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名著《三国演义》复习精华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名著复习三国演义”。
一、名著复习
(一)题型:关羽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小说的情节和细节进行分析。
如《关羽人物形象浅谈》中关羽的义、勇、智三个特点,能体现其特点的情节和细节。
1.水淹七军——智慧
“水淹七军”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七十四回(是小说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关羽率兵攻取樊城。曹操遣于禁、庞德救援。庞德预制棺木,誓与关羽死战。适逢天降大雨,襄水暴涨,困住于禁、庞德。关羽趁机生擒于禁、庞德二人,取得胜利。2.三英战吕布——忠义
“三英战吕布”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个精彩的故事情节,出现在第五回中。该片段以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在虎牢关的殊死战斗为描述对象,描绘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沙场血拼。3.刮骨疗毒——勇敢
“刮骨疗毒”出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刮骨疗毒,就是将深入骨头的毒液用刀刮除,达到治疗的目的。特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后来也用刮骨疗毒比喻意志坚强的人。
可见,“关羽”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二)可迁移诸葛亮、曹操、周瑜、孙权等人物让学生有所思考和准备,也可迁移《红岩》、《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
二、主要的人物形象
(一)简述一个体现刘备“仁德”的故事。
例一:“治理新野”:刘备受命屯驻新野长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刘备对自己的政治生涯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并接受“水镜先生”的批评,更重视争取民心,为重新崛起准备条件。他以安民为务,因此“军民皆喜,政治一新。”新野百姓盛赞其仁德。(第34-35回)
例二:“携民渡江”: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刘备被迫向襄阳撤退,新野、樊城十几万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沿途收留难民,扶老携幼,以至一天只走了十几里路,如此撤退,显然有违于“兵贵神速”的军事原则,便却使刘备赢得了民心。(见《三国演义》第41回)
例三:对待徐庶:徐庶得知母亲被曹操囚禁,遂辞别刘备,孔融建议刘备强留徐庶,刘备不肯,而是顾全徐庶母子之情,忍痛应允。分别时,刘备又亲送徐庶出城,置酒饯行,不忍相离,甚至要“尽伐树林”,以免阻挡“望徐元直之目”。(见《三国演义》第36回)
例四:陶谦三让徐州:徐州被曹操困围,孔融劝刘备去解围,刘备偕部下同救,当他们到徐州时,陶谦便欲让徐州给刘备,刘备不肯接受;刘备修书退曹兵后,陶谦在孔融等面前再让徐州给刘备,连云长和张飞都心动,陶谦最后让小沛以保徐州;后来,陶谦病危再让,病故后,在民众拥戴下,刘备才接受徐州牧。
(二)简述一个体现关羽“忠义”的故事。
例一:“千里走单骑”: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甘、糜二夫人及关羽迫降于曹操。曹操赞赏关羽为人和勇武,先后拜其为偏将军和汉寿亭侯,且待之甚厚,并将赤兔马送与关羽,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军中,并不留恋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即刻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张二人重逢。(见《三国演义》第25回-26回)
例二:华容道义释曹操: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逃亡途中遭遇关羽,哀求关羽以昔日之情为重。关羽义重如山,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心中不忍,最终,关羽不顾此前与孔明立下的军令状,于华容道义释曹操。(见《三国演义》第50回)
(三)简述一个体现张飞“勇猛”或“鲁莽”的故事。
例一: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勇猛、粗中有细):为给兵败势危的刘备赢得喘息之机,张飞当阳长阪板上仅凭身边二十余骑布成疑阵,自己则在大队曹军赶来之时,倒竖虎须,圆睁环眼,紧握蛇矛,稳稳地立马于桥头,用三次大喝,喝破了曹操身边将士夏侯杰的肝胆,当场倒撞马下,并使曹操大惊失色回马而走,刘备得以脱身。(见《三国演义》第42回)
例二:怒鞭督邮(鲁莽):刘备被任命为安喜县尉后,恰逢督邮到来,刘、关、张出城迎接,但督邮却高坐马上,倨傲不还礼。后督邮因索要不到财物,多次羞辱刘备。一日,张飞见百姓为刘备求情而受督邮毒打,便冲进馆驿绑住督邮用柳条痛打一番,后经刘备劝说才住手。(见《三国演义》第2回)
(四)简述一个体现诸葛亮“智谋过人”的故事。
例一:三气周瑜: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孔明趁机占领南郡、荆州等地,周瑜大怒,伤口破裂;后周瑜设下美人计,孔明将计就计,致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羞愧,再次生病;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又被孔明识破而兵败,周受此三气而亡。
例二:“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气):孙权向刘备讨还荆州遭拒后,周瑜向孙权献上“美人计”;用孙权的妹妹为诱饵,将刘备骗到东吴,逼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让刘备前往,并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后刘备一行人按照锦囊中的策划,私会乔国老,智激孙夫人,又再气周瑜,使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第54回)
例三:“智杀魏延”:诸葛亮初见魏延之时,便料定魏延会反,于是安排马岱在魏延身边卧底,并于临终之前,给了杨仪一个锦囊,交代其在魏延造反时打开。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按计行事,让魏延大叫三声“谁敢杀我”,这时马岱应声而出,杀死魏延。(《三国演义》第115回)
例四:“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自知阳寿之尽的 诸葛亮,交代杨仪在其死后秘不发丧,并后寨先行,缓缓撤退。若司马懿来追,则回旗返鼓。将自己木像,安于车上,推出军前以吓退敌军。后来,事情果然如诸葛亮所料,司马懿见木像以后,狂逃五十里,并几次惊问“我有头否?”(《三国演义》114回)
例五:空城计:诸葛亮错用马谡,失去街亭后,只有2500名军士驻守在西城县。司马懿率领15万军队往西城蜂拥而来。诸葛亮立即传令将旌旗隐藏,大开四个城门,每个城门用20个军士,扮为百姓,打扫街道。他自己披鹤氅,戴纶巾,引两个少年携琴于城上,焚香操琴演奏。司马懿见此情景,以为有埋伏,便退了兵。(见《三国演义》第95回)
例六:草船借箭:周瑜妒忌诸葛亮之才,便以联军用箭为名,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赶造十万支箭。亮立下军令状保证三天完成任务。后诸葛亮在鲁肃的配合下,利用大雾天气的掩护,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骗得曹军乱箭齐发,最终获得超过十万支的箭。(见《三国演义》第46回)
(五)简述一个体现曹操“奸雄”特点的故事。
例一:曹操在逃难时遇到了吕伯奢,吕伯奢邀请曹操到家中做客,自己出去打酒。后来曹操听见其家中后院有磨刀声,以为他要杀害自己,便提刀杀死了吕伯奢全家。后来发现是误杀,又将错就错杀死了吕伯奢,发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感慨。(《三国演义》第4回)
例二: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例三:割发代首:曹操征张乡途中,恰逢稻麦成熟,为了显示爱民之心,曹操下令要求众将士不准纵马毁麦。没想禁令刚,曹操自己的马受惊跑入麦田,踏毁麦田。此时,曹操假意要自杀以践军令,后来又在众将的劝说下,割发代首以示众人。曹操自欺欺人的虚伪个性展露无遗。(《三国演义》第17回)例五:“杨修之死”是曹操阴险毒辣个性的体现。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曾多次触犯曹操之忌:他看出曹操书“活”字于门上是嫌门太阔,看出曹操中杀侍卫是假装的,他参与曹植、曹丕的皇位之争并触怒曹操。最后,杨修在曹操兵驻斜谷时由“鸡肋”号令预知曹操退兵之意,因而让曹操以“扰乱军心”为名杀害。(《三国演义》第72回)
(六)简述一个有关周瑜的故事。例一:周瑜赤壁之战 例二:群英会蒋干中计 例三:“三气周瑜”
(七)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令你难忘的情景。
1、刮骨疗毒:关羽旧时箭伤常在阴天发作。华佗认为应当切开臂膀刮掉渗入毒药,病才能根除。关羽便伸出臂膀让华佗切开。华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左右掩面失色。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弈棋,神色自若。华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关公大笑而起。华佗称赞说:“君侯真天神也!”
2、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3、空城计
4、单刀赴会:鲁肃为夺回荆州,设酒宴招待关羽。席间埋伏刀斧手。关羽早有准备,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席间,关羽借与鲁肃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未敢轻易下手。关羽安然离去。
三、简述《三国演义》中一次有名的战役。
例一:官渡之战:北方曹操势力壮大令袁绍不安,故举兵进攻许昌,两军对垒官渡。曹操兵弱粮少,但将士用命;袁军兵强粮足,但军心涣散,且绍优柔寡断而多疑,不用许攸之计。许攸转而投靠曹操,操用许攸计策,亲自带兵夜袭乌巢,烧毁了袁军的粮草,袁军全面溃败。(见《三国演义》第30回)
例二:赤壁之战:曹操率军八十万取荆州后,虎视江东。为抗衡曹操,孙刘联盟,委任周瑜督军五万,与曹军对峙赤壁。联军依据长江天险,并通过“反间”制乱,“苦肉”诈降,计设“连环”,巧“借”东风,最终一把大火把曹军战舰为灰烬。(见《三国演义》第48、49回)
例三:彝陵之战(火烧连营):为替关羽报仇,刘备挥军攻打东吴,连连告捷。孙权命陆逊总督东吴军马,陆以静制动,等待破蜀良机。由于天热难耐,刘备让蜀兵避暑林中,陆趁机调动各路军马火烧蜀军营寨七百里,刘备损兵折将,全面溃败,幸亏赵云救驾,才逃到白帝城。
例四:关羽大意失荆州:曹操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但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把守荆州使东吴无可奈何,后来,吕蒙采用陆逊之计,辞职麻痹关羽,关羽果然中计,把荆州重兵调来攻打樊城。吕蒙趁机用白衣渡江之计攻破荆州,关羽被迫走麦城,被吴军俘虏并杀害。(见《三国演义》第76、77回)
例五:马谡失街亭:为阻挡司马懿大军出关,诸葛亮派人把守街亭,马谡自告奋勇请战,并立下军令状。却因骄傲自大,听不进王平建议,又违背了孔明的嘱咐,把当路驻扎改成了在山顶驻扎。结果被司马懿断了水道,致使军心大乱,大败而回,被孔明依军令状斩首。(见《三国演义》第95、96回)
例六:关羽温酒斩华雄:董卓把持朝政,凶狠专横。各路诸侯集结讨伐董卓贼。董卓派华雄迎战,连杀数将。关羽立下军令状,愿去斩华雄的首级。出征前,曹操敬关羽一杯热酒,关羽说:“酒且斟下,我去便来。”便拍马出阵。当他提华雄人头进帐时,那杯酒还微微烫手。(见《三国演义》第5回)
例七:七擒孟获:为重兴汉室,诸葛亮点兵南征,与南蛮首领孟获斗智斗勇,先后用反间计诈降计等擒住孟获,前六次诸葛亮都故意放走孟获。到了第七次,诸葛亮智破乌戈国藤甲兵,终于使其心悦诚服,南蛮于是安定,使蜀汉朝廷得以集中力量去对付曹魏政权。(《三国演义》第87-90回)
四、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智谋故事(几次主要的计策)
例一:“草船借箭”: 例二:“空城计”: 例三:“反间计”:赤壁之战前,蒋干自告奋勇去劝说周瑜投降。此时,周瑜正担心新降曹操的蔡瑁和张允帮助曹操训练好水军,于是就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接待蒋干,并佯醉与蒋干同床睡,诱导蒋干盗走事先伪造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导致蔡瑁和张允被杀。
例四:“苦肉计”:东吴老将黄盖为了周瑜火攻曹营成功,便和周瑜密谋诈降,为使曹操相信,两人故意在曹操奸细蔡中、蔡和面前为战、降问题争吵,而后周瑜痛打黄盖,打得黄盖皮开肉绽,几次昏倒。最后,黄盖诈降得到曹操信任,帮助周瑜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
五、简述《三国演义》中的一个外交故事。
例一:“诸葛亮舌战群儒”:在曹操拥兵南下的危急关头,诸葛亮自请出使东吴促成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在东吴的朝堂上,诸葛亮沉着冷静,通过分析天下形势,分析敌我军事实力,以雄辩的口才舌战群儒,有力批驳了东吴儒生的“降曹”论,并最终智激孙权周瑜,促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统一战线。(《三国演义》第43回)
例二:单刀赴会: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至江边才放手道别。鲁肃被吓得魂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三国演义》第66回)
六、简述一下《三国演义》中一个与“荆州”有关的故事。
例一:“刘备借荆州”:赤壁战后,周瑜坐镇荆州,刘备驻守公安,公安地小物薄,不利于发展,于是刘备向孙权两次提出借荆州。孙权采纳周瑜的建议,不借荆州。后周瑜病故,鲁肃继任。鲁肃从吴蜀联盟以抗曹操的战略考虑,劝说孙权暂借荆州。刘备借得荆州后,即以之为立足点,北抗曹操,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例二:关羽大意失荆州。
例三:单刀赴会。
七、典故成语:
(一)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有名的典故。
例一“煮酒论英雄”:刘备寄于曹操篱下,以在后院种菜来掩人耳目。一天,曹操派人请刘备去喝酒,并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后曹操说:“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吓得把匙箸掉在地下,此时雷声大作,刘备借雷声掩饰自己的吃惊,也使曹操放松警惕。
例二:“身在曹营心在汉”(可参照“千里走单骑”《三国演义》
26、27回)例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赤壁之战前,周瑜安排好火攻的各项事宜,带众将视察江边时,见江上风吹战旗,触动心事,便吐血倒地,诸葛亮闻讯前去探望,并写出“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指出周瑜心病。后诸葛亮还设坛祭风,助周瑜完成赤壁火攻。(《三国演义》
48、49回)
其他典故: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赔了夫人又折兵。
(二)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四字格成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成语的故事。
例一:“桃园结义”: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朝廷下令招兵买马。榜文发到涿县,引出刘备、张飞、关羽,他们聚在一起各抒己志,谈得十分投机,于是便来到一个桃园,拜告天地,结为兄弟。按年龄刘备为大哥、关羽为二哥,张飞为三弟。三人发誓“同心协力,报效国家”。
例二:“三顾茅庐”:刘备到卧龙冈欲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不在。数日后,刘备冒雪再次来访,却只见到诸葛亮的弟弟。不久,刘备想第三次去请诸葛亮,关、张都不愿意,经刘备开导才一同前往,这次诸葛亮在家睡觉,三人冒着严寒等到诸葛亮睡醒,终于请出诸葛亮。(《三国演义》
37、38回)
例三:“鞠躬尽瘁”: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完成其遗愿,积极准备北伐魏国。第三次出兵北伐之时,他再次上《后出师表》给刘禅,分析局势、说明蜀魏势不两立、北伐势在必行之后,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句作结,表现了诸葛亮誓死为蜀汉的忠贞气节。(《三国演义》第97回)
例四:“乐不思蜀”:刘禅投降后,被安排到洛阳居住,并被封为安乐公。有一次,司马昭请他喝酒,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故意让蜀地乐人跳蜀国舞,唱蜀国曲,同行的蜀国旧臣都痛哭落泪,只有刘禅嬉笑自若,认为“此间乐,不思蜀”。(《三国演义》第119回)
八、列举一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并简述有关这一歇后语的故事。
例一:“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曹操进攻荆州,刘备带领士兵和百姓南逃,赵云负责保护刘备家小。曹军四下涌来,赵云为保护阿斗,七进起出,终于杀出重围,回到刘备身边。当赵云把阿斗递给刘备时,刘备却把刘禅摔到地上,说:“为汝这儒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赵云大为感动,一生尽忠蜀汉。(《三国演义》第41、41回)例二:“徐庶进曹宫——一言不发”:徐庶曾经辅佐刘备大胜曹操。后来,曹操捉得其母,并伪造徐母亲笔信,将徐庶骗去许昌。徐母得徐庶为尽孝而离开刘备后,痛斥徐庶,并上吊身亡以绝徐庶尽孝之念。从此,身在曹宫的徐庶便践行离别刘备的誓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三国演义》第36、37回)
其他事例如: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中考复习名著阅读(一)《昆虫记》作者:法国的法布尔,该书揭示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被誉为"昆虫的史诗",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所学课文《绿色蝈蝈》(二)《朝......
中考名著复习1、《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笛福)鲁滨孙自己搭建房屋,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自己摸索着做桌椅、做陶器,用围巾筛面做面包,还搭救并......
《西游记》导读及相关练习(2014.9)一、导读:1、作者:吴承恩,明代小说家。2、主要内容:孙悟空大闹天宫,唐僧出世,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一起保护唐僧取经等三大部分组成。一路上历尽千......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一、整体构思名著导读课似乎很容易,让学生读小说而已;名著导读课似乎又很难,学生对这名著不感兴趣,或者只单纯读小说而读小说,只注重其中情节。所以,名著导读......
考 试 题 型:1、文学常识积累题2、主要人物性格题3、人物情节关联题4、故事情节评点题5、感悟品味创新题6、简评推荐赏析题 国外名著 《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1、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