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灵山寺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玉环大鹿岛”。
唐代名刹玉环灵山寺
玉环县灵山寺,座落于风光秀丽的楚门东西村西岙,四面环山,双溪长流。寺始建于唐代咸通年间(860—874年),唐朝懿宗皇帝李冶金赐封灵山寿圣寺,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又整修寺庙,殿宇宏伟,名闻四方,宋神宗赵顼赐额“灵山寺”,直至明朝,列为玉环十大寺院之冠,是浙南有名弘法道场。当前,灵山寺为本县重点寺庙之一。古寺千年话沧桑
东西村古称“竹岗”,是玉环县人文荟萃、名人辈出的历史古村。东西村山清水秀,人文景观众多。既有东岙关庙等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又有陈参墓、戴明故居等杰出历史人物纪念地。保有完好的古景点有:唐代古刹灵山寺、北宋古樟、千年古井、明吏部郎中陈参墓及石马、石羊一对,古桧树一株、宋代三板桥一座、宋代石擂鼓一对、千年关庙一座,还有戴明亲手建的古月湖及附近一口水井。灵山寺就座落于此人杰地灵之处,历朝历代都有关于灵山寺的奇闻。
早在唐朝咸通年间,高僧启爽云游到此,见这里山青水秀,一尘不染,心生欢喜,便在筠岗凤凰山结茅诵经,宣扬《妙法莲华经》。一天,偶而听得山南有钟鼓声响,便循声寻去,只见海潮直抵山下,拍滩击岸,鼓磬之声即由此发出。和尚心想,在这里建一所大佛寺,该是一件好事,可惜陆地太少。他对着大海说:“龙若有灵,潮水不涨没滩涂”,后来海潮果然不复上涨,遂建成佛寺。这件奇事,由地方官奏报唐懿宗李漼,以为实属道德所致,朝廷派人敕封灵山寿圣寺。
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法敬、法成师兄弟,发动全寺三百多僧侣,下海涂筑塘造田七顷,自力更生,种菜种粮。这创举感动了宋神宗赵顼,即御赐匾额一块,以示嘉奖和鼓励,并拨库银扩建。
元至治二年(1322年),不幸一场大火焚烧了灵山寺。顺元年至至正二十四年(1330-1364年),方丈一濂大师,发菩提心化缘三十多年,重建灵山寺。据永乐年间《乐清县志》记载,僧人从芙蓉山求巨木集置于清江渡口,正为如何运回而着急时,风雨暴作,其木漂流,越海过港,直抵山下寺前,一棵不少,成为当时奇闻。
元代名士陈高,曾中进士,当地楚门人,秉性聪慧,博学工诗词,喜淡泊,先住温州松台山,后长住楚门灵山寺二年多,写下了数十首有关玉环风情、世事、民生的诗文。为玉环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据说他夙世为灵山寺僧人,所以来到灵山寺好像故地重游,先世住过的房舍,历历在目,记忆忧新,他欣然挥笔写下了“重修灵山寿圣寺记”,刻于石碑。
据《玉环古志》(33页)“方外”中记载,乾隆年间,灵山寺慈明和尚,严戒行,通文墨。一日外出,其僧徒私买海螺,去其尾壳煮食之。已煮熟矣,适慈明归,众皆避去,慈明取而撒之前溪,口诵偈言(即真言密咒)送入清溪流水中,嗣后,溪沙中往往爬出螺蛳,缺尾半截,而鲜活如故,而今寺前溪中螺蛳均无尾部。
民国期间,灵山寺常住僧尚有四十多人,仍不失大寺气象,当地名僧见池法师为方丈。解放后,到了**时期,灵山寺已变为白地。后经华芳尼师买回一部分地基,天台僧人悟尘法师、临海僧人净明法师,陆续修建了大殿和厢房,了相法师重建五间天王殿,目前灵山寺正在逐步恢复往昔规模。
千百风雨,几度兴衰,现寺前仍有三板桥、石牌坊、七宝塔、卷洞桥、十八踏、石狮子、擂鼓门、九株樟等诸多文物古迹。灵山古井位于灵山寺前西南侧,为宋代掘成,块石叠砌,井栏为宋代原物,井水仍清澈爽口,1990年被县人民政府立为重点文保单位。七枝塔位于灵山寺前,为宋末元初建。九株樟中至今还有大樟树一株约有800余年。明代文人戴乾有诗云:
灵山钟佛国,僧寺胜天台。
七塔当门立,三桥带水开。
黄梅随意熟,紫竹几时栽? 运会应恢复,师携锡杖来。
别具一格晒经节
据资料介绍,六月六这天古称天贶节。在明代,“浣濯什器、沐发、浴猫犬。”俗传这天是太阳生日,寺庵僧尼集信众,把收藏经卷翻晒一遍,所以民间还称六月六为“晒经日”。传说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经,不慎将所取的经书丢落到水中,急忙捞起晒干,才得以完好地带回,由此寺院都在六月初六把所藏的经书翻检出来暴晒,以利长期库藏。
随着寺院殿堂的复兴,佛教节日亦相继恢复,农历六月初六日,是灵山寺的传统晒经日。
灵山寺的佛教经典系清龙藏版共计168册。每年逢六月初六日,全寺僧众结集在法堂内,由维那师组织指挥,随着三声磐响,齐声吟唱杨枝净水赞,接着齐声念诵“大悲咒”、“十大小咒”后,由监院持着经橱钥匙,打开经书橱,僧众各拿着一只盘子排队,依次将经书宝卷放列盘中,顶在头顶上拿到外面事先搭好的晒书架上进行翻晒。东西村的不少村民自发到寺中做麦饼、烙麦饼,中午举行麦饼素斋宴席。下午三四点钟时,用同样的方法,用盘子将经书顶在头顶上送回来,依次核对,按编号入橱。整个节日既严肃又隆重,充满着晒经学经、珍惜法宝的传统佛教文化气氛,成了玉环县别具一格的佛教传统节日。灵山寺俚歌
灵山寺俚歌是由乾隆皇帝游灵山寺的传说中流传而来。乾隆皇帝游江南,有一次他慕名想来朝拜灵山寺,走到对面山时,天色不早,向一牧童问路,这个牧童比较顽皮用牛鞭向山深林茂处 4 一指,说了一连串顺口溜:“山连山,岙连岙,天马山里东西岙。东西岙里石马坦,石马坦下黄泥坎,黄泥坎下三板桥,三板桥里石牌坊,石牌坊下七支塔,七支塔里九株樟,九株樟下卷洞桥卷洞桥外十八踏,十八踏里石狮子,石狮子里灵山寺。”其实这些都是灵山寺周围的景观和建筑,皇帝以为路还很远就打道回府去了。事后,主持为未作迎接请罪于当朝,乾隆皇帝也算幽默,说不知者情有可愿,既然有二朝敕封,我干脆凑个热闹,来个三朝敕封,赏赐给灵山寺一对石鼓墩永镇山门,从此,灵山寺就有了文官到此落轿,武官到此下马的规矩。
灵山寺俚歌
山里山,岙里岙,天马山里东西岙。
东西岙里竹岗寨,竹岗寨里花园街。
花园街里石马坦,石马坦里白石滩。
白石滩里花柳池,花柳池里尚书祠。
尚书祠里石马槽,石马槽里三板桥。
三板桥里石狮子,石狮子里石牌坊。
石牌坊里石牌廊,石牌廊里九株樟。
九株樟里七枝塔,七枝塔里十八踏。
十八踏里石香炉,石香炉里石擂鼓。
石擂鼓里山门殿,钟楼鼓楼列两边。
山门殿里金刚殿,金刚殿里是大殿。
大殿里面讲经堂,讲经堂里藏经房。
两横边,都厢房,第一透是迎客堂。
随后观音地藏殿,僧房斋堂方丈房。
殿里殿,堂里堂,房屋连片山里藏。
木鱼钟磬日夜敲,香烟袅袅红烛烧。
皇帝赐额灵山寺,寺院名声传四方。
《灵山寺》是坐在灵山寺的银杏树下,仰望着寺后的凤岭,想起了你。自从认识了你,又听捏骨师说你身上有九块凤骨,我一见到凤这个词就敏感。凤当然是虚幻的动物,人的身上怎么能有着凤......
灵山寺导游词香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原第一古刹---宜阳灵山寺。灵山寺又名报恩寺,报忠寺,玉泉寺、悬泉寺等。坐落于灵山主峰山腰,全寺因山而建,背依灵山,面临洛河,不仅......
灵山寺导游词讲解香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原第一古刹---宜阳灵山寺。灵山寺又名报恩寺,报忠寺,玉泉寺、悬泉寺等。坐落于灵山主峰山腰,全寺因山而建,背依灵山,面临洛河,......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9篇重游灵山寺作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灵山寺导游词讲解,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