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守株待兔阅读”。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交代教学目标。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寓言两则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寓意,学会生字。
2.创设情境,播放多媒体动画《守株待兔》,激发学习兴趣。
现在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守株待兔》这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边看边想: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3.揭示课题,释题。
a.揭示课题,正音。
b.释题:问:“株”是什么意思?守株呢?待兔又是什么意思?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
4.学生自由读课文,老师提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序号。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意
1.学习第1、2自然段。
a.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边等待兔子呢。
b.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样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给大家听。(板书:捡到兔子)
c.出示生字“窜”“撞”,理解意思。(窜—乱跑;撞—碰)d.他捡到野兔后,心里是怎么想的? ◆投影出示句子(要是每天„„多好啊),齐读。◆他这样想可能吗?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指名读、齐读第1、2自然段。2.学习第自然3段。
a.自由读课文,说说这个人后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板书:整天坐守庄稼全完了 b.齐读第3自然段。3.理解寓意。
a.他这样做对不对?错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b.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c.老师总结寓意。(注意语言要浅显易懂)
d.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现象呢?举例说说。
e.老师总结: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西,我们不应该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f.齐读课文。
三、课堂练习
1.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2.出示要求写的9个字,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提出书写应注意什么问题。3.指导写字。
4.完成课后练习“读读想想”。
四、拓展活动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长听,再请他们讲一个寓言故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认识课文中的6个生字并会写“此、桩、守、丢、肥”5个生字。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进一步朗读和交流讨论来自主理解寓意。......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作者: 来源: 日期:2014/9/13 10:34:14 点击:6017 加入收藏 教学目标1、理解“守株待兔、窜、乐滋滋”等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词。 能力目标:小组内研读、在讨论交流中理解故事内容,悟出寓意。 情感目标:使学生懂得不能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
守株待兔株待兔终会坐吃山空,幸福生活需要勤劳换取。下面为大家分享这篇关于守株待兔后续的寓言故事,欢迎阅读守株待兔农夫自从在树桩旁捡到野兔美餐一顿后,就整天守在那儿等着......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守株待兔》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