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_著名数学家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6:41: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数学家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著名数学家”。

数学家--高斯

高斯生于德国中北部。他的祖父是农民,父亲是泥水匠,母亲是一个石匠的女儿,有一个很聪明的弟弟,高斯这位舅舅,对小高斯很照顾,偶而会给他一些指导,而父亲可以说是一名「大老粗」,认为只有力气能挣钱,学问这种劳动对穷人是没有用的。

高斯很早就展现过人才华,三岁时就能指出父亲帐册上的错误。七岁时进了小学,在破旧的教室里上课,老师对学生并不好,常认为自己在穷乡僻壤教书是怀才不遇。高斯在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高斯十岁时,老师考了那道著名的「从一加到一百」,终于发现了高斯的才华,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高斯,就从汉堡买了一本较深的数学书给高斯读。同时,高斯和大他差不多十岁的助教变得很熟,而助教的能力也比老师高得多,后来成为大学教授,他教了高斯更多更深的数学。

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高斯小的时候能将难题变成简易,当然资质是很大的因素,但是他懂得观察,寻求规则,化难为简,却是值得我们学习与效法的。

古代怎样表示分数

分数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始人们只使用简单的分数,如一半,一半的一半等,后来才逐渐出现了三分之一,三分之二等简单的分数。

大约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已经开始用分子和分母表示分数。分数在我国很早就有了,它是在用算筹做除法运算的基础上产生的。当除不尽时,把余数作为分子,除数作为分母,就产生了一个分子在上,分母在下的分数筹算形式。

继中国的筹算分数之后,又过了五六百年的时间,印度才出现了有关分数理论的论述。印度人记录分数的形式与我国古代的筹算分数是一样的,只不过使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再往后,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分数的表示法就成为现在这样了。

3个数学故事

狐狸帮忙

森林里有20只猴子,他们和睦相处,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是大家平分,从不亏待哪一个。

有一次,20只猴子共采到130只野梨,可就是算不出每只猴子应当得几只梨。猴子们忙了半天,肚子饿得咕咕叫,又不能马上吃到梨,有的急得乱蹦乱跳,有的急得抓耳挠腮。

猴子分梨的情景早已给躲在外面的一只狐狸看得一清二楚。这时候,狐狸大摇大摆地向猴子们走来,“猴老兄,什么事使你们这样着急啊?”不等猴子回话,狐狸就接着说:“是梨子分不匀吧,这件事好办,让我来帮帮忙,怎么样?”

“太好了!”几只猴子二话没说就答应了。于是狐狸装模作样地一五一十地数着,接着又数了数猴子的只数说:“你们的130只梨,给20只猴兄弟分,按算式‘130÷20’,每并且在13的后面划去一个0,在2的后面也划去一个0,这样很容易算了。余1只梨”。狐狸拍了拍那只猴子的肩膀:“老兄很聪明,现在你们大家都来拿6只走,最后余下的一只就给我来尝个鲜吧。”

“慢着!”这时,一只金丝猴跳到狐狸面前,指着他写的除法竖式说:“竖式中除数、被除数都划去一个0,表示把它们同时缩小了10倍,因而余数被缩小了10倍,这样,你要的那零头不是1只,而是10只。”

“原来狐狸帮忙,没安好心呀!”其它的猴子一下子都明白了。小猴吃瓜果

一只小猴子,第一次离开妈妈,下山找食吃。

他跑到西瓜地里一看,哈,这么多又大又圆的西瓜啊!小牛告诉他,第一块地里有35个西瓜,第二块地里西瓜的个数是第一块的2倍。“一共是„„”小猴子思考着口头列个综合式,可问题没想好,摘了一个西瓜就啃。小牛急忙对他说:“你大概不会吃西瓜吧!我来教你。”小牛用刀把西瓜切成一片一片的,并告诉小猴吃西瓜要吃瓜里的瓤。小猴子吃完西瓜,谢过小牛就走了。

小猴子来到两棵核桃树下,看到树上结着许多绿油油的核桃果,小喜鹊告诉他,第一棵树上有85个核桃果,第二棵树上的核桃果数是第一棵的3倍少55个。“一共是„„”小猴子自言自语地说:“这个问题难了一点。”他不再多想,跳到树上,伸手摘了一个核桃嚼了起来。啊,很涩嘴,他难过得抓耳挠腮,一个筋斗翻下树来,赶忙跑到小河边去漱口。小喜鹊飞过来告诉他:“吃核桃应当吃里面的仁儿。”小猴子点头说:“是,是”灰溜溜地走了。

小猴子一蹦三跳地来到梨树园,看到园林工人正把丰收的大鸭梨装筐。司秤在报数:234千克,239千克,237千克,235千克,233千克,238千克,看到小猴子就问:“这六筐梨平均每筐有多少斤?算得出吗?”小猴子装模作样地说:“我到一边列个综合式解答你的问题。”小猴躲到一棵梨树上,摘了一只梨,哪想什么问题哟,只见他把梨核仁放到嘴里吃,其他的都扔掉了,哎呀!越嚼越酸,一只小鸟飞来对他说:“小猴子,梨核仁心不好吃,要这样吃„„”小猴感到很纳闷:吃瓜果,怎么一会儿这样吃,一会儿那样吃,真把我弄糊涂了。

美丽的植树图案

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数字王国的国王过20岁生日,罗马数字王国派人送来了20棵珍贵的树,作为生日礼物。

阿拉伯数字国王十分高兴,他命令“20”大臣将这20棵树栽在宫廷花园里,每行要有4棵,还要使行数最多。这可是一个很难很难的问题啊。“20”大臣张榜招贤,凡是能巧妙地栽这20棵树的人将有重赏。可是,谁也设计不出来。

“20”大臣日夜思索,翻了大量的资料,又用石子进行了一次次的试验。他画了成千成万个图样。画着,试着,忽然,他眼睛一亮,看到了一张极其美妙的图案。

“20”大臣立即把图案奉献给国王。国王见了非常高兴,“20”大臣指着图案对国王说:“陛下,您看,图中所栽的树不论横数、竖数或斜数,每行都是4棵,这样最多18行。”

国王赞叹不止,说:“这样美丽奇妙的植树图案,我在任何公园都没有看见过,简直太美妙了。我要重重地赏您!”

“20”大臣站了起来,笑了笑说:“陛下,别赏我,这并不是我发明的。”

“什么?这不是你的发明?”国王问。

“对,这是一位名叫山姆·劳埃德的数学家发明和设计的,我只是把他的图案用到植树问题上来。”“20”大臣据实说。

“好,好,你能用上这个图案,也是有功的。”说着,国王宣布了对“20”大臣的奖赏,并将这个图案命名为“20图案”,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树图案。

国王立即派人按照“20图案”把20棵树栽在宫廷的花园里。从此,这美丽的植树图案就一直流传至今。

陈景润的故事

陈景润一个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在攻克歌德巴赫猜想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着名的“陈氏定理”,所以有许多人亲切地称他为“数学王子”。但有谁会想到,他的成就源于一个故事。

1937年,勤奋的陈景润考上了福州英华书院,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清华大学航空工程系主任留英博士沈元教授回福建奔丧,不想因战事被滞留家乡。几所大学得知消息,都想邀请沈教授前进去讲学,他谢绝了邀请。由于他是英华的校友,为了报达母校,他来到了这所中学为同学们讲授数学课。一天,沈元老师在数学课上给大家讲了一故事:“200年前有个法国人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6=3+3,8=5+3,10=5+5,12=5+7,28=5+23,100=11+89。每个大于4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数之和。因为这个结论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是一个猜想。大数学欧拉说过:虽然我不能证明它,但是我确信这个结论是正确的。

它像一个美丽的光环,在我们不远的前方闪耀着眩目的光辉。„„”陈景润瞪着眼睛,听得入神。

因此,陈景润对这个奇妙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他最爱到图书馆,不仅读了中学辅导书,这些大学的数理化课程教材他也如饥似渴地阅读。因此获得了“书呆子”的雅号。

兴趣是第一老师。正是这样的数学故事,引发了陈景润的兴趣,引发了他的勤奋,从而引发了一位伟大的数学家。

什么叫做安全

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例如,“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这里的“安”是与“危”相对的,并且如同“危”表达了现代汉语的“危险”一样,“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概念。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这是与人们的传统的安全观念相吻合的。

“安全”作为现代汉语的一个基本语词,在各种现代汉语辞书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对“安”字的第4个释义是:“平安;安全(跟‘危险’相对)”,并举出“公安”、“治安”、“转危为安”作为例词。对“安全”的解释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辞海》对“安”字的第一个释义就是“安全”,并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含义上举了《国策•齐策六》的一句话作为例证:“今国已定,而社稷已安矣。”

数学家

【基本信息】姓名:陈景润 (1933—1996)身高:1.71米国家或地区:中国 身份:数学家功绩: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曾系中国科学院院士【具体信息】■简历: 1933年5月22日生于福建闽侯。家......

数学家

中国数学家:胡明复 冯祖荀 姜立夫 陈建功 熊庆来 苏步青 江泽涵 许宝騄 华罗庚 陈省身 林家翘 吴文俊 陈景润 丘成桐、冯康 周伟良 萧荫堂 钟开莱 项武忠 项武义 龚升 王湘浩......

数学家读后感

数学家读后感当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家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

数学家故事

数学家高斯德国着名大科学家高斯(1777~1855)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高斯在还不会讲话时就自己学计算,在三岁时有一天晚上他看着父亲在算工钱时,还纠正父亲计算的错误。长大后他......

数学家名言

数学家名言1. “如果没有数所制造的关於宇宙的永恒的仿造品,则人类将不能继续生存。” ----尼采2. “不懂几何者免进。” ----柏拉图3. “几何无王者之道!” ---- 欧几里得4.......

下载数学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学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