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自主专业发展[全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青年教师自主发展”。
中学历史教师与“自主”专业发展
摘要: 历史教师是历史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中主要途径中最重要的就是“内在驱动力”,历史教师只有获得内在驱动力,才会获得专业发展。笔者试图从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阅读、反思、主动交流三个方式来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斯滕豪斯说:“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教师是关系课改成败的关键。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当人的生存安全等基本需要受到威胁或发生缺失时,人的心理就会引起巨大的内需力。教师由此产生的内驱力是远远大于外推式的培训效果的。所以内控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即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调控下的发展途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专业发展途径。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的发端,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个体成长有五种需要,这五种需要分为缺失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两类。缺失性需要要求在物质生理、生命安全、社会关系和个人尊重感这四个层面得到满足。发展性需要即渴望自我实现,自我实现指个人价值、个性和潜能的全面发展。马斯洛还认为个体成长主要依靠自主学习,每个人都有潜能通过学习来实现自我。尽管需要层次理论最初是用于为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但实际而论,需要层次理论足以诠释中学历史教师自主成长的动力系统。当代大部分历史教师的缺失性需要主要有物质生理、社会关系和个人尊重感三方面,包括衣食住行、与亲人朋友的关系、与同事领导的关系、学生的认可程度和社会的认可程度。历史教师发展性需要是成为一个有风格、有思想的、有境界的教育家型历史教师。缺失性需要会引发历史教师热爱人生、渴求知识文化,发展性需要会引发历史教师反思规划、超越自我。需要缺失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促使中学历史教师不断学习,以增加发展的动力,获得发展的潜能。历史学家钱穆说过一些人生三步骤的传统观念:第一懂生活,第二有事业,而生活需要事业,第三有德性,这是生活事业的归属。其实与需要层次理论不谋而合。懂生活的教师自然热爱人生,珍惜人生的教师更重视教育事业,德性自然是一种教育境界,对人生有不懈追求的教师才能获得境界的熏陶。此外,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发展的途径要依靠个人内在地学习,因而强调自主性,可见中学历史教师自主发展有其实现的巨大潜力。
中学历史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能自觉端正教师心态,避免教师倦怠,充实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基础。历史教师越教越没劲的现象广泛存在,这种现象正是教师倦怠,具体现有很多,比如:对待备课应付了事,对待学生态度冰冷;害怕课程改革,厌烦各种研讨会;上课前步履阑珊,下课后如释重负;上课声音低沉、面无表情;很少读书写作,没有要求和追求等等。追究原因,这类历史教师无非是认为历史教师本是社会的小角色;历史教师只能维持温饱生活;学工作就是让学生考试。其实他们并没有发现自己缺乏的是热情和信念等个人情意方面的因素,没有发现是自己书看少了,导致素质不够,心态不好,信念不足。教师首先要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储备大量的人文知识,提升为师修养。同时中学历史教师要从内心热爱教育事业,将其作为一生的志向去奋斗,从同行和学生那里获得历史教育的幸福感。
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途径为历史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条件,但是教师自身的努力是转化各种条件成为现实的关键。只有教师努力追求自主发展,才有可能将专业发展的收获内化为自身的素养。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成长的方式,对个人理念与情意极为重视。在教师专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情智因素往往能再次拉开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得发展的自主性越来越明显。自主发展程度高的历史教师,对历史教育富有激情,善于协同学生的情感,因此能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获得进步。同时教师自主发展发展事持续内在的发展,阶段性没有教师专业发展那样明显。脱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自主发展也很难见其型。教师自主发展却能不断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后表现就是自主发展的程度越来越高。例如,著名教师夏辉辉将她的成长比作一只蝴蝶破茧,她认为教师的成长更多地是来自社会进步的要求,所以,从业伊始她就以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在专业阅读、教学反思、主动学习、与同行交流中积蓄自主发展的力量。新课程改革之后,夏辉辉老师真正开始思考历史教育本质,她形成了历史是教学生学会思考、感悟智慧的认识,并开始追求自己历史教学的风格,我们比较熟悉的是她大胆塑造“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中“帕帕提”的农民形象,这意味着她已经从更多地内心寻求更高层次的发展,尝试去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如今,当她与历史教师讨论“什么是历史”的时候,就是在感受历史教育的幸福感,她感受到这个话题具有永恒魅力。夏辉辉老师从寻求专业发展起步,形式上获得了许多进步,但是当她开始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历史思想方法的时候,她才开始向更高的层次上发展、真正走上自主发展之路。
在阅读相关的资料后,我将历史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途径归为以下几种:
一、阅读学习充实自己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自主学习是激发潜能的有效途径。中学历史教师在阅读、学习中,能满足需要缺失性需要和发展性需要,进而充实人生。许多优秀教师描述最享受的事情莫过于阅读书籍。说到阅读,四川的一位已退休历史教师李洁说:历史教师有三类书必读:一是史学名著和论文;二是当代历史教育和教学理论;三是新近出版专业历史著作。
1、跟历史专业有关的著作,从古到今,从中到外,有选择地读一些。其一,国内从事历史研究名家学者所写的通史或断代史、专题史的著作,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比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斯塔夫理阿诺斯的《全球通史》、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编写的《东亚三国近代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等。其二,海外学者的著作。比如唐德刚的《李宗仁回忆录》、《胡适口述自传》、《顾维钧回忆录》、《晚清七十年》、《张学良口述历史》《袁氏当国》、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从大历史的角度读蒋介石日记》等,费正清的《美国与中国》、《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伟大的中国革命》、《观察中国》等;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等。这类著作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材料丰富,既可以开阔视野,又可以给日常的教学提供有用的材料。
2、适合个人兴趣爱好的某类书籍及报刊文章,这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而定。比如,一是地方史;二是古代史料笔记,一套中华书局版的唐、宋、元、明、清史料笔记,可以提供除正史以外大量的史学研究素材。三是跟历史有关的相对通俗的读物,著名的人物传记:《丘吉尔传》、《林徽因》;小说《红楼梦》、雨果《九三年》《悲惨世界》、托尔斯秦的《安娜特卡特琳娜》;比如易中天的著作、余秋雨的著作,还有一些长篇小说,陈忠实的《白鹿原》、姜戎的《狼图腾》等。其它像一些杂志,《炎黄春秋》、《中外文摘》、《读者》、《读书文摘》、《读书》等,有一些文章也很实用。
3、专业教学杂志。这类杂志上的文章精悍实用,紧扣教学改革的脉搏,针对性、时效性和操作性非常强,既适宜教师现学现用,也成为教研员工作中比较实用的教研参考资料。历史教学及专业杂志,象《文史知识》、《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炎黄春秋》、《历史学习》、《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等,这样,基本上历史教学的专业杂志都能看到。
二、教学实践反思自己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超越自我是个人发展的最高目标。囿于时代或环境,每个教师的思想都有其局限性,自己一时不能察觉。因此教师要不断反思在教学过程中主体和客体,以及二者的关系,得到一个客观中肯的分析后,再进一步进行教学。提倡反思教学实践,促进行动研究,能完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行动研究是教师的专业实践”然而,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缺乏这种专业的行动研究。历史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不平衡,重视知识,忽视方法,重视结果,忽视过程,重视环境,忽视个人。而历史教师自主发展则强调通过个人不断的学习反思达到超越自我,与行动研究中要求教师要持续不断的努力相当,无疑会促使历史教师做一名反思型教师,并自主进行专业实践。一般情况下,行动研究的主人是教师,历史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切实际问题都可以作为行动研究的对象,行动研究的宗旨是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主要方法是反思,故行动研究也是反思性实践,其成果形式是教育叙事、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极大地改善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历史教师要热爱历史教育,但不能直接地向学生宣传历史的重要性,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根本因素,抓住这个关键,历史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往往不难。成就学生,就是实现自我;要超越自我,还需要将对教育对学生地反思体系化,并做出科研,成就历史教育 历史教师在学过程中,会不断地遇到来自历史知识、历史思维、教育理论、史学理论、教学科研和历史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困扰,面对这些问题,历史教师不应回避,而应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去解决问题,获得个性学习和思考的体验。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能促进中学历史教师自主发展。
三、主动向学者请教与同行切磋
自主发展并不是闭门造车,历史教师要警惕闭门造车。如同旅游,从文字中固然可以神游世界名胜,但比起实地观光,缺少与风土人情的直接交往,而感受不全面。我国历史教师可能看过不少名师和学者的期刊书籍,或多或少知道历史教育界中的知名教师和专家。这样做是想了解,同行想过什么,做过什么,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什么水平。但是,由于书籍期刊的主题和版面有限,历史教师想要了解更多的信息,还需要其他方式,到一个更真实更广阔的世界中去交流。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每一位历史教师备课之时,肯定都会遭遇这些问题,比如“怎么样体现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一课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怎样导入这一课”,“这一个问题怎么分析”,“下一个内容如何过渡”;接着,教师又会想知道,其他历史教师是怎么样处理这些问题的;最后,教师又会想了解,“这个问题史学界现在有什么新材料”,“目前有什么新书好看”。由此,历史教师要关注同行和学者的动态思想,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向学者请教、与同行切磋意在交流看法、了解新知,而不是盲目迷信,失去自我。因此,历史教师还要警惕人云亦云。
从历史教师专业化到历史教师专业发展,历史教师发展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从外在环境上看,提高教师地位、创建校园文化、加强教师再教育培训、增强教师教师间合作等措施在一定程度在促进历史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历史教师发展差距大的问题也暴露出来,有的教师很早就能将自己组织课堂的能力发挥出来,有的教师干了许多年反而越干越没劲。问题何在,在于历史教师个人理想和情意不同。一个充满理想并且感情充沛的历史教师,不仅能不断汲取知识文化的养料,还善于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而教师自主发展注重挖掘这些内在的因素。因此,强调历史教师自主发展必然有助于完善历史教师专业发展。
纵观优秀的历史教师,无一不是书籍爱好者。能每天都阅读的历史教师,不说他其他方面怎么样,但就意志一点,就是超人。更何况,会坚持看书籍的历史教师,必然是从中发现了精神的源泉,进而不断激扬其人生、提高其兴趣、充实其信念,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中,将书中的高品质注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用饱满的精神状态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书籍让历史教师自信、有追求的同时,历史教师会产生好为人师的本能,尽管传道授业解惑也不再是当今历史教师唯一的教育取向,但优秀的教师都想让自己学生成长成才,让学生感受知识和文化的光亮,因此尽自之最大能量给学生好的历史课程,向学生展现历史课程的精彩,为历史教育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全靠自己的定位,选定目标,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做自己的事,走自己的路,终会成功。参考文献
[1]姜勇,洪秀敏,庞丽娟著.教师自主发展及其内在机制[M].北京: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廖军辉.教师专业自主发展三部曲[J].教学与管理.2004.[3]杨炳校.绿色管理:让教师自主发展.杭州日报[N],2005—5(11).[4]陈振华.教师自主发展:当下的意义、途径与条件[J].陕西师范大 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2).[5]丁保录.略论教师幸福与自主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9(3).[6]朱煜.新课程与历史教师角色的演变[J].教学研究,2002(9).[7]夏辉辉.成长——蝴蝶的故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09(10).[8]熊冰玉.理念与实践:中学历史教师自主发展的内涵、特征和意义[D].温州:温州大学,2012.[9]崔汝冠.中学历史教师专业发展途径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引领教师合理规划促使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专业自主发展化发展是统一的,教师职业生涯应由教师自主规划,教师专业化也应由教师自主发展,而学校领导者则应......
教师自主发展赵良艳一、个人现状我是1997年参加工作的,任高级职称,县级骨干教师。2002年获得本科学士学位,2010年6月获得英语教育硕士学位,现在任高中英语教学工作,学生成绩名列......
教师自主发展浅析生化工程系 08综理 韩笑摘要:教师自主发展是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在专业上不断进步和提高的过程,其基本特点为发展需求的内在性、发展风格的独特性及发展......
《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学习体会非常有幸参加远程国培学习,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听了以《自主发展取向的教师专业成长》为题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汤教授讲座中一个个鲜活......
《教育科研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心得进入新课程,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因此,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才能不被淘汰,要通过多渠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