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庄中学校志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金庄中心学校”。
金庄中学校志
概述
金庄中学位于太和县城区东南4公里,城乡相接的金张行政村境内,051乡道东侧。学校创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为公办农村初级中学。
学校今占地1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895平方米,现有六、七、八、九,共四个年级,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余人,教职工24人,有2幢教学楼,1幢学生宿舍楼,1座师生餐厅,1幢在建教师“公租房”。
金庄中学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教学环境优雅,教学设施完善,教师队伍积极进取,扎根于乡村,服务于一方乡土,培育了代代桃李的芬芳。
学校沿革
一九六九年(*中),上级指示“小学不出村,初中不出社,高中不出区。”八里小学在原本完小的基础上办了初中班,名为“八里小学的戴帽初中”,校舍和教师都是八里小学的,这是金庄中学的雏形。
一九七零年春,八里小学南一公里处有一所农林局办的养蚕场,因文化大革命停办了,该场有场房二排,共12间闲置,当时,公社领导刘效儒就让八里小学的初
一、初二两个班搬到该场,有王西山,王培新任班主任,但仍属八里小学领导。
一九七二年春(当时是春季招生)八里小学的初中班全部迁到蚕场,三个教学班,百余人。初中班脱离了八里小学的领导,行政和业务都从属于城郊区教育办领导,任命尤继龙成为校长,学校定名为“八里中学”。
一九九二年春,行政区划实行撤乡并镇,金庄中学被划为城关镇,由城关镇教育办公室领导,八里中学更名为“金庄中学”,沿用至今。
学校建设
建校初,学校借用当时农林局养蚕场闲置场房作为教室。
七十年代后期,随着生源的不断增加,教室不够。学校发动群众建校,办法是:学区内各生产队分派缴砖、土地、麦秸秆任务,初中学生每人年级开学后也缴二十斤麦秸秆。二年共建草房15间作为教室之用,建办公室4间,并初建学校大门(面向西)。
八十年代始,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学校分期分批将原建土房扒掉,盖建了大瓦房作为标准教室,宽敞明亮。
八十年代初,学校仍有一排草房,两排瓦房。围墙大门为土筑木建,校园路面泥土裸露,既无硬化,又无绿化。
九十年代初,学校先后从县农场,人民武装部租地共一十五亩,拆除原有草房和泥墙大门,建瓦房18间,学校大门北移十五米并扩建。
九十年代后期(一九九五年),学校又从县农场租地6亩,新建880㎡教学楼一座(现西教学楼),在原大门北十米处,新建大理石校门,并镶铜字“金庄中学”,另配备仪器室、资料室、体育设施等。
二〇〇四年,学校建650㎡教学楼一座(现东教学楼)。二〇〇八年开始,在各级政府与领导的重视下,在城关镇以陶建为校长的中心校领导的支持下,金庄中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校填土6000m3,扩建校园1000㎡,新建围墙300m,硬化校园10000㎡,新建1550㎡学生宿舍一栋,465㎡学生食堂一栋,建标准篮球场一个,280㎡厕所一座。学校先后又投入数万元新建花圃、回廊和水池,购栽培植各种花木万余棵,绿化校园2000㎡,二〇一一年,学校被评为“阜阳市花园式学校”。
现如今学校总占地14600㎡,总建筑面积3895㎡,绿化3000㎡。另有,教师“公租房”一幢,正在建设中,不久的将来即可投入使用。学校设标准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各一个。图书室一个,二〇一四年补充图书9524册,现有图书达14000多册。各班级均配备多媒体一体机一台并接入互联网。
金庄中学已由一个简陋“小”学校,成长为一个整洁美观,绿树成荫的现代化学校。
学校管理
建校初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校主要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管理,主抓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师生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坚持为人师表的作风,热爱教育事业,以校为家,以人为本,做到“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原则,形成了“敬业、爱生、严谨、开拓”的教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主要通过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学校按照《学籍管理规定》对新生入学、成绩考核、升留级、毕业、奖励、处分等予以明确规定。对学生入学率、升学率等统计资料以及“普九”等都分门别类保管。抓好“两基”的巩固提高工作。
二〇〇二年,学校提出“厚德、崇学、求实、奋进”的校训,“进步就是成功”的办学理念,“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环节示范、质量强校”的办学宗旨和“弘扬长征精神,创办名牌学校”的办学目标。二〇一四年,学校提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铺路”的校训,“诚仁、博达、好学、静思”的校风,“身正、学高、敬业、乐教”的教风和“德馨、学实、明礼、诚信”的学风。
近年来,学校硬件、软件得到不断完善和规范的同时,学校的管理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先后制订完善了30多种制度,以制度管理学校和教师。学校在“以幸福的教育培养幸福的人”新的学校办学理念下,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新的学校管理思路下,不断规范教学的秩序,优化着育人的环境。
教师队伍建设
七十年代后期,学生不断增加,教师缺乏。为解决教师缺少的问题,学校在本学区内招聘“老三庙”高中毕业生,或者是从各小学把业务水平高的推荐到八里中学。当时被聘请和推荐上来的教师有:陶万林、王凤德、杨启华、张克环、岳丽华、刘爱皊、金洪亮等同志。
八十年代中期,时任八里中学的校长龙继成,主任金振凡,王培礼为提高中学的教学质量,便于管理,就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让本校民师全部返回本大队所办中学任教,本人原有待遇不变。中学教师缺口由主管部门配调公办教师,至此,八里中学成了金庄唯一一所公办教师执教的学校。九〇年之后,学校陆续分配大学毕业生来校工作,以及由外乡镇调入教师的补充,学校师资力量得到了增强。同时,他们的到来给学校教学带来了活力,他们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组为单位,以新老结合为形式,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为此学校教学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众多学子纷纷涌来求学。
现学校在职职工24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100%,县级以上优秀教师5人,市级优秀教师人。年龄在35岁以下的在职教师占比近70%,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
如今,学校以邱树云为校长的领导集体,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在教师中倡导“六种精神”:认真执教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学校坚持每周一次全体教职工政治学习会,每月一次班主任培训会,以文化引领,规范引导,不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近年来金庄中学教职工在各级各项活动获得诸多荣誉: 顾楠波:2006年县思品优质课大赛 一等奖 田宜君:2006年县地理优质课大赛 一等奖
2012年县地理多媒体大赛 二等奖 陈晓红:2009年县历史优质课大赛 一等奖
2010年市历史优质课大赛 二等奖
2012年获县“优秀教师”称号康大旗:2013年获县“优秀教师”称号 朱 超:2013年县数学多媒体大赛 一等奖
2014年县数学优质课大赛 一等奖 齐瑞香:2014年县数学论文 一等奖 靳睿彦:2014年县化学论文 一等奖 张 影:2015年县思品多媒体大赛 一等奖
教育教学
金庄中学建校初期,学校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要求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求学生关心政治时事,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文化科学知识,积极锻炼身体,立志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新世纪元年伊始,学校以“办好教育为人民”为宗旨,以“让每一位学生都成才”为目标,采取精细管理,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形成一支团结协作,有凝聚力的队伍,学校教育教学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中考质量年年攀升,学校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声誉越来越好。
2002年,中考实现了零的突破,有1人(王贝贝同学)考入太和一中计划内高中;2003年,中考有8人考入太和中学太和一中计划内高中,其中王瑞同学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被一中录取,其四年后又以全县高考理科第二名被清华大学录取。与其同年考取大学的原我校学生还有:陈迪被海军工程大学录取,张龙龙被第四军医大学录取;
2005年,中考取得史无前例的骄人成绩:26人被省示范高中录取。
学校在抓学生文化素质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特长及综合素质的发展,学校多次组队代表城关镇中学组参加县中学运动会,曾取得优异成绩。为此,多名学生凭借自身特长被体校录取,其中岳莉莉同学升入省体校,进入安徽省体工大队,并参加省运会和全国运动会,取得骄人战绩。王振体考入上海体育学院。
近年来,在新一轮课改形势下,学校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强化“高效课堂”建设,创造性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012年,学校被评为城关镇“先进教育工作”单位。2013年,学校选送的文艺节目在城关镇庆六一汇演中获得优秀成绩。2014年,我校“啦啦操”表演在镇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我校学生张敬辉同学参加县中小学演讲获优秀奖。学校成功举办校“舞动青春”广播操比赛,校乒乓球比赛。
2014年中考,我校人83参加,被省示范高中录取13人,市示范高中录取17人,中专高职录取30人。
2015年,本学年我校有2名学生分别被评为太和县“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罗旭同学(张影老师指导)在全国青少年五好小公民“美丽中国”主题教育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我校舞蹈队参演的《舞动青春》(林光指导)在县第十三届群众文艺调演舞蹈比赛中获三等奖。
德育工作
20世纪80年代初,学校设德育组,陶新恒任组长,在全校开展争创“三好学生”“文明班级”和“文明小组”活动,深入开展学习雷锋活动。一九八五年,学校为贯彻执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加强对学生进行“两个文明”建设教育,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贯彻中小学学生守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
八十年代末期,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学校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调动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把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贯穿到各学科过程中,贯穿到班主任工作,团队工作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去,提高了德育教育质量。
20世纪90年代,学校遵循“中小学生德育工作意见”,切实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位上来,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通过升国旗,读革命历史书籍,唱革命歌曲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进入21世纪,学校按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对学生操行进行评定,写出评语。学校通过班主任会、家长会、学生代表会等形式,各班级结合本班实际,制定了一系具体德育措施。如今,学校建立以邱树云校长任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采取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 的德育新形式,组织开展“家长参与”“走进社会”各项德育活动,不断引领着学生健康成长。
二〇一五年六月
*********************************************** 材料提供:陶新恒 王庆举 孙 煜 唐启光
邱树云 田宜君 陈晓红 朱超(等)编辑整理:邱树云 陶新恒 刘广贤
***********************************************
辞职报告尊敬的公司领导:在这一年里感谢单位领导的栽培、您对我的能力的信任,使我得以加入公司,并且在短短的一年间获得了许多的机遇和挑战。由于家里原因我不得不向公司提出申......
金庄明德小学常规教学检查方案为加强学校教学工作的过程管理,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教学效益。同时,为实事求是地评价各教师的常规工......
一、金山谷酒庄(Golden Hill)简介: 金山谷酒庄(Golden Hill)属于澳大利亚葡萄酒产区中心的南澳地区。秉承独到的自然条件,金山谷酿酒师团队以热情酿造出极富有个性的葡萄酒,使之成......
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自查报告和政县中庄学校2012年4月30日 和政县中庄学校教育综合督导评估自查报告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教育立县”战略,按照县教育局要求,加强......
南贾庄小学校志一、概况学校位于南贾庄村的东南角,2011年,学校拆除旧危房,国家投资新建了环保节能的教学楼。现今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14平方米,其中教室8个,并配有多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