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2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高三一轮单元测试卷”。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写作
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浮云”“落日”中能捕捉到离别之意,历史遗迹中可生发出兴亡之慨,日常小事中能悟出人生哲理„„你若有心,生活处处散发着诗意。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参考立意)(1)发现诗意;(2)诗意的栖居;(3)诗意的人生就是用审美的态度对待人生;(4)对诗意生活的追求。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傅山在《作字示儿孙》小序中写到,写字要注意“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
鲁迅对于作文自描法,也曾谈过十二个字:“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参考立意)(1)隐去浮华,追求本真;(2)质朴为人,率真为事;(3)外表的朴素与内心的华贵。
3.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席慕蓉说:人都有一个死角,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埋藏心里。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参考立意)(1)高山流水难遇知己;(2)人性的“死角”;(3)时间带走了什么,带来了什么;(4)“怪”与“不怪”辩证观。
4.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参考立意)(1)创造出最好的自己;(2)只有我们自己的心才能决定自己是谁;(3)做好自己,做对自己。
5.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当今世界,远在天边也可以便捷交流,可谓“天涯若比邻”;而另一面,近在眼前却常常无话可说,可谓“比邻若天涯”。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 本则材料的核心内容为“远和近”,“远”为物理距离,“近”为心理距离,现代生活在实现“天涯咫尺”的便捷化交流的同时,却又出现了“咫尺天涯”的心理隔膜,一如顾城的小诗《远和近》所写的:“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把话题放在当下的背景下来呈现,就有了针砭时弊的作用。为何会出现“咫尺天涯”的状况?有现代人心理的孤独、被手机等通信设备所控制与“物化”、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在流逝等众多的因素。如何跨越心理距离,达到心灵的融合,治疗现代人的心理痼疾?可由此引发众多的思考。有了这些思考,既可以深化主题,也让作文有了现实的功用。6.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潮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
也有人说,任凭潮流涌动,我要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就如“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还有人说,追寻潮流与追寻自我并不矛盾,一方面顺应潮流但保持理性的距离,另一方面顺应内心但不被自我蒙蔽。
审题提示 这是一道观点型材料作文题,列举了关于潮流与自我的三种观点:第一种强调追寻潮流,融入潮流,乃至引领潮流;第二种强调坚持自我,不为潮流所动;第三种强调把握好分寸,辩证看待潮流与自我的关系。写作时,应选择其中的一点,不可照单全收,以致观点模糊甚至自相矛盾。如何选择,可依据自己感受最深、有充足理据的一点构思行文。另一方面,题目对文体有要求,即论述类文章,要求有论有述,述论结合,不可空发议论,也不可堆砌论据而不加阐发论证。这是对写法的要求,也就是要做到论点、论据和论证的有机结合。
从构思的角度,无论是引领时尚潮流,变一味模仿为创新引领,还是坚守内心自我,保持如一本色,都可以在科技、文化、商业、政治等不同领域,选择自己熟悉了解的,加以论述;而第三种,需要辩证分析,论证时要有一定的深度,不能既肯定又否定,而要强调潮流与自我的相互交融、相互转化。
7.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科技让人类变得“强大而自信”;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又似乎变得“渺小而无助”。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 作文材料中,人类在科技面前变得“强大而自信”,是因为人类凭借科技实现了很多前人未能做到的事情,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但在科技发展的今天,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人类也变得“渺小而无助”。因为世界变大了,人类就显得渺小了,人们在惊叹科技的魅力的同时也感觉到自己在自然中的渺小。这则材料总体来说主要是论述科技和人类的关系,而其中“强大而自信”和“渺小而无助”看似对立,实则核心是人在科技面前应保持怎样的态度,围绕这个核心进行立意即可。再强大的科技也只能是人创造的,只能为人所用,所以人类不应该在科技面前自叹不如。8.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蒙田
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而野兽受直觉的指导。——西塞罗
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歌德 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 作文题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引用了三句名言,这三句名言既相互独立又有一定的联系,可以将其看作一段非连续性文本。分别来看,蒙田的名言强调“头脑”,可理解为人的头脑来自天赋、学习和实践;西塞罗的观点强调理智的重要性,经验主义不可取;歌德的名言,以导游者作为思想的形象化比喻,强调有思想才能自觉地把握前进的方向。行文若只根据其中一句来写,显然是偏离题目本意的。抽取三句名言的关键词“头脑”“理智”“思想”综合来看,“头脑”其实是“思想”的另一种表述,侧重指人的思想来自何处,第二句侧重思想中理智的作用,合起来看,这些材料重在表达思想的作用、意义以及从何处获得思想。行文可以从为何需要思想、思想的意义体现在何处、如何拥有思想等角度展开。9.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要做我自己,我要为自己而活。当代青年如是说。
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作家林语堂说。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 对于本题而言,可以运用抓关键词句法来审题立意。材料的含意丰富,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做自己”的重要性,但侧重点不同。当代青年说“做我自己”“为自己而活”,表现了当代青年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林语堂说“能做我自己的自由”“敢做我自己的胆量”,表明林语堂清楚“做自己”需要资本(自由和胆量),而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具体来看,可供参考的立意角度有:(1)做自己,为自己而活;(2)要有做自己的资本;(3)要有做自己的勇气。但有的同学可能会从“自由”与“胆量”的角度立意,这是因为没有扣住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和语段的关键词句来分析,仅仅抓住材料中的某一非关键词语来思考,这种审题方法是写材料作文题之大忌。1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人生就是一局棋。有的人下棋,落子如飞,但是常忙中出错;有的人下棋,因最初顾虑太多,弄得后来捉襟见肘;有的人下棋,不走到最后关头,绝不认输;有的人下棋,稍见情势不妙,就弃子投降。如果你不懂得计划未来,必定是个很差的棋手;如果你没有参谋,必定是个孤单的棋手;如果你因为输不起,不敢入局,必定是个最傻的棋手。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 这则以棋喻人生的材料,意在引导我们思考人生问题,立意角度很多: 从“忙中出错”看:深思熟虑很重要,效率不光看速度。从“顾虑太多”看:时间分配要科学,通盘考虑才是真。从“认输态度”看:态度决定高度,坚持才能成功。从“计划未来”看:目光需长远,步骤需清晰。从“参谋”看: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力量大。从“不敢入局”看:无勇者无功,参与才有希望。
1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娘想儿,流水长;儿想娘,扁担长。(谚语)审题提示(1)审题立意
本次作文材料采用的是一则短小而隽永的谚语。谚语借助比喻和对比,感叹母爱的长阔高深,并揭示儿爱母亲与母亲爱儿的不对等。“母爱”“孝心”和“回报”,可以说是准确理解和把握这则材料的三个关键词。
看到这则谚语,人们会自然联想到“儿行千里母担忧”等古话和“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诗句。这些谚语、古话和诗词名句,传达的是中华民族所重视的亲情和孝道。命题用意显然在于引导考生感悟亲情。比如,用心体会父母亲给予自己的关爱、关注并思考空巢老人现象、对父母要给予精神赡养等。谚语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它不是一句俏皮轻飘的顺口溜,传达的是一个严肃沉重的社会话题。(2)阅卷提醒
①谚语以分号为界,分为前后两部分,对照互补的两部分构成一个整体。“爱的不对等”是其感情内核,也是作文应择取的核心立意。如果考生侧重写“儿想娘,扁担长”同时也涉及“娘想儿,流水长”,这是切合题意的。但是,考生只抓住前半部分“娘想儿,流水长”,写母亲对自己持久的呵护与惦念,则是偏题之作。②对于谚语中的“儿”和“娘”,考生审题立意时可实写母子亲情,也可以拿“游子”与“故乡”(“祖国”)与材料中的“儿”与“娘”类比行文,关键要自然圆融,言之成理。如果有考生抓住材料中的“长”和“短”来写爱情、友情等情感付出与回报的不平衡,应视为“略有牵强”,给分不得超过48分。
③本次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材料主旨明白,命题导向明确。这就要求考生直面“亲情不对等”这一主题,或发表看法,或抒发感慨,或叙述故事。文体方面,议论文以能针对现实生活提出高明见解并作辩证分析为佳,记叙文以事件真实、情感真挚并讲究叙事的技巧为佳。
④评判记叙文,要看它的主题是否体现(或暗含)材料主旨,要看其章法技巧(比如有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等)如何。还要看作者的语言功底。既看作者写什么,也看怎么写,做到整体把握,依“质”赋分。
1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有人说,我们要防范他人。要小心翼翼,不停地试探,之后才能迈出脚步,不然就可能上当受骗。防范他人其实是自我保护。
有人说,我们要相信他人。因为对于他人,我们自己也是他人;相信他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才会消除,才会活得轻松快乐。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题提示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提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审题时可以分别从其中一个角度立意,也可以综合两个观点来立意。如从“要防范他人”的角度立意:要有防范意识,防范他人,防人之心不可无等。从“要相信他人”的角度立意:与人和谐相处,在相信中赢得快乐等。综合两个观点来立意:掌握好与人相处的尺度等。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写作一、文字式材料作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6年高考,临沂女生徐玉玉被南京邮电大学录取,8月19日她接到陌生......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用时:40分钟 满分: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 郭琇,字华野,山东即墨人。康熙九年进士。十八年,授江南吴江知县。材力......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选用、变换句式 单元测试1.(2016·陕西商洛4月模拟)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主管部门,希望能够加大对于文化市......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正确使用词语 一、课内双基根据课内知识填空。1.熟语主要包括__成语__、__惯用语__、__歇后语__、__谚语__。2.成语主要采用__四字格__的形式,惯用......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辨析并修改病句 单元测试1.[2016·冀州中学期末]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媒体的热炒,让李某某案一下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一审判决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