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广东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
黎南华 刘扬真
本文提出了广东省农业生态环境的八条技术政策。内容包括加强农业环境管理,防止工业“三废”新污染源扩散;强化环保法制建设;防治农药污染;加强地力建设;保护农业自然资源;改革农村能源结构;加强畜牧业废弃物利用及发展生态农业等。
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基础。为了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广东争取提前五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必须使农业生产有一个质量良好、生产力强的环境条件。为此,应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政策。在制订技术政策时,应在贯彻环境保护总方针的同时,突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这一指导思想。1强化农业环境管理,防止工业“三废”新污染源的扩散
1.1乡镇企业规划要纳入村镇建设和农业生产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切实做到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形成相应的技术结构及最佳的经济发展战略。农村在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过程中,应优先发展以种、养业为基础的农、畜、水产品加工和生活消费品生产以及建筑、饮食、旅游等服务业以及无污染、少污染的其它传统行业。
1.2新办企业要合理布局、合理选址、适当集中,有污染工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对农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1.3农村砖瓦窑、陶瓷厂等大气污染型企业应合理调控厂点布局及生产季节,利用时空控制技术,排放污物应尽量避开农作物的敏感期。
1.4严禁城市企业把污染严重的产品生产转嫁给没有治理能力的村镇企业。
1.5鼓励沿海经济开发区及珠江三角洲在发展外向型企业,利用外资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而引进生产技术时,宜同时采用省内先进处理技术与装置,省内缺少的,则应同时引进先进适用的配套治理技术,防止污染转嫁。
2强化农村法制建设,促使环保法规条例的贯彻落实,加强环境治理
2.1位于农村的工矿企业应定期检修排污渠道,不得占用农田灌渠排放工业废水。未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要求的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往农田。
2.2城镇生活污水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往农业环境。对大型污水灌区要定点监测评价,研究环境容量,防止重金属等有害物质对土壤及农作物的污染。
2.3工业废水处理产生的工业污泥及城市下水污泥必须按农用污泥施用标准有关规定施用,拼设点追踪监测。
2.4各类工业固体废弃物必须合理堆放,采取稳定措施,防止污染农业环境,尤其对含有重金属和放射性等污染物的废渣应采取可靠的防污染措施。
2.5矿山开发要贯彻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的方针,积极推行复土整治和综合利用,以减少占用耕地和水土流失。大、中型国营矿山及集体、个体开发的小矿点均需因地制宜推行复土造田、植树种草、蓄水养殖等上地整治工程,坚持开多少、治多少的原则。
2.6城镇垃圾中废弃金属、塑料、玻璃及多种有机合成制品必须采取集中或分散的方式,进行规范化处理,使之达到无害化、无污染。要改变城镇垃圾污染农村的现状,农田施用垃圾必须严格按照农用固体废弃物的有关规定堆放和使用。
2.7对已经受重金属污染的农田,应采取措施积极治理。可通过施用石灰提高pH值,降低重金属活性;改变耕作制度,调整氧化还原条件,如对镉、铬、铅、汞等元素可在还原条件下降低其有效性。水稻田可延缓生产后期的排水烤田时间。
对污染较重的农田,应根据污染类型调整作物布局,选择低富集性作物。对污染特别严重的农田应改种非食用的棉、麻、花卉等经济作物或作非农用地。3防治化学农药污染
建立健全相应的病虫革鼠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提高预测预报和检疫技术水平,切实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预防方针。大力推广和协调运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相结合的病虫鼠草害的综防配套技术,积极发展和利用抗病虫品种和抗自然天敌的控害技术,合理使用农药,保护生态环境,近期内重点抓好大面积水稻综合防治示范和甘蔗、柑桔、蔬菜等大宗经济作物的综防示范推广。
3.1积极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先进施药技术,严格贯彻国家颁发的农药安全使用标准,防止在引进或试验新农药过程中的污染。
大力开发研究推广生物防治技术,近期内重点是利用捕食螨防治柑桔红蜘蛛、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赤眼蜂防治甘蔗螟虫的示范推广工作。并加强昆虫病毒、增产菌、水果保鲜剂、B-t制剂的研制、推广及安全使用。
3.2改变农业生产资料生产、购销及使用相脱节的现状,健全农药销售及管理制度,建立废弃农药包装材料和农用塑料薄膜回收处理制度。
4坚持有机和无机肥料相结合、用地和养弛相结合的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方针,加强地力建设
4.1大力普及因土配方施肥及氮素调控、钾肥育秧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因偏施氮肥产生的土壤硝酸盐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问题。
4.2改进化肥生产的工艺技术,提高氮、磷肥和复合肥的产量和品质,防止磷肥中混合镉、氟、砷、汞等有害元素;认真研究稀土微肥生产和施用技术;确保不发生放射性物质的污染。创造条件逐步使氮磷钾肥供应和使用的比例趋于合理,使氮磷钾肥有效成盼比例逐渐达到1:0.28:0.32。
4.3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闲地制宜,大力提倡和推广用地、养地相结合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冬绿肥秸杆还田、合理轮作和套种间种技术,发展饼肥、厩肥、堆肥等多种有机肥施用技术。
5保护耕地、山林、草场及其生物资源
5.1村镇建设及矿山开发、交通、水利、工厂、民用及旅游设施的建设,均应坚持少占耕地的原则,防止大规模开发建设造成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严禁陡坡开荒,山区垦植宜采用反倾斜睇田(地)开发技术;开垦果园、茶园、药园及其它开发性生产均要兼顾生态及经济效益。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技术,防止自然植被破坏带来的水土流失,现有水上流失严重的地区要制订治理规划,逐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2扩大植被,绿化广东。珠江、韩江三角洲要实现农田林网化;粤北、粤东水上流失严重的地区,要贯彻山、水、林、田、路相结合、生物与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针。低洼积水及珠江三角洲水网区可因地制宜发展基塘生态系统,通过水陆相互作用和系统内多样化的循环和复杂的结构,促使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力。
6改革和发展农村能源结构
6.1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大力提倡农户、专业户、联合体、畜牧场利用家畜粪便及农
业废弃物发展沼气。
6.2大力研究推广节柴灶,因地制宜地发展小水电、太阳能和风能,实行多能互补、综合利用。
7保护和发展牧草资源,加强畜牧业废弃物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7.1禁垦草山、草坡和过度放牧,提倡合理放牧,因地制宜发展各种牧草,保持和改善草场的再生能力,促进草食性畜牧业的发展。.
7.2禽畜养殖场应对废弃物作无害化处理;开展综合利用,并建立健全饲料管理监测制度,以防重金属和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转入人体。
8发展生态农业
积极倡导和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宏观管理和技术指导,建立不同生态类型(山区、平原、丘陵、水网、沿海及城市郊区)、不同规模层次(适度规模经营专业户、联合体及村、乡)的生态农业示范点并积极推广。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方案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习主席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可持......
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大常委会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江苏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江苏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颁布施行《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公告《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由福建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于......
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06年9月29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2006年9月29日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5号公布自2006年12月1......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总结本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已经结束。在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我们仍以“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宗旨,不断深入探讨教学新路子,寻找适合不同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