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金库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金库问题”。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关问题解答
(一)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纪发〔2010〕29号)有关规定,以及国资委简报有关问题解答,结合部分成员单位近期咨询反映的主要问题,我们整理了本期“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有关问题解答,供大家在“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中参考。
一、什么是“小金库”?如何认定“小金库”?
答:
(一)“小金库”的定义。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09〕18号,以下简称《意见》)以及《中央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小金库”专项治理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纪发〔2010〕29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规定,“小金库”是指: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而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此次对“小金库”的定义表述更为明确,内涵更加明确,外延也有较大拓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不再突出设立“小金库”的手段和方法;二是不区分单位财务会计部门账内或者预算管理,强调符合规定的单位会计账簿;三是“小金库”不仅仅局限在资金,强调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
(二)“小金库”的认定。认定是否属于“小金库”,关键看资金或资产是否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这里的账簿必须是本单位的法定会计账簿,对于纳入关联单位或者下属单位的会计账簿,或者不纳入本单位法定的会计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等的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都属于“小金库”。
二、此次专项治理的范围和对象是什么?
答:
(一)治理范围:集团公司《实施办法》规定集团公司公司总部、各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投资兴办的控股公司等,无论是否纳入了决算的合并范围,均应包括在“小金库”专项治理范围内。
为切实加强隐患排查,全面清理检查单位资产与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在本次“小金库”治理工作中,将不属于“小金库”范围但存在管理隐患的下列特殊管理资金或资产,也一并列入清理排查范围:从成本费用中提取并由单位管理的各类基金、工会管理资金、职工持股会投资及分红资金、单位代管的社保资金以及其他未纳入财务决算合并范围的表外单位和表外资产等资金或资产。
(二)治理对象:按照有关规定,凡是违反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应列入未列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的各项资金(含有价证券)及其形成的资产,都应纳入治理范围。重点包括2008年以来各项“小金库”的收支金额以及2007年滚存余额及形成的资产。对于设立“小金库”金额较大或者情况严重的要追溯到以前年度。
三、国有单位“小金库”存在形式有哪些? 答:从实际情况看,“小金库”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以下五类,各单位应结合“小金库”的来源对“小金库”存在形式作出判断:
(一)现金形式。现金形式存放的“小金库”在现实生活中非常普遍。基本特点是:金额相对于银行存款较小,支配权一般掌握在单位的个别部门或小部分利益团体手里,主要用于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取额外的福利。表现为:一是收入不入账。通常是利用非正规票据或自制票据,将收取的房租、管理费、废品变卖收入等不入账,或利用一些个人交款后索取发票的意识不强,收款单位以各种借口不开发票,将业务收入截留形成“小金库”资金。二是采用虚列支出的方法,套取现金。如:以劳务费、办公费、工程费、假发票等方式套取现金。三是虚报人数、工资额,将差额部分单独存放,形成小金库。四是商业行为的各种现金回扣等。
(二)银行存款形式。银行存款形式的“小金库”,是当前小金库的主要形态,往往金额较大,主要由单位或部门支配,既有单位账外账户,也有以个人名义开设的账户。如:将收入存放在下级单位账户,通过下级单位走账;通过收入转移、将资金直接存入个人账户,逃避日常监管等等。
(三)有价证券形式。有价证券多为单位账外购买的各类国债、企业债券、股票和购物卡等。这类形态的“小金库”可以说是新形势下产生的一种新形式。一般来源于公用闲置资金或在违法理财过程中形成的收益,而购物卡还可能是下级单位或关联单位运用“小金库”资金或销售费用购买赠送的。
(四)固定资产形式。固定资产形式的“小金库”,多表现为设备、汽车、房产等,它们不在账面反映,为“小金库”的进一步繁衍生息提供了基础,多与资产出租、处置收入不入账等相关。一部分是历史上形成的账外资产清理不彻底遗留下来的,也有利用特殊资源与其他单位合作获取的,还有一部分用资金购买形成。这部分“小金库”来源途径大致有两类:一是来源于单位改制、固定资产报废、公司合并过程中形成的账外资产;二是以相关业务交易为背景,由相关单位购买车辆、房屋等由本单位使用,在本单位不入账。
(五)股权和债权形式。这里的股权与债权主要是指单位“小金库”对外投资和借款形成的股权和债权,不包括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属于“小金库”的衍生形态。尤其是单位或部门与关联单位之间股权、债权关系,往往是以一种契约或协议的形式出现,甚至是一种口头上的承诺。其来源可能是单位改制变迁过程中形成的股权、债权关系,没有在账上反映,形成“小金库”;也可能是以权利作为交换而形成的所谓“干股”,成为“小金库”。这种形式的“小金库”隐蔽性较强,只有经办人和单位(部门)领导等少数人知悉。
四、“小金库”使用方向主要有哪些?
答:“小金库”的使用五花八门,违法性质的恶劣程度以及违法情节严重程度也不尽相同。使用方向主要包括:一是弥补成本费用;二是购置资产、对外投资或对外借款;三是发放职工工资、奖金、津补贴、福利等;四是接待宴请、公款旅游、职务消费;五是礼品礼金支出;六是私分、贪污、挪用;七是其他方式。
五、自查自纠工作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一是自查面必须达到100%;二是切实落实责任追究制。单位负责人是“小金库”自查自纠的第一责任人,对自查自纠情况负完全责任,各单位填报的《自查自纠情况报告表》除了加盖公章外,单位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要签字确认,要对报告表的内容承担领导责任;三是内部自查问题。各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进行的内部检查,视同自查,目的是尽量将问题解决在自查自纠阶段;四是对已查处问题的政策规定。在本次治理时限内,已经审计、财政、内部检查,下达了处理决定,并切实已经在《意见》下发前纠正、落实的,可以不在本次自查自纠报表中体现,但相关内容要在自查自纠报告中体现;五是对自查自纠结果和承诺进行公示;六是自查自纠整改落实政策问题。对于自查发现的“小金库”,各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如数转入符合规定的单位账簿,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其中,自查发现的账外资金,要将发现的资金全额转入单位符合规定的银行账户,并按规定在单位法定账册内核算;自查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要按取得时的原值登记单位固定资产,并按相应规定申报审批、进行账务处理;涉及应上缴财政、税务的,按规定方式和程序领取缴款书或到有关机关申报缴纳。
六、如何正确理解“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
答:《意见》与《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小金库”治理工作鼓励自查,对自查发现的问题从轻从宽处理。凡自查认真、纠正及时的,对责任单位可从轻、减轻或免于行政处罚,对有关责任人员可从轻、减轻或免于处分;各单位对其所属单位进行的内部检查,视同自查;对被查发现的“小金库”,除依法进行财务、税务等相关处理外,还要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依法予以行政处罚,并依纪依法追究责任;对专项治理工作中走过场的单位,主管部门和专项治理领导机构要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对问题严重的,要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对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弄虚作假、压案不查、对抗检查、拒不纠正、销毁证据、突击花钱、打击报复举报人的,或重点检查中发现“小金库”数额巨大、情节严重的,要按照有关规定从重处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意见》下发后再设立“小金库”的,对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要严肃处理,按照组织程序先予以免职,再依据党纪政纪和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
区分从宽或从重政策,必须以法律为准绳,决不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对自查从宽政策,《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其他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的。对被查从严原则,除了《意见》和《实施办法》的规定外,《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规定从重或者加重处分:强迫、唆使他人违纪违法的;串供或者伪造、销毁、隐匿证据的;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包庇同案人员或者打击报复批评人、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人员的;有其他干扰、妨碍组织审查行为的;本条例分则中另有规定的。
“小金库”治理相关工作--练习1.下列不属于“小金库”资金来源生产经营收入的是( C )。 A.销售收入 B.营业收入 C.服务业收入 D.逾期押金收入 2.下列选项中,“小金库”行为所侵害的......
政策解读一 小金库的定性法规 小金库的定性法规《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小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9〕18号)治理范围和方法步......
华文联发„2011‟06号华池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关于“小金库”专项治理复查的报告县“小金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中共华池县纪委、监察局、财政局、审计局关于 “小......
“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承诺书治理“小金库”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叫、金库”治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E⒛θ9〕18号)和甘肃省......
防止小金库长效机制建设的措施(一)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力度首先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应大力削减行政审批项目,特别是那些行政收费项目,收费项目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