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综述_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4:56:43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综述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之”。

“言语理解与表达”综述

一、概述

言语理解与表达是公务员笔试中行测模块的一大类题型,根据2012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说明: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该题型的基本构成是给出一段文字资料或者一篇文章,然后根据所给材料设置一定的问题,内容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正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正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等,要求考生具有相对较强的言语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扎实的语法功底和文字处理能力。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主要有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两大题型。

(一)逻辑填空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原来的选词填空题被重新命名为逻辑填空。地方联考和省考中,这种题型所占比例也较大。逻辑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对词语含义的正确理解和对汉语基础语法知识的掌握,同时也考查对句子语境的准确把握以及对相关领域的习惯用语的熟悉程度。

主要考点有:实词和成语。

【例题1】(2009年国考)

互联网并非________、整齐划一的技术革命的产物,而是在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纠葛中发展成今天的规模和影响力。正是一个个小的草根网络,最终汇集成一个________的大潮流。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上而下 不可逆转B.一呼百应 铺天盖地

C.有条不紊 举世瞩目D.运筹帷幄 波涛汹涌

【解析】这是一道成语辨析题。文段第一句中“而”表示转折关系,所以第一空的词语和下文“各种混乱、争论和复杂的利益”相对比的,且根据“、”提示,此处和“整齐划一”是并列的关系,可直接排除D“运筹帷幄”。第二空是用来修饰“潮流”,用“举世瞩目”和“铺天盖地”都不合适,因此排除B和C。所以答案选A。

(二)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考查考生对所给文段的词句理解和主旨归纳能力,能够判断作者的观点意图和语义连贯地表达语句的能力。

主要考点有:主题概括、理解判断、寓意推断和语义连贯。(题型的详细分类,可在片段阅读解答内容中查看)

【例题2】(2010年国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并且基本消化了包括从农业和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存量在内的所有新增劳动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解析】这是一道主旨概括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找到文段的主旨句。文中第一句提出问题“劳动就业的增长速度慢”。第二句紧接说明“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而最后一句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我们务必……,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从全文的结构上,我们可以判断出这一句是本段的主旨句,说明要进一步发展服务业以促进劳动就业。所以答案选C。

二、考情分析

(一)题型基本情况

“言语理解与表达”作为公考的常见题型,具体可从近年的国考和地方省考中了解其相关情况。

2010-2012年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题型和考点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一、题型特点

(一)题型相对固定。

国考和地方考试中都以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为主。部分省市有单独的文章阅读题型,变化也较小。

(二)题量基本都保持在25-40道之间,以30和35道居多。

除安徽省2011年题量减少10道外,其他各省市的题量基本保持稳定。

(三)考查内容全面,方式灵活

考查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基础,如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还有对语言文字的具体应用,阅读、分析、理解、概括、归纳、总结、表达。如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可以用主旨概括题型考查,也可以通过关键词的形式考查。

二、变化趋势

(一)地方省市考试向国考靠拢

从10年地方联考的趋势来看,题型上开始向国考靠拢,主要以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为考查重点,在题量上也大致相同。

(二)考点多样,重点突出

逻辑填空部分主要考查成语和实词,虚词较少考到。而片段阅读以主要以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和细节理解题为主,其他题型考查较少。语句表达和文章阅读只在个别省市的考试中会有。因此要抓住重点进行突破。

(三)难度日益增加

逻辑填空相对于原来的简单的辨析,演变为结合具体语境和词义来解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题型,增加了考试难度。如2011年国考中片段阅读部分考查了关键词的提炼,相比较传统题型,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题干材料来源

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部分延续以往风格,材料来源大都出自主流媒体。以《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试题为例:

从上表我们可知,言语理解与表达所用材料来源大都是主流媒体,如2011年国考所引的媒体主要有《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南方周末》、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中国网等。涉及的内容上有科普文章、文艺评论、领导讲话、经济发展、时政新闻、民生问题和日常生活知识等,覆盖面非常广。

同时对材料分析可以看出几个特点:

1、公考材料贴近日常生活、关注百姓健康教育等问题。对民生状况更加重视。

2、关注时事热点,比如经济改革、领导言论、国际时事热点等。

3、文化氛围浓厚,体现出对于报考者整体文化素质的重视。一些材料还直接与阅读相关,从侧面关注和提示考生增强阅读能力。

河南公务员言语理解

学而优则仕,仕出京佳08河南公务员考试专项练习(言语理解与表达)一、词语替换1.当落日沉没,周围雪峰的红光(逐渐)消退,银灰色的暮色笼罩着草原的时候,你就会看见无数点的红火光。( )A.......

云南省楚雄州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试题

航帆培训1 新能源,根据联合国1981年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的定义,包括太阳能、水力发电、风能、生物质能、薪柴、木炭、畜力、海洋热能、波浪力能、潮汐能、泥炭、油母页岩......

公务员言语理解与表达

言语理解与表达例题:我国是桂花的故乡,西南、中南地区是它的原产地。早在战国时代,屈原的《九歌》中就曾多次出现“桂舟”、“桂酒”等词,这是最早以桂入诗的例子。陕西省勉县城......

公务员言语理解测试第四期

02.14 QZZN言语理解测试第四期答案整理1.生物学家正在发动一场生物技术的革命,他们借鉴“人类基因组规划”,也在绘制“动植物基因图”。由于有了新的基因标志,靠考察胚胎和幼......

公务员言语理解习题解析

公务员言语理解习题解析1.货币市场流动性充足,市场收益率曲线呈现扁平化趋势。银行间市场继续保持健康的发展势头,债券品种不断丰富,债券发行规模较大;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同比大......

下载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综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综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