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国家和地区科技工业园区发展_中国工业园区发展历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3:55:29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部分国家和地区科技工业园区发展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国工业园区发展历程”。

部分国家和地区科技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及启示

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科技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典范

综观世界各国工业园区的成功模式,富有特色和典型意义的科技工业园区的创新模式可以总结为:美国硅谷模式、台湾新竹模式、日本筑波模式。

(一)硅谷模式

硅谷模式是世界上众多科技工业园区创新模式中最为成功的创新模式,其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是:(1)硅谷创新的主体是众多的小企业,其中大部分创业公司是白手起家的,创造发明是它们最大的资本。(2)硅谷的创新以企业的衍生活动为载体。硅谷区域内企业的集群化水平比较高,科技人员在硅谷很容易变换工作单位,具有超流动性的特征,这为加速硅谷的创新活动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3)与以企业衍生为创新载体相对应,硅谷的创新能力是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且不断提高的。硅谷创新活动的成功特别重要的是取决于它所形成的独一无二的创新网络和创新环境。(4)硅谷的创新活动以大学为关键支撑。斯坦福大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子研究中心,“硅谷之父”特曼把自己擅长的电子工程作为斯坦福大学研究园起步的突破口,形成了硅谷的胚胎。而后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的发展始终与硅谷发展保持同步,在硅谷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硅谷的创新活动以风险投资为生命线,在硅谷,只要创意是有前途的,风险资本就有保证。(6)政府发挥了重要的间接作用。美国政府通过采购和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支持硅谷,为半导体工业提供了人才资源。

(二)新竹模式

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创新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1)创新环境支撑系统主要由管理当局负责培育和完善。台湾当局在新竹园区发展过程中为园区的发展注人了大量的资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扶持园区发展;注重组织管理与协调;在必要的情况下,直接参与工业生产经营和创新活动。(2)创新领域重点突出,产业特色明显。新竹科技工业园区对人园企业把关严格,园区产业技术层次高、产业特色明显。(3)智力资源丰富,在新竹的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台湾新竹科技工业园区拥有台湾众多的大学和研究机构,这些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创新网络中的创新源和人才源,向科技工业园区提供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优秀的技术人才。(4)新竹园区创新目标明确,创新策略新颖。新竹园区从本岛土地、科技资源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了以技术引进、生产配套为起点,逐步走向自主创新的创新策略,并取得很大的成功。

(三)筑波模式

筑波科学城的创新模式的主要特征是:(1)筑波科学城是日本政府倡导的科技政策的产物,政府为筑波科学城创建了宜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和基础条件,促进了技术协同创新的形成。(2)智力资源密集。筑波科学城兴建时,周围地区智力资源缺乏。日本政府采取了特殊的措施,从东京及其它地区搬迁科研单位和大学进入筑波科学城,或在此新建科研机构和大学,并为之创造良好的研究开发条件,努力使筑波科学城成为国家级研究中心,成为提供一流科研成果的创新源。

(3)创新是以大企业为核心的。日本的创新模式的典型特征是:研究开发高度集中于大公司,大公司是高技术产业化的主体力量。筑波科学城就不像美国硅谷

那样有大批蜂拥而起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而是以大企业、大公司(母企业)为顶点,中坚企业(一般为子企业)为骨干,众多小企业为基础的“垂直型”的企业群体结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并且从直接竞争走向合作竞争,逐渐成为命运共同体。这是筑波科技工业园区区别于其它园区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并不是说筑波没有中小企业。(4)私人公司在创新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87年通过的研究交流促进法,鼓励兴办私人公司,尤其是私人研究机构,允许私人公司使用国家研究院所的研究设施等。这一法律实施后,研究开发与工业存在的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提高了筑波科学城内部研究开发活动的层次,而且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扩散。私人公司已成为筑波科学城创新活动运营的主体,发挥着主要的作用。

二、部分国家和地区不同创新模式的差异分析

比较硅谷、新竹和筑波三个科技工业园区的创新模式,三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经济技术水平的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三、部分国家和地区不同创新模式的共同特征

三个科技工业园区都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并形成了各具特色和富有活力的创新网络。

(一)区位条件。

硅谷、新竹、筑波三个科技工业园区在区位布局上有三个显著特征,一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二是具有发达的交通网络;三是科技工业园区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气温条件良好,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理想场所。

(二)创新网络。

硅谷、新竹和筑波三个科技工业园区创新网络中有四个最基本的行为主体:大学和研究机构、企业、政府以及具有创新粘结功能的中介机构。这四个不同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分工与协作,与不同的创新资源发生组合与配置,共同推进创新活动的展开。其中,大学和研究机构是创新网络中的创新源;企业是创新网络中的核心;政府是创新网络的组织者、建设者和维护者;中介机构是创新网络中的主要结点,发挥着粘结的特殊功能。(摘自国研网,2009年10月28日)来源:重庆社科文汇2010年第8期

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网站编辑部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初探

科技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初探科技工业园区是高技术产业聚集的经济特区,产业集群理论对于我国的科技工业园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了科技工业......

部分国家和地区医疗器械注册的门槛

部分国家和地区医疗器械注册的门槛全球医疗器械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有效监管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通过对医疗器械的有限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医疗器械的潜在......

工业园区发展口号

工业园区宣 传 标 语1、热烈欢迎各级领导莅临xx工业区指导工作。2、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奋力争当全省跨越式发展主力军。 3、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合力推进项目建设。4、做优做强四......

工业园区发展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报告一、行业情况分析1、xx工业港:xxxx工业港占地面积1000余亩,总投资1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80余万平米。一、二期工程60余万平方米的厂房已经竣工位于国家级开发......

苏州工业园区发展

园区办公楼市场发展因素分析(一)园区开发建设重心转向湖东1、园区行政中心迁至湖东行政中心的东移表明了政府大力开发湖东的信心和决心,除了建屋企业天地这个首个启用的商务楼......

下载部分国家和地区科技工业园区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分国家和地区科技工业园区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