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隐私权之我见_尊重学生隐私权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6:55:08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尊重学生隐私权之我见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尊重学生隐私权”。

尊重学生隐私权之我见

中学阶段处于人生的逐渐成熟阶段,这一阶段的人,往往具有心理活跃,变化无常、敏感、闭锁、多疑等年龄心理特征。自尊心比较强,爱面子,具体表现之一是对自己的隐私格外在意。何谓“隐私”?学生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严格按照法律的要求解释,就是公民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私生活秘密,它的范围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深有体会,由此也引我发产生对学生健康心理教育方面的一些探索。每当教学初二思想品德课《隐私和隐私权》教学内容时,学生们对这节内容的反应均超出了我的想象,给我的印象尤其深刻。在课堂讨论环节,他们异常活跃,接二连三地向我抛来问题,甚至常常出现秩序上 “混乱”。这些问题五花八门,归结起来都跟个人隐私有关,诸如:老师私自翻看学生的课桌和书包是否其侵犯隐私权?考试分数是不是属于隐私?家长未经同意进入孩子的房间是否侵犯隐私?生活中出现某些“偷窥”的现象是否侵犯隐私?同学偷看他人的作业是否侵犯隐私?等等„„

学生的隐私权的确是一个敏感的问题,长久以来存在很大的争议。我认为,作为教师,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应该慎重和重视。

一、忽视学生隐私现象的原因

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教师,我感到目前学校教育中确实存在着某些不利于维护学生隐私权的因素,或者说忽视隐私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认识偏差。爱之弥深,关心愈切。应该说,我们大部分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是十分关心爱护学生的,但是往往没有注意方式方法。他们常常认为初中生年龄尚小,不谙世事,容易走错路,只要出于关心爱护他们,就应该知道他们的情况越多越好,无所谓隐私不隐私,更无从谈及初中生隐私权的侵犯问题。此外还有部分教师认为《教师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既然赋予了教师对学生教育管理的权力,那也就意味着授予了教师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和自主采用学生个人资料的特权,因为要有效地对学生行使教育管理权力,势必要以全面掌握学生情况和自主采用学生个人资料为前提,否则,教师就无法对具体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在这种意识支配下,往往出现私拆学生信件、或将学生日记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或把收缴学生手机后所看到的短信内容在班上进行典型教育等等。孰不知,在学生们看来,是严重的侵犯隐私行为,从而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进而产生对立情绪。轻者影响教育教学效果,重者产生师生对立情绪。

(二)法律不全。目前,我国尚没有一部专门保护隐私的法律,以学生隐私保护为对象的更是没有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只是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但是没有进一步对其性质、内容作出明确的界定,以致造成教师在实践中难以操作。部分教师尚不清楚哪些内容属于学生的隐私,教师应该去保护;哪些内容属于教师应该掌握的情况,哪些内容教师能够去了解、可以采用。

(三)家长默许。一些望子成龙的学生家长,觉得只要教师能提高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往往也会默许或请求教师对自己的孩子采取严格甚至极端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哪怕发生了老师损害自己孩子人格尊严和隐私权的情形。甚至认为,孩子在自己和老师面前不应该有隐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如此一来,有了家长的“授权”和“特许”,有些老师就更加不把学生的隐私当回事了。

二、尊重隐私和教育学生兼顾的途径

当然,如果把学生的隐私权扩大化,学生把一切以“隐私”以蔽之,那么必将导致教师的教育教学权无法有效地行使。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做,才能既有效行使教育教学权,又不侵犯学生的隐私权,将正常的教育教学与依法治教有机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解决。

(一)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法律意识。如果对隐私权的法律规定的理解具有模糊性,隐私权与其他权利就容易发生冲突。有鉴于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学生的隐私权和学生隐私权的特殊性。

要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每一位教师都有必要通过学习更多地了解隐私所包含的范围。并且非常必要在师范院校及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开设教育法学及相关课程,系统学习与未成年人权益保障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是提高教师职业法律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法知法,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案例教学,使师范生及在职教师认识到未成年学生作为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在今后的教育管理中,能够认识、尊重和保护未成年学生的隐私权益。

(二)正确处理好教育责任和保护隐私权的关系。作为教师,要懂得如何维护好学生的隐私权以及如何使自己的工作责任心通过规范的教育行为来结成积极的教育成果。教师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读懂学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中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阶段,对社会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极其有限。在接纳社会积极因素的同时也会被社会消极因素所迷惑。如若没有家长和教师的及时引导,他们将有可能付出沉重的成长代价,多走弯路甚至会因走歪路而毁掉前程。我认为教师行使管教权,在不违反法律和不侵犯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纪违规现象和不健康行为,老师就有责任对学生进行教育、劝戒和惩处,这与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并不矛盾,其实,教师施行教育权与保护学生的隐私权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正确处理好教育责任和保护学生的隐私权,关键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心与所采取的教育方式方法是否得当。至于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老师可以经常深入到学校的各种场所去观察和了解学生,经常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支持配合。也可以单独和学生谈心、聊天或跟学生一块出游等方式,亲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学生的交友情况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

(三)把握好学生隐私的“度”。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公民可以对自己的隐私信息进行自由处置。而对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特别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学生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由于他们的心智成熟水平低、社会经验不足,他们对隐私的支配权具有有限性。因此教师须把握好学生隐私的“度”。我认为对于学生的私人日记、信件及学生的身体自由等,教师不得刺探、干预、侵扰;而对于学生的档案、家庭背景、交友情况和身体疾患等,由于教育工作及维护学生自身利益需要,教师可以掌握学生的部分隐私,但不得公开或传播;告知家长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教室装监控摄像头则不算是侵犯隐私权了。只要把握好学生隐私的“度”,教育工作便可大胆地进行了。

(四)切实尊重学生人格。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爱默生曾精辟地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权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人格权的尊重和保护。作为教师,如果不知道尊重学生,不讲究教育的规范和方式方法,那结果一定会与教育的本意背道而驰。尊重是教育的前提,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身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给学生反省的空间,给学生一点私密空间,尊重学生的隐私,我们与学生的关系才会更和谐、更融洽。要知道,尊重本身也是一种教育,它不仅是一项教育规范,更是一种传播人类文明的示范和榜样。我的做法和体会主要有三点,一是教师不能轻易外传学生心理话。学生有心理或身体的疾患,教师不经学生允许不能告诉别人。尊重学生的隐私权,教师将获取的是一份信任。二是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作到一视同仁、同等对待。不以个人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三是有些学生进入学校前(比如在小学)已经有了一些不良习惯,进入初中后,我们就得以孔子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来实施我们的教育,前提还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既不违反法律,也能得到学生的理解和信任。对于他们的缺点,要悄悄地当面指出,督促改正;对他们取得的小小进步,教师都要善于发现,并及时地给予肯定和公开的表扬和鼓励,以激发他们的上进心。

总之,尊重学生的隐私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意义非同小可,当学生的权利意识开始苏醒时,我们的教育也应“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隐私,给学生留一点私密空间,让师生在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教和学。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学设计一、视频导课同学们,在家里,你和家人是否有过网购的经历?眼下,网络购物已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购物则离不开快递,然而在快递业务中则暗藏......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海棠中学江静【教学内容】(一)尊重隐私是道德的期盼(二)依法维护隐私权【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如何尊重和维护自己及他人的隐私,并探索出个人隐私受......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案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做到尊重他人隐私;在个人隐私受害时知道法律救济方法和侵权者所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能力目标:会自......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说课稿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说课稿,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说课稿

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

下载尊重学生隐私权之我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尊重学生隐私权之我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