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的滋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品茶品你我”。
品茶的滋味
鹤峰盛产茶叶,自幼生活在鹤峰盛产茶叶的云雾山中,自然也就想写一点有关茶的文字。
茶有千种,品有万象,因时因地因人而各有千秋。古人曰: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
闲暇时节,烧上一壶滚烫的开水,高山流水似的冲泡上一杯清茶,只见氲氤之气冉冉而升,一股香气扑鼻而来,沁人心脾。然后再静静的观看极具灵气的茶叶在开水中缓缓舒展,不由得使人自然就想起了“春风随花去,酬我以清阳”的诗句。在这个时候,你就会感觉到,无论晨昏午夜,无论春夏秋冬,只要有一杯热茶,便有显露不尽的盎然生机。这时候品茶,可以清六腑之热,可以滋五脏之阴,朋友小憩,共叙一番人生的沧桑,就是神仙的境界。难怪书法家赵朴初也说“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石千碣,不如吃茶去”。
有了茶,必然会派生出喝茶的场所;有了喝茶的场所,必然会繁衍出浓郁的茶文化。除了文人骚客所写的茶诗和采茶姑娘们所唱的茶歌以外,与茶的渊源较为深远的还推文人雅士在品茶场所撰写的对联。或叙事说理,或借物抒情,亦庄亦谐,寓教于乐,读来兴趣盎然,使人于无穷回味之中得到一份美的艺术享受。记得四川成都一家茶社兼酒楼的地方曾请人撰过这样一副对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力苦劳心苦苦中作乐再斟三盏酒来”。这副对联惟妙惟肖地勾勒出了人生一副幽默的生活场景。茶饮一杯,酒过三盏,酒足茶饱以后,一抹嘴唇,然后悠闲自得地往靠被椅上一躺,把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人生像过电影似的一幕幕的迎来,又一幕幕的送去,自由自在地作上一会儿美梦,从那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解脱出来,该是多么的惬意和舒心哟。
著名作家周而复为衡岳南天门的茶馆曾作过的一副楹联,“到南天门歇歇脚喝杯茶去,登祝融峰看看山携朵云来”。此联貌看好似朴实无华的俚俗口语,仔细揣摩才觉是令人回味无穷的绝妙好辞。以上联之俗,衬下联之雅。雅俗一体,一气贯通,别有一番情趣。特别是“携朵云来”是全联的神来点睛之笔,使全联褶褶生辉。
泉州“小品茶室”曾挂过一副因创作《连升三级》而闻名的王冬青先生的对联:“小天地,大场合,让我一席;论英雄,谈古今,喝它几杯”。作者既是写实,又略带夸张,谈古论今,以小见大,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副茶馆聊天写生图,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广东秀水五眼桥茶亭石柱上镌刻的一副茶联,相传出自明末御史李待问的手笔:“不费一文钱过客莫嫌茶味淡,且停双脚履劝君休语路途长”。既平铺直叙,又含意深长,富有丰富的哲理意义,耐人回味。
“回文”是汉语言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修辞形式,与茶联相应成辉的是茶回文。据说在茶壶上题字之风始于两晋南北朝,盛于隋唐,茶回文就是人们在茶壶上题字的一种形式。早年,不少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人,手中常握着一把把古拙的紫砂茶壶,鼓凸的壶肚上题写着“不可一日无此君”。此语看似平常,却处处蕴涵深深的机关奥妙。“不可一日无此君”可读成“一日无此君不可”,也可读成“此君不可一日无”,还可以读成“君不可一日无此”;有的茶壶上题“可以清心也”几个字,则可以读成“清心也可以”,“也可以清心”。等等,不一而足。
茶叶从茶壶里冲溢出了茶香和茶联茶回文的韵味,给人以愉悦和享受。从茶杯里咂出的茶文化,浸入心田的是一份温馨的美好,一份浓浓的亲情,和一份全新的境界。品茶,其实也就是品味人生。所以说,天地虽大,却比不得茶里乾坤。
品茶里伤感的滋味杂文随笔喝茶,喝出伤感的不多。想想,这也算是个特例,须要以文字的方式留存起来,待日后如有人提及,也可与其分享一二。一款茶喝到尾声,甜润厅喉咙里,燕子发来消息说......
中班主题活动 : 清香的茶 执教:郭健活动目标:1.知道可以用来泡茶的叶子,欣赏茶叶的颜色和形状,。2.观察泡茶过程中茶叶的变化、水的颜色的变化以及冷、热水对泡茶的影响。 活动准......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品茶抒情散文,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6篇《品茶》读后感,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5篇品茶诗歌,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