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规律_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其他范文 时间:2020-02-29 03:24:25 收藏本文下载本文
【www.daodoc.com - 其他范文】

社会发展规律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学习目标】

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活动过程】

活动一:阅读课本P86-88的四段正文,探讨下列问题,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有人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以后,才有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说说理由。

2、“自然神不是别的,就是自然本身;人身不是别的,就是人本身。”“并非神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神。”从唯物史观角度谈谈对此的理解。

3、中国人一般都相信“仓禀实而知礼节”,但从历史的角度看,也许是相反,不是经济发达了人才编号,而是先有一帮守规矩、讲诚信的人,然后才有发达的经济,即“知礼节而仓廪实”。

请简要评析上述观点。

4、2011年的高考期间,不少家长带着子女的准考证到寺庙“开光”,祈愿高考创佳绩,鲤鱼跳龙门。有同学感觉不可思议,为什么社会主义社会还会有这些唯心主义的东西呢?

你能解释一下吗?

活动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第二课题内容,认真思考材料后提出的问题。

1、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第一帝国的皇帝。他凭借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频频取得辉煌的战绩,成为西方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英雄。黑格尔称颂他“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鲁迅却说:“有一回拿破仑过Alps山,说‘我比Alps山还要高!‘这何等英伟,然而不要忘记他后面跟着很多兵。“

(1)没有深厚的众多士兵和民众,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瞩目的业绩吗?(2)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2、最近,美国《时代周刊》评论称,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离不开中国政府的领导,但首先还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劳动者。

这给你什么哲学启示?

3、屈原的《离骚》、《九歌》直接取材于远古时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水浒》、《三国演义》、《西厢记》、《浮士德》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从唯物史观角度考虑,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一: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是伟大的人民战争,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就没有三大战役的胜利。--------毛泽东

材料二: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恩格斯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5、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连续发生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迅速做出反应,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立即亲临一线指导并亲自参与救灾工作,要求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受灾人员。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做法体现了唯物史观的什么道理?

活动三:巩固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的,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A、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 B、实践 生产活动 C、社会存在 生产活动 D、意识 社会存在2、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票决制”、“文化软实力”等一系列新名词,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这些新名词的出现说明了()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D、物质和意识是互相依赖的3、“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躬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

4、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B.精神能够主宰人们的活动

C.正确的思想意识才能反作用于事物 D.错误的思想意识没有事实的根据

5、读表回答问题。

问候语的变迁:

┏━━━━┳━━━━━┳━━━━━┳━━━━━┳━━━━━━┓ ┃20世纪 ┃20世纪 ┃20世纪 ┃ ┃ ┃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21世纪初 ┃ 2009年 ┃ ┣━━━━╋━━━━━╋━━━━━╋━━━━━╋━━━━━━┫ ┃吃了吗? ┃下海了吗? ┃跳槽了吗? ┃去哪玩了? ┃买啥股票了? ┃ ┗━━━━┻━━━━━┻━━━━━┻━━━━━┻━━━━━━┛

“问候语的变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B.运动就是时时有发展

C.社会意识是变化发展的D.实践总要上升为理性认识

6、“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必须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这土壤的花朵与果实。”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A.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B.个人成果都包含着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

C.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财富,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7、鲁迅说:“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下,哪里还会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可见()

A.社会的发展进步可以离开脑力劳动者,但不能离开体力劳动者 B.体力劳动者比脑力劳动者对社会的贡献更大

C.人民群众创造了物质财富,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D.一切精神财富都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8、我国古代的《齐民要术》和《农政全书》等农业科技著作,都是总结劳动群众的农业生产经验编写而成的。这说明()

A.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物质财富 B.知识分子都是劳动群众 C.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科学文化发展的唯一源泉 D.劳动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科学工作的基础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有三个伟大创造:一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三是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实行农村自治。这“三个伟大创造”说明()

A.劳动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为精神财富提供了物质前提

C.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D.农民是中国改革的主体10、2011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参加政协分组讨论会时,进一步强调了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的哲学理论依据是()

A.只要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B.人民群众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只有进行理论创新,才能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影片《公仆》真实地反映了“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的县委书记谷文昌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当代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境界。据此,回答11~12题。

11、“认认真真访民情,诚诚恳恳听民意,实实在在帮民富,兢兢业业保民安”反映了谷文昌()

A. 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

B. 坚定地走群众路线 C. 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条件 D.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2、下列行为表现出 “走群众路线”的是()

①某市公安局倡导警民联防以搞好社会治安 ②国家就春节铁路提价问题举行听证会 ③全国人大广泛征询人们对修订《婚姻法》的建议 ④奥组委向全国征集奥运歌曲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3、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下列不属于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的是()

A.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是否承认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发展起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D.是否承认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4、上题材料表明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

A.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B.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二、判断题:

1、人民群众指的就是普通老百姓。()

2、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不断向前发展。()

3、社会生活本质上是物质的。()

4、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5、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6、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7、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丰富的精神财富。()

8、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三、简答题:

1、近日,国家信息部,教育部,公安部等部委联合发出通知,要采取措施治理黄色网站,打击网上色情活动,净化网络环境,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各省市纷纷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严打斗争。

试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说明国家为什么要整治黄色网站,净化网络环境。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试说明其哲学依据。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到“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社会规律同自然规律相比,具有不同的特点,它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恩格斯说:“社会发展史却有一点是和自然发展史根本不相同的。在自然界中(如果我们把......

《社会发展规律》课后教学反思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8篇《社会发展规律》课后教学反思,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社会发展规律》课后教学反思

《社会发展规律》课后教学反思这节课的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部分,与之前的辩证唯物主义知识有联系也有区别。有了以前的知识作为铺垫,知识理解的相对难度较小......

《社会发展规律》课后教学反思

《社会发展规律》课后教学反思(精选12篇)由网友“Tinydot”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社会发展规律》课后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借鉴!篇1:《社会发展规律》课后教学反思 《......

社会发展规律教学设计(优秀13篇)

总结是前进的动力,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总结要有个性和特色,可以通过引用经典案例、适当使用幽默或讽刺的语言等方式来增加文章的亮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一篇完......

下载社会发展规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发展规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文章
点击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