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征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传承传统文化征文”。
走进唐诗
牟平玉林店中学 初四一班 杨晶 指导教师:姜海涛 古人有道:“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于诗词歌赋,从儿时起就觉得这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走进唐诗便来到了自由的海洋。无论是风神初振的初唐诗,还是风骨神韵俱佳的盛唐诗,无论是创新求变的中唐诗,还是试国余韵的晚唐诗,总能给你心灵的震撼,总能带给你莫名的悸动。吟诵着华夏经典,品悟着三百首唐诗,我诗意地前行……
山水之气
轻轻翻开《唐诗三百首》,和王摩诘一起畅游山水之间。一轮皎沽娇美的圆月在松枝间穿拂,如水的山间软泥上缥缈着点点精巧的光斑,如碎碎的宝石镶嵌在大山的锦缎上,自然而不虚浮,淳朴而不媚俗。一泓清泉静静地流淌,柔柔地穿梭在林间,不时地撞击在石壁上,蜿蜒成圈圈涟漪,美好诗意地荡漾开来,在溪畔的静夜中氤氲成心中浅淡的思绪。
《唐诗三百首》,让我欣赏如此温柔的山水之气,美哉!
云天之歌
缓缓翻开《唐诗三百首》,和韩昌黎一起放歌云天之上。韩昌黎是尘埃里一朵不败的圣洁之花,他铭记着“达则兼济天下”,冒死劝谏宪宗不迎佛骨入京,可却忘了“穷则独善其身”,最终被贬潮州。这八千里的潮州路,走亡了爱女,走短了春秋,走白了双鬓,却没有走灭这忠贞不渝的赤胆忠心!在潮州,他兴教育,修水利,竞让这潮州的山水尽姓了韩!
《唐诗三百首》,让我感悟如此忠诚的云天之歌,壮哉!
风月之韵
静静翻开《唐诗三百首》,和李商隐一起长眠风月之中。“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是他的痴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他的感叹;“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他的祈愿;“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是他的不羁。那缕坚贞的信念,那份美好的情愫,在历史的尘埃中弥漫成了永恒的缠绵缱绻。
《唐诗三百首》,让我体味如此悱恻的风月之韵,妙哉!
沏一杯菊花茶,捧一卷诗三百,窗外有风透过湘帘。蓦然回首,细细欣赏那温柔的山水之气,感悟那忠诚的云天之歌,体味那悱侧的风月之韵,听一听巴山夜雨,品一品官商角羽,倏然,忘了问今夕何夕。我走进唐诗,看人生三千景,悟世间五千情……
点评:文化之魅。本文选取了《唐诗三百首》这一极具文化底蕴的读本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采用唐诗素描的形式,情境再现诗歌所描绘的优美意境及缠绵缱绻的情感,读后满口生香。
结构精巧。全文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选取三个诗人的作品分写读唐诗能领略到山水的美、人物精神品质的美、情感的美,每个片段叙述完后采用一个结构整齐的句子议论点题,结构清晰、流畅。
语言诗意。综合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长短句相结合,营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美。读此文就像品读一篇优美的散文诗,灵动诗意的语言显示出了作者超常的才情
传承传统文化争做美德少年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中华民族是五千年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承继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香九龄,能......
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征文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百事孝为先”。做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我们有责任做中华文明的传承者,宏扬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用我......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4篇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征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时间的沉淀下,我们积累了数不清的智慧与美德,我们要始终把美德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征文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第一篇......
传承优秀文化,争做美德少年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