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化学中的应用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思维导图学习初中化学”。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何露
一、思维导图运用于化学教学的必要性
思维导图(mind map)是世界记忆大师托尼·巴赞(Tony Buzan)在1971年发明的,是一种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片、色彩的图形思维工具。
以下图1就是以“物质” 出发的思维导图。
图1 “物质”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看上去就像一个人的神经网络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维具体化的方法。放射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更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而更有系统化,从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思维导图是全脑开发,除了左脑的语言文字、逻辑关系、词汇、数字等,同时也使用了右脑的色彩、图像、符号、韵律、节奏等。思维导图把所有的信息都组织在一个树状的结构图上,每一个分支上写着不同的关键词或短语,而图上又充满着色彩和图像,能够同时刺激人的两个半脑,让记忆、分析、触发灵感的同时发挥潜能。经常在个人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思维导图,对于人的思维模式和人的思考方式,特别是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中学化学课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课前都精心设计了教案,运用实验和各种多媒体手段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很好,学生有问必答。但学生一到考试或实际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却“一看似懂,一做就错”。在教学当中,我们也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例子,有些学生学习很认真,上课很用心听讲,他们觉得为了学习更好一些,就必须把笔记做得更多更好,逐字逐句地去记下老师讲的教学内容。这些学生往往会感觉来不及记录,但实际上记得越多,越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结果,把更多的时间花在这项活动上,耽误并忘记了正在学习的东西。那些思维停滞、心不在焉的学生也可记下一堆笔记,只是过后完全不知其所以然。这些情况归根到底是因为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下大量的事实与公式,在学习过程中只重视模仿性地做题,而对化学中的概念、规律缺乏深入的理解,没有将新知识中的关键概念与自己头脑中已有的其他概念联系起来。也就是没有进行知识的建构,仅有孤立概念的记忆存储,从而导致知识是死的、机械的、无意义的,很快就会被遗忘。怎样才能开展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 我觉得,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是一个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方法。
二、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举例
(一)使用思维导图提高课堂笔记的效率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有效的笔记”。传统的笔记依靠的是线性的文字,外加红色强调重点。用这种传统方法,学生无须多动脑筋,只须将黑板所书、教师所讲如实记录,以待日后回忆和重现。这种方式既速度慢又将关键信息与大量不相干的词语混杂在一起,不易识别,难以记忆,更无法建构起知识之间的关系。针对传统笔记的缺点,画思维导图是一种更好的笔记方法。可以在课前让准备一盒彩色笔和几张白纸,让尝试将课堂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一段话、一个概念可在理解后记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或代码,或画一幅有趣小图,边听课边将相关概念和内容连线,就能画成一张初步的思维导图。这一过程中,学生不必被动地去记下教师的每句话和阅读一串串长句子,而是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使学习内容符合自己的认知规律,并和教师积极地对话,极大地提高 2 了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用思维导图作笔记有利于开发学生的空间智能,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提高的同时,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比如在“弱电解质的电离” 教学中,教学内容涉及了很多概念,如电解质的强弱、电离平衡状态、电离平衡影响因素、电离常数等。按传统的板书一点一点地往下写会占用不少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将各种概念联系起来。若在课堂教学中能引导学生画下思维导图(如图2),必定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各个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而且节省时间,使老师能腾出更多时间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
图2 “弱电解质的电离” 思维导图
(二)使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化学的复习绝不能单靠死记硬背的“强记”。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化学复习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由于思维导图具有有类、有序的特点,可以帮助复习者迅速抓住关键点,掌握重点,并且在复习过程中对新发现的知识和一闪的灵感可以及时记录补充,使枯燥的复习过程变得更加富有生机,更加充实。在化学复习课上,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就该章节所学的内容在白纸上用简单的语句符号、丰富的色彩画思维导图。学生在绘画自己的思 3 维导图时遇到了困难,会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学习中还存在哪些不足,能看清自己有没有关键的概念或概念之间的关系被遗漏,以此来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就会激励他去努力 弥补不足。而且,在学生把自己的思维导图跟同学或老师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和讨论时,不清楚的问题就会变得明朗,并很快就找到了解决办法。此外,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时,还会自然地流露出对化学知识的情感,并以各种各样的图形或色彩表达出来。因此,思维导图不仅可用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理性认识的清晰性,同时也可以了解其内心的情感品质。学生也可以把自己比较满意的思维导图贴在自家的墙上经常看,达到及时复习和巩固的作用,在不知不觉中牢固掌握了基础知识,轻松地实现将书本由“厚”转“薄”。
(三)使用思维导图,提高探究式课堂教学效果
实验是化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在实验探究课堂上,学生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然而在通常的讨论过程中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记录和整理,讨论效果不好,而且容易跑题。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讨论的中心话题上来,并将讨论中大家的意见和观点及时地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必要的整理。思维导图在实验设计讨论过程中,能起一个很好的作用。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要设计探究的问题作为思维导图的主题或次主题,通过积极思考列出各种实验手段和要点,并把它和最相关的次主题连接起来,就能得到一张思维导图的草稿。当小组的讨论完成后,大家通过所画的思维导图交流讨论结果,相互补充和完善。一个实验设计就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完成了,比书写一大串文字、条条框框的实验步骤显得更为有效。如在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时,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思维导图式的实验方案(如图3),在实验过程中,有利于记录、对比和总结。
图3% “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探究课中的思维导图
图4“烃” 思维导图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在化学学习的应用中体现了学生独特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在个性被尊重的环境下,学生的尊严和人格得到提升,他们会更努力地学习化学,表现更出色。这对培养学生积极的态度、健康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因而在另一侧面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思维导图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摘要: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以放射性思维(Radiant Thinking)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它不但是一种思维工具,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教与学方......
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淄博第十七中学杨秋菊2012年6月21日 14:54 融合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的配制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本节......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分类: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2007-12-21 11:22 阅读(110)评论(10) 1.创造新的教学模式。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思路与工具,思维导图把对学生创新思维......
思维导图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思维导图在研究性学习中应用 桐乡市教师进修学校沈建强摘要:介绍了什么是思维导图,根据思维导图的发散性特点,与头脑风暴教学法相结合,提出基于思维......
思维导图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大,教学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优质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