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二十载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扎根山区”。
扎根山区二十载 春风化雨育桃李
我是南榆林联区教师钟秀兰,1965年9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朔县一中。从1984年3月开始,担任原神武乡(现南榆林乡)野猪窊小学代课教师以来,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如今已走过二十九个年头。
二十多年来,在党的教育事业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关心、爱护和支持下,在甘于献身于山区教育事业崇高信念的支撑下,我一直扎根于山区、奉献于山区,克服了常人难以感受的种种困难,默默耕耘,教书育人,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以苦为乐,无怨无悔,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全部奉献给山区的孩子,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山区百姓的尊重、山乡孩子的爱戴。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一、坚守山区教育事业,甘于奉献火热青春
从小生长在山区,对家乡教育事业落后的状况深有体会。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改变家乡教育落后的状况,是我从小最大的愿望。一九八四年三月,我如愿以偿,成为野猪窊小学一名代课教师,那年刚刚19岁。
我们村是当时全乡乃至全县有名的贫困村,不说别的,光吃水都得到二里以外的沟沟里去挑。学校只有两间在原村里古庙旧址上盖得破屋和三十多名学生,连冬季的烧炭费也解决不了,工资每月仅有三十五元。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工作别说一个未满二十岁的姑娘,就是不少成年男教师也呆不了几天。然而,凭着一种执着和信念,我硬是咬牙坚持下来:没有水,我一个人沿着崎岖的山路,顶风冒雪去挑;没有炭,我领着几个比较大的孩子打山柴,拾玉米茬子;学校住的土炕煤查了,没钱雇人掏,我就自己动手;学校在古庙旧址,村民传说夜里经常有“响动”,没人敢下夜,我一咬牙干脆搬进去,自己守夜,看护学校资产;村民们穷,不少孩子交不起学费,我就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贴付。村民胡尚贤三个孩子的学费往往一赊就是几年,他大儿子胡亮的书费、杂费一直赊到他毕业后走上了工作岗位„„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一个人既当校长,又当班主任;既是大师傅,又是看门人。以校为家,以苦为乐,在野猪窊小学一干就是二十三年。直到二〇〇七年,才调到条件比较好一些的南榆林联区三泉小学。
二十三年来,学校学生虽然不多,但论年级却有五个,只能采取五级复式教学。教学任务相当繁重,但为了山区的孩子们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我采取“挤时间”的方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教学、补课,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其二就是“巧安排”,针对紧张的时间,合理分布教学任务:早抓复习,中抓授课,晚抓辅导,面批作业„„“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自己不懈努力,辛勤耕耘,曾经落后的家乡教育有了很大起色,取得了可喜成绩:二十多年来,送走了小学毕业生119人,先后有23人上了高中、中专和中师,5人考入了大学。其间,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〇年三年中我带的五个年级总成绩在全联区名列第一,获得了原神武乡党委、乡政府的三年连冠奖。我本人也于一九九九年转为正式教师,这更加坚定了我终身献身于山区教育事业的理想和信心。二〇〇七年秋,我被当时的南榆林乡党委书记张亮亲自点名调到三泉小学担任负责人。
当时的三泉学校由于种种原因,学生流失严重,直到我去时,全校仅剩三名学生,面临无生可教的尴尬局面。为了迅速改变这一现状,使学校尽快起死回生,我起早摸黑,走家串户,深入每个学龄儿童的家庭与每个家长苦口婆心地讲解政策,晓以利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多方努力,积极争取,最终使39名流失学生重新回到校园,学校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山村又重新见到了希望。四年来,学校的新生入学率和升学率都达到了100﹪。如今一些曾经流失的孩子还考上了高中,不少家长为此念念不忘,说:“要不是钟老师,我的娃早成了放牛郎”,而我也为此感到无比的欣慰,感到一名人民教师的无上光荣。
2011年3月,由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我调到了南磨石寄宿制学校。经领导安排,我担任三年级语文兼班主任,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弱,他们的衣食住行以及点点滴滴,班主任都得操心。要让学生成才、身心健康成长,就必须关心、爱护他们,做他们的知心人。班上17名学生中,有七名学生是单亲家庭,在我细致耐心的工作下,他们都能自强、愉快地在这个和谐的班级大家庭中生活、学习。我经常给他们钉扣子、缝补衣服„„尽量满足孩子们的工作需求,与孩子们进行沟通、交流。我心中始终记着这样一句话:做学生生活中的母亲,错误中的大夫,交往中的挚友。短暂的时光里,我不但取得了家长的放心,学生也有了学习的动力。我所带的班级也很快成为班风正、学风浓的先进班集体。
二、智育德育齐抓共管,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平时在教学中,我不但注重学生的知识教学与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从学生一进校门,我就开始培养学生的思想素养,教育他们要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学校,教育他们做守纪律,勤学习,团结同学的好学生。教育他们要关爱社会,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和学生们都伸出了援助之手,尽管是绵薄之力,却带去了师生们无尽的关爱与祝福。当得知小平易联区的一位教师身患白血病后,师生们先后两次积极捐款,累计920元„„当然这都与平时的德育教育是分不开的。
三、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把教学工作搞好,首先必须端正自己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人身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创新,完善自我。因此,我自觉加强政治学习和师德修养,认真学习《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不仅使自己的政治思想适应了新的形势和环境,而且使教育思想、教育道德和教学方法得到了更新和提高。坚持做到自尊自爱,遵纪守法,忠于职守,关心学生,和教师团结协作,在师生中树立了较好的口碑。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我于1997年——1999年朔城区进修校学习,获得毕业证书;2000年——2002年又在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学习,获得大学专科毕业证书,这些都为我在教学中取得显著成绩起到决定性作用。“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二十多年来,自己扎根山区,默默耕耘,甘于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山区教师的人生价值,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厚爱与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多年来,曾多次被乡党委、乡政府、联区评为先进工作者。2004年,我被朔城区委、区政府评为优秀教师重点表彰。先后当选为南榆林乡第15届、16届人大代表,朔州市第四届人大代表,朔城区第六届人大代表。
成绩只能属于过去,明天任重而道远。十八大提出了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就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深深地懂得:作为一名新世纪的人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了不辱使命,为了无愧于自己,我始终饱含着满腔热忱满腔爱。我眷恋山区这片土地,更眷恋山区的孩子。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这一光辉事业,我就会无怨无悔地耕耘在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让希望之花永远绽放!
扎根山区,无私奉献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我是**县地税局南海税务所碑坝驻征处的曹瑞江,具体负责**县碑坝片区三乡一镇的地方税收征管工作。我1970年出生,1993年从西北税校毕业......
扎根山区,十五年如一日为群众服务的好党员——同志优秀事迹x,男,汉族,x年9月出生,1989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茶镇党委副书记,自1998年3月任乡镇副职以......
扎根山区 乐于奉献——翁源县坝仔镇优秀乡村教师郑茂清先进事迹 郑茂清老师于1986年9月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在翁北山区教坛上整整耕耘了22个春秋。二十多年来,他一心扑在教育......
扎根山区 教书育人本人黄声永,196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一九七八年从教至今四十年,四次年度考核被县确定为优秀等次,两次被县评为优秀班主任。现在是光德镇和溪教学点总......
扎根山区,无怨无悔—汝城县2017年“善待你所在的单位(学校)”参评征文1990年7月,我从郴州师范毕业,分配到汝城县的偏远山区任教。从那时到今天,27年过去了,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批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