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教学案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教学案例的案例背景”。
“曲”演《红楼梦》
——《红楼梦》导读教学案例
平春
教学背景:
《红楼梦》一书中的诗词,与文一样,辛辣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猛烈地抨击反动势力,热情地讴歌叛逆者的倔强性格与反抗精神,揭示了作品主题,展示了人物的内心秘密,加深了作品的主题。如果将这些诗词从小说中抽取出来细细品读,有助于理解欣赏《红楼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诗词曲赋的修养。在本课中,我选取最能解读“宝”、“黛”、“钗”三人爱情悲剧的曲词,以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红楼梦》。
实施措施:
运用多媒体手段,从《红楼梦》部分曲词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和造成“宝”、“黛”、“钗”爱情悲剧的原因。
具体过程:
《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命运隐在第五回的曲子和判词中。在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回顾“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歌曲,结果好多同学说对此知之甚少,这与我的教学设计有很大出入,所以我取消让同学们唱《红楼梦》歌曲的设计,直接用多媒体显示了《红楼梦》中的《终身误》曲词: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刚一开始,同学们以为我要按照课本“名著导读”的讲解体例讲《红
2玉,但悲剧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后来,在贾府上层的精心安排下,宝玉与宝钗成婚,而深爱着宝玉的黛玉却孤寂地死去。
我这样一解释,学生完全明白了宝、黛、钗三人之间的这场爱情悲剧。
当同学为这场爱情唏嘘不已时,歌曲《葬花吟》缓缓响起。在凄美的歌声中,在“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歌词中,同学们对林黛玉这个形象的认识更深了。我看到同学们脸上挂着晶莹的泪珠,教室里还有啜泣的声音。一堂名著导读课就在凄美婉转的歌声中结束了。
教学反思:
《红楼梦》中的诗词相对完整,如果对其加以细细品读,对理解欣赏《红楼梦》有与众不同的感受。这样做,其实也符合《红楼梦》自身的一种创作意图。因为《红楼梦》第五回的“曲演红楼梦”,就是在小说内部,提供了从曲词角度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及其命运进行理解的一个视角。
本教学设计针对《红楼梦》曲词这一特点,选取最能解读“宝”、“黛”、“钗”三人的爱情悲剧的曲词,选取适合学生接受的形式,用独特视角加以理解和分析。这是教学中的一次探索,也为课堂教学和经典阅读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
教学中引入《红楼梦》诗词曲赋,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陶冶,对他们整体人格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长远目标的引导和具体实践,这样一种大处着眼小处起步的做法,显示了把传统的经典阅读引入到语文教学课堂,对于构建高效课堂,改变当下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教学,有一定的意义。
《红楼梦》导读一、内容梗概 《红楼梦》一书,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红楼梦》读后感我初三开始接触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当时央爸爸买回来,首先挑了《三国演义》,《红楼梦》是最后才读的——嫌它太厚,足有《三国》等书的两倍。然而,正是这本最后......
语文备课大师 xiexingcun.com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红楼梦》名著导读【导读与点评】曹雪芹(约1715——1764),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红楼梦》导读(第1—5回)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红楼梦》别名2、女娲补天神话故事开篇的作用3、什么是木石前盟(或问:宝玉和黛玉初次见面为什么有似曾......
红楼梦导读朋友,当您第一次接触到《红楼梦》这部举世闻名的文学巨著时,自然会产生一些问题:这部书是谁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部书?书中都写了些什么人?什么事?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