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教学指导书_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6:47:02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电路分析教学指导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篇1: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教学指导书

课程编号:1038171002 湘 潭 大 学 信息工程学院 2011年03月20日 前 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初步具备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电工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正确测量参数和处理数据。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五、实验环境

电工综合实验台:40套。主要配置:直流电路模块实验板、动态电路模块实验板、多路直流电压源、多路直流电流源、信号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示波器等。multisim电路仿真分析软件。

六、实验总体要求

1、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一些电工实验设备;

2、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6、按每次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仪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正确连接、数据测试和分析; 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动态电路参数测试和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目录

实验一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1 实验二电源等效电路综合实验???11 实验三动态电路仿真实验?18 实验四rc 频率特性和rlc谐振仿真实验???24实验一 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恒压源等使用;

2、学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学会电路中电位、电压的测量方法,掌握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4、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学会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

5、验证叠加原理,学会叠加原理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任一二端电阻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u=f(i)来表示,即用u-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的不同,电阻元件分两大类: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只由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r决定,其阻值为常数,与元件

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无关;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曲 图1-1 线,其阻值r不是常数,即在不同的电压作用下,电阻值是不同的,常见的非线性电阻如白炽灯丝、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c)、(d)。在图1-1中,u ?0的部分为正向特性,u?0的部分为反向特性。

绘制伏安特性曲线通常采用逐点测试法,即在不同的端电压作用下,测量出相应的电流,然后逐点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曲线便可计算其电阻值。

2、电路中的电压、电位测量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3、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即关联参考方向,见图1-4所示。

4、叠加原理

在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具体方法是: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在图1-2中: ??i1?? i1?i1 u?u??u?? ??i2?? i2??i2 ??i3?? i3?i3 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用)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对于非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用。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篇2: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教学指导书 前 言

一、实验总体目标 初步具备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电工实验设备的操作使用能力和电路仿真软件的应用能力,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正确测量参数和处理数据。

二、适用专业年级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一年级本科学生。

三、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五、实验环境

电工综合实验台:40套。主要配置:直流电路模块实验板、动态电路模块实验板、多路直流电压源、多路直流电流源、信号源、直流电压表、直流电流表、示波器等。multisim电路仿真分析软件。

六、实验总体要求

1、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功率表以及一些电工实验设备;

2、按电路图联接实验线路和合理布线,能初步分析并排除故障;

3、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读取实验数据和记录实验波形并加以检查和判断,正确书写实验报告和分析实验结果;

4、正确运用实验手段来验证一些定理和结论。

5、具有根据实验任务确定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线路和选择仪器设备的初步能力。

6、按每次实验的具体要求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七、本课程实验的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实验的重点是仪表的正确使用、电路的正确连接、数据测试和分析; 本课程实验的难点是动态电路参数测试和分析。

在教学方法上,本课程实验应提前预习,使学生能够利用原理指导实验,利用实验加深对电路原理的理解,掌握分析电路、测试电路的基本方法。目录

实验一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1 实验二电源等效电路综合实验???11 实验三动态电路仿真实验?18 实验四rc 频率特性和rlc谐振仿真实验???24实验一 电阻电路测量与分析综合实验

一、实验目的1、熟悉并掌握直流电压表、电流表、恒压源等使用;

2、学会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的逐点测试法;

3、学会电路中电位、电压的测量方法,掌握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4、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学会检查、分析电路简单故障;

5、验证叠加原理,学会叠加原理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

任一二端电阻元件的特性可用该元件上的端电压u与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之间的函数关系u=f(i)来表示,即用u-i平面上的一条曲线来表征,这条曲线称为该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的不同,电阻元件分两大类:线性电阻和非线性电阻。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如图1-1中(a)所示,该直线的斜率只由电阻元件的电阻值

r决定,其阻值为常数,与元件

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该元件的电流i无关;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经过坐标原点的曲 图1-1 线,其阻值r不是常数,即在不同的电压作用下,电阻值是不同的,常见的非线性电阻如白炽灯丝、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等,它们的伏安特性如图1-1中(b)、(c)、(d)。在图1-1中,u ?0的部分为正向特性,u?0的部分为反向特性。

绘制伏安特性曲线通常采用逐点测试法,即在不同的端电压作用下,测量出相应的电流,然后逐点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根据伏安特性曲线便可计算其电阻值。

2、电路中的电压、电位测量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3、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它们分别用来描述结点电流和回路电压,即对电路中的任一结点而言,在设定电流的参考方向下,应有σi=0,一般流出结点的电流取负号,流入结点的电流取正号;对任何一个闭合回路而言,在设定电压的参考方向下,绕行一周,应有σu=0,一般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一致的电压取正号,电压方向与绕行方向相反的电压取负号。

在实验前,必须设定电路中所有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其中电阻上的电压方向应与电流方向一致,即关联参考方向,见图1-4所示。

4、叠加原理

在有几个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具体方法是:一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其它的电源必须去掉(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在求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时,当电源单独作用时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共同作用时的参考方向一致时,符号取正,否则取负。在图1-2中: ??i1?? i1?i1 u?u??u?? ??i2?? i2??i2 ??i3?? i3?i3 叠加原理反映了线性电路的叠加性,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信号(如电源作用)增加或减小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它各电阻元件上所产生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或减小k倍。叠加性和齐次性都只适用于求解线性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对于非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都不适用。三.实验设备

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电流表; 篇3:电路分析基础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c013003、c015003 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学分:3.25学时:72(其中理论学时:52实验学时:20)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

《电路分析基础》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是电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它将着重阐述线性非时变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后继课程打下牢固的分析基础,是电类各专业本科生的核心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能获得上述基本知识,而且可以在抽象思维能力,分析计算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诸方面得到提高。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集中参数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6学时)

1-1 基尔霍夫定律

1-2 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独立电源、受控源

1-3 分压公式和分流公式

1-4 支路电流法和支路电压法

第二章运用独立电流、电压变量的分析方法(4学时)

2-1 网孔分析法

2-2 节点分析法

2-3 电路的对偶性

第三章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2学时)

3-1 线性网络的比例性 网络函数

3-2 叠加定理

第四章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8学时)

4-1 分解的基本步骤

4-2 单口网络的电压电流关系

4-3 置换定理

4-4 单口网络的等效电路

4-5 戴维南定理

4-6 诺顿定理

4-7 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第五章 动态元件(2学时)

5-1 电容元件

5-2 电感元件

第六章一阶电路(6学时)6-1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6-2 一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6-3 一阶电路的完全响应

6-4 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

第七章 二阶电路(6学时)7-1rlc串联电路的零输入响应

7-2rlc串联电路的零状态响应

7-3rlc串联电路的完全响应

7-4gcl并联电路分析

第八章 阻抗和导纳(8学时)

8-1 阻抗、导纳、相量模型

8-2 正弦混联电路分析

8-3 相量模型的网孔分析法和节点分析法

8-4 相量模型的等效

8-5 有效值有效值相量

8-6 相量图解法

第九章 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4学时)

9-1 单个元件的功率

9-2 单口网络的功率

9-3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第十章 耦合电路(6学时)

10-1耦合电感的伏安关系、耦合系数及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变换

10-2空心变压器电路的分析

10-3理想变压器的伏安关系、阻抗变换性质

三、大纲说明:

本大纲在已有大纲内容的基础上做了适当调整和修改,本着“打好基础、精选内容、利于教学”的原则制定。重点介绍线性电阻电路、动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删除了过去大纲中部分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

四、教科书、参考书

1、教科书

李瀚荪编著,简明电路分析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2、参考书

[1] 李瀚荪、吴锡龙编,《简明电路分析基础》教学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2] 袁良范、马幼鸣编著,简明电路分析,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8。

院(系):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撰写教师:袁良范 审核负责人:罗伟雄 容付

项目研究报告 一.教学改革 〈1〉《电路分析基础》是电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我校电类专业学生数量迅速增加,由原来的四百多人增加到一千九百人左右,而讲解这门课的教师却越来越少(大部分老教师已退休,新教师补充的一较慢),出现了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近几年来我校教学改革的步子加大,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电路分析基础》课的学时大幅度减少,由原来的100学时减少到72学时,又减少到60学时,最后减少到现在的52学时,因此,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扩招及社会大坏境的影响,而且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各种因素造成了教学的难见,度越来越大。讲解本课程的老教师绝部分已经休,多数为青年教师,他们学历高,知识新,但教学经验少,对内容的理解不深,重点、难点把握不准。要想解决这些矛盾,必须进行教改革,改革现的教学方法,引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2〉改革内容

(1)为了解决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由原来上小班课改成上大班课,一般为150人到200 人。

(2)鼓励教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广。传统的教学方式为利用黑板教学,这种方式要用很多时间写板书,优其是上电路课,图比较多,画图很费时间,而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只好粗讲或少讲。利用多媒体教学可省去大量的书写时间,大大增加每堂课的信息量。由于学生多,利用黑板教学后面的学生看不清楚,而用多媒体教学,屏幕大,可解决这一向题。这样,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绥解学生多,教师少,学时少内容多的矛盾,有效的提高教质量。

(3)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

利用多媒体教学需要较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我们决定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教材的容为依据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首先组织教师进行讨,确定内容,写出角本,然后录入,并进行多次修改。

制作完成后在2001级半数的教学班进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对其中的错误和不足进行了修改。使用一遍我们进行了总结,归纳出下面几个问题:

① 课件为白底黑字,虽然比较清楚,但白底比较刺眼,看的时间久了会感到疲劳。

②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用的图片形式,这样放映受到限制,不能根据需要改变放映方式,而且图片形式不能改变字体的颜色,只能是黑色。

③ 用黑板讲课比较灵活,教师边讲边写,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显得生动。而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不需将内容写出来,而是将内容从计算机中投影到屏幕上,常常将内容投到屏幕上后再讲解,显得死板。

③ 使用多媒体课件,在有限的时间内信息量增加了,讲课速度加快,使得有些同学跟不上记笔记,顾了听,顾不上写,顾了写又顾不上听。

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讨论并提出改进方法。我们看了下一些其他课件,发现蓝底黄字看上去比较 和,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图片形式改成文本框形式输入可以随意改变字体颜色,放映的方式也更加灵活。如果这样尺久改变工作量很大,但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还是下决心给课件做了一次大手术。由新留校的青年教师负责录入,讲课教师整理、修改、上课时试用,调动尽可能多的人参与这项工作。在此过程中,使新教师熟悉本程课的内容,讲课教师有了实践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

为了解决速度快,同学?ú吼跟不上记笔记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一此卜些措施,将讲课的主要内容打出来让学生复印,在上面再做些简单的注释即可。

为了保留黑板讲课的优点,在作动画放映时尽量接近黑板书写的形式,有些情况下也可与乡黑板结后合使用。现在《电路分析基础》多媒体教学课件卫已经制完成,并提供给大家使用,下学其习期人《电路分析基础》课将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每个教师可以在此课件的基础上根据自已的教学情况进行适当修改。

二.课程建设篇4:电路分析基础自学指导书(本科)电路分析基础自学指导书

课程名称:电路分析基础 编写者:陈华 自学时间安排:36 适用范围:函授(本)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电路分析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主要探讨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定理及基本的电路分析计算方法。

对于电类专业,本课程的教学重点为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和定理及线性的电阻电路、一阶动态电路、交流稳态电路、相量法的基本分析方法,其中,动态电路、交流稳态电路的分析和相量法将是学习本课程的难点。

二、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结合课外习题练习。

三、学习进度表

四、各章节的内容、重点、难点和作业题、思考题(分章节列出)第一章 集总参数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约束关系: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集总电路的概念,理解电压、电流的定义及其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明白理想电路元件的含义,牢记电阻、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特性既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牢记基尔霍夫电压、电流两定律,学会应用基尔霍夫定律和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分析简单的电路问题,掌握电阻的串并联等效变换,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串并联,掌握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教学重点:

①电压、电流的定义及其参考方向和关联参考方向的概念;②电阻、电容、电感、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电源的特性及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③基尔霍夫电压、电流两定律; ④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

习题p51:1-

3、1-

6、1-

10、1-

13、1-

14、1-

16、1-20、1-

22、1-

23、1-

26、1-27 第二章 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学会应用图论分析电路,理解独立变量的概念,理解互易定理,掌握网孔分析和节点分析电路的方法,学习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教学重点: ①网孔法。②节点法。

习题:p85:2-

1、2-

2、2-

6、2-

11、2-

12、2-

17、2-

19、2-20、2-21;

第三章 叠加方法与网络函数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叠加定理并会应用其解决电路问题。习题:p108:3-

6、3-

9、3-12.第四章 分解方法及单口网络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牢记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线性含源电阻单口网络戴维南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的求解方法,掌握电阻的y形连接和δ形连接的等效变换。教学重点:

①戴维南及诺顿等效电路的计算及其相互转换。③含受控源电阻电路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习题:p151:4-

2、4-

5、4-

9、4-14(a)、(b)4-

23、4-

25、4-

28、4-30、4-32;

第五章 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时域形式表达式。习题:p179:5-

1、5-

3、5-

6、5-9;

第六章 一阶电路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动态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初始条件的运用,记清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学会应用三要素法分析求解一阶电路,了解阶跃响应的概念。教学重点:

②三要素法分析求解一阶电路。

习题:p233:6-

3、6-

6、6-

13、6-

27、6-

28、6-

33、6-35 第八章 阻抗和导纳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并掌握其串联和并联形式的转换,学会用相量图分析电路,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教学重点:

①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并掌握其串联和并联形式的转换. 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习题:p54:8-1(1)(2)、8-

2、8-

7、8-11(1)(3)(5)、8-

12、8-

15、8-

19、8-20、8-30 第九章 正弦稳态功率和能量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正弦稳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和求解方法,记住最大功率传输定理,了解三相电路。

习题:p105:9-

2、9-

6、9-

8、9-

16、9-

19、9-

21、9-

23、9-25 9-

27、9-29.

五.课程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教材:李瀚荪编.电路分析基础(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指导书一、模拟电路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是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之后,集中安排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动脑又动......

电路分析教学反思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教学反思一、课程特点《电路分析基础》是通信工程专业电子系列的第一门专业课,为后续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等......

动态电路分析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之动态电路分析高军军教学目标:1、全面复习电学的基础知识;2、学会正确分析电路的方法,特别是滑动变阻器引起的电路变化问题。 3、会用动态电路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电路问......

电路分析教学大纲

电路分析(含实验)(专业基础课) Circuit Analysis(& Experiment)以下部分标题填写用黑体五号字体,具体填写内容字体为宋体五号) 【课程编号】BJ26123【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编写日......

电路分析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邮址)《电路分析》实验1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2.二、实验内容:1.2.三、实验总结四、实验要求1. 提前预习、实验前作好设计准备,并随时接受实验指导老师检查。2. 实验结......

下载电路分析教学指导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路分析教学指导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