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戏剧、散文_新世纪诗歌戏剧散文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5:27:5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40年代戏剧、散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新世纪诗歌戏剧散文”。

40年代戏剧、散文

第一节40年代戏剧概述 戏剧组织

一、中国剧作者协会

1937年7月15日成立,中国剧作者协会(原上海剧作者协会)成立,这是中国文艺界第一个抗日统一战线组织。

主要活动:

1、创作《保卫卢沟桥》,作为抗战以来第一个宣传鼓动的抗战剧,拉开了抗战戏剧大幕。

2、淞沪会战爆发后,与上海剧团联谊社联合发起组织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成立了十三支救亡演剧队伍,投入抗敌宣传。

二、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

1937年12月13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汉口成立。

重庆雾季演剧活动和上海孤岛戏剧成为抗战时期中国两个戏剧活动中心,迎来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这里没有剧种流派之分,也没有阶级阶层之分,抗战洪流把他们挟裹在一起,只是为着同一个信念。

三、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1938年初,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响应着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新兴的中国话剧艺术“从锦绣丛中走向了十字街头,从上海深入内地,从都市到了农村,从社会表层渐向社会里层。

作品:《好一计鞭子》《保卫卢沟桥》《台儿庄》《八百壮士》《咋们要反攻》《打鬼子去》等。

随着抗日运动的深入,这些组织不断扩大和发展,创作内容不断丰富。戏剧以其独特的魅力对抗日宣传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抗战初期各种短剧流行,短剧的形式最鲜明的特色就是打破了舞台和观众之间的墙,使观众参与到戏剧中来,在演员和观众之间、观众和观众之间,都产生了心灵的感应和情感的交流。这正是戏剧的政治教化功能和宣泄功能的统一。

剧作家

一、阳翰笙(1902——1993)四川高县人

抗战时期历史剧《李秀成之死》《天国春秋》,还有《草莽英雄》等。

二、阿英(1900——1977)安徽芜湖人

1、上海孤岛时期历史剧《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被称为“南明史剧”,轰动孤岛文坛

2、《洪宣娇》试图以太平天国革命“成长与毁灭”的过程来隐喻国民党制造皖南事变的行径。

3、还有现实题材剧《五姊妹》神话传说剧《牛郎织女》

三、杨村彬(1911——1989)北京人

代表作《清宫外史》三部曲:《光绪亲政记》《光绪变政记》《光绪归政记》

四、姚克(1905——1991)福建厦门人

代表作《清宫怨》

这些剧作家从历史中选材,借古讽今。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对现实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加上剧作家的艺术加工,唤起人们对现实相似境遇的认知,帮助人们反思现实,明确前方的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剧作家通过剧中人物呼吁抗日救国,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三、陈白尘(1908——1994)江苏淮阴人,擅长讽刺喜剧

1、“亭子间”剧作《石达开的末路》《金田村》,开始舍弃早年罗曼蒂克情调而逐步走上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2、抗战期间的《魔窟》《乱世男女》《结婚进行曲》,其中《乱世男女》揭露了国民党统治下社会的腐败和黑暗。

3、抗战胜利前后,以《岁寒图》《升官图》为标志,陈白尘的喜剧创作出现了一个艺术高峰,他将笑的艺术打磨地更加成熟、削刻得更为尖锐。

五、杨绛(1911——)江苏无锡人

风俗戏剧创作颇具特色,如《称心如意》《弄假成真》。其剧作于上海孤岛时期另筑起来一道“含泪的喜剧”风景。面对世事参差和愚谬,杨绛给给予更多的却是原宥和理解,取的是“微笑否定”的喜剧态度。

在戏剧创作中,讽刺喜剧尤其令人瞩目,这一时期,出现的喜剧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政治批判性极其强烈的讽刺暴露喜剧,以宣泄情感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反动统治本身越来越暴露出自身的腐朽,所以这一时期剧作家对他们的态度,只能是一种辛辣的嘲讽,而不可能再夹杂其他的审美情感。另外一种喜剧形式是世态喜剧,这种喜剧形式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四、吴祖光(1917——2003)原籍江苏武进县

1、最早以《凤凰城》引人注目

2、《正气歌》《风雪夜归人》《牛郎织女》《林冲夜奔》《少年游》这些剧作中孕育着一个个淡雅隽永,清新灵动的戏剧寓言。

六、夏衍

1、继《上海屋檐下》之后,有《一年间》《心防》《愁城记》《水乡吟》《法西斯细菌》等。

2、规避惊涛骇浪式的宏大场景,代以平凡的生活画卷,刻画知识分子的人生心态,透过日常生活来表现时代精神。

七、田汉

1、以抗日、民主两大时代主题写了《秋声赋》《风雨归舟》《黄金时代》《丽人行》《朝鲜风雨》等剧作。

2、多场式、多线索、开放化、报告员串联等戏剧手法,是田汉对话剧形式的创新。

八、于伶(1907——1997)江苏宜兴人

《汉奸的子孙》《在关内过年》《夜光杯》《女子公寓》《花溅泪》《夜上海》《长夜行》等。

九、老舍

《残雾》《国家至上》《张自忠》《面子问题》《大地龙蛇》《归去来兮》《谁先到了重庆》《桃李春风》等。

40年代戏剧创作热点:历史剧(借古讽今)、讽刺喜剧(揭露现实黑暗)、街头剧(走近百姓生活)等,40年代特殊的历史环境是这些戏剧繁荣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二节、郭沫若的历史剧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身处国民党统治中心重庆,“就像在庞大的集中营里”。从1941年12月至1943年春,先后创作了《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等六部大型历史剧。

郭沫若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题材,借古讽今。他将历史事件与现实精神巧妙结合起来,以对历史人物的再创造来表达他对那个时代的忧愤。

主题:

1.反侵略、反投降、反分裂、反独裁,彰扬历代志士仁人为国家和名族的利益而英勇斗争,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的共同主题。

《屈原》中塑造的屈原形象寄托着作者的理想,在含冤莫白的情况下,他置个人安危荣辱于度外,仍然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与前途。他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代表了当时广大人民反专制、反迫害、反投降、要求自由民主的共同心声。

《棠棣之花》批判了“兄弟阋墙,引狼入室”的分裂投降行径,歌颂了聂氏姊弟的爱国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突出了“主张集合反对分裂”的政治主题。

2.“人的尊严”,“把人当成人”,由仁义观念而产生的“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人生精神和悲剧精神,是郭沫若历史剧贯穿始终的重要主题。

《虎符》中现代人文主义精神以新的内涵焕发出时代色彩。其中反复张扬着“把人当成人”这一仁义思想,如姬也因具有这一思想被作者看做时代先驱者。

《高渐离》歌颂了对于专制暴虐统治者的坚毅勇敢、不折不饶的反抗精神,显示其为正义而斗争的惊人意志与“杀生成仁”的悲壮人生。特点:

1、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但不拘泥于历史,这是他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的本色。他认为剧作家可以推翻历史的成案,对于既成事实加以新的解释,新的阐发,而具体地把真实的古代精神翻译到现代。

在《屈原》中根据主要人物来虚构次要人物,以烘托主要人物。如婵娟这个人可以认为屈原赋词象征的,她是道义美的化身。她的作用是烘托主人公屈原,鞭挞变节之徒。而宋玉是一个“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他追名逐利,趋炎附势,卖身求荣,品行恶劣,是个毫无血性的小人。两个形象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以此讴歌了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行,批判了自私自利、卖国求荣的无耻行径,反应了作者对现实的价值取向。

2.他的戏剧也是悲壮、激越、优美的抒情诗,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史剧构思有浪漫主义诗句的特征,剧诗人与剧中人融为一体。

《屈原》中的雷电颂是从屈原胸中发出的反抗黑暗的战歌,追求光明的颂歌。称这是屈原与郭沫若这两位浪漫主义诗人会心的合奏曲,一点也不为过。

在《孔雀胆》这部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中,郭沫若则直接寓托着个人的一段感情哀思。剧中明确指出了导致爱情悲剧的妥协主义的危害,实际内涵是表现了政治上妥协主义所造成的悲剧。

3.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史剧都是英雄悲剧,郭沫若的悲剧人物都是“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英雄人物和志士仁人。他的浪漫主义史剧传承了古典悲剧美学传统,悲剧冲突庄重严肃,格调高昂悲壮,富有悲剧崇高感。与曹禺刻画平凡人物的精神悲剧不同,郭沫若的悲剧精神是崇高悲剧。

郭沫若是40年代历史戏剧创作的代表,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剧中既有严肃的史实依据,又有浪漫主义的想象。既有爱情的哀思,又有英雄的崇高精神。他通过歌颂这些杀生成仁,舍身取义的英雄人物,凸显出人的尊严。那是抗战时期对五四人文精神的另一种阐释。既然人的生命权利和自由精神圣神不可侵犯,所以我们要向肆意践踏我们生命的日本法西斯主义作斗争。历史和现实在郭沫若的剧中重叠,通过描写英雄悲剧,展现崇高之美,讴歌爱国主义,激励志士仁人为中国的未来而奋斗。

第三节、40年代散文概述 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作为一种迅速反映时代面影的散文次文体,在抗战初期异常发达,甚至一跃而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主流。

报告文学最初兴盛于国统区,大多集中描写前方将士的浴血奋战和敌人的凶残横暴。如七月派作家丘东平的《第七连》《我们在那里打了败仗》,曹白的《呼吸》,范长江的《西线风云》,白朗的《我们十四个》,萧乾的《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等。

在中共抗日根据地,报告文学的创作也渐发展。如丁玲的《彭德怀速写》,沙汀的《我所见的H将军》,卞之琳的《第七七二团在太行山一带》,周立波的《晋察冀边区印象记》,何其芳的《星火集》中所收的近十篇报告等。

解放区涌现出了一批报告文学的新近作家。周而复代表作《诺尔曼.白求恩断片》,黄钢的《开麦拉前的汪精卫》,刘白羽《环形东北》《时代的印象》等。

杂文

一、特点:

1.杂文创作向全国扩展。2.作者队伍迅速壮大 3.杂文数量大大增加

4.在风格流派上更趋多样化

二、两个重要的杂文流派:鲁迅风和野草

小品散文多样风致

这一时期新进的散文作者并不多,多是已成名的作家在写散文,运笔更加圆熟,有更多样的风致,如靳以的《红烛》;缪崇群的《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何其芳的《星火集》、《星火集续编》;巴金《梦与醉》、《龙.虎.狗》;李广田的《灌木集》;冯至的《山水》;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沈从文的《湘西》;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王了一(王力)的《龙虫并雕斋琐语》;张爱玲的《流言》;丰子恺的《率真集》;叶圣陶的《未厌居习作》等,各有其独特风格和阅读魅力。

戏剧十年散文

戏剧十年散文人生,就像一颗青涩的硕果。在煎熬中,在苦难中才能品出它的味觉。它的气息。这种苦,这样的涩,只有摘果者的诉说吧!在一个通往剧院的车站上,有一个人,等了很久,排了很长很......

戏剧十年散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戏剧十年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春天的戏剧散文

春天的戏剧散文好一个乡村大舞台!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张飞闹喳喳。好一个乡村大舞台!台上的演员台下的观众笑哈哈。好一个乡村大舞台!历史的传说现代的演绎红火火。鼓点响起来,二胡......

戏剧的落幕散文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戏剧的落幕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戏剧的落幕散文

戏剧的落幕散文戏剧,看得多了,泪痕有过,微笑留过,或者情绪作怂,我的心,起不了半点涟漪,然而,戏剧的落幕,我却尤其着迷,它似沙漠上的绿洲,也是夜郎王国。生活在变成灰色的时候,你会独自喃......

下载40年代戏剧、散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40年代戏剧、散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