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方案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小学教育活动方案”。
怎样认识饮用水中的化学致癌物
文/蔡祖根
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直接关系到饮用者的健康,是安全饮用水领域的敏感问题,饮用水的管理部门和媒体怕说不清而引起麻烦,经常有意或无意避开该话题,殊不知,越这样做,越会引起民众的关心,因此,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是民众最关心的安全饮用水的热点问题之一。现实中对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有不少认识上的误区和行为上的误区,客观科学地认识饮用水中的化学致癌物,不但有助于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饮用水中致癌物浓度在标准值内对人终生安全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指出:化学致癌物是指能引起恶性肿瘤发生增多的化学物质,在某些情况下诱发良性肿瘤的化学物也可认为是化学致癌物。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认识到由于地球化学因素进入饮用水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无机砷)以及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进入饮用水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对人具有致癌性,在饮用水中可检出化学致癌物。
目前,国际国内采用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等办法,采取一系列行政、技术手段禁止和控制化学致癌物质这类污染物排入水中,并采用治理污染源,改进水处理工艺等,尽可能减少该类污染物在饮用水中的种类和浓度。但按照科学本身的规律,人类从经济上、技术上无法做到在饮用水中绝对检不出化学致癌物。
应对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制定饮用水水质标准,依据饮用水保证人群终生安全的原则,确保饮用者终生安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所谓“终生”是指以人均寿命70岁为基数,以每天摄入2L水计算,所谓“安全”是指终生饮用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我国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依据上述原则,规定了106项水质指标限值(又称水质标准值),就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而言,饮用水中检出化学致癌物的浓度在该水质指标限值内(或称在水质标准值内),饮用者70年,每天饮该类水2L,对饮用者健康不会产生危害,终生安全。按世界卫生组织的解释,饮用者的致癌风险为:70年终生饮用,每10万人约增加1个病例。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浓度在水质标准值内对人体是安全的。
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的分组和概况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化学致癌物的分组
IARC2002年根据对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报告和对实验动物致癌实验等已有资料报告的878种化学物,根据其对人的致癌风险分成4组:
1组:对人致癌(carcinogenic to humans),87种。确证人类致癌物的要求是:①有设计严格、方法可靠、能排除混杂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②有剂量一反应关系;③另有调查资料验证或动物实验支持。
2A组:对人很可能致癌(proba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63种。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2B组:对人可能致癌(po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234种。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或对人类致癌性证据不足,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
3组:对人的致癌性尚无法分类(unclaifiable as to carcinogenicity to humans),493种。即可疑对人致癌。
4组:对人很可能不致癌(p0ibly n0t carcin0genic t0 humans),仅1种。
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化学致癌物的分组和名单
根据IARC的资料,列入我国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6项指标中化学致癌物的分组和指标名单及其限值如下: 1组:对人致癌的化学物质,共5项:
(1)砷0.01 mg/L;(2)铬(六价)0.05 mg/L;(3)铍0.002 mg/L;(4)苯0.01 mg/L;(5)氯乙烯0.005 mg/L。
2A组:对人很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共6项:
(1)镉0.005 mg/L;(2)甲醛0.9 mg/L;(3)丙烯酰胺0.000 5 mg/L;(4)四氯乙烯0.04 mg/L;(5)环氧氯丙烷0.000 4 mg/L;(6)苯并(a)芘0.000 01 mg/L。
2B组:对人可能致癌的化学物质,共19项:
(1)铅0.01 mg/L;(2)三氯甲烷0.06 mg/L;(3)四氯化碳0.002 mg/L;(4)溴酸盐0.01 mg/L;(5)锑0.005 mg/L;(6)二氯一溴甲烷0.06 mg/L;(7)1,2-二氯乙烷0.03 mg/L;(8)二氯甲烷0.02 mg/L;(9)2,4,6一三氯酚0.2 mg/L;(10)七氯0.000 4mg/L;(11)五氯酚0.009 mg/L;(12)六氯苯0.001 mg/L;(13)林丹0.002 mg/L;(14)敌敌畏0.001 mg/L;(15)2,4-滴0.03 mg/L;(16)滴滴涕0.001 mg/L;(17)1,4-二氯苯0.3 mg/L;(18)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0.008 mg/L;(19)苯乙烯0.02 mg/L;
3组:可疑对人致癌化学物,共10项:
(1)一氯胺(总氯)3 mg/L;(2)一氯二溴甲烷0.1 mg/L;(3)1,1,1-三氯乙烷2 mg/L;(4)三氯乙醛0.01 mg/L;(5)三溴甲烷0.1 mg/L;(6)莠去津0.002 mg/L;(7)1,1-氯乙烯0.03 mg/L;(8)l,2-二氯苯1 mg/L;(9)六氯丁二烯0.000 6 mg/L;(10)甲苯0.7 mg/L。
由上述可见,我国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所列的106项水质指标中,按IARC致癌物的分组,1组5项,2A组6项,2B组19项,3组10项,共有40项致癌物质,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控制其在水质限值内,以保障饮用者终生安全。
全球饮用水中致癌物概况
目前,全世界已在水中发现2000多种化学污染物,在饮用水中已鉴别出数百种化合物,其中多数为有机化合物。但是不可能对已鉴别出的每种化合物都制定标准限值。对需要确定限值的水质指标项目的选择依据”,其中之一为:“已知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且经常检出”,可见列入标准中有水质限值的仅是致癌物的一部分,而对已造成水体污染但浓度低,且不常检出的致癌物,则不列入标准内。必须重视对此类污染物的研究。
事实上,WHO和世界各国非常重视对水中致癌物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包括已列入WHO饮用水水质准则和世界各国标淮的致癌物,也包括水中微量、很少检出或可能会检出的具潜在致癌危害的污染物,WHO还对其中一些化学物质制定水质准则值,以指导世界各国水质标准的制修订。
据WHO报道,现查明全世界水体中可检出微量有毒有害化学物质2 221种,其中饮用水中检出有机污染物765种,经鉴定,确认其中20种为致癌物,23种为可疑致癌物,56种为致突变物,18种为促癌剂。
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的来源
主要通过自然因素进入水体的主要致癌物
砷:砷在地壳中广泛存在,饮用水中砷主要存在于地下水中,来自天然存在的矿物和自矿石溶出。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取决于地层结构和井的深度。砷的工业污染主要是冶炼废水。一些研究表明,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能导致多种皮肤疾病,包括皮肤增厚、皮肤色素沉着和皮肤肿瘤。最新的一些研究表明,砷还会引起体内器官癌症。1968年发现,我国台湾省西海岸某地区的井水含砷量达0.25~0.85 mg/L,当地皮肤癌患病率为1.015 9%。一项为期8年的研究调查了印度西孟加拉联邦500个村庄和26000口地下水井,井水中砷浓度为0.005~3.7 mg/L,有220 000名饮水者发生砷中毒,发现癌症有:鳞状细胞癌、表皮内肿瘤、膀胱肿瘤、生殖泌尿道肿瘤及肺癌。因此IARC将砷列为第1组致癌物。
石棉:石棉主要成分是硅,是公认的致癌物。石棉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可以通过水源附近自然地理因素、采矿和炼铁对水源的污染以及含有石棉材料的给水水管或水渠的腐蚀等途径进入饮用水中。旧金山的一项研究发现,水中自然因素产生的石棉能导致胃癌、食管癌和肺癌。IARC将石棉列于第1组致癌物(确定的人体致癌化合物)。我国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将石棉列入“附录A《生活饮用水水质参考指标及限值》”,其限值为:石棉(>10μm)700万个/L。
水源污染加自然因素进入水体的主要致癌物
微囊藻毒素(MC):由于水源受氮、磷等有机污染,在自然因素适宜蓝藻生长条件下,蓝藻暴发致MC污染,MC是一类由水华蓝藻中的微囊藻、鱼腥藻、颤藻等代谢产生的七环肽,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发现50多种微囊藻毒素,我国已检测到7种,其中最普遍、含量相对较多的是LR、RR、YR,这类藻毒素能抑制细胞蛋白磷酸酶,相对增加了蛋白激酶C的活力,成为强的肝肿瘤促进剂。常规饮水处理技术并不能完全消除水体中的藻毒素,而且消毒不当还会杀死藻细胞,加快藻毒素的释放,形成消毒副产物,再加上藻毒素还可以在生物体内富集,因而环境中藻毒素污染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陈刚等报道饮水中MC的含量与居民中肝癌发病率密切相关,最近周伦研究发现水源水中的MC含量与大肠癌发病率显著相关,而Nishiwaki的研究则进一步显示MC与其它多种肿瘤的发病率有相关性。GB5749—2006水质限值为:微囊藻毒素-LR 0.001 mg/L。微囊藻毒素虽未被IARC列为化学致癌物,但因其是世界上迄今已发现的最强的肝癌促癌剂,因此引起各国对徽囊藻毒素的高度重视。
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进入水体后的主要致癌物 有机化合物: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污染进入水体后产生的最大污染问题是有机化合物。容易分解或挥发的有机物称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四氯化碳、氯乙烯等。这些有机物可通过饮用、呼吸和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其中的苯、氯乙烯和二噁英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列为第1组致癌物。
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致癌物 到目前为止,最为可靠的相关结论是饮用水中氯代消毒副产物与膀胱癌相关。同时有研究报道:氯代消毒副产物可能引起乳腺癌与直肠癌。近几年,矿泉水中的溴酸盐含量问题开始受到业内关注。厂家在使用臭氧对瓶装水进行消毒的过程中,产生了溴酸盐这样一种副产物,而溴酸盐是被IARC定为2B组的可能致癌物。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对北京超市中的瓶装矿泉水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其中有两种瓶装矿泉水的溴酸盐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所规定的饮水最高容许浓度,其中一种的含量,几乎是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环保局规定最大容许浓度的5倍。我国于2008年发布了新的《饮用天然矿泉水》(GB8537—2008)标准,实施时间为2009年10月1日,新标准增加了溴酸盐指标,其含量最高不得超过0.01 mg/L,与GB5749—2006的限值一致。
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可防可控 饮用水中的化学致癌物可防可控,通过下列措施,可使饮用水中致癌物降到对人终生安全的浓度。
保护饮用水水源——降低污染物浓度
要加大保护水源的力度,防止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水体污染水源。合理选择水源,尽可能选择洁净的水源作为饮用水的原水。
通过降低原水中氮、磷含量,从而控制藻类及其代谢产物的生长。
改进水处理工艺——提高净化能力
对于常规水处理工艺无法除去的某些污染物,水厂要针对污染物的特征,合理选用深度处理工艺,居民、单位可以选用终端小型水处理设备对市政供水进行再处理;另外可改变使用液氯的饮水消毒方式,选用二氧化氯、氯胺、紫外线等其他消毒措施以降低水中含氯消毒副产物。
选用水质处理器、桶装饮用水和管道分质供水 上述三类产业均是对自来水的深度净化消毒处理。我国多年的检测数据表明,上述三类出水绝大部分均为优质安全饮用水。在水质污染严重的地区和有条件的单位或个人,可选用水质处理器、桶装饮用水和管道分质供水。
克服认识误区和行为误区,正确对待饮用水中的致癌物
几件认识误区事件的回顾
让我们先回顾下有关笔者近年遇到的涉及饮用水中致癌物误区的真人真事。第一件事:2007年某省部门分管领导在一次小规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自来水的水源水和自来水中检出致癌物,要求与会者重视此问题。过后,某知名晚报作了报道,部分读者看到此报道后引起了不安,多人打电话给笔者核实此事,询问如何处理。此事还引起了省领导的关心。第二件事:2007年5~6月太湖蓝藻突发污染事件期间,笔者在无锡市获知,有关领导要求专业人员不要提饮用水中致癌物一事,在会议、包括闲谈中,水中致癌物成了谈论禁区,大有“谈癌色变”之势。第三件事:同年太湖蓝藻突发污染事件期间,媒体报道无锡市有个别人通过手机广发短信,夸大歪曲饮用水中检出致癌物,一度引起民众恐慌。
笔者常想,为什么上世纪80年代医学院校公共卫生课程中就讲到全世界、包括我国饮用水中检出化学致癌物,老师学生不恐慌?为什么美国、日本对民众公开该国饮用水中检出化学致癌物和内分泌干扰物的信息,居民不恐慌?而我国会出现上述情况呢?对照上述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的科学知识,不难理解,这种情况的出现,均缘于大部分民众和领导缺乏关于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的基本科学知识。认识出现误区,一听说饮水中有致癌物,不问是否符合标准,就想到喝此水不安全,会得癌,导致民众出现恐慌,领导担心影响社会稳定,人人回避等行为误区;个别对社会心怀不满的人,利用民众的害怕心理,乘机夸大事实,企图影响社会安定和谐。
事实上,当时上述部门分管领导的讲话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民众没有关于饮水中化学致癌物的基本的科学知识,报纸报道会议消息的同时,又未宣传相应的科学知识,从而出现上述情况也是可以理解的。
因此,笔者认为,要正确对待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首先要对民众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掌握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的基本科学知识,只有克服认识上的误区,才能克服行为上的误区。
对待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的正确做法
(1)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浓度在标准值内对人健康是安全的。
学习有关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和安全饮用水的基本知识,真正认识到饮用水中的化学致癌物的浓度,只要在水质限值内(即标准值内)饮用者70年每天喝2L水计,对健康是安全的。
(2)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可防可控
对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不重视,则潜在危害加大,而真正高度重视了,则饮用水中化学致癌物可防可控,完全可以通过加强水源保护,改进自来水厂净化处理等措施,去除水中化学致癌物,使其浓度在水质限值内,保障饮用水安全,保护饮用者健康。昆山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在饮用水源不理想的情况下,由于昆山市政府高度重视,经昆山市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不懈努力,能保持常年向民众供应优质饮用水,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例子。
(3)全面落实国家主席胡锦涛关于安全饮用水的批示
饮用水的有机污染和化学致癌物污染对饮用水安全形成潜在威胁问题已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胡锦涛主席2005年1月11日的批示:“饮用水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必须高度重视。要通过科学论证,研究采取治理污染源、改进自来水净化处理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这就是针对重庆市自来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中检出有机污染物和化学致癌物,对民众健康形成潜在危害报告上的批示,2005年9月24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阐述了胡锦涛主席该批示和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8月17日国办发[2005]45号文件“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的内容,之后媒体也作了多次报道。
全面落实胡锦涛主席的上述批示,不仅是政府分管领导和供水企事业单位,也是每位民众对待安全饮用水应持的态度和应干的实事。
作者简介:
蔡祖根:1964年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江苏省卫生防疫站(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期从事饮用水卫生工作,获省部级三等科研奖二项,二等科研奖一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卫生部第一届公共卫生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卫生部第五届卫生标准委员会委员,1998~2006年任卫生部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饮料工业协会瓶(桶)装水分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矿业协会饮用天然矿泉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1年退休后主编出版的书籍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实用指南》,卫生部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教材《公共场所、化妆品、饮用水卫生监督》。为国家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结合当前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我校养成教育再上新台阶,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少先队......
为有力保证事情或工作开展的水平质量,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我给大家收集整理的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就是小编给大家讲解介绍的相关......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7篇小学教育活动方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案,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