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考试.6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六年级语文模拟考试”。
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祈(qí)祷亵渎(dú)恪(kâ)尽职守忍俊不禁(jīn)倒坍(tān).....生通过剪剪拼拼,认识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对于他来说是新的。这样,他实际上进行了创新活动,有了创新的成果——这一成果对人类来说,虽早已经被发现,但对他本
人来说却是新的。反之,对成人来说,我们通常强调的创新是外创新,它指对现实社会来说,得出了有用的新结果,认识了新事物。
⑤创新的意义重在过程。在创新中,我们得到了认识的成果。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经历的种种探索,则可以给自己全方位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做一个课题:考察蜗牛有没有眼B.琐屑(xuâ)发怵(chǜ)吹毛求疵(cī)哂笑(xī)义愤填膺(yīn).....
C.疮.(chuānɡ)疤尴尬.(ɡà)相形见绌.(chù)参差..(cēncī)枯涸.
(hã)D.两栖.(qī)镂.(lòu)空随声附和.(hâ)文绉绉.(zhōu)磐.石(p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无稽之谈不屑置辩按部就班相濡以沫顶礼莫拜B.怡然自得玲珑剔透司空见贯人迹罕至谈笑风声C.龙吟凤哕粗制滥造家喻户晓莫衷一是再接再厉D.荡然无存涧如油膏断章取意一气呵成聊以自慰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为贫困地区的所捐的衣物,已把仓库堆满了,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B.他这个人太循规蹈矩了,没有丝毫创新精神,当今时代并不欢迎这种人。C.在茫茫沙漠之中,缺粮少水,我们大家只有休戚与共才能共度难关
D.宁老师针对班上同学良莠不齐的现状,讲课时注意分层指导,同学们都很满意。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某市原副市长许运鸿家教不严,其妻儿收受贿赂80多万元。有人认为,许运鸿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因为他事先不知,所以罪不容诛。
B.在校运会上,他顽强拼搏,一人勇夺三块金牌,这一成绩,真叫人不能不侧目而视。C.法国大昆虫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D.五一期间,通往中华恐龙园的新区大道上人流如潮,接踵而至,形成一道假日旅游的亮丽风景线。人生可以创新
王伟勇 ①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②
学生在学校就是学习,似乎谈不上创新。如果要说创新,那是指少数有才能的孩子,写了小论文,有了小发明、小革新,可以到成人世界里去比较一番。这是过去的概念。
当然,这个概念也不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我们的学习也真的具有创新的意义,我们何不把它揭示出来呢?如果揭示出来,我们的认识也就升华了,发展了。③
一般来说,我们的所想所做,对本人来说,有新的意义、新的认识,这就进行了创
à新。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独立作出了某个判断,添加了一个括号,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意思,都是创新。
④与成人相比,大多数学生的创新是内创新,是与自己的认识来比较的。比如,一个学
睛。考察的结果可能并没有一致的结论,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学生十分投入地用自
己所有的知识去学习,去探寻。这一过程获得的不仅有许多新鲜知识,更有着能力和态度。而对成人的创新,人们更关心的是结果。而且学生的创新是在一定的教育教学条件下进行的,比如有教室、教师和教学设备的支持,也有着明确的教育教学目的,这与成人创新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人自我实现和意识下进行的。而自我实现是所有人类的共同需要。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学生,也是人人可以创新的。心理学家马斯洛说:“例如,一名妇女,她是没有受过教育的、贫穷的、完完全全的家庭妇女和母亲,她所做的工作没有一件是创造性的,然而她却是奇妙的厨师、母亲、妻子和主妇„„她是个完美的女主人,我从她那里以及像她一样的其他人那里学到:第一流的汤要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 ⑥据此,我们可以推知:人人可以创新,至少是人人可以思考。我们从创新的高度来看学生是天生的创新者,就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选自2009年6月《科学24小时》,有改动)[相关链接]
材料一:据统计,在GPA(相当于平均成绩)的表现上,中国学生普遍比美国学生高。在美国学生来看,中国学生知识广博,学习用功刻苦。然而,在一次有着全球青少年“科学世界杯”美称的创新大赛中,虽然中国学生获奖数量不少,但是美国学生获奖质理更高。材料二:一位幼儿园小朋友发现苹果里藏有一颗漂亮的星星,而有几十年切苹果经验的母亲却不以为然。小朋友将苹果一刀切开,在苹果的切口果真显现出一颗清晰的五角星。原来母亲习惯于纵切,而小朋友用的是横切。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
比第二流的画更有创造性”。句中加点的“第一流的汤”在文中喻指什么?(3分)(3分)。根据选文和
相关链接材料,请你联系实际,用简明的语言列举学习中有关创新方面存在的一个问题....,并提出你的解决方法....
。(4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汪金友
12、第⑤段画线句“第一流的汤
13、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14、文中说“我们独立解出了一道题目,对新的现象进行了解释„„都是创新”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所以当他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走路‛这一课。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有的投了简历,石沉大海;有的参加了面试,未破聘用。但这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此处不行,就到彼处;高处不行-,就到低处;闹处不行,就到静处。说不定,越是偏僻和陌生的地方,越有好风景。越是在基层,越能够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增长本领。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人民日报》2009年5月25日,有改动)
22.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3分)
23.开篇引用胡总书记话的作用是:(1)(2)(2分)
24.你是如何理解“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这句话的?(3分)
25.首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2分)
A.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B.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进行记录,为我国气象规律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
C.梁启超小时读《史记》能背诵十之八九,善于总结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分精读和略读,还要熟读成诵、做好读书笔记。
D.司马迁10岁开始“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完成史学巨著《史记》打下坚实基础。
26.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本文后,请结合文意,谈淡你对这句话的认识。(3分)(甲)周公诫子
成王封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乙)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①,静以修身②,俭以养德,非淡泊③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④。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⑤则不能励精⑥,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⑦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⑧,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①行:操行②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③淡泊:清静寡欲,没有奢望。④致远:达到远大的目标。⑤淫漫:荒淫,怠惰。⑥励精:振奋精神。⑦意:意志。⑧接世:合于世用,为社会所用。
20.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
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非学无以广.才()悲守穷庐.()又相.天子()21.解释下边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2分)吾于.天下亦不轻矣()往矣,子勿以.
鲁国骄士()夫.
君子之行()
险躁则.
不能冶性()
2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2分)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做“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2分)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5分)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后面题目。(3分)常常是:言者未倦,听人已厌。世间不知怎样的知己可以达到山水这般境界,静静地níng()望,默默地......
2014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往北京MH370航班与地面死去联系,机上载有239人,其中中国人154人。马航失联事件发生后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中美越马新等国相继派出军舰等参加搜救,多日过去,仍没有相关消......
江苏省东海县南辰中学 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苏教版(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其后题目。(6分)文学是一个xuàn( )烂迷人的世界。文学是......
2014年广场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考试一、积累运用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瞠目结舌 波澜壮阔 蔚然成风 B.触目惊心 来势汹汹 风起云涌 C.骇人听闻 声势浩......
初三毕业班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基 (3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四季景色千zī百态,美不胜收。翠绿的春天,小草萌发,百花盛开,美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