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新探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中职学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新探
李显杰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需要加强创业教育,教育学生愿意创业、敢于创业、学会创业,运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使之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学习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教育内容教育方法
[作者简介]李显杰,男,河南镇平人,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高级讲师,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35-0075-0
2创业是劳动者从事的一种创造性的高层次劳动,不仅能为自己和他人提供就业机会,而且能为社会创造财富,是经济社会发展稳定不可缺少的一种综合性的创造劳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中专院校的毕业分配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学生毕业后被推向市场,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在这种形势下,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树立“自主创业就是最好的就业”的就业思想,实施创业教育。
一、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意义与紧迫性
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全面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为根本目标的职业素质教育,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从而使更多的求职者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目前,许多高等院校已纷纷开展创业教育,有的开设“创业教育课”,授课内容包括企业家素质及其个性特征、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调查、风险投资及相关分析等课程,将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向正确的方向,深受学生的欢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严重的就业问题。但现实问题是,中等职业学校的许多学生却很难适应这一变化,笔者曾就“你毕业后愿不愿意自主创业?”在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2004届毕业生中抽取500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的学生表示愿意干也相信自己能干好,31%的学生表示愿意干但不知如何干,4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能力,而13%的学生则因为风险大而不愿意干。从而可知,学生对“创业”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因此,运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培养其创业品质,学习创业知识,形成创业能力就具有很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1。培养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过程中对个人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心理成分,这支配着创业者的态度,是推动个体进行创业的动力性因素。树立创业意识实质上就是让学生“愿意创业”,这是创业教育的首要内容。在具体实施创业教育时,指导老师应从创业对社会与个人的重要作用入手,使学生树立创业理想,逐渐培养其创业兴趣,增强其创业信心,将他们的创业需要升华为创业动机。特别是针对“不愿意”创业的学生,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增强其自信心,提升其自我创业能力。教师通过一定的特色教育,使学生在某些特殊情境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能正确认识自己,激发创业激情,坚定创业信心,诱发创业欲望,立下创业之志。
2。培养学生的创业品质。有了创业的意识,并不意味着能创业成功,创业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创业品质。成功的创业者必须具有企业家应有的品质,诸如勇敢、自信、创新、合作与宽容、诚实守信等多方面的品质。每一位创业者都应了解自己与企业家应有品质的差距,并为之努力予以完善。教师在培养学生创业品质的教学活动中,可以结合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用典型事例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家的优秀品质。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育不成熟,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喜欢追星,但由于引导不到位,他们大多追歌星、影星,很少追创业之星。因此,在创业教育中,可以请当地自主创业的成功者,最好是本校的往届毕业生为学生现身说法,从而感染与引导学生;也可以从这些成功者的综合品质中选择出适合中职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的事迹、特质,让学生与自身对比,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找出差距,知道自己缺少哪种品质,应该怎样发展,进而有意识地发扬自己已有的优秀品质,改进不足,从而逐步培养其综合品质,提高创业能力。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走出去,到在当地有影响的民营企业去实地感受,以唤起他们的创业热情。
3。狠抓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者要具备较高的品质与素质,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创业知识。创业知识包括怎样设立、选择、管理、经营等方面的知识,其深度和广度决定了劳动者创业实践的成功与否,它是创业能力形成的基础。创业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解决“会创业”的问题。创业“决策期”、“申办期”、“初创期”和“成熟期”的表现各不相同。“怎样选择”是创业者“决策期”面临的主要问题,它要解决信息来源、市场机会、个人条件、市场定位、可行性分析等一系列问题,这一选择体现了创业者的策略;“怎样建立”是创业者“申办期”的实施步骤,它要涉及投资融资、注册程序、制定章程、设备购置、员工招聘、开业宣传等一系列工作的开展;“怎样管理”是创业者“初创期”的基本操作手段,它包括财务管理、促销运营、质量控制、形象树立、谈判技巧、商务礼仪等操作方法的运用。因此,创业者不仅创业前要学,创业中也要边用边学,创业后还要总结提高。学校在创业教育中,要结合实际开展创业知识教育,围绕创业者在“决策期”、“申办期”、“初创期”的实际需要及具体操作步骤,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措施组织教学。如可以模拟“员工招聘”会,即让学生根据小企业的经营方向与规模,确定员工类型、标准和数量,分成不同的组,每组的同学有扮演招聘者的,也有扮演应聘者的,让学生通过这些模拟招聘会,学到书
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再如财务会计知识的学习,不仅是要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自己能胜任会计工作,懂得会计核算,而且要使创业者能利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的经营管理,为创业决策提供依据,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起指导作用。诸如怎样对应聘者面试、怎样签订劳动合同、怎样登记设立企业、怎样起草企业规章制度方面的知识,学校可采用校内模拟实习、校外观摩等方式,给学生创造预演的机会,并且在预演时要充分估计到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挫折与障碍,把困难与问题想得周全些,然后带着这些“准备”进入社会,这样既有利于消除学生对创业的神秘与畏惧感,增强其创业意识,也有利于学生对创业能力的掌握。
4。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是一种复杂的劳动,需要创业者具有较高的智商和情商。创业能力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它是创业意识、创业知识的集中体现,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包容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对于接受职业教育的职校生来说是必备的,同时在各专业的教学中都已受到充分的重视。然而从某种程度上说,社会能力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应成为创业教育的重点。
专业能力是成功创业的前提。它是指与创业密切相关的主要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能力,包括创办企业的能力、创业人员必备的能力、接受和理解与所办企业方向有关的技术能力、将相关的产品质量、产品安全、经济、劳动等方面的知识与法律运用到本行业中的实际能力。方法能力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即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能力、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分析与决策能力、联想与迁移能力、创造能力、确定企业布局的能力、发现和使用人才的能力、理财能力等。创业能力是创业者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中运用各种知识与能力的聚合,有时候一个点子就能为企业带来极大的发展动力。所以,创业教育要教会学生学会获取知识,捕捉灵感,用恰当的方法创业。
社会能力是创业的核心能力,它是指在创业过程中所需的行为能力,主要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谈判能力、企业形象策划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适应变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等。这是企业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需要。在创业教育中,结合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等知识的学习,教会学生交往、谈判、合作、策划,特别要教会学生学会约束自己,承受挫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用做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相互提意见,要求每组每个人都要提,个个都要听,轮流进行,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听别人批评时不做解释,既使别人提的不合实际也应耐心听完。这种方法简便灵活,不需要特别的教学设备,只要教师精心设计,正确引导,学生就能接受。这样反复进行练习,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心理承受力就会有所增强。
三、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方法选择
创业教育应以创业能力的形成为主线组织教学,避免空讲理论、灌输知识的传统教学。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创业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案例,让学生分析。无论在创业意识、创业品质,还是在创业知识的教学中,都可
以用典型案例来组织教学,并在案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用讨论甚至辩论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加深学生对融入案例中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从而使案例起到“范本”的作用。
2。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创业教育可以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自己体验,并在体验中提高学生的认识。例如,创业意识教学,可以组织学生访问成功的企业家或请企业家到学校讲授创业体会;创业品质教学,既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测,也可以对成功的企业家进行评论;创业知识教学,可以通过进行市场需求信息收集、市场机会调查、申办手续模拟、融资方式讨论、小企业考察等方式实现。
3。创造条件,让学生实践。创业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就总体而言是提高认识,初步形成创业能力的过程,是为学生将来创业打基础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发现具有创业潜力的“苗子”,并予以重点培养。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训教学,让具有创业潜力的学生在学校也能“真枪实弹”地过把创业瘾。如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在创业教学中就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效果显著。一是,学校出资开办校园超市,从购销存到经营管理、财务核算完全由学生来做,将学生置身于创业的环境中,从而使其得到锻炼;二是,在各班开展“跳蚤”市场,每周定时进行,这既使学生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也能锻炼学生的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利用周末在校园里举行拍卖会。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具备了创业意识,培养了其创业品质,学习了创业知识,同时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的创业教育还只是模拟创业,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无论是创业教育的内容,还是创业的方法,都要以此为中心。许多新兴产业,如信息、生命科学技术等产业,在政策上国家给予了很大的扶持,因此自主创业正当时。职业学校培养的不仅仅是技术型实用人才,更多的应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因此,职业学校要以组成创业能力的种种具体能力作为目标组织教学,真正培养出“愿创业”、“敢创业”、“会创业”的合格创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邢于仓,柳国强。创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J]。社会科学论坛,2005。[2]高洁。创业教育———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新视角[J]。职教论坛,2005。[3]罗元。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
[4]张良。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探析[J]。职教论坛,2005。
[5]邹奇清,乔向东。关于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
各区教育局,各市属中学、民办中学、职业学校: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精神,促使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实......
中等职业学校“三生教育”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目录一、教材内容与编写特点二、教学组织与安排三、主要教学建议一、教材内容与编写特点(一)教材编写体例与意图主题名称:共20 个......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管理的方法刍议钱灿兴论文摘要:学生管理是学校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王作。要想做好学生管理工作,就必须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交导作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思索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造就新一代劳动大军和提高广大在职劳......
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机械学科丁善芬为了建设一支优质的“学习型”师资队伍,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围绕实现学校发展目标,促进教师转变观念,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