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校学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工作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在2012年全校学生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回顾2011年,交流学生工作经验,以期更好地做好地做好2012年学生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2011年,校党、政的正确领导和学生处的有力指导下,在各兄弟院系、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全院师生员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牢牢把握应用型人才理念不放松,围绕“五个一”工程的总体思路强化学生管理,推进十五字方针扎实推进就业工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进取、扎实工作,学生管理和就业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学生管理工作的“五个一”工程
围绕一个核心-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深入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坚持学校教育以德为先的理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提高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通过主题报告会、主题班会、主题团日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
(二)积极抓好学生公寓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切实推进辅导员进公寓,思想政治工作向宿舍延伸;扎实推进学生党员联系宿舍制度,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作用;切实推进文明寝室评比,学生生活心情舒畅。
(三)严抓学生考纪考风教育,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强化诚信考试教育,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严肃考风考纪,不让老实人吃亏;结合助贷工作,强化感恩意识。
(四)着力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毕业生文明离校教育工作。结合新生入学教育开展校史院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校规校纪教育、认知教育、入馆教育、军训教育,做好新生“导航”工作;举行“圆梦徽州、启航信息”新生晚会,引导新生从博大精深的徽文化中汲取营养,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浪潮掌握真本领;扎实推进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让毕业生怀惴母校的期待带着责任追逐梦想。
突出一个重点-加强学生日常管理
(一)完善“三全”育人工作机制,全院形成“三育人”风尚。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学生工作,形成“三全”育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工作机制,强化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统筹兼顾,教研室、团总支、辅导员相互协助、配合密切,教书育人成为风尚。
(二)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专兼职辅导员扬长避短配合默契;辅导员分工协作卓有成效;院班两级学生干部服务学生和谐一致。
(三)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大力开展安全检查工作。加强学生用电、饮食、交通、乘车、旅游、住宿、就业等安全警示教育;抓住学生实习、暑期留校等重点环节的管理和安全责任承诺;强化宿舍安全检查行动,杜绝外接电线给电瓶车充电等重大安全隐患。
(四)及时处理各类违纪学生并做好教育转化工作。维护学籍管理权威性,全年清退多名学生;强化学生管理,及时处理违纪人员;强化与家长沟通联系,落实帮扶措施,蔡海舟等上网成瘾学生发生令人鼓舞变化。
(五)特色制度,特殊效果。强化电脑使用管理,让新生在减少网络干扰的条件下完成由高中阶段向大学阶段的转型升级;打压吸烟酗酒反弹,禁烟禁酒令还学生洁净空间。
(六)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关注学生思想动态。畅通宿舍—班级—学院、学生干部-辅导员-学院领导信息反馈渠道,完善学生信息动态报告制度;强化敏感时期学生思想状况调查和特殊人群的思想动态掌握;强化与信教同学的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和解决好学生的实际困难。
(七)妥善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秩序。强化辅导员值班和院系值班工作,迅速处理学生实习冲突等突出事件,及时妥善处理女生受骚扰事件防范个体事件演化为群体情绪问题。按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理”的原则妥善处理应急事情,保证校园安全稳定。
抓住一个龙头-强化学风建设
(一)搭建学习、实践平台、创新平台,培养扎实学风,强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建设,培养学习综合素质。创新实验室科技活动受到媒体青睐。
(二)加强学习管理,坚持做好学生到课率检查工作,强化晚自习管理。
(三)鼓励学生考研和参加各类竞赛活动。2011年我院学生参加了“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单片机、机器人、软件设计,“挑战杯”课外作品等竞赛,捷报频传。2011年,我院学生获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一等奖,获2011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公开赛2D、3D组二等奖各1项,获全国软件设计大赛二等奖1项,省电子设计大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软件设计大赛一等奖各1项,二、三等奖多项。1名同学在全省非数学专业数学竞赛中获一等奖,我院学生在校非数学专业数学竞赛中一、二、三等奖占全校的比例分别为43.75%、48.28%和33.33%。
(四)大力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活动。我院学生在学院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获得第五名,为我院历史最好成绩。
(五)全面推进大学生课余科研立项工作。获得多项立项,为同期最好成绩。
强化一种意识-服务意识
(一)认真做好安全用电、评奖评优、档案案件、成绩管理、考务管理、病事假管理等各项事务管理工作,努力为学生提供满意服务。
(二)精心策划、认真准备,扎实做好迎新、军训、入学教育工作,帮助新生快速适应新环境。
(三)完善贫困生的资助体系,重点抓好生源地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困难补助评比发放工作,积极落实贫困生的资助行动。
(四)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新生心理健康测试,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危机干预机制。
坚持一种理念-构建和谐校园
(一)以团总支、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骨干,整合院内外资源,全力打造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体系,周亚楠同学在校运动会连续第三年破校纪录,并在省大运会获男子铅球、男子铁饼两项亚军。
(二)以大学生竞赛为支撑,以服务农村、服务社区、服务校园等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品牌文化活动。暑期“三下乡”活动和送科技、送文化到社区活动已产生品牌效应。
(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氛围。学院顺利南迁后,学院加强了和谐文化的宣传。学院与兄弟院系友好相处,共建文明校园,共享和谐生活。
(四)强化文明宿舍、文明教室建设,学院文明创建工作获得学校多项表彰。
(五)围绕建设和谐学院目标,加强教师队伍、辅导员、团学干部队伍建设,师生关系融洽,学院凝聚力增强,全年学生工作安全稳定。
二、就业工作的十五字方针
培养目标:应用型
突出应用型加强专业改造,调整专业适应性。学院坚持应用型学院发展道路,加强专业建设和改造,努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我院物理学专业是传统意义的师范专业,自2008级转型为非师范专业,并在2007级加强了课程调整力度,增加了光信息科学和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的课程,并且增加了学习实训内容,使老专业焕发出生机。自2009年以来,我院的物理学专业连年就业率都超过了96%。该专业多名学生考取光学、电子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应用型专业机械专业社会需求旺盛,2011年安排了大二学生赴南通、苏州实习,增加实践能力;2011年,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始招生,同年,软件工程成功被申请为新专业。
培养方式:市场化
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学生市场适应性。学院加大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推行“3+1”人才培养模式多名学生经培训后赴服务外包企业就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实践了赴企业实习体验学习模式,增强毕业生的市场适应性。积极构建、实践常规教学和专业竞赛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有效增强了毕业生的动手能力,创新实验室、蓝豹兴趣小组学生的能力受到社会青睐;实施职业技能鉴定及“双师型”培养体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拓宽就业面。
就业市场:扩张性
以市场开拓为重点,就业市场不断扩大。2011年,学校领导重视、有关部门帮忙、学院师生努力、有关院系支持、企业抬举、校友给力,我院的市场开拓成效显著。巩固老市场(苏州、上海、杭州、无锡、宁波、南京),培育新基地(芜湖、扬州、南通)。打好沿海牌,做好徽文章(昌辉集团、祁门黄山电器、黄山正国新能源、休宁深圳中显微电子)。2011年4月,院长带我院分管领导杨和健赴杭州参加服务外包国际博览会并宁波就业基地,帮助开拓杭州新的就业市场,并就通过校企合作方式实施“3+1”人才培养对接服务外包产业对我院做出一系列指示;院长、党委副书记看望来校参加招聘会的我院就业基地负责人;2011年元月,校党委原副书记带领我院分管领导杨和健考察无锡、苏州、上海等就业基地,并就校企合作建立广泛的就业实习基地做出指导;副院长赴黄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国新能源有限公司为信息工程学院实习就业基地挂牌,开拓了我院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第一个基地。
择业观念:现实化
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就业面向。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邀请大学教授、企业家面对面为学生讲课,让毕业生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增强危机感,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广泛邀请用人单位来校,20多家相关企业由院邀请来校参加双选会,信息提前向学生发布,求职技巧由教师指导,增强了针对性;分类指导,重点推荐,提前资源利用率,帮助了双困毕业生就业;搭建信息化平台,拓展就业信息流通渠道;多家单位通过网络平台来院招聘;经常性联系企业人员,强化跟踪服务,减少毕业生流失率。
就业追求:质量观
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就业含金量。学院增强质量意识,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和“全员”工程,全力以赴抓质量;强化实训,50多名同学同学由宁波驰拓科技公司、上海慧桥软件学院、无锡中软国际等培训后到服务外包软件企业就业;加大考研指导,55名同学被录取为硕士研究生(比上学年度增长25%);积极动员学生参加直招士官工作,12名同学被录取;强化专业指导,专业对口就业率超过70%。
回顾2011年工作,尽管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面对2500多名学生这庞大群体,我们的工作还有很多不足,有的工作甚至还远未到位。学风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服务工作有待于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素质平台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面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创新工作思路,思考最佳对策,努力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改进管理方法,相信有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关怀,有相关部门和兄弟院系的大力支持和有力配合,有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2012年学生工作更值得期待!
最后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长期以来对于信息工程学院学生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祝大家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谢谢!
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下午好!首先要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其实我的许多工作和老师们比起来还显得粗糙和单一,做的还不好,我还需要更多......
一、班级管理从“规范”做起曾经听过一场优秀班主任事迹报告会,又一位班主任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有班主任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基本合格;班主任不在,学生能做好,这个班主任很优......
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借此机会,与各位班主任交流几点班级管理的感受和想法。一、说说班主任工作的两点感受:感受一:班主任这个岗位是我的教育工作不仅充实,而且富有光......
创新载体 超常付出全力打造XX对外开放新局面——在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XX县人民政府县长 XX(2006年3月 日)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根据会议安排,我就XX2005年招商引资工作情......
在学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发言作者:泸县方洞镇雨坛学校王成(身份证号:***094)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我在雨坛工作10年,但班主任方面却还年轻,目前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