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
以本土文化助推全域旅游业转型升级
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深挖本土文化,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海南,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慢生活”节奏。这种慢节奏滋养了海南与世无争的“慢生活”。这种以休闲文化为底色的慢节奏地方文化特色,可以称之为“慢文化”。然而海南又是需要快节奏的。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起点是落后的,不加快就跟不上发展的脚步。但这种快节奏必须是稳步走的快节奏。2015年,海南被国家唯一授权为省域“多规合一”试点单位。坚持生态立省,划定生态红线,推进基础设施五网建设,确定六大类园区,集约发展十二大产业,其步伐无疑是快的。特别是2015年年底海南环岛高铁西段的开通运营,与海南环岛高铁东段实现连通。标志着全球首条环岛高铁全线贯通。
此外,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三亚国际大型选美赛事,海口系列国际会务会展等活动,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海南省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一边是外来人员在海南对快节奏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当地“慢生活”的习惯。于是,在海南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要面临这样的“快慢”冲突。然而,海南发展中的快与慢的冲突不是不可调和的,二者应是对立统一的,这种“慢文化”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促进经济“快发展”的因素。这是需要深入破解的课题。
“慢文化”助推海南旅游业“快发展”
如何从“慢文化”中挖掘出自己独特的人文与经济价值?每所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模式,深圳有深圳的“快速度”,厦门与杭州亦有自己的“慢节奏”,但这些城市都实现了经济的较好发展。海南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生态岛、旅游岛和健康岛,要突出自己的特色,不仅要有独特的自然景色,还要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若只是自然风景独特,而全无文化内涵,那么其吸引力与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海南有着极为丰富的农业、海洋、矿产、旅游和文化等资源,如何立足优势、统筹兼顾,化资源优势为竞争效益是海南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海南要认准自身发展的优势。海南的地理位置,在“一带一路”经济建设中位于关键,它连接着中国东南沿海和东南亚国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新加坡就是借助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与金融业的繁荣使之成为现今的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海南也可借鉴其发展模式,在自身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情况下,利用地理位置优势,抓住战略性机遇,实现外向型经济发展。
深度挖掘开发海南文化使其形成产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文化是不可复制的,是一个地区最有价值的资源。宜居的自然环境,加上恬淡平和的心态,闲适悠然的生活方式是海南人长寿的重要因素,海南也不可替代地成为我国长寿指数最高的地区,这样的社会氛围是发展度假养生产业的重要基础。英国的哲学家罗素曾经有一句话,说人类的最终极产品就是休闲产品。休闲养生产业是时代的必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生产方式的转变,交通条件现代化,国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假日制度改革等有利条件的变化,也迎来了休闲时代。休闲养生产业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海南因其环境资源优势,自然是国内休闲养生的首选目的地,这是海南发展的一个机会。
海南发展休闲养生产业的基础是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旅游业综合性强、带动性大,涵盖着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涉及到农业、贸易、交通、服务等众多领域。近年来,海南积极打造以新产品、新效益为支撑的新形象,实现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旅游为主的结构升级;从以低档次、低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向高档次、高消费的旅游市场目标为主转变;从以规模扩张的初级阶段向以效益扩张的高级阶段发展?
从旅游收入接待游客数量来看,2013年以来,海南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6年,海南接待游客总数达到6023.5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9%;旅游总收入达到669.62亿元,同比增长16.97%;入境游客数量增长19%,旅游外汇收入增长45%。
在旅游环境改善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加快实施“国际旅游岛+”计划、进一步放宽离岛免税政策、创建全域旅游示范省以及“多规合一”等政策效应持续放大,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有效投资力度。海南省相继推出十大旅游套餐,海南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设施逐步齐全,带动了海南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影响力的扩大。
在旅游产品体系构建方面,2013年以来,海南大力发掘本土特色旅游资源,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乡村旅游、森林生态旅游、航天主题文化旅游、民族风情游、养生健康游等新的旅游业态和新的旅游产品蓬勃发展。目前正在统筹发展海洋旅游,深入开发休闲渔业、滨海度假等旅游新业态,加快构建多元化海洋旅游产品体系。此外还不断开发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及环保理念的旅游纪念品,包括:黎族织锦制品、黎族骨艺制品、椰壳制品等,既实现了旅游创收,同时也扩大了海南旅游业的影响力。这些都推动了“十三五”期间海南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升级与创新。
海南旅游业转型升级方向
海南旅游业关系海南的知名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时还是拉动就业、增加群众收入的最直接的渠道。未来海南旅游业的转型升级有两个方向。
一是发展全域旅游。全域旅游是把一个行政区当作一个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全景化、全覆盖,是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科学的系统旅游。要求全社会参与,全民参与旅游业,通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全面推动产业建设和经济提升。海南是国家批准的第一个全域旅游试验区,就要求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优化升级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海南全省的旅游资源,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全域旅游”所追求的,不再停留在旅游人次的增长上,而是旅游质量的提升,追求的是旅游对人们生活品质提升的意义,追求的是旅游在人们新财富革命中的价值。
二是发展“全时旅游”。如果全域旅游是打破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分割,实现区域一体化,那么,“全时旅游”就是要打破旅游目的地的时间分割,实现旅游目的地价值实现的时际均衡,打破淡旺季反差,实现均衡旅游。为此海南要加强旅游产品层面的平衡发展。多年来,海南省旅游淡旺季反差大,每年一到旺季,游客蜂拥而来,一房难求;而一到淡季,人迹稀少,客房闲置。从供给侧来看,长期以来海南的旅游产品开发偏重于服务外来游客而忽略了本地居民,偏重于观光旅游而忽略了休闲度假旅游。所以,海南必须实现全时旅游,加强文化创意,从供给侧改革设计旅游产品,布局合理化的高中低档酒店比例,大力发展家庭度假、乡村旅舍、汽车营地、青年旅馆等大众休闲旅游产品。
为了通过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而大力发展休闲养生产业,海南还必须做好多方面的准备。首先,要努力提高海南教育科学文化水平,以更新观念,把握机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快慢取决于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育。教育形式应是多元的,大众文化担当的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通过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吸引大众,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媒体宣传工具,努力提高本岛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改变旧有的传统观念及落后的生产方法,生活方式,促进贫困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次,加大力度引进人才,形成多元文化交融的建设群体。人口稀少不利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规模效益。比如陆地面积是海南6%的深圳,人口几乎比海南多一倍,人口密度是海南的30倍。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通过外来人口的文化多元融合是必不可少的。上海是个移民城市,外来人口,使其从当年的渔村变成远东最大的金融中心;香港也是个移民城市,香港能成为四小龙之一,就是因为有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入。美国是个移民国家,其中外来人口,功不可没。所以,海南需要引进大量的人才,然而遗憾的是,海南引进人才长期以来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但前景依然乐观,通过突出环境优势,特别是通过城市“双创”“双修”以及特色产业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来提升海南软环境的魅力,不断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积极塑造多元文化的融合来支撑海南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转型升级、助推发展活动心得体会当前,我县“转型升级、助推发展”主体实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此次活动的目的是要动员和组织全县广大干部职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
舟山市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助推旅游业转型升级近年来,舟山市积极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打造体育旅游品牌,推动海洋旅游业转型升级。一是引进国家级赛事,提升舟山旅游知名度。成功举办了......
“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心得体会—郭家湾工业园区管委会刘泉 根据县委统一部署要求,郭家湾工业园区组织开展了本次“转型升级 助推发展”为主题的讨论学习活动。本次讨论学习......
“转型升级,助推发展”心得——做一名合格的副校长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是领导干部的当务之急,尤其作为校级领导,应该用丰富的教育教学理论作支撑,具备厚重的知识基础和文化......
党建一体化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推进党建一体化建设研究胡建明江苏金桥盐化集团是国有独资大型企业,有2万余名员工,其中有4531名共产党员。为了推进江苏沿海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