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细丹)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策略(优秀)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护士工作压力分析”。
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分析及应对策略
(鄂州市中心医院普外一科 梁细丹 湖北鄂州 436000)
在充满着挑战与竞争的21世纪,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使压力难以避免,工作压力也日益成为受关注的探究领域。服务人群的特殊性和复杂的职业环境使护理工作充满了压力,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我国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护理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职能逐渐拓展,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的要求也日益增高,护理人员面对的压力源越来越多,护士承受的压力已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外科的特殊环境和高风险工作氛围及其超负荷的工作,使护士客观需要与客观反应之间失衡而出现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而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对护士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同时也会影响到护理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本文就外科护士工作压力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的来源浅析
随着医学的发展,国内国际交流日趋增多,整体护理、循证护理等逐渐深入临床,给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护理工作的压力也相应增加。目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使护士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同时各种新的治疗手段、新技术、新设备应用于临床,非专业护士工作增加,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住院人数增多,但护理人员编制有限,这就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增加了工作压力,成为外科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来源。工作量大,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够,客观导致了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从而引起心理压力。而导致这些压力有以下几个因素:
1.职业因素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一部分,也充满着挑战性。临床患者病情变化多端,不确定因素多,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积极启动感觉器官以及应用辅助工具,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观察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和心理反应,迅速做出判断,同时要及时给予患者医疗、生活及心理护理,满足合理的需要。因为护理职业本身的特殊性,造成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经常担心出现差错事故,时间安排需要经常倒班,而除此之外的非护理性工作也很多。普外科收治的大多是手术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大,实施抢救多,同时生活不规律,频繁的倒班,生物钟紊乱,中夜班护士一方面要独立完成繁琐的工作,同时又要担心病人病情出现变化,造成心理紧张和身体疲乏。加之新技术、新业务的不断开展,护理服务功能增加及患者的服务需求不断提高,使工作量不断增大,护士长期处于高劳动强度甚至超负荷状态,心身健康受到严重影响。此外,护理工作中经常接触濒死和危重患者,护士常感到自己的技能并不能完全救治全部患者,从而产生无助感。
而且,护理职业风险很高。护理风险指可能会发生的护理危险,是一种职业风险。护理风险贯穿于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过程中,有时即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护理活动都带有风险。为了避免发生护理缺陷或事故,造成患者及其家属的痛苦,护理工作中都在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但部分护士仍担心没把工作做好,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情,而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特别是护理文件书写容不得丝毫马虎和疏漏,因其是医疗纠纷举证中重要文件之一。护理文件有多种,每种文件均有严格的书写要求,在做好患者护理的同时,还要求护士及时、准确书写各种护理文件,常不能正常下班,造成心理紧张及身体疲乏。强烈的责任感使护士更担心差错事故的发生,无形中加大了工作压力。
2.社会因素
护理工作作为社会化的工作,其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较低,而且在社会上,护士工作未被病人及家属承认的观念一直存在,有时经常遭遇病人的家属不礼貌对待,而作为工作本身的晋升通道小,机会太少。长期以来,在病人心中护士只是“打针”“发药”,疾病的康复全靠医生,护士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护士的付出常常得不到该有的回报和承认。目前,我国的医院管理制度存在着重医轻护的现象,医护人员在进修深造、职称评定、福利待遇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护士自我感到社会地位低、工作量大,但与收入却不成正比。护士工作繁重,为病人提供服务,但却未得到肯定,而发展深造的机会、福利待遇等不如同年资的医生,这些都成为护士的压力来源。《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倒置》的实施,增大了护士的心理压力,在工作中护士应做到慎独,杜绝差错,但总难避免一些意外损伤,使病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威胁,也因此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护士的社会地位偏低,受传统重医轻护观念的影响,护士工作得不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同。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中,护士只能被动地执行医嘱,患者及家属习惯地将疾病的好转、治愈归功于医生,而忽视了护士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重要作用,不配合护理工作,对护士工作很少给予肯定,这也成为一种潜在压力源。
3.家庭因素
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需要经常倒班,不利于身体健康,遇到节假日也不能正常的休息,影响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使之与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减少,对生活的满意度降低。护士多数为女性,她们不仅要完成好护士的角色,还要承担起妻子、母亲的角色。过多过高的角色要求常常使护士力不从心,身心疲惫。半数在职护士为已婚者,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感受有时会影响家庭生活的和谐气氛,而家务琐事难免消耗护士精力,如果二者不能维持良好的平衡,就会产生矛盾,给护士带来很大的压力。
4.人际因素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关系成为护士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之一,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环境,护士每天要面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心理状态不同且身患疾病的病人,同时还要照顾家属的情绪,现阶段的护理队伍呈年轻化趋势,普遍缺乏沟通技巧,尽管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难免由于沟通不够使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从而产生工作压力。在病人心中,护士只是医生的从属,病人对于医生的话言听计从,对护士颐指气使,常把不满意迁怒于护士,对护患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是医护关系,医生具有职业的优越感,在日常工作发生分歧时,对护士尊重不够,导致护士自尊心受损。在我国护士以女性为主,男性很少,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长期处在性别单一的环境中也容易使护士间关系发生紧张。
由于人际关系复杂,护理工作中存在着上下级之间、护士与护士之间、护士与患者之间、护士与患者家属之间、护士与医生之间等相互关系,工作关系越复杂,角色冲突越明显,护士压力越大。这些关系中最敏感的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一旦产生矛盾冲突,常置护士于困境,给护士带来心理压力;其次,护士与管理者之间为上下级关系,缺乏沟通与理解,特别是性格内向的护士,把管理者视为心理压力源,很难找到心理平衡点,久而久之,出现忧虑,缺乏自信,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
二、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的应对策略
1.管理者方面的对策
⑴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护士职业压力的产生与社会地位较低及个人待遇不尽如人意有较大关系。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及工作地位的护士,职业倦怠较轻。其中工作地位是倦怠的主要预测因子,管理者和同事的支持也可有效缓解倦怠,尤其是管理者的支持。因此,适当增加护士的晋升及深造机会、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积极优化社会舆论,是预防护士产生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社会各界应尊重护士,提高护士的地位和待遇。医院应创造一个清新、安全、整洁的工作环境,调动护士的积极性,使其在岗位上有自我实现的满足。重视护士的劳动价值,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改善护士的福利待遇,增加护士参与管理和晋升的机会。
⑵医院管理制度人性化:改善护士的工作环境,可一定程度上减少护士的工作压力。而医院作为护士的工作环境,其管理机制和氛围对护士的职业心理具有重要影响。人性化的管理及良好的医院氛围可为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并能激发护士的成就动力,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医院文化,可有效地预防护士职业倦怠的产生。
⑶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普外科护士工作繁重辛苦,医院要给予护士切实的关怀,重视护士的需求,倾听她们的心声,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生活幸福感,让她们拥有快乐的心情,满怀信心地去工作。还要尽可能地解决护理人员数量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缓解护士身心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合理有序地安排工作。此外,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优秀护士公开表扬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定期选派人员外出参加培训、进修。
⑷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按需设岗,让不同学历、能力的护士承担不同的护理工作;根据科室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工作、休假、学习和进修,确保人力合理利用;给予各级护士公平的发展及晋升机遇,增加护士的工作满意感,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增加编制,改变当前护士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保证护理安全。保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调节神经的弛张度。根据科室情况可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在工作繁忙时,适当增加护士,减轻护士的脑力、体力消耗,减轻压力。⑸善于运用价值激励法:管理者要在工作中运用价值激励法帮助护士相信自我、挑战自我和成就自我,敢于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关键时刻管理者要敢于承担责任,维护护士的尊严。要善于公开称赞护士,调动护士积极性,营造一个和谐、愉快、团结、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护士对职业的满意感和忠诚度。
⑹引导护士培养健康的人格:心理学研究证明,自我接受能力强的人会积极地化解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内心冲突,并对外部世界持同等接受的态度。管理者应引导护士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身价值,在理想和现实中找到最佳结合点,掌握积极的应对策略,提高工作效率。
2.护士自身的对策
⑴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护士应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适应环境,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能力,不断充实自己,善于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减少压力因素的侵袭,寻求疏导不良情绪的正确方法。同事间应相互鼓励和帮助,当压力来临时,群策群力,共同应对。
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扎实的理论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是增强工作信心的重要保证,能起到缓解压力、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基础,是建立和维护和谐的护患关系的重要因素。而理论知识及实践能力是在长期不懈地学习和实践中积累的,因此,要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轻轻松松地学习。当掌握的知识丰富了,技能熟练了,就能在护理工作中应用自如,轻松地应对一切。
⑶重视睡眠和饮食:充足的睡眠对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护士“三班倒”是护理工作性质的要求,无疑与正常的睡眠规律发生了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的睡眠效果,但如果能重视睡眠,可为自己建立一个适合“三班倒”的生活习惯,妥善安排时间,保证优质睡眠。同时要注意进餐的规律性,科学合理地搭配营养,保证机体的需要量,维护身心健康。
⑷提高心理调适的能力:而提高护士高压下维持心理健康的能力的关键是“恰当的自我心理调节”。当感到压力太大时,应学会主动疏导、发泄,把自己的体验讲给亲人、同学、朋友,让郁闷释放出来,就会感觉轻松,有益于身心健康。多听音乐有助于培养开朗的性格,丰富个人业余生活,恰当地参与社会活动能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尽快回复正常的心理状态。总之,护理工作是一项涉及维护和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医疗活动,其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来源是多样的。作为一名普外科护士,应认识到压力对身心健康和工作的影响,采取科学的放松方法,进行心理调适,正确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各种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保证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作为管理者,应重视护理工作中的各种压力,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帮助护士减轻和缓解压力,最大限度地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和造就具有合格心理素质的护理队伍。
神经外科 谢珍【摘要】 本文就神经外科护士面临的工作压力、影响护士身心健康的问题进行探讨。沉重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体力、情绪和精神上的疲惫感,导致护理质量下降、护......
ICU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分析【摘要】 目的 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中的压力来源及ICU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 对本院综合性ICU护士的工作压力来......
传染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措施【摘要】通过分析传染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了解传染科护士在工作中所担心的问题,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使传染科护士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压力,提高工......
高考作文备考策略写好作文,是对一个合格学生的基本要求。作为高考语文试卷中份量极重的一块,作文历来就受到老师和考生的重视。那么怎么才能写好作文呢?怎样才能迅速有效地提高......
国家安全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国家安全,是指“国家的主权、领土、政治体制、人民生命财产等处于不受外部或内部威胁的状态”。由于客观和主观世界始终在发展变化之中,威胁会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