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作文:与汉服一起走过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汉服作文与汉服”。
汉服作文:与汉服一起走过
汉服作文:与汉服一起走过
广元中学高2012级35班 申 爽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
——《诗经·秦风·无衣》
小的时候便知道藏族人有藏袍,苗族人有苗服,满族人有旗装,也问过我们汉族人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父母也不知,只好答:大概没有吧。直到后来,一次巧合我才知道,汉族的民族服装叫汉服。《左传》中记载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故华服又称汉服,系汉族之服饰。
喜爱汉服的时日不算多,与汉服一起走过的日子却让我有了甚多>收获。汉服,不仅让我领略了华夏一族的服饰之美,更让我深刻地明白何谓民族大义。满清的'剃发易服'让这样一件美丽的事物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如今为数不多的人仍在坚守着,在坚持着,努力守住祖先们留下的绚丽一笔。有多少人知道呢?这样一件快要被人们遗忘的衣服,曾有人用生命去守护过。
在繁华一时的大宋年间,中原的土地也被金人践踏过,有一支军队征战沙场,北方的敌人说,有岳家军在,我们打不了胜仗。那样的军队也曾驰骋沙场,领队的将军也曾意气飞扬。然,能人遭忌,英雄命短,可笑的是,为国效忠的武士没有战死沙场,却亡在同族手中。一颗丹心,一缕忠魂,消散在西湖之畔。历史长河中,我清晰地看见,那深深插在泥土中的,是将军用过的红缨枪。所幸,那个汉家男儿用生命去守护的东西,而今安在。
历史本是轮回,兜兜转转。当梅香飘满岭上,又是一年严冬,清军已兵临城下。他迎风立于城头,寒风灌满了宽大的衣袖。清人说,请他做新朝的臣子。面对武力,一介书生,无力抗争,却也绝不妥协!于是他登上高大的城楼,看着即将沦陷的扬州城,他笑,笑无力的自己,笑软弱无能的大明。最终,纵身一跃,全城响起悲鸣。民族,是史可法一生的信仰。
最初的我,爱上的是那宽袍广袖的衣裳,穿在身上时,才觉无比沉重,那是历史的重量,承载了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光阴,五千年的惆怅。
在异国的街头,有位女子,身着汉家衣裳,一支竹笛奏出乐音悠扬,那样一个满是金发碧眼的国度,唯有她似乎格格不入,却又像毫无违和。后来才知,那位名为璇玑的女子,也不过是个留学生而已,却以微薄之力努力做着汉文化的宣传,她说,汉服复兴就是要让全世界都知道汉服。
在杭州西塘,有个文人提笔写下汉韵墨香,指尖一朵青花幽然绽放,他来自宝岛,却活跃于内地,只因内地有更多的人可以去分享。方文山不只是词人,也是汉服运动的倡导者,他写下独具中国风的词,留一段青史,承载月光。
汉服似乎不再只是一件衣服而已。它因先人的匠心而独特,因历史而沉重,因文化而意蕴深长。
有人立于江头,着交领右衽,宽袍广袖,迎风低吟浅唱:
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指导教师:曾海滨)
——(《广元青年作家》2015年第1期
与汉服一起走过岂日无衣,与子同袍。——《诗经·秦风·无衣》小的时候便知道藏族人有藏袍,苗族人有苗服,满族人有旗装,也问过我们汉族人的民族服饰是什么,父母也不知,只好答:大概没......
汉服----等待的复兴有礼仪之大是为夏,有服章之美谓为华。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服、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
【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谓之夏】【汉服商家汇总】 ●微博商家:明华堂,桑缬,鹿苑听松●土豪店:时样厅,小嫏嬛馆(葑溪草堂),竹里馆,古月今人,云想,枫天阁,瞳莞,清辉阁,锦瑟衣庄,南朝(复......
第一课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汉服的基本款式2、知道汉服消亡史和斗争史3、简要了解汉服复兴的意义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汉......
关于汉服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汉服文化是在汉民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步步发展形成的。从三皇五帝到明代这一段历史时期,汉服文化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着自己,汉服文化是一个非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