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萃智)理论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triz萃智理论”。
TRIZ(萃智)理论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转载
一、创新与TRIZ(萃智)理论的产生
TRIZ(萃智)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文简称,它是前苏联G.S.Ahshuller及其同事们在分析研究了世界上近250万件高水平发明专利,综合多个学科领域原理、法则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方法理论体系。主要目的是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它是一种建立在技术系统进化规律基础上的问题解决系统,同时也是一个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理论。我们准备将TRIZ(萃智)理论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汽车构造课程创新性教学的实践,如果取得经验,可为同行在创新性教学中应用TRIZ(萃智)理论提供参考。
TRIZ(萃智)理论很好地解释了三个问题:
1、发明创造不是“聪明人”的“特权”——人人都有创新的潜力;
2、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种规律就是所谓的“萃智”、“萃思”;
3、掌握规律有提高创造效率的可能。
二、TRIZ(萃智)理论的创新性原理及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1.TRIZ(萃智)理论的创新性原理
G.S.Ahshuller通过对上百万件发明专利的分析研究,抽出了40个发明创造所遵循的原理,它们成为TRIZ(萃智)解决技术矛盾的关键。这些原理是分割、组合、嵌套、部分改变、动作预置、自助机能等。这40个原理本身较为抽象,作为解决具体技术和矛盾对立的指导方针,还需要进一步转化为具体的解决对策。同时还抽象出了产生系统矛盾对立的典型技术特性39项,这些典型技术特性是速度、形状、强度、温度、可靠性、制造性等。并发现虽然技术系统和发明创造问题涉及方方面面,但典型的系统矛盾对立只有大约1250个左右,而且这些典型的系统对立均可用40个发明创造原理中的方法来解决。
2.TRIZ(萃智)理论在车辆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TRIZ(萃智)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带动了TRIZ(萃智)的应用,目前TRIZ(萃智)在创新设计、创新教学、创新科研等方面得到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根据对TRIZ(萃智)理论的理解,将其应用到车辆工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中,为车辆工程的创新性人才培养提供一条途径。
(1)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创新意识的培养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较多,如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汽车理论、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故障检测、汽车实验学等,其中一些课程的设计性、实践性较强,有必要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质上,各课程基础理论的灵活运用就是创
新,所以在讲授这些课程时,要积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维发散,即一个原理或一个方法举出不同的应用实例,甚至相反的例子,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些。例如,在介绍汽油泵的结构时,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工作介质的泵和各种泵的基本工作原理,同时引申出液压马达的结构与原理,让学生感受到工程中“反向作用”这种创新原理具有广泛的应用。讲述汽车传动系统中的万向传动装置(万向节)时,向学生阐述该技术系统的进化演化形式:“不等速——准等速——等速——可伸缩等速”,使学生感受到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按着从量变到质变,从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改革教学内容的关键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关,并与实践相结合。车辆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整堂灌输书本理论,比较抽象,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并对这些课程学习失去信心。加大教学的实践性,是学生在视觉、感性认识得到充分利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如在进行发动机构造的教学,采用发动机实物,讲述它的运动过程及结构不同形式,鼓励学生对现有的发动机产品进行改进,特别是方案原理的改进,达到经济、功率、环保的统一。
(2)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实施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1)制作并合理运用电子课件,特别是将CAI技术引入到车辆工程学科教学中。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日臻完善与成熟,CAI技术(computer Aisted Instruction)以其互动和直观的效果特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车辆工程教学中要充分利用CAI,采用三维、动画的形象描述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引导他们对车辆类课程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汽车构造、汽车制造技术这些课程,多加视频观看,让学生直观看到这些装置的运动过程,有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结构等理解。2)采用论文作业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讲授各课程基础理论的课后布置一个论文作业,要求他们对基础理论进行发散思维,指出他们想象中的应用,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3)进行创新思维技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每讲完一个基础理论,可以采用TRIZ(萃智)理论中40个发明创造原理中的一个方法,让学生相互启发,激发他们的联想思维、想象思维、灵感思维,进而得到创新的成果。
(3)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1)课程设计的改革。车辆工程学科中有许多课程有课程设计,如机械原理与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汽车设计等,这些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这些实践课程采用兴趣组合、团队合作、相互帮助和启发的方式,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激发对车辆工程学科的兴趣,对现有的问题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2)实验内容的改革。将实验课程分为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几类,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这些实验不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加入自己的创新思维,才能完成实验内容。实验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做,并寻找尽可能多的工厂实际问题的设计性实验让学生们去做。如发动机的拆装、变速器的拆装实际动手实验,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使他们能实践中发现原来装备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4)积极开设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1)结合教学优势,成立汽车基础创新实验室、汽车电子创新设计实验室等开放实验室,构建第二课堂,供学生在课余进行创新活动。2)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挑战杯的竞赛活动,并组织本院的创新实验活动,在丰富学生生活的同时,激发他们的实际创新能力。
三、TRIZ(萃智)理论在汽车构造创新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努力创造一切有利条件,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空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1.采用三维、动画的CAI课件
汽车构造对于一个没有接触过汽车的学生来说比较难,因为该课程涉及机械、电子、控制、液压传动等,内容比较复杂,而且许多学生没有见到过,所以采用三维、动画的CAI课件有助于学生理解。
2.应用TRIZ(萃智)理论进行发明式教学,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考 汽车构造主要讲授典型的汽车发动机和底盘的结构与基本原理,不容易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在汽车构造教学中采用发明式教学,将本课程分为几个关键点,对关键点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并对他们的思考结果给予鼓励,培养他们思考的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
3.强化实验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穿插实验教学,让学生动手验证书本的知识,并对现有结构提出改进方案,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以后教学中还将开设综合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如发动机变压缩比方法的方案设计、制动系统管路布置的方案设计实验等。通过这些强化教学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创新意识比较强,在课堂上活跃,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triz理论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中的应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创新越来越受企业的重视,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特别对于工科学生,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理论上的创新,都可能给企业和社......
TRIZ理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江帆,王一军,刘晓初,游思坤,庾在海广州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机电系,广东广州,510006摘要: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现代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任务......
TRIZ理论的应用实例分析一、TRIZ理论的起源TRIZ理论是阿奇舒勒(G.S.Altshuller)在1946年创立的一种发明理论,其意义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二、主要内容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
技术创新理论(TRIZ)与应用考试题姓 名:成绩: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4分)技术系统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理想度矛盾矩阵二、判读下列的叙述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20分,每题2分)1、发明就是创......
什么是TRIZ理论? TRIZ理论的应用上个世纪90年代,韩国三星集团曾因美国公司垄断IT业上游专利而陷入困境,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时,三星集团身处险境,面临企业何去何从之选择,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