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三农到新三农看中国农村建设_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6:35:5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从旧三农到新三农看中国农村建设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

从旧三农到新三农看中国农村建设

引文: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从来都是历代当权者最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因此,想要把中国这个庞大的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首先要解决的便是三农问题。

那么何谓三农呢?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实际上,这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把握好新旧三农问题的本质,借鉴历史上农村建设运动的有益经验,同时依据时代特色,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一条适合中国的特色农村建设之路。

中国传统农村建设

纵观中国几千年发展历史,三农问题也经历了许多变化。总体上来看,可大致分为旧三农与新三农两个阶段。旧三农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具有强烈的封建色彩,主要由中国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土地制度所决定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农村土地制度、农产品价格和农民税费负担三个方面。土地制度方面,由于土地归属权问题,大规模的土地兼并时有发生,使耕者无其田,造成农村问题严重,容易引发社会动荡;农产品价格方面,由于没有合理的价格确定机制,易造成谷贱伤农,影响农民的生产生活;农业赋税方面,各种农业税项目繁多,大大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党实行了土地改革,意在解决土地制度上的问题,但由于后来人民公社运动的兴起,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旧三农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其实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就曾掀起过一场以乡村教育为起点,以复兴乡村社会为宗旨,由知识精英推动的大规模的乡村建设运动,对当今中国新农村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当时中国农村社会全面凋敝。政治秩序动荡,军阀混战,匪患遍地,农村天无宁日。再加之生产水平落后,农村小农经济受到国外殖民者,国内城市经济和农村大地主的剥削,面临破产深渊,农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引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命运的担忧,他们认为农村的衰败即国家的衰败,对农村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这场运动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点:(1)扫盲与文化教育,希望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树立国民与国家意识。(2)动植物良种的的引进与推广,在原材料上提高农业生产水平。(3)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改善农村恶劣的医疗条件。(4)革陋俗树新风,改变封建陋习,破除封建迷信。(5)建立农民合作组织,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6)建立农村自卫体系,在*的年代保障农民的安全,尽量维持安定的社会秩序。

这些举措尽管受制于当时的社会条件作用有限,但却为后来者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机会,从中可以体会到值得当代新农村建设借鉴的经验:(1)农村需要全面建设,要多点开花,这种综合性建设避免了某一领域改革所带来的局限性。尽管今天的农村已有很大的变化,但与城市仍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仍需要全面建设。(2)农村建设以民生为重,农村建设应以解决农民实际生产生活问题而实施的,建设运动的人民性,民主性和进步性也是当今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3)农村建设要开民智,当今我国农村仍有大批文盲,还有大批农民不了解基本的现代科学知识,素质较低,所以仍需大力开展农村教育工作。

旧三农问题的终结与新三农问题的挑战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一系列创新性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旧三农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特别是2006年免征农业税和免去农民的其它一切税费,终结了明清思想家黄宗羲称之为苛捐杂税“积累莫返之害”的定律,标志了我国传统三农问题的基本解决,但随之而来的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新三农问题。新三农问题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在工业化、现代化转型中产生的。这主要是随技术和装备进步与农民离乡务工而产生的农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问题,农村土地的非农转用问题和农民离乡进城务工问题。其中,农地的流转已经受到政策鼓励,农民工进城问题近年来已引起相当重视。现在分歧最多最大、又制约着城市化发展模式的,是农村土地的非农使用问题。农村土地如何非农使用,既直接影响农民工移居城市的方式,也间接制约了农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步伐,因此它已成为新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关于农村土地的非农使用,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造成的直接后果。目前的政策是国家征用后才能改变土地用途,因而也是大家真正矛头所向的焦点。由于这部分土地常征自城乡结合部,随着城市飞速的发展,这部分土地蕴含的经济利益巨大。过去征地,对农民的补偿很少,土地收益大部分让相关权势者和开发商赚取,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遭人诟病。

至于农民离乡进城务工,这其实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对中国农村带来的最大和最普遍的冲击。因为土地非农用毕竟只涉及到部分主要是城郊农民,而现在几乎每一个包括最贫穷最偏僻的村庄,大多数中青年农民都已经被卷入打工潮的队伍。中国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的大约一半,而且是最有活力的一半即约2.5亿的中青年农民转到非农产业就业,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这是中国农村和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转型中最深刻的变化。

中国当代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这个概念并不是近几年才产生的,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曾提出过,并且伴随着新中国的成长,其内涵也经历了许多变化,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下,对当时农村社会发展的不断探索。面对不断变化的三农问题,当今农村建设也有了新的要求:(1)促进农村发展生产,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不断流失,大量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这就需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创新农业科技,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健全农村市场体系,确保我国粮食安全。(2)促进农村生活宽裕,拓宽思路开辟各种增收渠道,把增加农民收入与方便农民生活结合起来。(3)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农民文化娱乐生活,完善乡约民规,打击各种农村犯罪活动。(4)促进农村村容整洁,改变农村“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的生活设施,合理规划房屋和街道建设,修建农村社区美化,绿化,亮化设施。(5)促进农村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建立村民自治管理程序法规,建立破坏农民自治制度的防范机制。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从多方面多角度不同方向展开。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法制方面入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指在全面发展农村生产的基础上,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民的富裕,农村的发展,努力缩小城乡差距。政治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民民主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引导农民依法实行自己的民主权利。文化建设,主要指在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多种形式的、体现农村地方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建设,主要指在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农村的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制建设,主要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同时大力做好法律宣传工作,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念完善我国的法律制度。进一步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提高农民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依法行使自己的合法权利觉悟和能力,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体建设。

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当然,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问题有:(1)劳力缺失,现在农村的经济模式大部分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在家,年轻人出外打工,而且越有文化的年轻人,越是选择留在外面,好象无工不富。(2)重工轻农,农村的一个主要体现,就在于一个“农”字,而现在,则严重的重工、商,轻农业。甚至,所谓的新农村改造,农村城镇化,更使人们逐步脱离土地,驱使劳动力思想上的对农业的轻视,加速务农人员的流失。(3)观念落后,在农村,由于农村的特性,人老后不能象城市职工一样,有退休金、保险等保障,只能靠儿女的孝心来维持老后的生活,使老人不能保证生活的稳定及质量,更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得不生,生了也不一定会养。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这些具体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好这些矛盾,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加快国家发展,促进人民生活幸福。

中国新三农

中国新三农网,是中国首家双网运营的三农门户网站,也是全国第一家涉及农贸信息、畜牧养殖、水产果蔬、致富及人脉等方面的多元化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网站以提供三农新闻、信息、......

三农

温铁军:三农非不能也而不为也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1 更新时间:2006-4-23——温铁军博士答记者问今年以来,三农问题被提高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工作被强调为“......

三农

恶劣的越南热带丛林地理环境使美军深深陷入了泥潭,而丛林战似乎成了越战的代名词。山高谷深.密林沟壑、火热潮湿、虫蛇出没。这样的作战环境使美军完全放不开手脚.虽然美军在武......

旧“三农”与新“三农”的历史问题演变

旧三农与新三农问题的历史演变【摘要】农民、农业、农村习惯上被称为中国的三农问题,也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基础性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中国的......

新农村新三农新文明

新农村 新三农 新文明“新农村”建设也可以理解为“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但我愿赋予“城乡一体化”以新的涵义。传统上,“城乡一体化”通常被理解为城市社会与乡村社会从体制上......

下载从旧三农到新三农看中国农村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旧三农到新三农看中国农村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