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核危机与中国的现实选择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与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核危机与中国的现实选择
摘要:朝鲜半岛形势错综复杂,朝美历史积怨和制度歧见积重难返,双方围绕核问题展开的政治外交手段一度将朝鲜半岛推向战争边缘。朝鲜半岛问题事关中国重大安全利益,中国应未雨绸缪,增强危机意识,及早准备应对方案。中国应借鉴历史上与朝鲜半岛的安全互动模式,以新型单向安全保证作为未来处理与朝鲜半岛国家安全关系的长期稳定模式。
关键词:朝鲜半岛问题 安全互动模式 外交
中国处理朝鲜半岛问题的现实方案,应在稳定现有格局和为建立长期稳定模式创造条件中进行待机选择。一个国家的外交行动的选择自由度是由地缘 政治 环境和外交权力结构决定的。中国对朝鲜进行支持,并不是要朝鲜知恩图报,在中国解放 台湾 的时候派遣朝鲜人民志愿军参战。中国对朝鲜进行支持,从而对朝鲜外交拥有实质性的否决权,更重要的还是为了保持中国的外交行动的自由。不至于在毫不知情和毫无 影响 的情况下被拖进一场不愿意从事的大战当中。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如果追求一种简单透明,无牵无挂的外交政策的话,可以不需要与朝鲜的联盟关系,因为这种支持改变不了中国在外交权力结构所处的弱势地位。但是朝鲜是绝对不可能丧失中国的支持的,这种支援一旦撤销,朝鲜将走投无路。事实上,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在三八线上通过朝鲜来抵抗美国人的压力,其意义远远比在鸭绿江边中国独自抵抗美国的压力来得重大。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外交斗争 艺术 的最高境界。为了中华民族的再一次崛起,不能幻想会有一个完美和最终的解决方案。因此时刻监护和守卫中国的国家利益,使任何国家都不得轻视中国的表态和忽视中国的国家利益,这是中国的朝鲜半岛外交政策的关键所在。中国的地缘政治目标就是,除了俄国与印度两个地缘政治上的躲不开的冤家以外,任何其他大国势力,不得在中国的周边地区保持军事存在。而对朝鲜的全面支持,就是抵消美国在朝鲜和日本驻军的最有效的反击手段。我们应该承认,新中国的开国者的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我们最可爱的一代人的英勇牺牲,为中国保住了五十年的和平时光,制止了强敌大规模入侵中国本土的极端危险的格局。一个战略决策已经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持续发挥作用,而且将在今后的数十年中继续发挥作用,这在外交史上是了不起的奇迹。
朝鲜目前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外交斗争中可以忽略。根据互不干涉内政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不应该对其发表评论,也不应该加以过分的关注。一个大国的外交战略决策不应该被那些表面现象所误导。外交斗争依据的是永恒不变的地缘政治法则而不是那些虚有其表的意识形态空炮。而且一个弱小国家长期在巨大的压力和威胁下生存了下来,尽量依靠自己的力量保卫自己,这是值得任何一个强大的对手尊敬的。对于中国这个潜在的领袖国家来说,只有采取以弱抗强和扶弱制强的大战略,才能够最后由弱转强。中国可以以巨大的经济吸纳能力,扶助朝鲜经济,两国间实现资源、市场和利润共用。这对于中国有利有弊,但是即便是弊多利少,甚至有弊无利,中国也是可以承受的。何况只要不打仗,朝鲜又能将中国拖累到什么地步去呢?何况实际上,在联盟关系中助人即助己。帮助盟友强大起来,更有效地抵抗共同的敌人,这并不是毫无裨益的。二战后美国的经济输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中国可以考虑以东北作为一个大特区,一方面作为粮食出口基地向朝鲜、俄国甚至日本出口粮食,一方面在轻重 工业 和军事工业生产方面与朝鲜和俄国合作。在这种合作关系中,也许中国将损失一部分利益,但是与中国将获得的战略利益以及对霸权国家所作的让步来对比,这种代价是值得的。中国的周边国家蒙古、朝鲜、越南以及缅甸等国都是这种互助模式的有效合作者。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说,中朝全面合作也许不会给中国带来利润。但是从均势外交的角度来说,对弱者让步不会导致外交格局的质变,尤其是这种让步是有限的,仅仅是在某些物资和资金上做出让步,而不是牵涉到国家战略利益。而对强者让步将导致战略回旋余地和反击的手段一步步地丧失,最终使得本国受到霸权国家的任意摆布和绝对控制。
国家利益分有形的和无形的两种,有形的是领土面积、人口和财富总量。无形的是国家威望、战略缓冲空间以及战略决策的自由度。一个国家的灭亡很少是在一次大战中一触即溃的,那些国家的灭亡都有前奏。那就是国家威望的逐步丧失,战略缓冲空间的被剥夺,战略决策失去自由选择的余地。虽然时机和力量对比对己极为不利,但是却只能被迫走向全面战争。因此一个国家应该为本国争取较高的国家威望、较大的战略缓冲空间和较多的战略选择余地。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生存和更好地 发展 下去。
如果发生朝鲜与美国的军事冲突,中国很难置身度外,因为朝鲜半岛是一座通向中国的「桥梁」。要遏止这一地区可能发生的战争,周边国家如果采取威慑行动,则可能包括常规力量与核力量两方面。威慑行动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力量;
二、使用力量的决心;
三、自身防护能力。
美国在朝鲜半岛每年都进行大量军事演习,即使没有发生危机,中国也应该加强自身的军事力量。1950年朝鲜战争初期,美国方面在对中国支援朝鲜的决心 问题 上曾经有过严重教训。但是美国汲取了教训,对于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的「五八」轰炸中国使馆事件,一些舆论认为这是美国方面对中国的一次试探。对于类似的事件,如果中国没有回答,那么美国方面就会对中国保卫自己的决心做出错误的判断,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危机。
从地区军事力量对比看,恢复平衡是打消美国任何入侵的念头的要点。众所周知,朝鲜只同中国接壤,任何外国军队在朝鲜的存在都是对中国的威胁。美国朝鲜战争期间就在朝鲜半岛部署了战术核武器,因此所谓「朝鲜半岛无核化」在美军撤出朝鲜半岛之前根本就是一句空话。
谈论到这个地步,最重要的事情就相当清楚了:不管朝鲜核危机乃至总的朝鲜问题有多复杂,也不管处理这些问题需要多么慎重和详密的思考与政策,中国在朝鲜核危机方面的至高战略利益或首要战略目标,在于坚决促使朝鲜同核武器绝缘。从另一个角度说,正是由于这些问题高度复杂,特别是包含种种多少带有“熊掌和鱼难以兼得”意味的利益选择、政策选择、甚或伦理选择矛盾,就更需要及早分辨至高的战略利益,及早坚决确定首要的战略目标。做到了这一点,其他战略目标和战略工具的选择范围和轻重缓急次序就有了得到合理确定的首要保障,并且也会变得远不那么困难。总之,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上,中国的最高利益(同时也是对中国和东亚来说的最高道义)在于尽最大可能同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政府合作,尽最大余地对朝鲜施加影响,以坚决达到使朝鲜同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绝缘之目的。同时,也应该利用此次危机调整中国的外交策略,以应对中国的崛起对世界和自己的冲击和影响,使外交更好的服务于中国的最高国家利益。更重要的则是积极整顿军备,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应付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果「朝鲜核问题」引起一场战争的话,那么多年以后人们只会记得这场战争的结果,而不是起因。正如今天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丰臣秀吉入侵朝鲜的理由。人们只会记住战争的结果:或者中国出兵援朝,赶走了入侵者,保卫了自己的安全;或者朝鲜被外敌占领,中国的安全受到长期威胁。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上屹立五千年而不倒,正是因为我们的先辈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之策。崛起中的中国更应以一个强者的姿态来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以自己的实力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参考文献:
虞少华:〈朝鲜半岛形式的发展与前景〉──国际问题 研究。1997,4。
程玉洁〈2003的朝鲜半岛形势回顾〉──国际资料资讯。2004,2。
王斌:〈朝鲜核危机与日朝关系正常化〉──东南亚研究。2004,1。
汪洋:〈解读朝核**〉──人民论坛。2003,3。
扬国强,俞静:〈重压之下走钢丝──朝核问题北京六方会谈侧记〉──中国记者。2003,9。
罗援:〈中国为什么能在六方会谈中起到特殊作用〉──领导之友。2003,6。
许漪:〈朝鲜半岛的格局与未来〉──东北亚论坛。2003,2。
一朝鲜半岛核危机与中国的现实选择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朝鲜半岛一直是中、美、日、俄四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历史上的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朝鲜战争、长期冷战等使大国卷入......
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一、朝鲜半岛与中国国家安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1.朝鲜核问题 2.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 3.泛高丽主义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二、地理位置的评价,包括......
朝鲜半岛局势与中国安全从抗美援朝到现在紧张的半岛局势,中国似乎就一直与那东北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有人说,朝鲜是中国伞保护下的宝宝。在前面先给一些有关这次半岛局势......
浅谈中国与朝鲜、伊朗核危机 学院:经济学院班级:经济0903 姓名:马芯蕾学号:20091385核,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陌生而又不陌生的词的词。说它陌生,是因为就现在而言,我们作为一名学生,无......
我的博客.收藏.关注.动态 情系中华|微博给TA留言.收藏博文朝鲜半岛局势发展与中国的选择[46867阅] 标签:军事(2010-12-22 10:31)从上个月的23日至今,国际上没有一处局势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