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 无衣》《邶风 静女》_秦风无衣免费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5:51:41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秦风 无衣》《邶风 静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秦风无衣免费”。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

时间:2005年9月7日下午第二节

地点: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

执教者:程代军

(预习中已经解决字词问题,学生在早读时已经能熟读)

一、教师明确任务:这节课学习《静女》《无衣》两首诗,方法是小组讨论教师出示的问题,组长主持工作,记录员写下讨论中的答案,发言人准备将小组讨论成果在班内汇报。

二、教师板书讨论题

1、“静女”到底静不静?

2、“匪女之为美”能改为“匪其为美”吗?

3、如果你是男主人公,对于“彤管”和“荑草”,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诗中如果安排女子出场,效果好不好?

5、《无衣》三段文字基本相同,是否罗嗦?

6、123三段文字能否排成213或312形式?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过程热烈。

四、交流发言,教师引导归纳

1、不静。“爱而不见”见其调皮。(教师追问:那为什么诗名叫“静女”呢?)因为这是无题诗的一种形式,它是取诗的第一句中前两个字命名的。(教师再问:那这诗是男子作的,这男子为什么认为她是静女呢?)推测:一是女子躲起来,在男子看来是娴静的;二是这男子已经被迷得不知道审美标准了。就用“静”来代替理想的称呼。

2、(这题很难。很多小组说没研究出来。教师先让学生翻译这两个句子。发现它们的差异在于人称上,学生逐渐找到感觉)如果是第三人称,那说明男子离那草很远,那他对静女的爱也有距离了,如果是用第二人称,好象爱人就在眼前,便于倾诉。(教师用左右手比画距离,很形象。补充了人称转换的作用,举《我的老师》中突然改用第二人称的范例)

3、(目的是训练学生理解中的移情,很多学生猜出了命题意图,都往真情上想象,剧本比较精彩。教师建议学生在注释上取“彤管”的一个解释,大多取乐器,说这是买来的,买来就不是很辛苦。不像荑草要到野外去摘,历经千山万水~~~~还有学生说,由彤管到荑草,看出这男子等待的时间很长,先用音乐感怀爱人出场,有点关雎中“琴瑟友之”的目的,但是静女没出来,他就用杀手锏,把荑草这爱的信物拿出来,这女子估计忍不住了。靠,都学会了我的这招!)

4、(主要是理解侧面描写的作用)不出来好的,便于想象,什么样的脸蛋,什么的眉毛。尽管往美出想。一出来就没想象余地了。同时,不让男的多等一会,这感情就浅薄了。《氓》的教训。

5、不罗嗦。排比,有力量。(教师抛出术语:重章叠句的结构样式)语气加强,语意拓深。(联系关雎的情感表达)

6、不可换。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先思想再行动。(那能不能换132呢?这问题问倒很多人,因为23两段都是写行动的,换换好象也没关系。教师点拨“行动上也有不同”)先行动口号,再行动实际,这也是逻辑。

五、读读背背,下课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说课稿

一、说教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三首》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的教读课文,本单元鉴赏先秦到汉魏晋诗歌。据《大纲》要求,学生要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

《邶风·静女》《秦风·无衣》说课教案

《邶风〃静女》《秦风〃无衣》说课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 《静女》《无衣》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中的两首诗,这是我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其教学内容属于古典......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案(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案(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教案(本站论坛稿) 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秦风无衣》《邶风静女》时间:2005年9月7日下午第二节地点:常州市一中高二教改(1)班执教者:程代军(预习中已经解决字词问题,学生在早读时已经能熟读)一、教师明确任务:这节课学......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说课稿(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秦风无衣》《邶风静女》说课稿(人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下载《秦风 无衣》《邶风 静女》word格式文档
下载《秦风 无衣》《邶风 静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