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戊戌变法教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_人教版戊戌变法学案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4:12:26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7、戊戌变法教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人教版戊戌变法学案”。

学校: 科目:历史 备课教师:八年级全体历史教师 主备人: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结合课文,利用文件奏折、宣传图画等历史资料,培养 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到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在社会各界的反应进行对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资料、编改剧本并排练,培养创造力、整理资料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责任心。

2、通过新闻报道、文件奏折、宣传画照片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出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原因。

3、通过本课的学习,结合自己平时的知识积累,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分析问题与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情感教育与价值观】

1、了解戊戌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出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勇于向先进的国家学习,敢于开拓进取、创新变革的精神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

3、了解戊戌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顽固派的镇压,从而认识社会的进步是无数仁人志士的汗水甚至鲜血浇灌的结果。

【学习重点】

公车上书、百日维新

【学习难点】

戊戌变法的性质及其历史意义

【学法指导】

1.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一些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搜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

2.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的失败。3.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由教师截取制作的有关戊戌变法的纪录片,以及相关的图片资料,主要涉及背景、主要人物、重要事件等。(幻灯片展示课题)

二、预习导学(学前预习,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自学能力。)

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把填空的知识点在课本上记录和标注出来。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

5、戊戌变法的影响:

1)性质: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 派发动和领导的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2)特点: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

3)目的:试图在不改变清朝统治的前提下,挽救民族危亡,发展。

4)作用:是近代史上的第一次 的潮流。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解放)作用,具有爱国、进步的意义。(这是本课的难点内容,提出变法失败的原因和主要历史意义的问题展开探究,深化课文学习,并结合谭翤同在变法期间的表现,加强学生情感教育。对这一内容,我采取“千古公论,自有后人评”让学生结合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加以概括总结,得出结论。以此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探究 共同学习,合作提高

要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独立思考产生见解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研究探讨问题,快速高效完成下列内容。

1、光绪帝为什么接受和支持维新派的主张?(显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康、梁图片及课本“公车上书”插图显示光绪帝图片)

2、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由于学生们总有着崇敬英雄人物的思想。所以我就导入框中谭嗣同在刽子手面前大义凛然、慷慨就义的史实进行描述,提出问题:“清政府为什么要杀害谭嗣同?”“谭嗣同要杀的是盗贼吗?”“后人为什么称这些遇害者为‘戊戌六君子’?”投影显示:①图片:慈禧、袁世凯、戊戌六君子 ②谭嗣同死前所念的诗“去留肝但两昆仑,通过这样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燃起学生对本课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望。指

导学生看教材插图,读他的遗言,理解他的变法态度和决心,学习他爱国进取、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

3、维新变法运动,尽管得到了清朝皇帝的支持,可变法还是失败了。造成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4、有人认为维新变法运动彻底失败了,仅给中国留下了一所京师大学堂;也有人认为 这场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你如何评价维新变法的影响?(让学生讨论,不必统一答案。如果得不出结论也无妨,可以介绍123页的《附录》给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拓展延伸(试试就能行 争争就能赢)思考一下,谭嗣同放弃生的机会甘愿一死,值得吗?

就课文所示的两种观点让学生进行讨论,赋于人的多元化。

思路一:可从谭嗣同献身精神给后人的激励方面考虑。

思路二:可从维新人士逃脱后继续斗争的作用方面考虑。

五、检测反馈(基础知识很重要 牢牢把握就达标)

一、最佳选择题。

1、近代史上那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梁启超说:“我支那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大梦唤醒”的表现是()

a.地主阶级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洋务运动

b.各地人民的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c.甲午战败,清政府被迫割地、赔款

d.资产阶级开始领导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3、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况是()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历时103天

道路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公车上书”为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②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③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④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二、材料题(能力提升拓深度 知识海洋畅翱翔)

5.观察下面a、b两幅图片

哪一政治派别?

大意义?

响?

形成正确的人生 请回答: ⑴这两幅图片分别指19世纪末的哪两位维新志士?他们代表当时的⑵1895年春,他们亲自参与并领导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重⑶1898年夏,他们又积极筹划了什么变法?结果如何?有何历史影通过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和价值观。这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批阅,个别疑难问题进行适当点拨。

六、学后记

通过本节课,我学到了: 【全课总结】 请学生用知识树或知识网络形式写出本课的知识框架。维新变法经历了“序幕”、“高潮”、“失败”三个阶段,请你列出每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并用几句话简介一下。

(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八年级历史上册 2.7《戊戌变法》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7课《戊戌变法》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①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公车上书及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光绪帝变法诏书的主要内容,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②能力目标:a.引导学生思......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课 鸦片战争 林则徐虎门销烟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根本目的、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要侵略目标......

戊戌变法教学案

一、内容标准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二、问题探究1.分别从......

戊戌变法教学案

戊戌变法教学案一、内容标准.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鸦片战争》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课题:第一课 鸦片战争主备人: 审核人:、、课时: 1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认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的基本史实。掌......

下载7、戊戌变法教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word格式文档
下载7、戊戌变法教学案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历史上册.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