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内部题库(二)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全国自考大学语文试题”。
2014年4月全国自考大学语文内部题库(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 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 无分。
1.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 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 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
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
答案:D
解析:《论毅力》使用了两次层递修辞手法:“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五个层次的比较,说明只有“至强之人”才能“善于其终”;以及 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的比较,强调了只 有坚持到底才能到达彼岸。因此选D。
2.《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砥砺德行”所针对的不良社会风气是()A.风俗日偷,道德沦丧 B.读书是为了混取文凭 C.求学是为了升官发财 D.不敬师长,不爱学友
答案:A
解析:“砥砺德行”是对“德行”方面的要求。B、C项是“抱定宗旨”所针对的,D项是“敬爱 师友”所针对的。答案为A。
3.《我愿是一条急流》诗中用“同暴风雨作战”、“饱受风雨的打击”、“即使被轻易毁灭
”等诗句描绘“我”的形象,所体现的主要是“我”的()
A.斗争精神
B.坚强意志 C.献身精神 D.无畏气概
答案:C 解析:诗句中“作战”、“打击”、“毁灭”等词语不仅体现了“我”坚强的意志及无畏的精神,更主要体现了“我”为爱情及崇高目标的献身精神。答案为C。
4.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答案:A 解析:《史记》在史学及文学方面,对后代都有极深刻的影响,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 之《离骚》”。答案为A。
5.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所记叙的主要人物是()A.张籍、张巡、许远 B.雷万春、张巡、许远 C.张巡、许远、南霁云 D.于嵩、张巡、许远
答案:C
解析:《张中丞传后叙》中,作者记叙的主要人物有张巡、许远、南霁云,而张籍、雷万春、于 嵩不是主要人物。答案为C。
6.《前赤壁赋》所继承的赋体的主要形式特点是()A.主客问答 B.骈散相间 C.排比铺陈 D.韵律和谐
答案:A
解析:《前赤壁赋》继承并发展了赋体的传统表现手法——主客对话,抑客伸主(贬抑客人的主 张,伸张主人的见解)。答案为A。
7.《张中丞传后叙》所歌颂的三个正面人物是()A.张巡、许远、雷万春 B.张巡、许远、李翰 C.张巡、许远、张籍 D.张巡、许远、南霁云
答案:D
解析:本文所歌颂的三个正面人物是张巡、许远、南霁云。李翰、张籍不是所歌颂人物,雷万春 不是主要人物。答案为D。
8.《垓下之围》中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这一情节表现出项羽()A.无可奈何 B.勇猛无比 C.宁死不屈 D.知耻重义
答案:D
解析:项羽自刎这一情节表现出了其知耻重义的一面,也表现了他走投无路、只能一死了之的英 雄末路心情。答案为D。
9.作者写《纪念傅雷》的主要用意是()
A.“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 B.“我和他虽然几乎处处不同,但我还是尊敬他” C.“这种刚直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 D.“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答案:D
解析:本文叙述了作者与傅雷生前交往的情谊,展现并赞颂了他坚持真理,刚直不屈的优秀品格,并希望这种精神“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答案为D。
10.爱因斯坦的人生基本理念是()A.人是为自己而生存的 B.人是为爱人而生存的 C.人是为国家而生存的 D.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答案:D
解析:爱因斯坦的人生基本理念是“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而对他人劳动的尊重,对俭朴生活 方式的认同,和对别人的足够宽容则是这一人生理念的具体体现。答案为D。
11.下列诗歌,抒写“可望难即”情景的是()A.《蒹葭》 B.《湘夫人》 C.《陌上桑》 D.《饮酒》
答案:A
解析:《蒹葭》以“在水一方”的意象描写了人生“可望难即”的境遇。B项表达了作者对美好 理想的追求;C项是一曲美女赞歌;D项体现了陶渊明陶醉自然而至“忘言”的人生境界。答案为 A。
12.杜牧《早雁》的中心旨意是()A.忠君爱国 B.关心民生 C.报国无门 D.思乡念人
答案:B
解析:作者以雁托物言志,运用比兴象征手法,将雁比作逃难的人民,暗示朝廷对百姓的漠不关 心,抒发了自己对北方难民的同情和关怀。答案为B。
13.劝贾岛把“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的“推”字改成“敲”字的人是()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答案:A
14.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答案:A
15.《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 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 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 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
答案:C
16.《张中丞传后叙》的主要写作特色是()
A.叙述与抒情相结合 B.议论与抒情 相结合 C.叙述与议论相结合 D.描写与抒情相结合答案:C
17.《麦琪的礼物》的风格特点是()
A.严厉的谴责 B.热情的赞扬 C.含泪的微笑 D.辛辣的讽刺
答案:C
18.因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这一情节表现出项羽()
A.知耻重义 B.勇猛无比 C.宁死不屈 D.无可奈何
答案:A
19.《鹧鸪天》中“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的抒情方法是()
A.借景抒情 B.借事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举止抒情
答案:C
20.下列作品中最具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美的是()
A.《一句话》 B.《雨巷》
C.《再别康桥》
D.《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 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 选均无分。
1.《史记》共130篇,52万余字,全书包括()A.10篇“表” B.8篇“书” C.30篇“世家” D.70篇“列传” E.12篇“本纪”
答案:A^B^C^D^E^
解析:《史记》记叙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 书共130篇,包括12篇“本纪”、10篇“表”、8篇“书”、30篇“世家”和70篇“列传”。答案 为ABCDE。
2.《香市》的艺术特点有()
A.透过香市今昔变化看农村经济凋敝,以小见大 B.通过香市今昔变化来表现主题,对比十分鲜明 C.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层次特别清晰 D.结尾处以香市主角的转移暗示主旨,画龙点睛 E.武术班高级但看客反少,铺垫反托手法有力度
答案:A^B^C^D^E^
解析:《香市》一文以“香市”的今昔变化展现中国农村的转变,是以小见大;全文以香市往昔 的热闹与如今的冷落两部分作对比,突出表现主旨;写往昔香市热闹时采用场面描写,先总写一 句,然后依次写庙前、庙内和声音,层次清晰;以武术班与杂耍对比反衬如今之冷落;结尾以香 市主角由农民变为小商人突出文章中心,可谓画龙点睛。答案为ABCDE。
3.《秋水》一文中下列论据,通过类比法来阐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观点的有()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
B.四海之在天地,似礨空之在大泽
C.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D.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 E.伯夷以辞自多,仲尼以语自多
答案:A^B^C^
解析:《秋水》以类比法引人联想,将抽象的道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阐发得十分鲜明透彻。用“井蛙”与“海”、“四海”与“天地”、“礨空”与“大泽”,“吾”与“天地”和“小石 小木”与“大山”来类比“人”与“宇宙无限”的差别。答案为ABC。
4.《吃饭》一文下列论据中构成相似联想关系的有()
A.吃饭中,以需要掩饰享受 B.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 C.艺术上,以实用掩饰享乐 D.政治上,以民意掩饰野心 E.哲学上,以实用掩饰玄想
答案:A^B^C^D^E^
5.《论毅力》中下列论据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有()
A.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B.人生历程,大抵顺逆两境相间以跌乘。C.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迎刃而解之一日。
D.譬如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E.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答案:A^D^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答案:常:常规,常道。经:规则,规范。令行:政令得以畅通、实行。
2.答案:字:定婚。
3.答案:速:催促。
4.答案:勖:勉励。
5.答案:怎生:怎样。
6.臣愿王孰图之。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孰图:
答案:深思熟虑。孰:同 “熟”。
7.揉碎在浮藻间。
《再别康桥》
浮藻:
答案:浮在水上的藻类
8.方才不该和他较证。
《宝黛吵架》
较证: 答案:辩解
9.责收毕,以何市反。
《冯谖客孟尝君》
反:
答案:通“返”,返回
10.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八声甘州》
淹留:
答案:长期停留
四、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孺
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室靡弃物,家无闲人。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遇僮奴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饵,率人人得食。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选自《先妣事略》
(1).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哪些品德?
答案: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母亲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品德。
(2).文中为什么要写“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答案:文中第三、四段交代外祖家“资雄,敦尚简实”,“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家中人闻 吴家桥人至,皆喜”,更侧面烘托母亲出身富贵而不娇,待人和气,勤俭持家,善待奴婢的品德。
(3).这两段在描写母亲方面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答案:这两段在描写母亲方面运用了细 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有动作行为细节 描写,侧面描写有佣仆“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皆喜”的细节。
(4).这两段文字有什么叙事特色?
答案:叙事简洁省净、情感含蕴多藏。
2.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选自《再别康桥》
(1).这里描写的景物是什么?
答案:潭水。
(2).用的是什么抒情方法?
答案:借景物抒情、借象征抒情。
(3).这里的情景交融方式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因情造景。借想象把潭水变成揉碎了的 彩虹,又进而变成“梦”,这是一个因表达理想需 要而造境的过程。
(4).“彩虹似的梦”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象征着诗人的美好理想。
3.阅读《吃饭》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只有两件最和谐的事物总算是人造的:音乐
和烹调。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也是一种一贯的多元,调和滋味,使相反的分子相成相济,变 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和。
(1).这里倡导的是什么样的社会理想? 答 案:多元,相成相济,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2).倡导这一理想的针对性是什么? 答案:针对当时社会的“混乱颠倒,到处是磨擦冲突”现象。
(3).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案:类比法
(4).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答案:比喻
4.阅读《哦,香雪》中下面的一段话,回答问题。香雪想快点跑过去,但腿为什么变得异常沉重?她站在枕木上,回头望着笔直的铁轨,铁轨在月
光的照耀下泛着清淡的光,它冷静地记载着香雪的路程.她忽然觉得心头一紧,不知怎么的就哭了 起来,那是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面对严峻而又温厚的大山,她心中升起一种从未有过的骄傲.她用手背抹净眼泪,拿下插在辫子里的那根草棍儿,然后举起铅笔盒,迎着对面的人群跑去.(1).这里表现出香雪怎样的心情? 答案:欢乐、兴奋、满足。
(2).这里运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手法? 答案:心理描写。
(3).哪些句子运用了以外显内的心理刻画手法? 答案:香雪腿发软、回望铁路、哭、流眼 泪、举铅笔盒、跑这些动作都是内在的心理外化的表现。
(4).写铁轨的“冷静”、大山的“严峻”有何作用?
答案:景物的描写是为了对比、烘托香雪的心情。
5.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 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选自《寡人之于国也》
(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本段有几层意思? 答案:中心句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本段有五层意 思。第一层写要发展蚕桑;第二层写应发展家禽的养殖;第三层写发展农业;第四层写要注重教 育;第五层总结以上内容,指出只要按以上 要求去做,王道理想定会实现。
(2).孟子在这里提出了哪些用来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答案:提出了四 条措施:发展蚕桑、发展家禽的养殖、发展农业、注重教育。
(3).这段话体现出孟子哪些重要思想? 答案:这段话体现了孟子以民 为本、发展生产、注重教育等三个方面思想。
(4).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案:本段主要运用了排比手法。
五、作文题(共30分)
1.600~800之间。美国的汽车制造商亨利·福特曾说:当一个人停止学习时,他就老了!不管他是30岁还是80岁。不停止学习才能保持年轻,在人生中重要的事就是要保持心理的年轻。答案:注意:考生务必按要求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写这篇文章,以提高应考能力和速度。
www.daodoc.com 各类考试历年试题免费免注册下载 超过2万套word文档试题和答案做试题,没答案?上自考365,网校名师为你详细解答!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大学语文课程代码:0472......
全国2009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全国2009年1月自考大学语文试题课程代码:0472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
大学语文自测题库单选题:1.西汉末年,刘向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__B__。 A、《世说新语》 B、《楚辞》 C、《古诗十九首》 D、《玉台新咏》 2.散文集《野草》的......
2009年10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 涂或未涂......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大学语文自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