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社信贷风险管理对策探讨_信贷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5:23:54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农村信社信贷风险管理对策探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信贷风险管理应对措施”。

摘要: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在满足农民资金需求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风险与利益是并存的,在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不断发展的同时,其存在的风险也将直接影响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经营成果、乃至生存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针对存在的主要风险,提出管理对策。

关键词:小额信贷 风险补偿 风险管理

一、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起步较晚,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贷款难的问题,在帮助农民发展生产、改善农业结构调整及发展农村经济发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农民经济基础薄弱,小额贷款投向结构单一等问题,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在发展过程还面临着多种风险。

1.借款人风险

借款人风险是信贷经营中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风险,是贷款在使用环节上面临的风险,由于相关法律知识宣传力度不够深入,使得部分农户认识模糊,信用意识比较淡薄,法律观念不强,容易发生道德风险,且农民容易相互攀比,若有人有拖欠的行为,就很有可能被其他人效仿,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发生恶意逃废债行为,从而导致违约率大幅增加。

2.内部风险

内部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自身在办理贷款业务时,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等原因而引起贷款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农村信用社的部分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可能因为对信贷资产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经验不足、一时疏忽、制度不健全、分析判断不准等原因而使信贷资金蒙受损失。

3.经营环境风险

经营环境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或借款人经营状况都没有问题,但借款人经营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风险。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服务对象是以农业生产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农户,农业生产效益是农户偿债能力的重要保障,但是农业是一个受自然灾害、市场因素等诸多环节影响的弱势产业,贷款投向结构单一,加上农民对市场的把握不准,信息不灵,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脆弱,一旦

农业受灾,农业减产,产品销售受阻,将直接导致农民减产,还贷能力减弱,甚至使部分小额信贷难以收回。

二、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业务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发展,其风险也日益凸显,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着信用环境较差、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小额信贷业务的正常健康发展。

1.信贷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贷风险管理文化未能与时俱进

信贷人员过分地、片面地追求业务的发展,不注重资产的质量与盈利水平的匹配,忽视信贷风险的管理,在经营管理的全流程中贯彻信贷风险管理的意识还不够充分,片面的信贷风险管理意识可能会造成逃避承担风险,降低了整体的抗风险能力,不利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长期健康发展。

2.动态监测不力,疏于贷后管理

贷款发放后未及时进行有效的跟踪检查,贷款档案不全,对于一些诸如个人品质、经济收入、生产经营活动主要内容、经营能力等重要的资信内容基本没有记录,不能全面反映农户真实的情况借款户的基本情况、贷款真实用途不能及时掌握,农村信用社对农户的信息变化情况不能及时进行更新,造成信用档案记录与农户信息的不对称,形成隐性风险。

3.风险补偿机制不够完善

风险是可以防范和控制的,但并不能消除,风险管理的意义就在于将风险控制在金融机构所能接受的范围内,获取最大的利润,风险补偿机制是信贷机构承担风险并能维持正常经营的最后保障。我国农村信用社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呆账准备金提取不足、呆坏账不能得到及时的核销以及资本金补充渠道不畅、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等是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偏低,管理手段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因此,提高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十分必要,在分析我国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不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我国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信贷文化建设和法制宣传

信贷风险文化具有导向、激励、约束、凝聚、纽带和辐射功能,以一种强大的无形力量,影响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建立先进的风险管理文化,树立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是建立风险管理体制的基础。为此,一方面,要全面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法规意识,从主观上引导信贷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使信贷人员要精通信贷业务、熟识贷款操作规程,防范操作性风险,此外,还要树立全员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贯穿于各项管理工作,渗透到具体的工作之中,激励信贷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信贷管理与服务水平,主动营销、自我约束、防范风险。另一方面,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建设,为农村小额贷款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同时,积极营造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减小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风险。

2.注重贷后管理,建立全程化的管理流程

风险管理过程全程化,就是要将风险管理要贯穿小额信贷业务的全过程,每个环节均要设置监控点,不留盲点,加强内控制度建设,要充分发挥审计稽核、信贷管理、财务会计等部门的职能作用,同时注重贷后检查,贷后检查是降低贷款风险的关键,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户贷款贷后管理责任制,强化贷款的跟踪监督检查,将贷后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制定农户贷款的管理和回收管理目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贷后要深入贷款农户进行贷款复查,对贷款农户的项目执行进行跟踪控制和管理,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保证贷款风险的全程监管。

3.建立和完善农户资信评价信息系统,实施差别化管理

不同地域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差别很大,农村信用社应根据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方法,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户资信评价信息系统,将小额信贷纳入个人征信体系,实行农户信用档案及经营咨询档案的电子化管理,让农户个人信用得到规范,及时、准确、真实地搜集农户信息,根据不同农户的资信状况、还款能力等实施不同的风险管理对策。

4.健全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化解机制

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主要用于农业领域,而农业生产容易受自然资源、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这就加大了小额信贷的风险,为此,可以通过有效的风险化解机制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从而降

低风险、减少损失:一是通过向社会保险机构转嫁风险,即借款人申请小额贷款得到批准后,由保险公司按照贷款金额、期限和农户的信用等级,按照不同的保率向借款人收取一定的保费,并承担归还到期贷款与逾期贷款的责任,从而保证小额贷款资金的安全,使小额贷款的风险通过投保转嫁给了保险公司;二是鉴于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项目兼顾扶持“三农”和商业性经营的双重功能,建立全新的风险补偿机制,一方面,可以建立小额贷款补偿基金,用于解决政策性目标与营利性目标不完全兼容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贷款呆账准备金制度,防止贷款风险对业务经营中的冲击,促进我国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

农村信贷风险

浅谈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防范2008年11月28日 10点48分来源:中国农村金融网作者:陈保平查贵琴关键词:【本文摘要】 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形成是多年以来各种矛盾积累结果,它既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对策分析【摘要】在当前经济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在对企业进行授信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较多的风险。信贷风险的成因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及对策分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市场的结构变化与人们传统观念的转变,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营销产生越来越大的挑战,使得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环......

信贷风险管理

信贷风险管理培训信贷质量是金融企业的生命线,如何实现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始终是金融企业的重要课题。对信用社也是如此。特别是在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对策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不同的经济形势鳞次栉比的出现。之前,银行仅仅只是有中央银行及投资银行两种形式,而现在,投资者为了更好......

下载农村信社信贷风险管理对策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信社信贷风险管理对策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