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_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措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6:10:40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输血不良反应应急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

总 则

1、疑似有输血反应时,护师(士)应立即停止输血并报告主管医师或值班医师,医师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继续输血或查明输血反应原因或决定纠正处理。

2、对严重的输血反应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汇报,同时向输血科及医务科报告,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以供登记、调查、随访、追溯。

3、对输血反应患者,按输血反应相关流程处理与调查,认真记录反应处理过程,填写输血不良反应调查反馈单,上报输血科或主管部门。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应急处理措施

一、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临床表现:发热、低血压、休克、支气管痉挛、DIC和肾功能衰竭等。

2、怀疑血型不合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执行以下程序:(1)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2)核对受血者及供血者ABO血型、RhD血型。用保存于冰箱中的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样、新采集的受血者血样、血袋中血样,重测ABO血型、RhD血型、不规则抗体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盐水相和非盐水相试验);

(3)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加肝素抗凝剂,分离血浆,观察血浆颜色,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

(4)立即抽取受血者血液,检测血清胆红素含量、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血浆结合珠蛋白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并检测相关抗体效价,如发现特殊抗体,应作进一步鉴定;(5)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

(6)必要时,溶血反应发生后5-7小时测血清胆红素含量。

3、一旦怀疑因血型不合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应由经治医师积极治疗,治疗原则如下:(1)迅速补充血容量。(2)应用速效利尿剂。(3)应用多巴胺。(4)碱化尿液。

(5)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大剂量免疫球蛋白。(6)病情严重者施行换血或血浆置换疗法。(7)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应进行透析治疗。(8)DIC的防治。

二、非溶血性反应所致发热

1、临床表现:体温升高≥1℃,常伴寒战,排除其它原因发热。

2、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执行以下程序:(1)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2)对症处理,注意保暖、解热、镇静。(3)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4)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要与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鉴别。(5)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立即停止输血,经对症处理后30min至2h后症状缓解;若患者仍需输血,应改输少白细胞红细胞或洗涤红细胞。

(6)如停止输血并经对症处理2h后,病情未缓解甚至加重者,应考虑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及时抢救。

3、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按以下程序处理:

(1)观察血袋剩余血液的物理性状:如有无浑浊、膜状物、絮状物、气泡、溶血、红细胞变暗紫色、血凝块等,有上述情况之一均提示有细菌污染的可能。

(2)取血袋剩余血液直接涂片或离心后涂片镜检,找污染细菌。(3)取血袋剩余血液和患者血液,在4℃、22℃、37℃条件下作需氧菌和厌氧菌培养;细菌培养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

(4)对受血者进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如中性粒细胞与输血前相比明显增多,对诊断有帮助。

(5)一旦怀疑细菌污染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治疗原则如下: ①尽早联合使用大剂量、强效、广谱抗生素。②加强支持疗法。

③及时采取抗休克、防治DIC与急性肾功能衰竭措施。

三、变应性反应所致荨麻疹

1、临床表现:出现红疹、荨麻疹或痒疹,严重的有焦虑、喉头痉挛和颜面部水肿,伴有呼吸困难、恶心、呕吐、意识丧失,甚至休克。

2、怀疑过敏性输血反应,执行以下程序:

(1)对轻度过敏反应应减慢输血速度,口服或肌内注射抗组胺药物,严密观察,若症状缓解可继续输血;反之,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并查找原因。

(2)重度过敏反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有支气管痉挛者,皮下注射肾上腺素;严重或持续者,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有喉头水肿者,应立即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免窒息;有过敏性休克者,应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

四、高血容量

1、临床表现: 输血过程中突然呼吸急促、发绀、心率加快、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

2、处理原则:给氧和利尿剂。减慢输血速度,减少输血量可预防。

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

1、临床表现:呼吸困难、发热、胸痛、咳嗽、低氧血症和低血压等。

2、处理原则:给氧、机械通气及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六、延缓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1、临床表现:发热、乏力。

2、处理原则:轻症观察,重症与急性溶血相同。

七、输血后紫癜

1、临床表现:输血后7~10天患者血小板数急速降低。

2、处理原则:血浆置换,静脉免疫球蛋白,输血小板无明显益处。

八、经输血传播的疾病 病毒性肝炎、HIV、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巨细胞病毒、梅毒和疟疾等,发生后按相关疾病处理并按《输血传染性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执行。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1 二级医院评审标准(蓝皮书140页)4.18.5.5条款是核心条款,其中一条有输血科主 任对相关人员进行确定识别输血不良的标准和应 急措施的再培训与教育......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二、病房管理制度三、抢救工作制度四、分级护理制度五、护理交接班制度六、查对制度七、给药制度八、护理查房制度九、患者......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一、溶血反应 1、立即停止输血,给予氧气吸入 2、立即予皮下或肌肉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紧急情况可静脉注射)。3、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以......

确定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

**医院确定输血不良反应的标准和应急措施输血不良反应概念:患者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一段时间内,出现一组不能用原发疾病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称为输血不良反应。一、发热反应:1......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及应对措施

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对措施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有关患者输血不良反应的规定,保障患者输血安全,特制定我院患者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对措施。一、输血......

下载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输血不良反应标准和应急处理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