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黑夜的老伙计纪实故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黑夜故事”。
停电的一瞬间,我们失去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
某一晚,突然停电。家里人突然都站在了厅里,不知所措。
要干些什么呢?老妈没有韩剧看,老爸没有新闻看,我不能在网上冲浪,就连小侄子连漫画书也没办法看。
好歹找出根蜡烛来,一家人围在一起。想起从前。
从前九点钟停电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呢?那些泛黄的记忆在这样一个无所事事的寂寞夜晚被想起。大人们怀旧,小孩子听新鲜。
老爸的世界与理想被一根蜡烛点亮
八九岁时,家住在一个小村子里。村子自己发电,每晚九点半停电。停电后是老爸的好时光。忙了一整天,停电了,他会点一根蜡烛看一本又一本厚厚的书。他想知道的世界在书里,他的理想也在书里。他跟他的学生说:将来家家都不用烧柴,用一种叫煤气的东西,通过管道输送到每家每户,用时,一点火,饭就熟了。孩子们回家,把老爸的话在饭桌上说给父母,那家父母会训斥孩子:别听你们老师的,他看书看呆了。
家里那盏如豆的灯光总是小村子的一道风景。老爸是小卖店里蜡烛的最大客户。家里那些蜡烛流着红色的烛泪,纤长的身体变矮变胖,最终剩下了小手指样大的一小截,也是不能扔的,攒了几根,放在小杯子里化掉,放上棉芯,还可以再用它看上一晚书。
那些不知名的钢琴曲成了我童年的摇篮曲
有一天,老爸买回来了一台收音机。那是给老妈听的。
我也听,每天中午听长篇连播,肖复兴的《青春梦幻曲》,听得脸红心跳,真喜欢那里面的女孩路天琳。不久前,偶然在豆瓣网上看到有人在怀念这本书,欣欣然加了群,一通猛聊。
老爸终于怀揣着自己的理想去松花湖畔进修了。每晚,老妈都会听收音机,声音开得小小的,讲《杨家将》或者电影录音剪辑,我听着听着睡着了,醒时,老妈也睡得沉,收音机还在响着,里面会放一些钢琴曲,我不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是哪位音乐大师的作品,只是觉得好听,不舍得关上,又怕没了电池,隔天中午听不了长篇连播,心境真是复杂啊!
我们热爱电视台的每一个节目
家里搬来的第一台14寸的电视是赊来的。那时居然可以从商店里赊东西出来,真是神奇啊!要看《万水千山总是情》啊,要看《姿三四郎》啊。很多年后,西藏台演过一次《姿三四郎》,看了不到三分钟赶紧换台,当年怎么会看得那么津津有味的呢?我们热爱电视台的每一个节目,所有的节目收视率都好。
有了电视,家里的夜晚便热闹了起来。总有些邻居会来看。老妈备了瓜子,大家唠着家常看着电视,直到把最后一个节目都送走,出了彩条的图形,邻居才回起身拍拍身上的瓜子皮,心满意足地回家睡觉。
再一个夜晚来临时,老妈会在门口喊:来看电视啊!
那台电视三百几十块钱。老妈年底分红还上了商店的钱。
怀旧像甲流,我们都无可救药地染病了
现在家里三个卧室,每个卧室里一台电视,三个人,在三间屋里各看各的节目,清静,倒也寂寞。再或者宁愿对着电脑里的一个名字说个没完没了,也不愿意坐在父母身边说说东家买房西家添丁的事。
家里书柜里的书落了厚厚的灰,也不曾有人翻一页。
那只很大个的收音机不知道什么时候搬家扔在哪了。蜡烛被小侄子当成了新鲜玩意,我们怀旧时,他的手不停地捏着蜡油。他说:要是能点蜡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就好了。
是谁说的,怀旧,并不是那个时代有多好,而是,那时,我们都还年轻。那些陪我们走过黑夜的老伙计们,蜡烛、收音机、电视没节目时的彩条,成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那时多好啊。我们这样说。
只是,没有人愿意回到旧时光里去。
我们贪恋的,仍是当下。
我们的青春渐行渐远,我们一天天老去。
桐花的手机响了。“喂,你好!你是张桐花同志,对吗?”桐花说:“是我,你是哪位?”“我是乐康敬老院的院长,我姓陈。我们院里的李奶奶是位孤寡老人。她老人家挺可怜的,是四川人。听说你也......
与大家分享下整理的毕业留言牵手久了会逐渐麻痹;幸福久了会失去感觉;拥抱久了会身体僵化;友情久了会越来越深;爱情久了会越来越浅;仇恨久了会伤害自己;痛苦久了会消失生命;随意久了......
车终于在一座很豪华的酒店前停下来。有服务生给打开车门,雯雯下了车。在车里时,似乎听见那司机说了一句什么四星级的。她抬头望望这座高楼,霓红闪烁,是够气派的。她也望见了夜空......
他说:“我给你整个范冰冰的眼睛,她的眼睛狐而媚,再给你隆个张曼玉的鼻子。这样,你就变成一个标准的美人了” 青春岁月里,有欢笑,有叛逆,有无限怀念的纯真,也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时间......
即使有公务员身份,乡镇工作也必要当“万金油”。不管财政所土地所司法所,也不管经管站农技站文化站,从来不是专职专用。乡长说,都强调部门工作,中心工作谁做呢?所以每个人都有包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