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方法——“赏识教育”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转化后进生的有效做法”。
后进生转化的有效方法——“赏识教育法”
557801岑巩县新兴第二小学杨光平
教学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和学习差的学生最明显的差异不在智力上,而是在学习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上,这两者属学生内部原因,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总是过分强调差生的内部原因而忽略外部原因的反作用,从而忽略了后进生的可塑性和可转变性。
所谓后进生,无非是指那些纪律涣散或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由于长期在集体中处于后进,常常受到冷淡与歧视,缺少的是理解与信任。久而久之,丧失了进取的信心和勇气,甚至成为“被人遗忘的角落”,进而破罐子破摔。这不仅影响了学生个人进步,也影响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实现后进生的转化,则是摆在面前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赏识教育法”就是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下面我就为谈谈自己如何运用“赏识教育法”转化后进生的一些看法:
赏识教育法是一种比较具有人性化的教育新理念,是很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充分合理利用此法实施教学管理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赏识教育法能从新找回信心和自尊心。
赏识教育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它是建立在“孩子人人都是可造之材”的这一现代教育理论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这一现代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它是指教育者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心态和思维方式对被教育者实施教育, 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 紧紧抓住被教育者表现出来的优点、进步, 给予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赏识, 让其在“我能行”、“我是最棒的”的感觉中走向成功。它的特点是欣赏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激励和表扬。教师真诚地欣赏学生,能让学生从新找回信心和自尊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赏识对于学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孩子激发内在动力,长处得到及时发扬、鼓励,可以使卑怯、不足等得到帮助和改进,从而树立自尊和自信,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后进生读书多年,长期后进,显然他们不缺少批评和指责,他们经常受到的是冷落、歧视,很少得到的是赠与和奖励,自尊心受到伤害,经常表现为自卑、自责和厌学,逆反心理强。他们比别人更渴望被尊重、被认同、被赏识,更需要得到帮助、理解和关怀。心理学家说:“人的心理有积极面,有消极面,强化这一面,另一面就会弱化。外界的语言、行为暗示会逐步内化为孩子的心理特征。”,“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只有当后进生被人爱的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才有可能去产生实现自我的需要,才能不断地积极进取。因此,我们要对后进生多一些关怀和理想,多一些鼓励和表扬,把对他们的爱源源不断地注入他们的心灵,从而使后进生从心理这个源头上向好的一面转变过来。
二、合理运用赏识教育法促使后进生转化。
1、转变教育观念,相信孩子都是可造之材。
每个老师对每个学生都必须树立“天生此人必有用”的这样一种新的教育观念,相信学生心里永远都有向着好的方面发展的愿望。这是运用赏识教育法的最基本要求。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曾说过:“必须坚信每位学生都至少有两个自我在内心深处并存,尽管有的学生很气人,似乎是铁板一块,顽石一块,那也仅仅是似乎。实质上,没有矛盾,没有对立的头脑是不存在的。老师一定要善于发现后进学生心灵深处藏着的那个先进的自我;发现打架学生脑子背后躲着的那个不想打架的自我;发现自私学生偶尔表现出的关心别人的自我。发现了把他请出来,研究他受压抑的原因,帮助他成长起来,健壮起来,这样做看起来费点脑筋,其实是最省力气的方法,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确如此,学生不管好坏,他心里始终都有两面性。抓住了学生心理上的两个自我,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只看到后进生不好的一面,经常对他批评、斥责,久而久之,让他形成心里定势,他就真的不能先进了。
记得我教过的一位叫吴杰的学生,他从学前班起就是一位让人“头疼”的学生。吴杰他很好动,上课的时候基本不能控制自我,就像患有小儿“多动症”一样,下课时候还经常欺负同学,甚至还咬同学„„。
上一年级以后,我当上了吴杰的班主任,第一天上学他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他课桌表层用小刀刻得稀烂。第二天上学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上课时把橡皮擦切成小块,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就丢到别的同学脸上,影响别人上课。他几乎每天都会变着戏法给我制造“麻烦”。起初,我批评过他,教育过他,也和家长联系过多次,似乎这一切的举动对他都无济于事。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他朗读课文特别有感情。我就试着让他当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早读。可是,由于他在班上的历史表现实在太差了,根本无法号召同学,甚至有很多同学觉得他没资格当小老师。于是再一次打击了吴杰,使他之后行为变本加厉„„。
后来我想:要让吴杰“好”起来,必须让同学们改变对他的观念,重新接纳他。于是,我选了一节课进行朗颂比赛,邀请了其他班的几位老师参加,并提前和老师们进行了交流——使同学们重新认可吴杰。果然,吴杰朗读很棒,评委老师们对吴杰的朗读评价很高,同时,还鼓励其他同学向吴杰学习。再加上我对吴杰的肯定,对同学们进行改观教育,同学们对吴杰的态度还真开始改变了,试着接受他当小老师领读。之后,吴杰再一次走上讲台领读,这次有同学们的配合,班里真可谓书声朗朗。吴杰开始改变了,同学们也渐渐地认同了他。从此,班里同学对他多了一个称呼——“吴老师”。
2、利用多种渠道,充分认识孩子。
要认识学生就是要了解、识别、懂得学生。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学生,才能从深层次上正确地理解和尊重他们,才不会出现盲目的关心或责备。赏识教育法的前提是,认识学生,包括认识学生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优缺点等等。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和历史背景等复杂的因素,后进生尤其如此。老师必须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才能充分认识,也只有充分认识了学生的个体资料,才能正确的运用赏识教育法。比如平时可以多和学生交流、沟通,尤其是对后进生,在生活上做他们的好朋友,学会倾听和尊重从而走进学生心灵的殿堂。此外,还要多从科任老师那里经常地了解有关每个后进生的学习、生活、纪律作风等方面的信息。只有认识了后进生的方方面面,才能为以后的赏识打下基础。
3、善于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充分认识了学生以后,就要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努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从后进生闪光点入手, 以此作为与后进生谈心激励的中心, 引导其重拾自尊、自信, 从而端正其纪律、学习态度。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重视,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被激发,潜在的能量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运用。
4、利用多种表扬方式来激励孩子。
时常赞扬后进生, 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 就能使他们时时感受到成功的愉悦。这样, 他们就会肯定自己,发现“我也行”, 进而树立起“我一定行”的信心, 就会投身集体, 大胆地参与, 就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他们自勉自强、努力向上。教师表扬后进生时,不需选择环境,不论是在什么地方都行,因为表扬的话是谁都爱听的。表扬的时候加上一些体态的语言,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说,在集体面前宣布表扬的时候,要注视着表扬对象的眼睛,对着他慈祥地笑笑,给他点点头,会让他感到很温暖。个别表扬时不一定那么正式,可以拍拍学生的肩膀,给他鼓鼓劲,或者向他竖起大拇指,他会非常兴奋。但是总体来说,不同的场合之下表扬的效果还是不太一样的。私下里的表扬会让人觉得温暖,对缓和师生间关系非常有效,是教师拉近与学生之间距离的有效方法之一;背后的表扬让学生惊喜,学生感觉这是真实可信的,会对教师心存感激;正式场合下的表扬则让学生有成就感,是学生期待和难忘的记忆,尤其是登台领奖,感受台下的掌声,那种幸福人人都向往。
总之,作为教师,发现后进生有哪怕是那么一丁点进步时,都不要吝惜你的表扬和赞美。即使有时候真的要批评后进生时,也要力求在批评的同时表扬他们,在指出他们的一点不足前,要先指出他和这一点不足相对应的长处。
5、要有耐心, 持之以恒。
后进学生普遍自控能力差,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会屡屡出现反复。多数教师对后进生的教育一开始总是热情较高,但当付出一定劳动而得不到回报时, 就开始失望了,怀疑学生的能力, 甚至对学生挖苦、讽刺,从而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 降低了学生对自我的评价, 并对学生自信心的形成产生不良影响。此时教师与其脱口而说“你又怎么怎么了”,还不如静下心来多挖掘挖掘学生性格、兴趣爱好方面,哪怕是非常微弱的一些“闪光点”,对这些“闪光点”加以充分肯定,不断强化。加以时日,学生的优点不断被强化,那
些缺点自然就会慢慢离他而去的。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萌生着美好思想道德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最后排挤掉已有缺点的杂草。”所以作为我们教师对学生的教育要有耐心、信心, 并要有作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6、要争取多方支持,发挥集体的力量。
后进生的转化,仅仅依靠教师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家庭、社会,班集体的支持和配合,才能形成良好的合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孩子后进往往跟父母不懂得赏识孩子有关,所以家长必须学会赏识自己的孩子;社会作为教育的大环境,也要努力营造一个赏识、激励孩子的社会氛围;当然,班集体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的,同学要多发现后进生的优点,要让后进生融入到班集体当中去感受集体的温暖。只有把这几个方面的力量联合起来,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后进生的有效转变。(作者简介:杨光平,男,汉族,文化程度:大专,毕业于贵州省师范大学,现在工作单位:岑巩县新兴第二小学)
各位尊敬的贵州教工的编委们:
您们好!您们辛苦了!
我是岑巩县新兴第二小学的杨光平老师。很抱歉,因为上次我叫别人给我发的那一篇《浅谈乡村小学的“三个一”教学》论文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问题。我一直都觉得不好意思,在心里一直都罩着一层阴影,因此,这段时间里都没有向您们投稿,深感抱歉,希望能得到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今天,我借此机会向您们保证,我刚投的这篇论文和今后的所有投稿,绝不会再出现上次那样的情况,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宽容和理解为谢!
此致
敬礼!
投稿人:杨光平2010年4月21日
谈赏识教育与后进生的转化由于目前不少人对职校存有偏见,把它视作无望继续普通教育之后的无奈选择,而职业学校为谋生存,招生时又不得不放宽条件,因此,现今职中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
谈赏识教育与后进生的转化化州市长岐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陆波赏识教育是家庭教育专家周弘先生培养聋女周婷婷二十多年用心血熬出来的成功经验。对后进生的转化,可否也能使用‚......
赏识、激励促后进生转换眉山外国语学校陈元刚后进生问题是学校教育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尤其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日趋小班化的今天。后进生问题的严峻性更加突出。后进生—......
小学生后进生转化的教育方法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责任是重大的。教师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既担负着培养优秀生的工作,又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既要面向全体......
小学生后进生转化的教育方法小学生后进生转化的教育方法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但责任是重大的。教师既要传授科学知识,又要加强基础道德教育;既担负着培养优秀生的工作,又要做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