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1_大学生与和谐社会建设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5:50:1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1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大学生与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艾楚君, 甘均良

(长沙理工大学团委, 湖南长沙410076)摘 要: 近年来, 教育界都认为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才能取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但在理论研究上, 对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的关系研究不够系统和全面, 也缺乏可操作性;实际工作中, 尚未建立起三者协同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文章指出, 当前需要系统地研究三者之间和谐有效的互动与融合, 并探讨如何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两个层次六个互动的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关键词: 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7835(2008)03-0121-04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5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5意见6)中指出/ 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近年来, 我们都注意到了学校、社会与家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不同作用,并且认为三者要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实效。但在以往的工作中, 虽然家庭和社会也发挥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但是重视程度、具体措施和工作力度都明显不足, 合力作用尚未真正形成[ 1], 学校、社会与家庭教育都还是处于分散的状态。我们对省会8 所不同层次高校的1 000 名大学生和近百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发放问卷1 000 份, 收回问卷968 份, 访谈104 人次);选取长沙地区某大学2006 级新生文、理、工8个不同专业的1 000 名学生家庭作为对比实验研究样本, 试图通过大学生成长所依托的学校、社会、家庭三要素内部及三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与有效调整, 研究和探讨了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一 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5意见6中指出, 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形成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的合力。我们对当前学校、社会、家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作了调查和分析。

(一)学校教育缺乏与家庭和社会的互动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多渠道多途径的趋势,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单单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学生工作管理部门的事, 也不仅是学的事, 应该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互动。但是, 目前的学校教育与社会、家庭缺乏互动。根据对长沙地区某大学1 000 名学生家庭的调查显示: 94% 的家庭除接到例行的学期成绩单外, 再没有接收到学校对学生情况通报的信函;仅有18%的家长接到过学校的电话。在对近百名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访谈中, 我们发现, 80% 以上的老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与社会互动, 其中, 有12% 的老师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60% 以上的老师认为学校教育与社会的互动缺乏必要的机制。

(二)家庭与学校缺乏必要的联系, 家庭成员没

有形成正确的子女成才观对1 000 个学生家庭的调查结果显示: 近80% 的家庭没有主动与学校联系过, 4%的家长对学校寄回的成绩单没有或没有及时邮寄回执单;80%以上的家长没有去过学校了解子女的学习生活情况;近60% 的家庭认为子女/ 进了大学就是成才了;30%的家长没有主动与子女交流谈心;有近25%的家长认为, 子女的成才是学校的事情;有40%的家长认为子女的专业技能是最主要的。这说明家庭与学校缺乏必要的联系, 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没有和学校统一起来, 家庭成员没有形成正确的子女成才观。

(三)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但与学校、家庭缺乏有效统一 调查中, 对/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走向趋同。有8.6%的同学表示/ 同意或/ 说不清;有12%的同学在就业时首要因素时选择/ 经济收入;有近9% 的同学对/ 婚前性行为等不道德现象持/ 赞成或/ 默认的态度;有近20% 的同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道德与现实社会不相符;有6% 以上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在2 小时以上。这充分说明社会因素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 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其复杂深刻的影响;市场经济诱发出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乏等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因素, 以思想意识形态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 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抗, 与学校教育效果相抵触;而社会教育又缺乏与家庭、学校的和谐互动与有效统一。

二 构建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建立起和谐、高效的运行机制, 才能获得系统效益[ 2] ,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我们认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内, 将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质的各项要素有机结合, 形成矢力方向一致的有效实现教育目的的综合效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互动机制是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功能以及由此而建立的工作方式、体系、制度和管理体制。构建新的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和谐互动, 既包括学校、社会家庭内部的和谐互动机制, 也包括学校与社会、家庭三者间的和谐互动机制, 即两个层

面、六个系统的和谐互动机制(如图1 所示): 校、社会与家庭三者间的和谐互动机制两个层面、六个系统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第一个层次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互动机制, 具体包括: 第一, 构建学校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第二, 构建社会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第三, 构建家庭内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

第二个层次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间的和谐互动机制, 具体包括: 第一, 构建学校与社会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第二, 构建学校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第三, 构建社会与家庭协同运作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体系。

学校内部的和谐互动机制。学校教育所涉及的内容、对象十分广泛。学校教育具有主导性、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特点。要充分整合和优化校内资源: 一是要牢固树立德育首位意识和全员育人观念, 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达到和谐统一;二是要使学校内部管理和周边环境和谐, 硬件建设与软件管理和谐, 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和谐[ 3] , 使学校的管理、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和谐有序;三是要按时代要求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理论、新成果及时充实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切 实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四是要从制度上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整体构建起与培育四有新人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

社会内部的和谐互动机制。社会教育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及时性和支撑性的特点。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在社会日益信息网络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一是要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 建立比较健全的行政、法律、经济配套措施与政策[ 4] , 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造条件;二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社会主旋律, 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三是要把支持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和业绩纳入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工作考核和政绩评价之中, 同时要建立由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办公会议制度, 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 并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列入政府财政, 予以具体支持;四是是要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协调科教、文卫、工青妇等组织, 使理论界、文艺界、新闻出版界、广播影视界按党中央提出的/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0的要求, 切实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责任, 努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和教育合力。

家庭内部的和谐互动机制。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 /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家庭教育具有情感性、亲和性和补充性的特点。一是要转变家长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观念, 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并自觉加强对子女的教育。要通过开展/ 美德家庭0、/ 和谐家庭0、/ 勤奋节俭家庭0等活动, 让家庭成员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二是要倡导建立和谐的家庭气氛[ 5]。和谐的家庭气氛, 对大学生性格结构的发展、良好品质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和谐的家庭气氛, 要有民主开放的教育方式, 家长要信任、理解、尊重和关心子女, 不搞家长制, 一言堂;要有良好的家规家风。家规是每个家庭成员都必须共同遵守的家庭生活规范和行为准则。家风, 即家庭的风俗习惯和行为方式, 它是家庭成员文化修养, 人格品质的具体体现。三是家长要优化自身的人格形象, 加强道德修养, 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家长的思想、品德、性格、兴趣、生活习惯, 对子女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严以律己,作风正派, 品行端正, 子女就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情操。四是家长应主动积极配合和支持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 并主动与学校联系、沟通, 加强信息交流, 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校与社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首先, 各级党政在弘扬社会主旋律、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的基础上, 要通过建立监督机制、激励评比机制, 有力化解社会各种不良风气和价值导向与学校教育效果抵消的现象;其次, 要加强综合治理, 把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实现学校内部教育管理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从而确保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使学校教育的思想、内容等与社会和谐统一起来;再次是要大力宣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进典型和优秀大学生的先进事迹。同时, 各类纪念馆、展览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对大学生集体参观一律实行免费。另外, 还要形成以教育主管部门为主, 党、政、工、青、妇等各级组织和部门各负其责、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教育体系。学校与家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要努力探索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谐统一的支撑点, 以及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使之与学校教育和谐统一起来,以发挥教育合力作用。为此, 一是要畅通学校与家庭的交流渠道, 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加各种表彰大会, 请家长担任颁奖嘉宾, 让家长通过听课、参加主题班会、观摩学生活动等形式,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与了解;二是要开办/ 家长学校0, 开设家庭教育讲座或论坛, 传授家庭教育的知识, 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三是要举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安排教育效果显著的家长作专题发言, 介绍经验, 让家长相互交流, 取长补短。

社会与家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互动机制。

长期以来, 很少有人关注和研究社会与家庭的协同运作问题。在社会与家庭教育配合方面, 一是要建立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相融合的工作机制,对美德家庭要大力宣传和表彰;二是要通过建立家庭行为示范机制, 引导家庭成员自觉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和正确的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三是要对认真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家庭进行奖励, 并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四是要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召开家庭教育经验交流会, 总结和推广做好子女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三 构建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保障机制的正常运转, 需要有有效的保障。

因此,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加以保障。(一)制度保障

所谓制度保障, 就是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化, 实行目标管理。通过推行目标管理, 赋予各部门和有关人员以明确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工作目标。通过目标管理, 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逐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化管理, 首先是确立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其次,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分解到各个工作机构和有关工作人员的身上, 建立相互制约的工作责任制体系, 使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能自觉地根据各自承担的责任, 从不同的角度, 运用不同的方式开展工作, 形成合力。

(二)舆论保障

我国的传媒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是起了积极作用的, 始终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尤其是网络的普遍化, 使得一些不良舆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所以, 就需要加强清扫/ 网络垃圾0和传媒不良导向的力度, 从根本上净化社会环境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环境。首先, 媒体内部要建立严格的审查制度, 对有悖于社会主流导向和不利于大学 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和节目不能进入公众视野;其次, 政府要建立对媒体的奖惩制度, 对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形成的节目和内容以及有害网络媒体在依法取缔的同时要予以惩罚, 对弘扬社会主旋律, 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的予以奖赏;再次, 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 建立人民群众对大众节目的评价制度, 对人民群众反映较大、意见较多、不满意的节目和内容也要坚决取缔。

(三)体系保障

在学校内部互动体系上, 作者认为要构建起领导管理体系、保障体系、激励体系、督导体系、评价体系等主要的体系。社会内部互动体系应该包括:社会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协调配合体系、观摩与实践保障体系、社会激励与评价体系、社会监查体系等。家庭内部互动方面, 要构建包括家庭人员交流谈心体系、定期联络体系、德育榜样体系等。构建学校与社会互动的体系应该包括: 领导协调体系、舆论导向体系、信息通报体系、信息反馈体系、公共道德 测评体系、行为监督体系、纠错惩处体系等。学校与家庭互动体系主要有: 及时有效的沟通体系、快捷的信息通报与反馈体系、共同教育与管理的协商体系、定期的双向汇报交流体系等。社会与家庭的互动应该包括: 行为示范引导体系、信息交流传播体系、家庭美德与社会公德融合体系等具体的体系。

参考文献: [ 1] 汪庆华.合力机制的构建与大学生教育[ J].当代青年研究, 2005,(4): 47-49.[ 2] 邢先进.关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机制的思考[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9): 53-54.[ 3] 吴鸣鸿.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化与超越[ 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7): 7-10.[ 4] 程 路.构建和谐互动的大学生道德教育机制[ J].教育与职业, 2006,(24): 70-71.[ 5] 易红郡.日本中小学德育: 问题、对策及启示[ J].课程#教材#教法, 2003,(2): 70-73.Construction on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Mech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by the Harmony and Interaction among Schools, Society and Families AI Chu-jun & GAN Jun-liang(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mmittee,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 410076,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educationalists believe only through co-operat ion among schools, society and families can education achieve its actual effects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 ion for college students.But at the theoret ical level, the unsystematical and incomprehensive researches on the relat ionships among schools, society and fam-i lies lack maneuverability.In real work,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 ical educat 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has not been built up.This paper indicates the systematic researches on the effective and harmonious interaction and inosculation among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should be carried out.It explores on the construction on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al mechanism for college students by the harmony and interaction among schools, society and families.Key words: scholastic educat ion;social education;family educat ion;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mechanism.

以生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以生为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建和谐校园常州轻院轻化系唐一鑫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以人为本”等关键词放在突出位置。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1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材料分析题材料1 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人均GDP,西部与东部由1:1.92扩大到1:2.59,中部与东部由......

沁县大学生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案1

关于加强大学生村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 施 方 案为正确引导和激励大学村干部成长成才,确保我县大学生村干部队伍思想稳定、充满活力、健康发展,进一步促进大学生村干部扎......

构建机制 和谐共育 开创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

构建机制和谐共育开创家庭教育工作新局面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把家庭教育列入重点教育工作和“一把手”工程,认真落实“创新形式、规范机制、深化内容、提升水平”的工作方针,扎......

九年级(上)家庭社会与法制教案(1、2章)

第一章肤发护理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头发的日常护理 教学目标:1.了解头发的生长周期和作用。2.掌握一般发质的日常护理技巧和特殊发质头发的保养方法 3.根据自己的发质制定护理方......

下载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1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整站推荐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