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作业指导书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蚀刻作业指导书”。
营林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按SOP《桉树造林手册》的技术规格要求及林务总部SOP修订等文件整 编而成,从清山到抚育对造林各作业工序系统地进行阐述,旨在引导现场管理人员正确 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作业。
一、清山
清山即林地清理,林地清理是指清除可能影响到后续工序(如:整地)作业的杂 灌、竹子、杂草、枝条、伐桩等。其目的是清除林地上影响作业的植被,以方便开 展整地及其他后续作业。林地清理可采取除草剂清理、机械清理及人工清理的方式 进行。
1.除草剂清理
当林地内的杂草比较矮小,在栽植之前可以直接全面喷除草剂,若林地内的杂草 灌都比较高或者密集,可先进行机械清理或人工清理,清理后当杂草灌开始复萌至 20~30cm时,再进行喷除草剂,要求100%喷施到位,以确保杂草灌的死亡率达95% 以上。(详见除草剂作业指导书)
2.机械清理
利用机械如割灌机把林地内的所有杂草、灌木全面割除,萌芽条、杂草、杂灌 的留存高度≤25cm,无萌芽条、杂草、灌木的面积≥95%。
3.人工清理
用刀具等把林地内的所有杂草、灌木全面砍除,萌芽条、杂草、杂灌的留存高 度≤25cm,无萌芽条、杂草、灌木的面积≥95%。
注意:严禁采用炼山作业。
4.防火线开辟
为防止林木遭受火灾,减少损失,在营林过程中要预留永久防火线。永久防火线的设 置请参阅《森林火灾预防及扑救指导》。
二、整地
整地是指在栽植前对土壤状况进行改善,以促进树木根系生长、保持水分及保 持土壤疏松。整地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土壤结构,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促进苗木 更好生长;促进土壤吸收水分及肥料;利于根系深入土壤;降低杂草竞争;利于进 行挖穴、栽植及施基肥作业。完成整地后须进行GPS测量以确认整地面积。在整地前首先要依据设计的种植密度来确定株行距,利用标有刻度的竹杆、绳 子或皮尺等定标,用石灰等标识位置。定标后即可进行整地,整地分为机械整地和 人工整地。现按6年轮伐期设计种植密度:
1.钦州地区(含钦南、钦北、灵山、浦北4个林场)单个小班全部采用人工整地 的,行株距以3m×2m为主、密度为111株/亩;其他地区及小班都采用行株 距4m×1.5m、密度111株/亩。
2.特殊地块的可申请增加株数。
(一)机械整地
1.推机整地
推机整地适用于坡度≤10度,比较平缓的造林地。使用D8型或更大的推土机,要求在推土机后装置不小于150cm的犁耙,有效犁沟深度要求至少达到90cm。犁耙应 配有25cm~60cm的犁翼。要求整地深度不低于60cm,阔度不低于50 cm,中心犁沟线 间隔4m(误差范围±20cm)。只有在很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不同的行距标准。机 耕时要注意尽量沿等高线进行,以防水土流失。若无法做到沿等高线进行,则在机
耕时应设防止水土流失的梯级截流,或沿犁沟线每隔4-5m构筑土墙,墙高20cm以上,宽40cm以上。同时犁耙应每隔8-10m提升50-100cm来隔断犁沟线以防止水沿犁沟线向 下形成径流。
2.挖机整地
挖机整地适用于坡度≤25 度的可机械作业的造林地。根据设定的株行距定标,沿等高 线进行挖坑,要求坑面水平面积 1m×1m,深度不低于 60cm,行距(每行坑的中心连线水平
垂直距离)400cm(允许误差≤±20cm)。
(二)人工整地
对于坡度大≥25度的造林地、机械无法到达的地块或不宜使用机械整地的造林地 可使用人工整地方式,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人工整地可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
1.人工扩穴整地
规格为长×宽×深=1m×1m×20cm。
2.人工垦带整地
规格为带宽2m,深15cm,沿等高线进行,要将表土翻下,带内无杂草蔸。
三、挖穴
整地后即可进行挖穴,由林场根据实际林地情况进行选择机械或者人工挖施肥
穴(机械挖穴详见《机械挖穴作业指导书》)。林场也可以视现场需要决定在人工整地 前进行挖施肥穴。整地后进行的人工挖施肥穴,应定在1mx1m规格的人工扩穴整地中 间或垦带中线位置。如果整地穴间距不等,那应按标准定施肥穴间距,以确保株距与 设计的株行距一致。施肥穴的规格要求:上穴面宽50 x 50 cm;下穴面宽30 x 30 cm; 穴深≥40 cm;单个误差率不允许超过±3%。
四、施基肥、拌肥回土
施基肥是指在苗木栽植过程中或栽植前施放无机或有机化肥的过程。通常给桉
树施放NPK和FMP无机化肥。施基肥的目的在于给新植的苗木提供营养,以确保栽植后 苗木的快速生长,提高苗木与杂草的竞争力。
(一)施基肥
在种植穴挖完后,接着进行施基肥,使用杯子或碗等器具将肥料完全放入种植
穴中。每穴施基肥用量及配方如下: NPK(12-23-8)250g+FMP250g(NPK中已添加B1000ppm
及Zn200ppm)。
(二)拌肥回土
肥料施放于栽植穴底部后,将下半表土与肥料进行搅拌,之后回土满坑并压实,压实回土后的水平高度应与未整地前的一样。回土时,把施肥坑20cm范围内的表土回 穴并敲碎,回到坑内的土壤颗粒直径不能大于2cm,清除栽植穴内石头、土块(直径 >2cm)、草根等杂物。为了避免肥料在下雨时流失或被冲走,尽可能施完肥后即刻回 土。
施肥最重要的是在栽植穴底部充分将肥料与土壤搅拌,以防止烧苗现象发生。
五、苗木选择、运输及苗木现场管护
1.苗木选择
广林 9 号和 DH32-29 为主打品系,辅以 DH32-
28、DH19-
6、DH32-
22、DH32-
27、DH32-26 和莫氏一号(M1)等其他高产高质等品系。
2.苗木运输
运苗运输是指把将要用于栽植的苗木从苗圃运至林地。保证优质健壮苗木在运
输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苗木在运输过程中完好无损。因此,需注意检查
苗木是否遮盖有篷布、是否固定在防滑/晃架内;为避免晃动,检查运苗框是否堆放 得当、稳定。苗木运输过程中行车谨慎、减少停顿次数,以降低苗木受损风险,并合 理安排苗木在路上运输时间以便苗木尽早到达林地和及时安排卸苗。苗木运到工地 后,责任林业员必须安排人员工在指定卸苗点接车以便尽快卸苗。卸苗点要在运苗前 选定,可按以下标准设定:交通便利;平地;靠近林地;荫凉地并且通风;靠近水源; 无水淹; 便于管护;防止牲畜破坏。苗木须按正确数量放置在特制运苗筐内运输,以保证苗木直立及排列有序;苗木安全抵达目的地且苗木状况依然保持良好;苗木到 达目的地后尽快安排卸苗。
3.苗木现场管护
苗木现场管护是指苗木运到林地且在栽植之前的暂时储存管护。苗木验收后,在栽植之前将合格的苗木暂时储存,不合格的苗木要返回苗圃并替换。储存苗木并在 储存阶段保持苗木的高品质。因此要求调度的苗木应按质量标准进行筛选,栽植前苗 木质量与出圃前保持一致;运到林地后要尽快卸苗及放置临时储存点;苗木要尽快栽
植(不能超过7天);苗木置于筐内垂直摆放;苗木筐须放置在阴凉通风处;根据需要定期给苗木浇水,湿度要适中;苗木现场管护期间无病虫害;储存点使用完毕后须
拆除,回收有用材料,妥善处理废弃物;空的苗筐及苗管须运回苗圃。
六、栽植及浇水
(一)栽植
宜雨季造林,在造林季节时尽量提前造林。栽植前苗木先要浸透水,再取出营
养杯,每一施肥穴栽植一株健壮的苗木,利用锄头挖一植苗穴,将苗木竖直栽植在穴 中心,不曲根,深度以超过营养杯面2-3cm为宜,栽植后压紧踩实土壤。在栽植完毕 之日起3天即开始随时巡视苗木成活情况并尽量进行补植,替换病苗、弱苗、濒临死 亡苗等,可重复进行,30天后栽植成活率≥达到100%。栽植苗木时盖土要高过苗木根 顶2-3cm,从离苗15cm的地方从两边将土压紧。若造林地害虫较多,苗木需在栽植时 用杀虫药如地星、白蚁灵等处理。
(二)浇水
浇水用于延长栽植期并提高旱灾期苗木的成活率,但需考虑当地情况后决定。
其决定要素如下:当地降雨量及模式;土壤湿度;土壤类型。综合计划时还应考虑以 下事项:水源;调水;抽水机、水管及水桶;浇水量。
另外,在旱季造林可使用保水剂辅助造林,具体使用操作参考保水剂作业指导书。
七、抚育
(一)除草
除草是指清除掉与桉树苗木/桉树竞争养分的草(杂草、灌木等),减少杂草对
养分、水、空间和阳光的竞争。当杂草的覆盖率>20% 以及草的平均高度>30厘米的时 候就要进行除草。当杂草的覆盖率>20%以及草的平均高度>30cm的时候就要进行除 草。除草的目的在于确保公司在整个桉树轮伐期的投资安全以及保持高的成活率(采 伐时>95%)和高的生长量(>4m
/亩/年去皮材积),除草可采取机械或人工砍草、除草
剂除草、人工开树盘除草、垦带除草。
1.机械或人工全面砍草
利用割灌机或刀具等全面清除林地内的所用杂草灌,除草规格要求林地无杂草
面积≥ 95 %;杂草留存高度≤15 cm,杂灌留存高度≤25 cm;对林木的损害= 0 %。
人工全面砍草需要大量作业工人,而机械除草效率高,减少作业工人需求压力。因此,尽量利用割灌机作业。
2.除草剂除草
除草剂除草是最有效的一种除草方式,其封闭杂草的时间长,因此可作为除草
作业的优选。除草作业要求施喷均匀,杂草灌的死亡率达95%以上,对林木或苗木无 损害。
除草剂除草能控制林下杂草的生长但在环保方面也比较敏感,其操作技能要求
也高,所以必须培训好作业工人,正确操作使用除草剂。具体操作及注意事项请认真 参阅《除草剂作业指导书》。
3.人工开树盘除草
人工开树盘除草主要用于幼林除草,一般在是栽植后第一次除草,要求以林木
为中心半径50 cm 的范围内挖出草和其他植被的根部,对苗木无损害。如果杂草的生 长范围过大过多,则需进行全面除草或除草剂除草。
4.垦带除草
垦带除草,有利于减少杂草的生长竞争,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一种除草
方式。但是,该方式存在较高的水土流失隐患,特别是如果松土越深,水土流失率越 大。不能沿坡度进行垦带,须沿等高线作业。其要求带宽≥2m,垦带深度≥15cm,彻 底清除带上杂草。
(二)施追肥
施追肥的目的在于给树木提供充分的养分,以达到MAI≥4m
/亩·年甚至更高的目标。追肥次数共3次。用锄头在种植行上树的两边挖施肥沟,按规定量施放追肥,施肥量要均匀并无漏施,确保施追肥率达100%。施完后立即进行拌肥及回土,不要 隔夜或隔天才拌肥回土。肥料要和泥土拌匀,回土后踏实或用锄头压实回土面,压实 回土后的水平高度应与挖坑前的一样。
追肥前必须完成林内抚育工作,避免杂草与林木争肥。要随时监测叶片的营养
状况,随时补充必须养分。追肥的配方为:NPK(22-5-13)+B500ppm,规格要求如下表:施追肥的时间和规格要求列表
追肥沟及施肥量
追肥施追肥时间
施肥沟规格施肥量
施肥沟的位置
第一次追肥
栽植后 2-3 个月,雨季
前或雨季中
250g/株
第二次追肥
(1 年生)栽后一年雨季前
或雨季中追肥
350g/株
第三次追肥
(2 年生)栽后两年雨季前
或雨季中,可结合中耕
350g/株
萌芽追肥(第一次)
定株后,可结合中耕250g/株萌芽追肥(第二次)
第二年雨季前或雨季中 追肥
长×宽×深
20×15×20cm
300g/株
追肥沟位置处在株间、行间的两树之间,每次 追肥沟不可在同一位 置
营林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按SOP《桉树造林手册》的技术规格要求及林务总部SOP修订等文件整 编而成,从清山到抚育对造林各作业工序系统地进行阐述,旨在引导现场管理人员正确......
一、人工造林1、什么叫人工造林?什么叫人工更新?在宜林的荒山荒地上(即原来无林的地上)以人工栽培森林称之为人工造林。在原来生长森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以人工栽培森林,则......
2010年营林工作总结一年来在场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各项营林工作有序开展,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阶段性目标。对林场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业指导书......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作业指导书,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