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案例”。
新加坡大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借鉴
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是国外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成功运作的重要方面,国外多数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好,贷款呆账少,不良率低,应收账款的账龄很短。新加坡大华银行是新加坡当地商业银行中财务最为稳健、管理水平最高的商业银行之一。该行最高管理层将风险划分为信贷及国家地区风险、资产负债表风险、变现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确定了风险管理的基本组织框架及不同级别的风险管理机构。
一、大华银行信贷管理的主要内容
确定信贷风险参数:该行在信贷风险管理方面所用的参数包括:单一客户的最高借款限额(不超过银行股份总额的25%)、单一信贷业务的最长期限、准予接受的担保品类别及担保品集中程度、可予接受的最高担保比率。
国家(地区)风险的管理大:华银行主要根据外部评级机构的评级和内部国家信贷等级而制定的国家限额系统,对单一国家(地区)的贷款加以监控和管理,避免集中转移资金和经济政治风险。国家(地区)风险限额每季度调整一次,如有关国家(地区)因发生突发事件而对银行资产风险构成重大影响,信贷委员会还会及时调整该国家(地区)的风险限额,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营策略。
信贷风险缓解措施:信贷风险缓解的主要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信贷检查报告。主要包括建立下级向上级定期报送信贷质量报告的制度,如全部贷款组合情况、最大若干家借款人情况、国家(地区)风险分析、行业集中度分析、房地产贷款集中度分析、持有股票的集中度分析、不良贷款及损失准备金计提情况、逾期贷款及超额贷款情况等;出现对信贷安全构成不利影响的事件时,各经营单位应按照确定的信贷安全警告程序向上级机构报告。二是风险集中程度的检查。主要按照最大若干家借款人、担保品集中程度、行业集中度、信贷产品集中度、贷款区域集中度等指标来考核贷款集中程度。三是重点监控有问题贷款并组织回收。该行设立了专门负责清收不良贷款的部门,负责处理和清收信贷委员会认为需要采取诉讼等特殊手段才能收回的贷款。
贷款授权:大华银行将信贷审批等信贷裁量能力直接授予各经营单位的特殊职员,被授权人员人选及其权力限额的确定主要考虑三个方面:被授权人员在行内的职务级别;信贷业务的具体类型,一般来说公司贷款、个人贷款的授权权限各不相同;被授权人员的信贷工作经验及工作记录等。
信贷客户评级:大华银行采用本行设计的客户信用评分系统对公司类贷款客户进行评级;对银行、主权国家等贷款客户则采用外部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
贷款分类和损失准备计提制度:贷款分类制度是大华银行根据借款人来自正常收入来源的还款能力将所有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大类、十二小类。
二、大华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
银行不能“回避”风险,只能“管理”风险:银行的任何业务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既有信用风险,又有价格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等等,所以银行不能够回避风险,只应该认真去管理风险,只能去识别风险,判断风险的大小,只能去分散风险,并为风险提供相应的保障。
风险与回报必须对称:风险与回报呈正相关关系,回报越高,风险越大,银行活动必须冒一定的风险,但要获得相应的回报。
建立独特的风险文化:银行的风险管理要靠包括管理层、风险控制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内的任何岗位的银行员工来执行,任何员工都要自觉地考虑到风险因素,把风险文化的培育和完善作为管理层的重要职责,制定完善的行为准则。风险管理意识必须贯穿到市场营销、市场拓展的全过程,一定要在风险能够控制的情况下经营业务。控制风险和创造利润同样重要,在工作中必须合理兼顾。
按“四眼”原则办事:在风险控制上奉行“四眼”原则,即至少有四只眼睛盯住同一笔业务,即两只眼睛来自市场拓展系统,两只眼睛来自风险控制系统,这样,审查一项业务才能确保对风险的评级更全面与更准确。
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标准:在市场拓展中,让每一个开拓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白操作的尺度,使工作容易沟通和协调,让大家知道如何去防范风险。
共同分享经验,共同吸取教训:对一笔变成问题的贷款或贷款发生损失以后,银行的审计部门会检查贷款审批过程是否符合规定的程序。即使是手续完善,风险控制部门或市场拓展部门仍要做出相应的检讨,吸取足够的教训,拿出日后避免发生类似损失的办法,告知全行,以起到警醒的作用。
三、大华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启示
1、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在宏观层面上,要制定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统一的风险管理制度,统一的风险管理文化;在微观层面上,要对所有机构、所有业务、所有过程中蕴涵的标准和先进的技术方法,在通盘考虑各种风险的状况和影响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与控制措施。商业银行的风险决策和业务决策要适度分离,要改变风险管理决策从属于以盈利为首要任务的传统管理方式。在工作中,既要通过委员会这种形式来确定风险管理的基本政策和原则,又要通过具体业务部门的日常风险管理活动,落实上述政策和原则。
2、信贷授权从“对岗位授权”完全过渡到“对人授权”。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授权管理方面执行的是“授权到人”制度,但是经营管理岗位人员出于业绩考核需要,人为影响审批人独立审批的情况仍不同程度的存在。以“人”为授权对象,即在建立资格准入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管理人员的不同级别、经营管理经验、执业记录等因素来核定该等级人员在信贷业务方面的审批权限。“授权到人”一方面,真正发挥授权的针对性,按不同管理的控制能力实现差别授权来进行敏感程度更高的风险控制,提高信贷管理和信贷决策的质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加强被授权人员的权责和风险意识,有助于在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形成相对科学的绩效评价和选拔晋升机制,改变领导决策、集体审批、集体负责的审核机制,真正尊重第一责任人的意见,完善信贷授权制度。
3、充分重视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和拨备。我国商业银行要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除了管理制度严谨、盈利状况良好等因素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执行十分谨慎严格的贷款分类和准备金拨备制度,从而保证银行财务状况稳健,盈利真实可靠,具有抵御风险的能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了贷款分类制度,但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的影响,准备金缺口很大,加上存量和新发放贷款不良资产的暴露,这一缺口还在进一步加大。要改变拨备意识不强、不主动的现状,应加大拨备力度,避免分行虚盈实亏情况的出现,摸清贷款家底,增强财务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4、培育高素质的风险管理人才。风险管理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业务,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从业经验、操作技能以及职业道德是干不好这项工作的。我国商业银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风险管理队伍,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全行范围内加大倾斜力度,更多地将精通统计学、经济学和外语等知识的高素质员工充实到风险管理岗位;二是对现有风险管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使之系统掌握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三是广纳天下英才,引进国外先进银行具有风险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导入更多的先进风险管理理念和相关技术。
新加坡的城市管理经验主讲人: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杨沐第一部分;课程介绍主持人:今天下午的自主选学培训,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杨沐教授,杨老师是国......
银行信贷风险研究学院专业(指导老师:)[摘要]经济效益不佳,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中面临的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也是制约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障碍。本文对国有商业......
美国中小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经验的启示美国是世界上中小银行数量较多市场化运作较为成熟的国家。因为市场竞争的残酷性,美国中小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对风险管理极为重视,特别......
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防范;风险;对策论文摘要:随着消费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该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也逐步暴露出来,在有些地区还表现得比较明显,商业银行应......
XX银行信贷风险预警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XX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信用风险控制和管理,提高各级信贷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通过对借款人的持续贷后监控,及早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