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总结”。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生产方式与经济制度
1、社会生产方式包括两个方面
(1)生产力: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构成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
(2)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构成的社会关系或经济关系。
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反作用于生产关系。
2、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
五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原始社会经济制度、奴隶社会经济制度、封建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二、商品与货币
1、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价值是其本质属性。使用价值是其自然属性。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劳动者。
3、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4、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个人劳动和社会劳动。(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6、货币的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黄金、白银)。
7、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8、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进行交换,即实行等价交换。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1、剩余价值的最终源泉是工人的剩余劳动。
2、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体现在物上的生产关系。
3、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
4、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四、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物质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而不是绝对过剩。
3、把生产资本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的依据是其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产生剩余价值的是:可变资本。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说
三、科学社会主义
1、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变革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3、实现共产主义必经阶段: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
4、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
5、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
6、马列主义关于物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
7、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
8、关于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步著作:英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
9、物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思想斗争、政治斗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刘诗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政治经济学》逢锦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二版《西方经......
1、为什么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1.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复习资料导论:1. 你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从内涵看,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它是透过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来揭......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考课非经济管理类各专业本科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基本原理,还包括一章马恩列......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总结) 导论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主要任务。 ⑴研究对象: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资料生产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