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澜访谈录》节目定位分析_杨澜访谈录分析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4:13:1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杨澜访谈录》节目定位分析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杨澜访谈录分析”。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杨澜访谈录》节目定位分析

(2006级广播电视新闻学)

【摘 要】定位是一个节目的灵魂,它决定了一个节目与其它节目的区别,准确而又独到的定位,是一个节目能否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杨澜访谈录》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准确的节目定位。与其他谈话节目相比,该节目在定位上具有锐意求新,突出人文和国际化的特色。本文从频道、主持人、人文、嘉宾、受众定位几个方面分析了《杨澜访谈录》节目定位的成功。

【关键词】杨澜访谈录 节目定位

分析

Analysis about program Orientation of Yang Lan Fang Tan Lu

LI Fu-yan Instructor: ZENG Hui(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News Major,Grade 2006)

【Abstract】Orientation is the soul of a program.It decid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rogram and the others.Accurate and unique orientation is the key reflecting a program’s vitality.The succe of Yang Lan Fang Tan Lu is decided in a great degree by its accurate orientation.Compared with other TV Talk Shows,this program’s characteristic of orientation is active innovation, humanistic concern and international sigh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cce of Yang Lan Fang Tan Lu by paying attention to its orientation of channel,emcee,humanity, honored guest and audience.【Key words】Yan Lan Fang Tan Lu

Program orientation Analysis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电视谈话节目最初是从广播中借鉴过来的,因其不仅具有广播谈话节目中的生动性,而且还有电视节目的形象性与可视性,谈话节目为此创造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收视率。电视谈话节目最早兴起于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的《今天》和《今夜》开始,确立了明星闲聊式的谈话方式。在我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开端以1993年1月上海东方卫视开播的《东方直播室》为标志。而真正在全国掀起谈话节目热潮的是1996年《实话实说》的播出。近几年来,谈话节目的泛滥,让谈话节目失去了以往的优势,让受众产生了审美疲劳。2009年,《实话实话》解体,究其原因,大家众说纷纭,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节目本身去看,节目定位平淡,没有创新,日渐显示了这个节目不足的一面。在这竞争激烈的电视时代,《杨澜访谈录》是如何脱颖而出的呢?这与它明确而独到的节目定位密不可分。

节目定位是在节目生成过程中传播主体对节目的内容和形式做出的设计与规定,换句话说,就是在大量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为节目确定一个位置而做的一系列决策性工作。其目的在于推出与竞争对象不同的新产品以满足受众的需要,树立优秀的节目形象,从而占据节目市场的空白点和克服薄弱点①(P182)。

《杨澜访谈录》的节目定位的独到之处,我们可以从频道定位、主持人定位、人文定位、嘉宾定位、受众定位这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一 频道定位

频道定位是一个电视谈话节目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个节目要定位在哪个频道的哪个时段来播,这直接决定了一个谈话节目的最后的成功与否,同时也是最终获得受众的重要条件。

我国现有的电视频道2000多个,由杨澜主持的名牌节目《杨澜访谈录》,选择与上海东方卫视合作,是因为他们的定位是“准确、锐利、大气”,以平民的视角去解读世界新闻,与观众保持“平视”姿态,确立“新闻见长、娱乐风尚、文化品质”的内容特色,以国际的、时尚的风格,体现频道“新闻个性、文化追求”的内在精神,力图成为中国最具品质的卫星频道。上海东方卫视根据自身特有的地缘特质以及独特的历史积淀,打出了“中国都市旗帜、国际传媒标准、社会制作窗口、全国城市平台”的旗号,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旗帜鲜明地为自己树立了作为媒体的总体定位,也为进军全国电视市场,树立了明确的目标——崭新的上海东方卫视将充分发挥上海城市本身独有的综合优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借鉴国际先进频道包装经验,同步启动平面媒体合作,凭借上海对全国的亲和力和服务性,尽快打造出一个崭新的跨区域电视媒体。这与《杨澜访谈录》的定位锐意求新,突出人文和国际化特色是相一致的,而东方卫视是这个节目的展示的一个平台。《杨澜访谈录》在东方卫视是定位在文化财经这一档栏目中,定位是很准确的,因为这人节目主要体现在文化上,访问的人物都是有国际影响的,这是我国节目走上国际舞台的一个很好的平台。要想一个节目做得更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频道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比如说,很受我国受众欢迎的凤凰卫视的访谈节目《鲁豫有约》,这档节目邀请的嘉宾都不具国际性,节目如何走出国际化的视角呢?

二 主持人定位

谈话节目对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持人操控电视谈话节目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个性展示,主持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角色定位非常重要:既是节目的驾驭者、领导者,又是节目的形象和代言人,这就要求谈话节目主持人要有很好的形象气质,较高的素质,同时还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视角。

《杨澜访谈录》是为杨澜量身打造的一档谈话节目,主持人与节目风格可以说完全实现了水乳交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该节目的主持人定位:

(一)形象气质

主持人杨澜,一头短发,化妆简单,长身玉立,谈笑风生,挥洒自如。展示的是一位知识女性的形象,她抗拒那些只顾夸张不求素质的服饰,喜欢耐看、细节精巧的经典服装,所以,杨澜总是以清新、端庄、优雅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这样的形象与《杨澜访谈录》是一档高品位、高质量、高信息量,同时又朴实无华的电视访谈节目是相吻合的。

(二)文化素养

作为节目主持人不仅是要得到受众的喜爱,也要在节目中表现自己的内在气质,彰显自己的文化素养。《杨澜访谈录》在采访好莱坞著名影后妮可·基德曼的时候,杨澜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问及妮可·基德曼获得奥斯卡影后之后打电话给汤姆·克鲁斯是否有什么特殊含义,妮可迟疑了,说:“这个问题太私人了”,杨澜当即表示“很抱歉”,尊重嘉宾的隐私,尊重嘉宾的意愿。此刻她的言谈不仅代表了这档节目,也代表了我们国家的一种文化——尊重。

(三)善于把握嘉宾

杨澜以其独特的慧眼,善于抓住嘉宾的特点,从嘉宾最主要的特色,最关心的事情入手,比如自卑中长大的经济学家朗咸平,成龙光环下的辛酸。抓住嘉宾的特色就抓住他们的心,就会让他们把最真实,最感人的想法和心声说出来,这样的内容其实就是观众所喜欢的。杨澜在访问她的嘉宾前,最少都会读嘉宾的传记,以便了解这个嘉宾,从而可以在撑握谈话现场的氛围。如她在采访韩寒的那一期几乎很多问题都很直接、很尖锐,譬如说:“你用的语言和方式相当的叛逆,而且我觉得你是故意的,比如说故意的用一些脏话的字眼,我觉得你是为了故意激怒别人而用的。”可见其尺度把握得相当好,所谓游刃有余,让韩寒不得不承认他那时说的话确实有叛逆的心理。

(四)流利的英语

主持人杨澜的另外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英语,流利的口语可谓对她的人生、事业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以英语打开更加广阔的平台,让她走出中国,走向国际,拓展另外一片天地。因而才能采访到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美国国务卿布拉里·克林顿、英国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时尚界女王普拉达、好莱坞著名影星妮可·基德曼、运动员菲尔普斯等有国际化影响的人物。这就是我国访谈节目走上国际化最好的平台。

三 人文定位

(一)人文定位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和西方媒体虎视眈眈的背景下,电视访谈节目更应当有一种文化的自 觉,担当起传承和发扬我国悠久文明的历史使命,为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做出应有的贡献。

只有对本国或本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充分和清醒的认识,理性和科学的传承,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竞争的洪流而不失其自身的特色,做到“和而不同”既维护了国家电视文化的安全,又为人类提供了多样化的文化选择。中国的电视媒体肩负着义不容辞的文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化责任和历史使命。而电视人文谈话节目,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近年来出现在电视荧屏并深得大众的喜爱,已成为我国电视节目的一种新类型,更应该肩文化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杨澜访谈录》的人文定位

1.富有人文精神

成功的谈话节目不仅仅在于主持人能够熟练地驾驭整个谈话节目的运作,更在于制作者在整个节目运作过程中抓住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从而体现出人文精神。首先,节目通过现场布置塑造人文的谈话空间;其次,运用小道具和音乐营造人性化的谈话氛围,节目中使用的一些小道具常常会让嘉宾们触景生情。音乐的使用是谈话节目中不可缺少的情感表现因素,用音乐点缀烘托谈话的情绪,营造出人性化的谈话氛围,《杨澜访谈录》背景音乐的使用让主持人、嘉宾和观众的心灵碰撞出美妙的合弦,让谈话更精彩,对节目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杨澜访谈李冰冰,在她出场前,就有一段对她所拍电影的介绍,中间穿插音乐,这让观众对她的认识更深刻。2.树立人文理念

电视谈话节目要与广大民众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倾注真挚的社会关怀,实现将人本思想和人道主义的有机结合。首先,谈话节目直接面对人、面对人的种种思想和感情,应保持一种平视的、正常人际对话的关系,展现人性真实自然的一面。在“还生活以真实状态”的节目理念下,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理解、关怀,满足受众了解社会、学习他人人生经验等需求。如她访问学者余秋雨时,余秋雨刚参加完2006年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赛文化方面试题评委,对青年歌手的文化试题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对他的采访就有对文化与人文的因素,让整个节目与时代相连,与人们的人文理念相符。其次,从尊重和表达人的个性和社会多元性出发,营造正常的谈话氛围,还镜头前的交谈双方以真实的心态、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情感,在交流中走进人的心灵,展示人的个性,同时折射出整个社会的不同状态。3.人文关怀在主持人与嘉宾交流过程中相互渗透

首先,主持人应打开嘉宾倾诉的心扉;其次,主持人的认真倾听为嘉宾搭建倾诉的平台。电视谈话节目主持人希望嘉宾谈出真实的情感,因为,真实能够产生刺激,引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起兴奋,得到受众的欢迎。《杨澜访谈录》通过嘉宾在访谈时间内的思考,向人们展示其特有的智慧火花和人格魅力,因此选题上侧重于人物的事业和他们从事工作的经验和心得。而杨澜在访谈的过程中,就善于打开嘉宾的话语。譬如她在2010年访问姚明这一期,姚明本人是个不善于说话的人,而杨澜在访问他时,就找到了他的说话点——做准爸爸的感觉,做老板与做运动员有什么不同等等。这样就让姚明在访谈中显得很从容。

四 嘉宾定位

一个恰如其分的嘉宾,一出场就会让人觉得与节目之间有着一种莫名的默契和暗合。谈话类节目要求嘉宾有言语表达力、幽默感、交际沟通能力。《杨澜访谈录》的嘉宾定位有如下特点:

(一)国际性

《杨澜访谈录》是国内最早推出的高端电视访谈节目,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没有绯闻和隐私,坚持走“阳春白雪”的精英路线,遵照“记录一个人和他的时代”的宗旨,采访对象不仅知名度高,而且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各自领域有相当影响力和认同度。它是目前能邀约到国际上最顶尖人物的国内访谈节目,因此也就形成一种感觉,对于嘉宾而言,接受杨澜的访问就意味着自身地位、价值的实现,无形之中给嘉宾一种优越感和认同感。所以我们对它的好奇在于她如何对政治经济文化名人进行邀约并做出访谈的。

杨澜表示,在对政治经济文化名人进行邀约并做出访谈这方面团队是很重要,我团队的年轻人在邀请嘉宾上是非常敬业的,他们的中英文水平和教育水准都很高。跟这些不同国家的所谓高端精英人物打交道,语言的表达和请求的得体性是很重要的,你不能死缠烂打,这很容易让人反感。所以怎么样得体地对节目进行介绍和推广,同时又契合对方的心理需求,我觉得我们这个团队做得很好。②

(二)关注性

和主持人一样,嘉宾也是受众关注的主体,如何选择嘉宾才能得到受众的喜欢呢?首先,看嘉宾的服饰,访谈节目,嘉宾的服饰可以随意些、休闲些,不宜过于考究,因为正襟危坐,就失去了谈话的轻松和闲适。如杨澜在访谈刘翔和韩寒的时候,他们都是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像平时一样的穿着,很休闲,很阳光。其次,嘉宾的语言,应该能流利顺畅地表达问题。嘉宾阐述观点、解答问题,都需要有语言的流利性和逻辑的顺畅性。第三,嘉宾的体语表现力,“体语”是“形体语言”的简称。形体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它主要以人体各个部分(眼、脸、肢体及其综合)的变化来表现现实、传达感情。嘉宾应善于用自己的体语表情达意,因为体语不仅可以暗示一定的环境与人物的行为或类型,而且要运用眼神、手势、身段、面部表情等表现不同的内在情感。从本质上说,体语是将嘉宾的审美意象固定下来的物质形态。它具有自身相对的独立性和审美特征。它可以补充有声语言的不足,也可以表达独立的审美意境,具体来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对于一个直面电视的嘉宾而言,充分利用眼神传情达意,是非常重要的。如杨澜在访谈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时候,开场就说到布什总统对他的评价“克林顿的个人交往能力是有口皆碑的,他可以同时注视人们的眼睛,与他们握手,抱他们宝宝,拍拍他们的狗。“当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眼睛一直很有神。最后,嘉宾的幽默表现力,幽默意识是一种能力和修养,它是嘉宾的幽默感在创作中的体现和发挥,它渗透在其感受、观察、发现、发掘、提炼、创造、再现幽默的全过程中。它需要嘉宾有极高的鉴赏力,还要有极高的创造力。每个人的幽默感表现各异,或隐或现、或强或弱、或冷或热,但总能为人所察觉、所感受。嘉宾要有机敏的感知力和清晰的逻辑能力。要做到适度的幽默,嘉宾须从许多方面努力。如运用丰富的想象;要想把握他人的心灵,必先开启自己的心灵;对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摸准时代发展的脉搏;掌握社会、经济、文化、消费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不能片面地强调历史而背离现实,使幽默失去活动和发展的动力;把握观众的欣赏心理,虽非一味迎合,但也不能脱节,应加以引导。杨澜在访谈易中天时,易中天说到了他在上海图书馆的一次经历,一个记者问他,说“你的观众都没有读过《三国志》,他们并不懂历史,他们这样盲目的崇拜你,就会认为你讲的就是正史,你讲的就是真理,你将如何对此负责?或者说你难道不应该负责吗?”他回答说“既然是盲目,那有谁能够负责呢?比方说,今天有一个小伙子很盲目地爱上了你,也该你负责吗?”他的话就说得很幽默也很智慧,这就是给受众的一种引导。

五 受众定位

受众定位是指电视访谈节目根据其自身的宗旨和条件明确自己的服务对象,受众定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位宽窄不限,但首先必须明确受众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经济状况、欣赏品位、基本需要、集体倾向等方面的问题。③(P146)《杨澜访谈录》受众定位的成功之处体现如下:

(一)受众年龄定位

不同年龄的人对信息的需要也不尽相同,老人比较喜欢健康知识、养生之道之类的节目,中年人对文化更感兴趣,年轻人则希望了解游戏、娱乐、时尚文化等信息。所以,年龄定位也是核心受众定位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时还是影响收视率、发行量、甚至广告收入的重要因素。《杨澜访谈录》谈的都是一定时期、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有时代的特征,有文化的因素,受众年龄应该定位于中年人和年轻人。譬如杨澜在采访天王巨星刘德华诉说30年的演义历程,刘德华在我国影响了几代人的,所以他的歌迷和影迷很多都是中年人和喜欢他的年轻人,那么在这方面也会吸引很多的受众来观看这一期节目。

(二)受众区域定位

有这样一句话:“电视是天上飞的,越具有全国性越好;报纸是地上跑的,越具地方性越好。”作为电视谈话节目应该追求受众的全国性,而《杨澜访谈录》不仅具有全国性,还有世界性,这与她的嘉宾选择是分不开的,她采访的很多嘉宾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这就决定了她的受众的国际性我特点。

(三)受众文化教育程度定位

杨澜访谈的人物不仅知名度高,而且代表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各自领域有相当影响力和认同度。尤其是她访问外国嘉宾时,那一口流利的英语口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静下心来看她的节目的,这就需要受众应该是有一定社会知识的精英阶层。如她在访问世界上卖车最多的人——安世豪(德国人)这一期中,就需要受众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如受众要想知道那么年轻的他是凭什么做到现在这样的位置呢?在俄罗斯如何将奥迪从一百辆卖到一千五百辆?那么如果是在做销售的人看节目就一定会想,这是怎么做到的,他有哪些东西是自己需要学习的。如果对这些都没兴趣,那么受众只能选择换台。

总之,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既要有思想的魅力,也要有语言的魅力,同时还应该有文化的魅力,掌握了谈话节目的这几点定位,并为之努力,那么我相信我国的电视谈话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节目会走向国际,展示我国的文化,从而将我国的优秀文化发扬光大。

注释

①③哈艳秋,陈作平.新闻传播学前沿2005[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②齐帅.杨澜专访:我是来提问的不是来辩论的[N].南方都市报,2010-1-23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哈艳秋,陈作平.新闻传播学前沿2005[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蒋育秀.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2版)[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陈正荣.中国城市电视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5]李元授,谈晓明,李鹏.知名主持人妙语评点(上册)[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6]赵淑萍.电视节目主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李岭涛,李德刚,梁君健.中国最具网络影响力的省级卫视栏目[M].北京:社会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 [8]李法宝.新闻传播方法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9]黄葵.电视传播与受众[M].贵阳:贵州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杨斌.把脉嘉宾电视—电视节目嘉宾现象透视[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11]李苓.传播学理论与实务[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12]肖燕.浅析杨澜的主持风格[J].文教资料,2006,(13):216-217 [13]张冠文.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分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1-55 [14]杨晖.电视精英谈话节目的影响力与受众分析[J].现代传播,2006,(1):85-88 [15]温文妮.浅析电视谈话节目主持对礼貌原则的运用——以《杨澜访谈录》为例[J].现代企业文化,2009,(17):191-192 [16]汤荔.论电视谈话节日中的人文关怀[J].新闻爱好者,2008,(7):87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致 谢 词

经过5个月的写作,本次毕业论文已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指导老师的督促指导,想要完成这个论文是很困难的。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曾辉。她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论文的每个阶段,从查阅资料,到论文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整理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在整个过程中她的严谨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积极的影响。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论文才会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教育系和我的母校——西昌学院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衷心感谢在百忙之中评阅论文和参加答辩的各位老师!

西昌学院毕业论文

独 撰 声 明

我声明,本论文(设计)是由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在完成论文(设计)时所利用的一切资料均已在参考文献中列出。

姓名:

****年**月**日

分析《杨澜访谈录》谈话节目

分析一档谈话节目的可取与不足之处————以《杨澜访谈录》为例 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很少看这档节目,杨澜主持的节目不止一个,看的更多的是湖南卫视凌晨播出的《天下女人》 为什......

杨澜访谈录

杨澜访谈录:稻盛和夫在日本经济界,稻盛和夫称得上是一位白手起家创业成功的本土派传奇人物,也是日本战后经济奇迹的缔造者和重要的见证者之一。他1932年出生于日本偏远的鹿儿岛......

《鲁豫有约》《杨澜访谈录》比较分析

《鲁豫有约》与《杨澜访谈录》特点分析10广电展依涵20100630138 节目介绍:《杨澜访谈录》: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创办并亲自主持,与上海东方卫视合作的一档新的访谈节目。节目定位......

杨澜访谈录[定稿]

黄渤做客《杨澜访谈录》 讲述小人物的生存之道东方卫视1月9日晚将播出的《杨澜访谈录》,嘉宾是黄渤。曾经听过一个故事,说某明星参加活动,别人是开奔驰驾宝马直奔会场,此君则是......

杨澜访谈录名人

2011年周立波 相声演员侯逸凡 棋后贾樟柯 导演俞渝 当当网总裁 王菲李亚鹏歌手,演员希拉里·斯旺克 奥斯卡影后洪博培 美国驻华大使 彼得·巴菲特 音乐家、慈善家2010年黄渤......

下载《杨澜访谈录》节目定位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杨澜访谈录》节目定位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