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专项规划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
国有林场危房改造工程建设专项规划
1、总
论
1.1工程建设背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林业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林业举足轻重。建设新林区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内容,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就是全面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林业发展、改善职工生活的基本条件”、“要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为有效解决长期以来我市国有林区存在的基础设施条件差,住房难的矛盾,按照国家林业局计建函[2006]162号文件要求,编制了全市21个国有林场2007-2015年林区危房改造建设专项规划。
1.2规划编制依据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二)温家宝总理关于“要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臵,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指示;
(三)国家林业局计建函[2006]162号文件;
(四)《四川村镇建设规划管理条理》;
(五)《林业工程建设概(预)算编制办法》(LYJ101-86);(六)《四川省土建工程计价定额》SGD1—2000;(七)《四川省建设工程费用》SGD7—2000; 1.3工程概况
1.3.1工程建设地点:主要是我市12个国有林场场部、工区、护林哨等房屋建设及危房改造。
1.3.2工程建设规模:规划房屋建设99601平方米。其中新建房屋36700平方米,危房改造62901平方米。到建设期末全县国有林场住宅总面积达99601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达37平方米,可安排居住人口2702人。
1.3.3 建设年度:2007—2015年
1.3.4估算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435万元。争取国家投入2500万元,自筹4935万元。
1.4结论:工程结束后,将大大改善林区职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林区面貌将焕然一新,大大激发林业职工爱林、护林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2、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条件:我市四川省东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高差悬殊较大。全市分为四个地貌类型区,即北部中山区,中部低山区,南部平行岭谷区,低山浅丘区。
2.2国有林场基本情况:21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 29961公顷,其中有林地27012公顷,林木蓄积218万立方
米。林区总人口3142人,其中林业人中2071人,在职工 901人。现有房屋总面积75446平方米,人均23平方米。在现有房屋中,按建成年代分:1990年后建成的有8713平方米,占12%,1970年至1989年建成的有42084平方米,占56%,1969年前的有用4649平方米,占32%。按结构分:砖混14512平方米,占19%,砖木38050平方米,占50%,土 木22884平方米,占28%。现有房屋中,危房62057平方米,(占总面积的82%),涉及人口2445人。
3、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与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3.1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近几年,随着国家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的转变,林场生产发展举步维艰,各种问题和矛盾更加突显。一是我市国有林场规模小,属中小型林场,立地条件差,资源的数量、质量、功能、结构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林地生产力水平低,平均蓄积大都在5立方米左右,在实行分类经营前,绝大数森林是按用材林经营的,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由于禁伐和限伐,采伐指标和采伐范围的缩减,林场收入大幅度减少,尽管国家给予一定补助,但杯水车薪。难有资金用于生产发展和改善职工生活条件。二是现行的管理体制与国有林场承担的任务不相适应,我市21个国有林场都分布在高山之颠,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生态脆弱地方,承担着相当重的生态建设保护任务,是社会公益性事业,而林场实行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
理的体制,在建设生态的同时,还要面向市场找饭吃,这种不企不事的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林场的发展,林场建设乏力。三是林场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计划经济时代,林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由国家安排,林场衣食无忧。现在大规模的造林任务已经结束,仅有一些森林管护和采伐迹地更新任务,产生了大量的富裕人员,各种社会和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在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国家虽然在林业发展战略上实行了根本性转变,但关于林场改革和一些配套的相关政策确迟迟未出台,林场发展方向不明,林场改革严重滞后,“大锅饭”,“铁饭碗”的体制在林场内部还没有从根本上彻底打破,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林场内部机制运行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四是林场欠帐多,遗留问题多。职工多,离退休人员多,待遇低,过去由于把握市场的能力不强,管理上失误,不少项目亏损倒闭,到处是债务,以致人心不稳,单位不安定,事业难以发展。五是林场投入不足,发展缺乏资金支持,过去国有林场发展,国家曾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比如:林场收入不上缴,部分产品减免税收,育林基金返还等等,但现阶段实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任务后,仅有这些政策是不够的,要及时出台与生态建设同步的林场发展的产业政策,急需研究新的林场扶持政策,解决林场发展资金不足,投资乏力以及生态效益补偿,富裕人员分流安臵,社会保障措施;六是林场管理落后,劳动者素质低下,缺乏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由于林场长期地处山区,偏僻遥远,信息闭塞,林场干部职工思想观念比较存旧、保守,市场经济意思不强,知识结构、管理水平与当前的形势和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目前林场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十分苦难的情况下,新的好人材进不愿来,原有的优秀人才留不住,更进一步拉大了这种差距。七是由于我市国有林场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边远偏僻山区,远离城镇。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不少林场工区、护林点路不通,电不通,电视看不到,“饮水难、行路难、就医难、上学难、就业难、住房难”,难死了林场、难死了林业职工。绝大数林场职工基本上都居住在六、七十年代修建的集体宿舍里,低矮潮湿,设施简陋,风雨摇曳。有的职工甚至是一把椅子一张床,一张桌子一间房。文化娱乐设施匮乏,生活单调乏味。很多年轻人忍受不了这种清贫寂寞的生活,不愿意从事林业工作,林场职工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年长的职工是“献了青春献子孙”。的确是生活凄苦、悲凉。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制约当前林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林区极不适应。
3.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林业、林区、林农 “三林”问题寓于“三农”问题之中。解决“三林”问题也是解决“三
农”问题之一,解决好“三林”问题才能促进林区发展。我县国有林场分布在偏远山区,与农村交错相溶,是农村基础条件最薄弱,经济极不发达的地方,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林区职工住宅条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林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重要内容。因此,林区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通过改善林区职工住宅条件,有利于改变林区面貌,提高林区人口生活质量;有利于建设和谐林区,安定林区;通过改善林区人口生活条件,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有利于安定林区职工人心,才能使林场常年留得住一批坚守岗位的绿色卫士。这既是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具体措施。
4、规划总体思路
4.1规划指导思想: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产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要求,加快国有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改善林区职工人居环境,构建和谐、平安、稳定林区,促进林区生态建设、社会建设、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达到林区面貌大改变,全面提升林区人口生活质量,使林区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亮点——绿色生态文明社区。
4.2基本原则: 4.2.1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4.2.2量力而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林区住宅建设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注重实效、量力而行,着力解决林区职工生产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第一线职工的住宅条件的改善。
4.2.3突出重点、循序渐进的原则。尊重客观现实,不搞急功近利和形式主义。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树立长远目标,持之以恒地把工程建设好,抓到底,抓出成效。
4.2.4讲求科学、统筹规划的原则。林区职工住宅的改善,不仅仅是简单的修房建屋。要科学规划,注重国土利用、环境保护、美观大方、经济实用、自然和谐。
4.2.5服从大局、协调统一的原则。改善林区职工住宅,是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组成部分,要与本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相一致。因此工程建设要与当地村社、社区新农村建设统一协调、步调一致、共生共荣。
4.2.6政府引导、职工广泛参与的原则。工程建设要充分发挥林场职工的主体地位作用,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群策群力,共促发展。
4.3规划期限:2007年—2015年,分两步实施。第一阶段
2007年—2010年,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
4.4目标任务: 4.4.1目标: 围绕“文明、整洁、和谐、发展”的目标,从2007年开始在国有林区试点;到2015年通过改造、新建全面完成林区人口住宅改造工程,改造新建住宅面积99601平方米,其中改造62901平方米,新建33700平方米,力争到工程结束时使林区人口达到人平37平方米。基本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宅容宅貌整洁的生态文明村。
4.4.2主要任务: 首先按照计委、国土、建设等部门的规定做好工程建设的立项,手续的批准工作;其次完成林区住宅改造工程的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设计,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三是抓紧做好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职工的动员教育,施工场地,材料运输道路的加固维护;四是做好项目的资金筹措,广泛发动职工集资,社会筹措,金融部门融资等。五是加强管理,统筹协调,精心组织施工建设。
5.规划建设方案
5.1建设性质:危房改造和新建。
5.2建设范围:我市21个国有林场管辖的工区、护林点、哨卡和林场的场部建设。
5.3需求预测:按照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到2015年我县国有林区人口增长情况,结合周边农区,预计需
职工住宅面积99601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需37平方米。
5.4建设内容:主要房屋建设或改造的土建和附属设备建设。土建指地面基础和房屋主体工程、墙体粉刷,贴面等;附属设备建设指房屋的水、电、光纤、闭路电视等安装。
5.5建设布局:按照有利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工程建设主要按现有林场、工区、护林点、护林哨卡位臵布局,对少有的有地质灾害和生活不方便的地方重新规划地点。达到布局科学合理,有利于林场的建设和发展。
5.6建设规模:根据需求全县共需危房改造和新建职工住宅99601平方米,其中危房改造62901平方米,新建33700平方米。
5.7建设期及进度:
5.7.1建设期:2007年—2015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2010年,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
5.7.2建设进度:2007年—2010年建设住宅面积68871 平方米,其中新建25120平方米,危房改造43751平方米;2011年—2015年建设住宅面积30730平方米,其中新建11580平方米,危房改造19150平方米。
6.投资测算与资金筹措: 6.1测算依据:(1)《四川省土建工程计价定额》SGD1—2000(2)《四川省建设工程费用》SGD7—2000
(3)《四川省装饰工程计价定额》SGD2—2000(4)《全国统一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四川省估价表》SGD5—2000(5)《四川省市政工程计价定额》SGD3—2000(6)《四川省维修工程计价定额》SGD—2000(7)《四川省仿古建筑及园林工程计价定额》SGD6—2000 6.2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按照上述定额结合我市建筑材料价格,危房改造标准700元/平方米(包括土建、贴面、装饰等),水电100元/平方米(水电设备、水沟建设等);新建房屋土建1000元/平方米(包括土建、贴面、装饰等),水电200元/平方米(水电设备、水沟建设等)。
6.3投资概算:经概算工程建设工需总投资7435万元,其中:2007年—2010年需投资4929万元,2011年—2015年需投资2506元。按建设性质分:新建需投资37104万元(其中:2007年—2010年投资2060万元,2011年—2015年需投资1110万元),危房改建需投资4266万元(其中:2007年—2010年投资3865万元,2011年—2015年需投资1360万元);按建设构成分:土建需投资6541万元,设施设备需投资741万元。
6.4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7435万元,申请国家补助2500万元,自筹4935万元。
7.工程建设综合评价:该项目建设符合现阶段国家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建成后将大大改善我县
国有林区职工住宅条件,构筑安逸舒适的人居环境,可全面提升林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对构建和谐、平安、稳定林区,促进林区生态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快速发展意义重大。
8.工程实施的保障措施与建议:
8.1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这是一项十分艰巨任务,要完成该项工程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的重大意义,把建设新林区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组成内容的一件大事,真正列入议事日程,成立专门班子,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科学规划,精心施工:改善林区职工住宅条件是一件“民心工程”,要统筹协调,科学规划。要着眼林区生产发展需要,有利于职工生产、生活的方便,要注重林区特色,自然和谐、美观大方、经济使用,与周边社区和谐,统一。严格施工建设,搞好建设质量,把好事办好。
(3)强化政策扶持:林区住宅建设主要在偏远山区,建设条件差,加之山区潮湿,房屋建设要求高。国家要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特别是国土、建设、环保、消防等部门要在手续办理,费用收取上给于积极支持。
(4)加大资金支持: 国有林场地处生态区位十分重要的地方,林业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后,国有林场职工
主要以生态保护为主,收入低。要完成这项工程,仅靠职工和林业部门是不够的,除了国家加大资金支持外,必须要争取地方财政支持和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以及社会力量的投入,确保工程建设有稳定资金投入。
8.2建议:林区危房改造工程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心,是“人心工程”,更是林区职工的“安居工程”。希望上级尽快付诸实施;同时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尽快出台优惠政策;要配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台相应的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国有林场简介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性的事业单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叫国营林场。国有林场的林地、林木等全部生产资料和产品都是国家财产。我国的国......
新宁县国有林场危旧房改建集中建设工程2、4、6栋(栋号: ) 承包协议发包方:新宁县天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简称甲方)承包方: 金子岭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程(2栋)项目部何双田 (简称乙方)......
国有林场二五年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场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及林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坚持改革创新,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抓管理......
国有林场工作总结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快快来写一份总结吧。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
国有林场工作总结国有林场工作总结2007-12-07 17:29:1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国有林场工作总结国有林场工作总结(2)国有林场二五年工作总结一年来,我场在上级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