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7 00:10:3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2017年青岛市高考模拟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区市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方,无雪不成冬。每当天降大雪时,乱云便早旱落下帷幕,把天空酝酿成一片沧茫。不久,雪花翩跹而至。那一羽羽雪花,是从天籁之际而来的精灵,似凝脂的容颜,盈动着我的心弦。冬雪覆盖的小屋,伫立在原野里。原野是动物的天堂,野兔轻盈跳跃,在雪地觅食;狐狸狡黠地四处张望,找寻目标„„冬,正在频频为大地着色,描摹着(简单/简约)流畅的线条,用圣洁的飞花,将(喧闹/喧哗)的凡尘冰封素裹。皑皑白雪,是北国“特产”的安琪儿,与北方人溶为一体,共同经营着整个冬季,(所以/只是)与其他地域那些转瞬即融的雪,有着天壤之别。最刺激的是朋友之间,互抛雪球,雪灌满脖颈儿,热闹极了。再看看被我们践踏成一片狼藉的雪地,不禁又黯然神伤,多美多纯的雪地呀,那种怜香惜玉的情感溢满心头缠绵许久。

1.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帷(wéi)沧茫

B.跹(xiān)溶为一体 C.黠(xié)描摹

D.藉(jí)黯然神伤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简单 喧哗 只是 B.简约 喧闹 所以 C.简单 喧闹 所以 D.简约 喧哗 只是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染尘埃的气质,不与世争的品行 如痴痴守望的老者 B.不与世争的品行,不染尘埃的气质 如静静思考的学者 C.不与世争的品行,不染尘埃的气质 如痴痴守望的老者 D.不染尘埃的气质,不与世争的品行 如静静思考的学者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经过90分钟苦战,中国男足在主场1:0兵不血刃地战胜韩国队,奇迹般地取得了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的首场胜利。

②在《罗马条约》签署60周年之际,欧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恐怖袭击威胁加剧,民粹主义在“欧洲大选年”甚嚣尘上,导致欧盟内部人心涣散。....③国家设立的雄安新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新区如何定位?官方通告中透露出的只言..片语,让这片土地依然保持神秘。..④参加青岛市第十届“书法家进校园”活动的书画大师们着手成春,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呈献给了孩子们。

⑤《华盛顿与樱桃树》《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因真实性存疑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么多“假课文”被指出,给人一种小学语文教材泥沙俱下的感觉。....⑥热播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所揭露的官场腐败与现实中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交相辉...映,直击社会痛点、敏感点。.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文艺事业的兴盛既有赖于艺术家的创作,还受制于人民群众艺术素养和整个社会文艺氛围。所以,我们要培育艺术群众,提升人民群众的艺术鉴赏能力。B.“萨德”事件使中韩关系持续恶化,中国人民对韩国乐天集团解释向韩国国防部提供旗下高尔夫球场以部署“萨德”的问题,普遍感到十分气愤。

C.江西上饶为纪念建军90周年、秋收起义90周年及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现代赣剧《斧头将军》日前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上演。

D.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培养青年礼敬传统文化的意识,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

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执著追求。传统节日的产生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往往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认识和尊重,蕴含着厚重的历史与人文 情怀,成为涵养中华文明、凝聚社会共识、培育民族精神、留住乡土情怀的共同心理纽带和精神支柱。它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代代相传,已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成为复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近些年来,每当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到来时,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似乎要过得冷清、随意得多,越来越淡的年味成为人们普遍的感受,甚至连其中的感情投入也越来越少了,一些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渐渐被人们遗忘。究其原因,正是在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不足,认识不够系统,对节日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对节日文化的载体建设相对缺乏,对节日的仪式感体会不深,从而导致传统节日在仪式感、载体、符号等方面缺乏时代感,不能满足人们在审美、娱乐等方面的精神需求,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不够,降低了传统节日在人们生活中的价值感和存在感。

今天,在物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的情况下,人们更加注重在感情上相互倾诉、回应彼此的心理和精神需求,追求节日所带来的幸福感、愉悦感。一些喜欢过西方节日的人,往往只是想在欢快、温馨的气氛中表达自己美好的情感。这就启示我们,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中的“情感”元素,让人们在节日的氛围里心存敬畏、体验传统、享受亲情、告慰祖先,在感受舒心与祥和的同时,寄托对来年的美好希望与祝福。另外,时代在发展,人们的精神、思想也在变化。所以,我们要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的挖掘、整理,让传统节日逐渐融进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反之,节日就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不可能行之久远、世代相传。

文化符号与载体是节日内涵的重要内容,文化是 依靠具体载体来传承的,文化载体让文化变得生动可感,能够给予人们视觉、听觉、触觉的多元享受。如春节流行的对联、年画、窗花,端午节的包粽子、赛龙船,都是传统节日符号、载体与仪式感的体现。这些节日载体不仅内涵丰富、形式多样,而且展示过程也轻松活泼、贴近自然,使人们在其中体会亲情,感受欢娱,传递温暖。

中国是礼仪之邦,仪式表达着中国人对事物重要性、价值性的认同,没有仪式感的节日难以让人们对节日产生心理上的认同和依从,而仪式本身又是让人参与进来的重要方式。一系列依次展开的程序,代表着节日文化内涵的逐层展示,也是让心灵参与其中审美的过程。在这样一套看似繁琐的仪式里,人们的情感得到表达和宣泄,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也得到彰显和传承。仪式让传统节日变得庄重,富有意义,为生活增添了趣味和价值。通过举办仪式,人们可以领略到人生的美好、自然的瑰丽,人性的善良,感受到对生命的虔诚和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当传统节日丧失了仪式感,节日应有的庄重感、吸引力、投入性、参与性也就消失了。因此,我们要有仪式感地过好传统节日。

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文化符号、载体、仪式的重视,离不开国家宏观层面的正确引导,也需要社会各类主体的共同参与。(选自2017年3月《人民论坛》,作者范如国,有删改)6.下列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涵盖了文学、历史、哲学、天文等方面的内容,已牢牢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与文化情怀之中。

B.中国传统节日表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和思想、道德和伦理、行为与规范、审美与情趣,凝聚着千百年来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积极向往和执著追求。

C.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时代,根植于农业社会文化土壤中,必然具有农耕生活的色彩,继承和发扬传统节日有助于留住乡土情怀。

D.中国传统节日经过千百年的淬炼和代代相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复兴、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7.下列不属于“中国传统节日过得冷清、随意”原因的一项是

A.近些年来,部分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对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B.我们不够重视中国传统节日,也不能系统地认识、不能深入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

C.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生动的节日符号,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载体的建设不到位,更不必说举行节日仪式。

D.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结合不够,人们不能充分感受到传统节日在生活中的价值 和存在。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围绕中国传统节日,分别从传统节日的起源、形成、内涵、意义,国人对其的淡化,如何继承和发扬三大方面阐释了如何过好传统节日的论点。

B.建设节日文化载体能给人们带来情感上的冲击,使人感受到欢娱,体会到亲情;举办隆重的节日仪式,可让人领略到美好,体会到善良。

C.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传统节日已经失去了应有的内涵,成为没有意义的空洞符号,更无法与现代社会的价值标准相符。

D.元宵节的逛灯会、猜灯谜,重阳节的爬山、赏菊、登高望远,母亲节的献花,七夕节的乞巧等,都属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符号或载体。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小题。

潘荣,字尊用,龙溪人。正统十三年进士。犒师广东,还,除吏科给事中。景泰初,疏论停起复、抑奔竞数事。帝纳之。寻进右给事中。四年九月上言:“致治之要,莫切于纳谏。比以言者忤圣意,谕礼部,凡遇建言,务加审察。或假以报复,具奏罪之。此今一下,廷臣丧气,以言为讳。国家有利害,生民有得失,大臣有奸慝,何由而知?况今巨寇陆梁,塞上多事,奈何反塞言者路。望明诏台谏,知无不言,缄默者罪。并敕阁部大臣,勿搜求参驳,亏伤治体。”疏入,报闻。

天顺六年使琉球,还,迁都给事中。成化六年三月偕同官上言:“近雨雪愆期,灾异迭见。陛下降诏自责,躬行祈祷,诏大臣尽言,宜上天感格。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政今乖宜,下民失所;崇尚珍玩,费用不经;后宫无序,恩泽不均;爵滥施于贱工,赏妄及于非分,皆非敬天之道。愿陛下日御便殿,召大臣极陈缺失而厘革之,庶灾变可弭。”时万妃专宠,群小夤缘进宝玩,官赏冗滥,故荣等恳言之。帝不能用。是年迁 南京太常少卿。

又七年,就擢户部右侍郎。寻改右副都御史、总督南京粮储。积粮数万石以备荒。十七年召为户部左侍郎,寻署部事。英国公张懋等四十三人自陈先世以大功赐爵,子孙承继,所司辄减岁禄,非祖宗报功意。荣等言:“懋等于无事时妄请增禄,若有功何以劝赏?况频年水旱,国用未充,所请不可许。”事乃寝。中官赵阳等乞两淮盐十万引,帝已许之。荣等言:“近禁势家中盐,诏旨甫颁,而阳等辄违犯,宜正其罪。”帝为切责阳等。

南京户部尚书黄镐罢,以荣代之。孝宗嗣位,谢政归。赐月廪、岁夫如制。九年卒,年七十有八。赠太子太保。

(《明史•列传卷四十五》)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以言者忤圣意 比:近来

B.务加审察 审:仔细,周密C.近雨雪愆期

愆:过失,罪过 D.谢政归

谢:辞去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致治之要,莫切于纳谏 ②夫晋,何厌之有 B.①何由而知

②君何以知燕王

C.①积粮数万石以备荒 ②此天以君授孤也 D.①事乃寝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

B.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

C.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面已

D.而今乃风/霾昼晦沴/气赤而复黑/岂非应天之道有未尽欤夫人/君敬天不在斋戒/祈祷而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统十三年潘荣赴广东慰问军队,回朝后被任命为吏科给事中;天顺六年出使琉球,回朝后升职为都给事中。

B.潘荣对皇帝限制大臣言论加以批评,认为是堵塞 言路,损害国家,奏章上呈,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C.万妃专宠,群小拉关系、钻营投机,官员奖赏太滥,潘荣针对这些社会弊端恳切进言,但皇帝未能采纳。

D.潘荣对英国公等人子孙无功还要求增禄和中官谋求盐利等行为敢于制止,表明他为官尽职,一心为公。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望明诏台谏,知无不言,缄默者罪。(3分)(2)召大臣极陈缺失而厘革之,庶灾变可弭。(3分)(3)近禁势家中盐,诏旨甫颁,而阳等 辄违犯,宜正其罪。(4分)14.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①。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注]叹新丰孤馆人留:《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不拘行节,为人所鄙薄,恨不得志,“舍新丰逆旅,主人又不之顾,周命酒一斗八升,独酌而醉”。

(1)这首元曲善用数量词,请结合前三句赏析其运用的妙处。(4分)(2)曲子以“都到心头”收束全篇,请概括结句包含的情感内容。(4分)15.补写 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论语•雍也》中“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自己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也要让别人自立;自己要顺畅通达,还要帮助别人做到这样。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把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五、(12分)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4分)对伦敦空气污染问题感到“羞耻”的伦敦市长萨迪克•汗,已经决意有针对性地推出环保措施。①,他近日提出,计划让更多司机接受政府35 00英镑的奖励,进而放弃旧款柴油车,选购更加环保节能的汽车。同时,在伦敦搭乘公交车的乘客,一个小时内第一次换乘免费。②,伦敦也在建设更多环保住宅。伦敦市中心的巴特西地区的一些新建住宅,最大特色就是“零排放”。房屋的屋顶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发电涡轮,为房间源源不断提供电力;卫生间有地热源泵,常温水在室内循环,室内保持恒温。

17.请补写出空缺的语句,与前面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意连贯,内容统一。(4分)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初夏的早晨打开窗户时迎面吹来的那股清风,是你独坐一隅聆听歌曲时那种心灵的静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幸福无时无刻不在你身边。18.请从下面8个备选词语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缺处。(4分)备选词语:哂纳、惠存,华筵、菲酌,赐教、斧正,稍待、赐见 ①近自海外旅游归来,特选购当地名产一盒,敬希_______。②兹订于元月十七日下午六时,敬备_______,恭候光临。

③素仰您学殖深厚,诚请先生不吝______,就如下问题提出意见。④来访未晤,因有要事相商,明早十时再趋拜,务请______为幸。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世间真君子 拾遗

1912年正月,郭沫若屏住呼吸揭开盖头,发现新娘长着“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他奔出洞房,五天后离家出走。原配张琼华独守空房68年。1906年,鲁迅被母亲骗回老家完婚。新婚晚上,他独自睡进了书房,第三天离家出走。原配朱安独守空房43年。

胡适13岁时,母亲便做主给他定了婚,而胡适与江冬秀多年未谋面。胡适内心也曾抗拒过、疑虑过、矛盾过,但终没有推翻婚事。他说:“我深深懂得旧式婚姻中女性的地位。”1917年,留美归来的北大教授胡适迎娶了江冬秀。历史学家唐德刚说:“这位小脚、眼有翳、爱打麻将的女人,成了传统中国社会最后一位福人。”

1919年,林语堂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没想到经费用尽,生活断炊,他求助于北大胡适,“能否由尊兄作保他人借贷1000美元,待我学成归国偿还”。不久,林语堂就收到了胡适的汇款。胡适说:“这是工资预支款,君归国后,一定要回北京大学工作。”哈佛毕业后,林语堂又赴莱比锡大学读博。他电报胡适:“再向学校预支1000美元。”后学成回国,林语堂如约到北大任教。他找到校长蒋梦麟,万分感谢。蒋校长感到意外,林语堂这才知道学校根本没出过这笔资助——那都是胡适个人的钱。而这件事,胡适从没有向 外人说过。胡适资助的对象,还有吴晗、周汝昌、李敖、沈从文等一众才子,他还资助过贩夫走卒。

胡适是倡导白话文的旗手,而黄侃是反对白话文的先锋。一次,黄侃在讲课中举例说:“如果胡适的太太死了,其家人电报必云:你的太太死了!快回来啊!长达11字。而文言仅需四字:妻丧速归。”胡适的回击也令人叫绝。课堂上,胡适对学生们说:“前几天,行政院给我发信,邀我去做秘书,我拒绝了。同学们如有兴趣,可用文言代我拟一则电文。”学生写完后,胡适选了一则字数最少的——“才学疏浅,恐难胜任,恕不从命”,仅12个字,也算言简意赅。但胡适说:“①我的白话文电文就5个字:干不了,谢谢。”学生们纷纷叹服。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这是胡适流传甚广的一句名言。作为新文化运动和“自由主义”之旗手,胡适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胡适在给杨杏佛的信中说:“我受了十余年的骂,从来不怨恨骂我的人。②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新文化运动后,因政见不同,鲁迅与胡适交恶。此后,鲁迅在报刊上多次挖苦、讽刺胡适。面对鲁迅痛骂,胡适从不应战。对于鲁迅的文章,只要认为是好的,他就会大力推荐。鲁迅去世后,作家苏雪林给胡适写信,称鲁迅是“刻毒残酷的刀笔吏,阴险无比”。胡适回信说:“凡论一人,总须持平。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方是持 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工作。”鲁迅死后,胡适从没发过一句恶声。当许广平就《鲁迅全集》出版事宜给胡适写信,请他“鼎力设法”介绍商务印书馆时,胡适“慨予俯允”,立马出面推荐,为《鲁迅全集》的出版奔波效力。

胡适曾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誓我这里千言万语,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胡适学术上的伟大,不在于他的著作,而在于他的治学之方法——“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读古人的书,一方面要知道古人聪明到怎样,一方面也要知道古人傻到怎样。” “世间有一种最流行的迷信,叫做‘服从多数的迷信’。人都以为多数人的公论总是不错的。”所以胡适觉得应该“大胆假设”,不大胆地假设、怀疑,就不会有进步和创新。但大胆假设、怀疑之后,应该“小心求证”。“没有证据,只可悬而不断;证据不够,只可假设,不可武断;必须等到证实之后,方才奉为定论。”这种治学方法,也被胡适运用于做人做事中。所以他从来不站队、不妄议、不盲从,不把别人的耳朵当耳朵,不把别人的眼睛当眼睛,不把别人的脑力当脑力。史学家顾颉刚说:“我的研究古史的方法,直接得之于胡先生。”

1962年2月24日,一场庆祝酒会上。胡适发表即席演讲,不料讲到一半,突然心脏病猝发,溘然长逝。整个天下,哭声一片。(原文有删改)19.文章第一段为什么要写郭沫若和鲁迅的婚事?(4分)20.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①我的白话文电文就5个字:干不了,谢谢。(2分)②如果有人说,吃胡适一块肉可以延寿一年半年,我也一定情愿自己割下来送给他,并且祝福他。(2分)21.文章第六段,胡适赠言北大哲学系毕业生时说“是要教人一个不受人惑的方法”,请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22.文章以“整个天下,哭声一片”结尾,请结合全文探讨这样结尾的用意。(6分)

七、(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

——周作人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7 9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Z

1.【小题1】征蓬出汉塞,① 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2】② 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小题3】复行数十步,③ 。土地平旷,④ _________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第I卷(选择题,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A.幽僻/譬如 翘首/翘尾巴 伎俩/技高一筹 ......B.缉私/稽......

山东省威海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将下面古诗文补充完整。(共6分) (1)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2)鸡声茅店月,。(温庭筠《商山早行》) (3)《江城子 密州出猎》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语句是:,。......

广东省湛江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湛江市2018年普通高考测试题(二)语文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

山东省枣庄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O一七届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题2017.3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 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

下载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青岛市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