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实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孙权劝学教学实录”。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一)师:翻开《三国演义》,就会看到这样一首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师: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个风起云涌,英雄辈出的时代,一起来笑谈发生在英雄们身上的一个小故事——《孙权劝学》。
(二)师:读课文,读准字音
生:邪(yé)这是个通假字。
师:卿,就是那个爱称,“卿”字对不对,大家找到没有?哦,这个字相当难写,我们一起用左手来写写看,这样会记得更深刻。
生:“更”,gēng 不读gèng,为什么这里念“gēng”,不念gèng呢? 生:因为是重新,改变的意思。
师:孤岂欲卿治经wéi博士,还是wèi博士? 生:wéi
师:因为他的意思是什么? 生:当
师:啊,是当,是作为的意思。
(三)读课文,疏通文意 学生齐读全文
生:“蒙辞以军中多务”这句话我认为意思应该是“吕蒙用军中军务繁多来推辞。” 这是一个倒装句。应该是“蒙以军中多务辞”。
生:还有,“博士”应该翻译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生:还有,“耳”,是语气助词,是“罢了”的意思。
„„“博士”、“往事”、“耳”,这几个词都应该按照古代的意思来翻译,这些词跟我们现在都不一样了,我们把它称之为:古今异义词;
(四)师:现在我们对这篇文言文的翻译还有没有问题? 看大屏幕。一起来,朗读要准!学生读断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师:读得好啊,比读课文还要好啊,说明意思的理解到达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境界。这其实就是读古籍啊,是不是这样子的,古籍都是由右到左的,而且都是竖排的,而且没有什么? 生:标点符号!
师:其实我们的古代人书籍上就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标点符号是后人加的,是谁加的我也不知道,但是,为什么要加标点啊?不加标点不也能读吗? 生:这是为了断句,使翻译时候意思更通顺。
生:有些时候,加了标点想把他想表达的语气给表达出来。比如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有一个反问的语气,他加的是感叹号,我觉得应该加问号,这样有一种反问的语气。
师:能把人的语气、感情、甚至是内心世界都传递出来。那么,你觉得我们的编者,标点加的好不好,哪一个标点用得最好?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生:“不可不学!”中一个感叹号传递出孙权的强烈的要求。
师:其实这个感叹号还有前面的几个字相呼应呢? 生:不可不
师:但是,你是否觉得孙权太严厉了,以自己的权势来逼迫吕蒙啊 生:不是,他是为了增强吕蒙的才能,让吕蒙更好地为吴国效力。
生:他应该很信任吕蒙,你的武功已经很好了,如果加上一些才略你就智勇双全了,他要把吕蒙培养成吴国的一位名将。
师:大家的意思老师明白了。也就是孙权在向吕蒙下严厉的命令的同时,又同时透露着对吕蒙的一种期待。其实从一个字中可以看出来,哪个字? 生:卿
师:“卿”什么意思? 生:爱卿
师:情感上是非常期待,非常诚恳的,但是语气又是很严厉,坚决的,这叫——语重——心长!师:说的好不如读得好,谁来读? 一生读
师:心很长,语还重不重? 生:不重
生:我觉得“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个感叹号也用得很好,有让人回味的感觉。师:回味出什么感觉来呢?
生:好像是吕蒙在教导鲁肃,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一个人。师:咦,这个吕蒙怎这么大胆?鲁肃可是吴国的三军都督啊
生:我觉得这里是透露出吕蒙已感觉到自己很有才华,他已经比较有自信了。生:“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这个感叹号可以看出鲁肃很吃惊啊 师:怎么个吃惊法?你能把这种感受具体地说出来吗?
生:这说明吕蒙的才智进步非常大,可说是飞跃,在吴下的时候,鲁肃感觉吕蒙还是很一般的,而吕蒙现在的改变已判若两人,所以这个感叹号表现了鲁肃非常的吃惊
师:如果我们把这个感叹号与前面的另外一个词联系起来,那就能感受的鲁肃的吃惊了,是什么? 生:大惊
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是说一说哦,“与蒙论议”,开始„„ 生齐读: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师:以前称吕蒙为什么? 生:阿蒙。
师:古人叫名字,直呼其名,其实是一种——不尊重。比如那个曹操,如果直呼其名,就叫他曹阿瞒,如果尊重他应该称之为“曹孟德”;而吕蒙,先前被人唤作“阿蒙”,现在则应该被称为“吕子明”。称呼的变化中,我们也能体会到吕蒙的变化之大和鲁肃的惊讶之深。
师:有个标点,前面有个同学说感觉用得不太好,“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也觉得是不太好,这里应该是问号才对是吧?是责问他呀,孙权前面不是语重心长地跟吕蒙说吗?可吕蒙怎么办?推三阻四,我事情很多啊,作业很多啊(生笑),对不对?是感叹号还是问号? 生:感叹号,老师说这是责问,生:我认为这个时候孙权可能有些伤心,因为吕蒙不明白他的用意。
师:那你认为这个感叹号中透露着孙权的遗憾,可能没有伤心那么重,但有一点点遗憾。我们来看看下文:但当涉猎。他这个时候很生气吗? 生:没有
师:他还想干什么? 生:开导吕蒙。
师:这样看来,这个感叹号还是比较好的。这个感叹号透露出孙权内心的遗憾和对吕蒙的器重。我们试着用问号和感叹号再读一次 生读
师:有什么区别
生:我觉得感叹号有慢慢开导之意。而问号有些放弃,生气的意味。师::所以感叹号中透露着期待,我们再来读一次 生读:
师:如果把下面的话再加进去就更好了 生读
师总结:从这些标点符号中,我们渐渐感受到人物的音容笑貌,甚至感受到他们的性格。我们说出来,还要把它读出来。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
师生分角色朗读。(一生当吕蒙,一生当孙权,一生当鲁肃,师生读旁白)
(五)师:八百多年后,有一个叫做苏东坡的人站在长江边吟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东吴,就是这样一个英雄豪杰辈出之地。他们是„„ 生读:
孙权:英武果断,胆略过人。19岁继承其兄孙策之位,力据江东,后联合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早年果敢有胆,后多读史书、兵书,学识英博。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军事家。
鲁肃:治军有方,虑深思远,见解超人,继周瑜之后掌管吴军。三国时期吴国著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
师:他们都是英雄,但是我在想:今天我们所读的一个小小故事当中,你,能看出他们是英雄吗?能看出他们成为英雄的某些品质吗?从文中找,从句子里,从词语里面找。生:我认为鲁肃是英雄。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可以看出。师:此话怎讲?
生:鲁肃在与吕蒙的论议中发现吕蒙竟然有如此的才略,马上就刮目相看,去拜见他的母亲,这说明他对吕蒙很尊重。
师:尊重吕蒙就要拜见他的母亲吗?而且是“遂拜蒙母”,“遂”什么意思? 生:于是,就
师:他干嘛要急着拜见吕蒙的母亲呢?
生:这有点像八拜之交的意思,也就是说吕蒙的母亲就像我鲁肃的母亲一样。师:按你的意思,这个“结友而别”的“友”,是怎样的朋友? 生:犹如兄弟般的朋友。
师:很有道理,这话可看出鲁肃怎么就是英雄呢?
生:他能完全改变自己原先对吕蒙的看法,变得如此器重吕蒙,体现他对人才的尊重。师:改正自己观点,尊重人才,广交好友,广交天下义士。
生:孙权他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当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的时候,孙权不仅没有生气发怒,而是继续耐心地开导他,我在想如果没有孙权做一番耐心的教导,吕蒙也不会发奋读书,成为智勇双全的名将。
师:你的意思是孙权的一番话,改变了一个人。那怎么就是英雄了呢?
生:从他对待吕蒙这样一个将领中,就能看出他治理国家的方式,有长远的目光,而且善待人才。
师:这是一个会用人才,会发掘人才的君主。
生:我想说说吕蒙,“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从这里看出,鲁肃已经很吃惊吕蒙的才略了,说明吕蒙的才略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进步,他在学习中一定下了很多的苦工。
师:你是从鲁肃这个角度看出来的,作为三军都督的鲁肃对吕蒙如此吃惊,可见吕蒙的进步之大。原先可能是“一介——武夫”,“一介——莽夫”,现在成了这么一个有才略的人。师:我们没时间继续讲下去,但是大家已经基本讲出来了。所以说那个孙权是很会用人的,有一次曹操看见孙权的军队,非常的感慨,他说:如果我有这么一个儿子就太好了。这个话就是:生子当如孙仲谋。连诸葛亮都评价他说:贤能为之用。就是说很多有贤能的人都被他用起来了,在我看来,更确切的说,被他用起来后,那些人展现了他们的贤能之处。吕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依次介入资料并解说: 孙权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诸葛亮
纳鲁肃凡于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吕蒙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早年果敢有胆,后来折节读书,识见精博,渐能克己让人,有国士之风。——孙权 鲁肃
(吕蒙)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轻财重义见英奇,圣主贤臣是所依。——《三国门•鲁肃》
总结:鲁肃是个仗义的英雄,孙权是英雄识英雄,鲁肃是英雄敬英雄,而吕蒙则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英雄。
(六)师:今天我们简单了解了一些这些英雄的故事,我们还得感谢一本书,这篇作品出自哪里?谁编的?
生:《资治通鉴》,司马光。
师:司马光大家知道,就是那个砸缸的小朋友对不对?(生笑)现在他是一个老朋友了,但是,我在想,《资治通鉴》是一部恢宏的史书,但为什么要选取这么一个历史的小插曲,小故事来讲呢?如果你是司马光,你会怎么说? 生1:我们要从小的故事里发现大道理。师:哦,什么道理呀?
生1:对待别人要谦虚,不要以固定的眼光来看待别人。
生2:以小见大,从小事情中也看见孙权、鲁肃、吕蒙这些英雄的才干。师:英雄,不仅仅是表现在恢宏的事业上。生3:一个故事中能体现三个人的秉性。
生4:这篇文章能让我们感受到三个人不同的性格,而且从吕蒙的身上,我们可以明白时间是靠人挤出来的。
师:哦,我们刚才说的这是一部史书啊,但你现在好像是在说一本学习用书(生笑),我还是接起先那位同学的话,吕蒙本来是一介武夫,但是他后来却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吕蒙打败了谁? 生齐答:关羽
师:吕蒙打败了关羽,整个三国的历史都被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历史可能都因此被改变了,所以司马光说: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我们可以从一件小小的事情当中,获得借鉴。老师也针对这件小事写了一句话,大家一起来读一下。学生齐读:慷慨伟业大丈夫,平凡小事亦英雄!全课结束。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孙权劝学》教学实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 【课文品读】 《孙权劝学》是一篇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言短文。故事主体只有两个部分,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孙权劝学教学实录,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孙权劝学教学计划 宁安镇范家学校 语文教师 孟秀梅【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
孙权劝学教学实录孙权劝学一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孙权劝学教学实录,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