问题上明显趋于强硬。[编辑本段]对华政策 侧面诠释

“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崛起的国家,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人能忽视中国的作用。长期来讲,中美关系是日益改善和加强的,改善和加强中美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像跟其他国家的关系一样,两国的关系总会面临起起落落,但总体的方向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美国新政府上任之后,两国关系肯定有一段磨合期,双方需要一段时间来学习,这一点也是非常自然的。长远来看,中美关系会像我说的逐渐加强的。”[1] 政策分析1

首先,美国政府将会以更加积极、务实的态度发展对华关系。无论是奥巴马总统还是克林顿国务卿都表示,美中关系是当今世界尤为重要的一组双边关系,处理好两国之间的关系对于美国的未来至关重要。美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政治领域所具有的巨大影响力。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过程中,强调“希望人权、台湾和西藏问题不会妨碍其他更广泛问题的解决”,并且在即将离京回国之时,向中国政府表示,希望中国政府继续增持美国国债。从这一点来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一贯注重实用、效率的美国政府将会充分展开与中国在诸多领域内的合作,以共同应对挑战。

其次,美国政府将会继承美国政治传统,继续高举“人权”、“民主”大旗,重新树立美国的道德权威。冷战后的美国历届政府都将“民主”、“人权”视为外交政策的旨归。这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的自由主义思想根深蒂固,深入人心,美国外交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自由主义思想而保持了一定程度的延续性;另一方面,美国政府高举“民主”、“人权”大旗树立自身的道德权威,妄图将美国的价值观变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世价值标准,并以此为美国干涉他国内政披上“合理”的外衣。虽然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的过程中,有意淡化在人权、宗教等问题上的姿态,但是她却以做礼拜的实际行动表明了她的立场。2月25日,美国国务院又抛出了《2008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的人权状况加以指责。这充分说明,美国政府对于其一贯所坚持的政策理念是不会轻言放弃的。奥巴马政府将会继续坚持这一传统,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可能会有所不同而已。

第三、美国政府将会继续遵行《与台湾关系法》,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为核心、最为敏感的问题。自从马英九当选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台海局势出现了很大程度的缓和,两岸交流日益深入、频繁。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政治等诸多因素,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极为关注的焦点问题。美国政府在对待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克林顿国务卿在访华前夕曾明确表示,美国不会放弃对台湾的义务,美国将继续对台军售。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奥巴马政府完全继承了前任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核心。台湾问题仍然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核心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战略虽然没有完全成形,但是其在具体外交活动中透露出较为明确的政策特点,即强调务实合作与坚持传统理念、义务。这两项原则将在奥巴马政府对华政策中并行不悖。事实上,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不可能完全摆脱美国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总体框架而另辟蹊径。奥巴马政府所改变的只是其具体的对华策略,而这一对华策略一定是为美国对华总体战略服务的。[2] 政策分析2

舆论认为,高呼“变革”口号上台的奥巴马的对华政策的大框架已经有了,总的来说就是正视中国崛起的事实,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希望中国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奥巴马与美国前几位总统不同,前几位的对华关系是先有波折后平稳,而奥巴马是先稳住局势,再来谈问题。

2009年2月,奥巴马先派遣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议题的重点放在中美合作上。希拉里·克林顿此次顺利访华,表明中美关系有别于以往先“磨”后“合”,在最短时间内实现顺利开局。5月,奥巴马的首席中国事务顾问贝德在一次研讨会上,介绍了奥巴马对华政策的蓝图。他表示,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可以从奥巴马的世界观、对中国的态度以及奥巴马的外交风格体现出来。贝德指出,奥巴马认为,目前国际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没有中国的参与,就无法成功解决。10月,美国一位高级外交官提出了奥巴马政府对美中关系的观点,即在双边关系中建立“战略再保证”,意思是希望中国能向世界保证,它在全球不断上升的地位“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福祉为代价

奥巴马简介中英文对比

ResumeBrief IntroductionBarack Huein Obama, born on August 4, 1961, is the junior United States Senator from Illinois and presidential nominee of the Democratic......

奥巴马简介中英文对照

巴拉克•奥巴马 美国民主党候选人,年轻的联邦参议员,来自伊利诺伊州,曾著有《纽约时报》畅销书《无畏的希望》(The Aducity of Hope)和《父亲的梦想》(Dreams from My Father),现与......

奥巴马

奥巴马1、简介: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二世(英语:Barack Huein Obama II,1961.08.04-),美国民主党政治家。第56届、第57届美国总统(连任)。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非裔总统,首位同时拥有......

奥巴马

陆港澳译名] 奥巴马[台湾译名] 欧巴马[英文] Barack Huein Obama个人资料全名: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小)(Barack Huein Obama Jr.)(台湾地区译为欧巴马)党派:民主党身高:186cm生日:1......

奥巴马

1995年,奥巴马从芝加哥当选为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并在之后的3年中连任;2000年,在竞选美国众议院议员席位失败后,奥巴马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伊利诺伊州的参议工作中。2004年7月,美国......

下载奥巴马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奥巴马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