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概论感想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化工安全感想与建议”。
学生:王建豪
学号:2014141492136 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6班
化工概论感想——膜分离与技术
一、在化工概论这门课中,几乎每一节课的老师都不相同,也是这样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到了化工的方方面面,让我们有了很多的选择,让我们从高中的什么都学逐渐到了大学的去专门学点什么。老师们的讲课大都大概地讲解了各自专业方向的常识,让我了解到了化工的广阔。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褚良银院长的膜分离与技术。
二、褚院长在上课时也给我们讲解了化学工程师在不同国家的定义,让我们认识到化学工程师大多是改变世界的人,他们用他们的技术和产品逐渐地从方方面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当然化工师还是会赚钱的人,化学毕竟只是技术而工程可以把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而产生经济效益。
三、参观实验室。在听了褚院长全面和富有吸引力的对膜分离与技术的讲解后,在第二天我和三个小伙伴参观了褚院长在望江的省级实验室。实验室的外墙上贴着褚院长和他的团队的创新技术的摘要,在一位学长的仔细讲解后我们了解到这些都是褚院长和他的团队在这几年做出的学术成果,展出的都是被SCI或是CA等收录的,而在褚院长办公室的墙上还贴着各种照片,而这些照片是各类杂志的封面,这些封面都是他们自己团队的作品。而那位带我们参观的学长,也是这个团队的成员之一,他说褚院长算是非常容易亲近的,也没有一般学术大牛的自傲,只要是有人向褚院长发邮件,不管是谁,不管是学术上的大牛还是一般的大学学生,他都会回件,这一点在学术界是非常难得的,特别是像褚院长这样的学术大牛。褚院长的实验室算是彻底颠覆了我对化工的理解,这里有精密的仪器,有完善的毒气排除系统,还有各种对膜分离技术的独特理解,怎么看也是高精尖的领域。
四、膜分离与技术与我理解的传统化工不同。在我的理解里化工都应该是那种建立厂房,投入原料,生产成品。应该是挺杂挺累的,有点像是工人。通过化工概论这节课让我认识到现在的化工已经大多是自动化的了,而且人们大多时候只需要坐在控制室控制,并不会太过脏乱劳累,污染也没有过去那样严重,甚至可以说有些化工基地的环境远远好于其他地方。比如三亚。而其中的膜分离与技术就更与之不同了。简单地说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五、关于膜分离与技术的简介。膜分离是在20世纪初出现,20世纪60年代后迅速崛起的一门分离新技术。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因此,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生物、环保、化工、冶金、能源、石油、水处理、电子、仿生等领域,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当今分离科学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所以膜分离与技术是较新鲜的一门技术,现在也正处于迅速的发展期,在将来也有很多机会。
六、膜分离与技术的工艺优点。通过在网上查找的资料膜分离与技术有如下优点(1)在常温下进行有效成分损失极少,特别适用于热敏性物质,如抗生素等医药、果汁、酶、蛋白的分离与浓缩(2)无相态变化保持原有的风味,能耗极低,其费用约为蒸发浓缩或冷冻浓缩的1/3-1/8(3)无化学变化典型的物理分离过程,不用化学试剂和添加剂,产品不受污染(4)选择性好可在分子级内进行物质分离,具有普遍滤材无法取代的卓越性能(5)适应性强处理规模可大可小,可以连续也可以间隙进行,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易于自动化(6)能耗低只需电能驱动,能耗极低,其费用约为蒸发浓缩或冷冻浓缩的1/3-1/8。这些优点对人们去深入研究膜分离与技术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也是我对这个专业方向所感兴趣的原因,而且膜分离与技术也是解决饮水问题——这个中国现在需要面对的问题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
七、膜分离与技术的历史。膜分离与技术的历史相对于化工学的历史来说是十分短暂的,并且它的发现也是具有偶然性的,发展的过程也十分曲折漫长,但它却可以大大增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同时膜在生物体中广泛存在,这也说明人们研究膜是必然的趋势。膜分离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特别是生物体内,但人类对它的认识和研究却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膜分离技术的工程应用是从20世纪60年代海水淡化开始的-1960)年洛布和索里拉金教授制成了第一张高通量和高脱盐率的醋酸纤纸素膜,这种膜具有推对称结构,从此使反渗透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其后各种新型膜陆续问世,1967年美国杜邦公司首先研制出以尼龙-66为膜材料的中空纤维膜组件;1970年又研制出以芳香聚酰胺为膜材料的“Pemiasep B-9”中空纤维膜组件,并获得1971年美国柯克帕特里克化学工程最高奖。从此反渗透技术在美国得到迅猛的发展,随后在世界各地相继应用。其间微滤和超滤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膜在大自然中,特别是在生物体内是广泛存在的。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从1958年研究离子交换膜开始的。60年代进入开创阶段。1965年着手反渗透的探索,1967年开始的全国海水淡化会战,大大促进了我国膜科技的发展。70年代进入开发阶段。这时期,微滤、电渗析、反渗透和超滤等各种膜和组器件都相继研究开发出来,80年代跨入了推广应用阶段。80年代又是气体分离和其他新膜开发阶段。
八、膜分离与技术的现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20世纪的发展期,膜分离与技术已经证明了它自身的价值,特别是在高效节能方面,各国都普遍重视起它来,在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谁能掌握它谁就能掌握化工业的明天。随着我国膜科学技术的发展,相应的学术、技术团体也相继成立。它们的成立为规范膜行业的标准、促进膜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半个世纪以来,膜分离完成了从实验室到大规模工业应用的转变,成为一项高效节能的新型分离技术。1925年以来,差不多每十年就有一项新的膜过程在工业上得到应用。由于膜分离技术本身具有的优越性能,故膜过程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今天,产业界和科技界把膜过程视为二十一世纪工业技术改造中的一项极为重要的新技术。曾有专家指出:谁掌握了膜技术谁就掌握了化学工业的明天。80年代以来我国膜技术跨入应用阶段,同时也是新膜过程的开发阶段。在这一时期,膜技术在食品加工、海水淡化、纯水、超纯水制备、医药、生物、环保等领域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和应用。并且,在这一时期,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自然科学基金中也都有了膜的课题。这一潜力巨大的新兴行业正在以蓬勃的激情挑战市场,为众多的企业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九、目前膜分离技术在许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某些方面应用得还比较成熟。在对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生产成本要求不断降低的今天,膜技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其必将取代传统的低效分离技术。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膜分离技术的大量应用毕竟是近几十年开始的,许多方面还不成熟,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即选择性问题、通量稳定性问题和产值问题。选择性问题应集中于膜材料的研究,继续开发功能 高分子膜材料和无机膜材料。对仿生膜、高效电解质膜、分子识别型膜的研究需要达到智能化、高效化和专一化目标。膜通量的稳定性和产值比问题应集中于渗透时的防污染和膜过程强化的研究上。无论采用那种类型的膜,都存在膜孔被堵塞、膜表面形成黏性附层等膜污染问题,这极大的影响了通量的稳定性和产值比。因此应研究一种适用面广的强化膜过程分离技术,以减少膜污染、增大过滤通量、延长膜寿命。这需要将许多因素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如选择合适的膜材,合理的膜组件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清洗和防污染方法、以及周密的工艺流程设计等方面。虽然膜分离技术的广泛成熟应用在许多方面离产业化要求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随着新型膜材料的不断开发、高效的强化膜过程分离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膜分离技术应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其在未来是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它将在各个领域发挥更引人注目的作用。因此,目前膜分离技术已成为分离混合物的重要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应用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淡化 热爱厦门大学是我自高一就想要进入学习的学校,可是在网上查到自己被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录取的时候,说实话我心里很失落。想象中以后的工作一定是在工厂里,毒雾弥漫,厚重的......
第一章化学工业危险因素:1.工厂选址2.工厂布局3.结构4.对加工物质的危险性认识不足5.化工工艺 6.物料输送 7.误操作 8.设备缺陷 9.防灾计划不充分化工装置紧急状态:(1)运转失......
化工化境小论文目 录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
《化工安全概论》1、安全,危险,风险、事故的关系安全:不会发生损失或伤害的一种状态; 危险:易受到损害或伤害的一种状态;风险:危险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损失程度的综合度量。当风险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概论》结课论文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2-3姓名: 李广 学号:1101110814日期:2014年5月1日海水淡化技术的进展摘 要: 淡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