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初中语文学生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反思
——浅谈音乐、绘画、书法、朗读等艺术手法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中的运用
去年上半年,我县教育局在全县开展了教学标兵和教学能手评比竞赛活动。经过各校初赛选出来的选手,再集中参加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听课评课、业务考试和即兴说课五个环节的比赛,最后依据总分评选出全县十佳教学标兵和百名教学能手。本人侥幸以初中组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县人事局、教育局联合授予十佳教学标兵光荣称号。
反思比赛过程,在课堂教学这个最重要的环节中,我讲授的是范仲淹的历史名篇《岳阳楼记》,我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听课领导和老师的好评。
吕淑湘先生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他把课教‘活’了,把课教‘活’的关键就是要在课堂上创设一种令学生臵身其中,流连忘返的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随课文内容的波澜起伏而流动,产生一种欲罢不能的浓郁兴 1
致。‛
那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教‚活‛呢?
笔者认为,在众多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情境教学法力求营造轻松愉悦、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在主动的学习中享受快乐,是能把语文课教‚活‛的最好方法。
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创设情境。创设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现结合本人的课堂教学经验,谈谈音乐、绘画、书法、朗读和表演等艺术手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运用。
一、优美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是一种神奇的语言,它可以直达听众内心的深处,唤起情思,引发共鸣。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使用音乐渲染的方法,则在课堂气氛营造上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音乐渲染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借助多媒体或录音机,播放教师事先准备好的音乐或歌曲。另外,我还常常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唱上几句,此举能有效地振奋学生的精神、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的记忆,且效果远远胜过多媒体和录音机。例如,我教《岳阳楼记》时,讲到‚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在介绍洞庭湖时,我随口唱出了《八百里洞庭鱼米香》中的‚洞庭呀……湖上哟……好风光 2
哟……‛简短而抒情的两句民歌提起了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教《黄河颂》时,我会深情地唱上‚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高亢嘹亮的歌声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母亲河的勇敢、坚强和伟大。
二、简笔绘画刻画情境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揭示了诗与画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样,借助图画再现课文情境,可以把课文的内容直接具体化、形象化。除了多媒体展示图片外,教师的简笔画同样能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教《愚公移山》时,我用一副简单的‚山水太阳图‛,使学生对文中‚阴‛‚阳‛的含义易于理解且记忆深刻;在讲述《核舟记》时,我会结合课文的讲解很快勾出核舟的模样、手卷的样子、佛印的姿态等,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的相关内容。
三、多体书法板书情境
漂亮的板书设计不仅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结构、框架,也能在视觉上造成冲击,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日后对于信息的提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适度变换书体,一定能折服学生,使他们的目光聚焦于黑板,对老师所板书的内容印象深刻,甚至于模仿老师的书法,产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之情。我在教《岳阳楼记》时,用楷书板书课题,用隶书和行楷板书课文知识结构,到快下课时,我要求学生一边 3
看我用草书板书、一边背诵课文第一二段,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四、感情朗读描绘情境
教师的诵读,对于营造感情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就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感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情感变化。教师要善于根据不同文体,创设不同的感情基调。如有的文章感情激越、热烈,有的深婉、绵延,教师就要领会作者的感情,为教学创设情境基调,对激越、热烈的,教师就要用高亢、有力的音调和迅捷的语感来感染学生,如《海燕》、《沁园春 雪》《最后一次讲演》等;对深婉、绵延的,可以用柔和或低转音调和舒缓的语速来熏陶学生,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老王》等。总之,针对不同的文章,教师要通过富有感情的诵读,营造不同的感情氛围,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课文情感意境。
五、短剧表演塑造情境
在戏剧、小说、散文的教学中可以借助表演来创设情境,设臵美感的情境,直观再现课文中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学习积极主动性。
比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我找三个同学,一个扮演其中的主人公‚我‛,一个扮演其中的‚父亲‛(找一个 4
个子稍微矮一点的同学扮演),一个旁白(朗读课文)。通过小品的方式展示给同学,学生们看到‚父亲‛挪着肥胖的身体(用讲台作为站台)艰难地为‚我‛买橘子的场景,看到‚父亲‛在临行前对‚我‛的细细叮咛,学生仿佛体会到了作品中的父亲对‚我‛的那种深挚的爱。又如,在教学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我把故事节的高朝部分——‚见于勒‛一节,让学生自编自演,分组表演。学生们在认真研读课文的基础,相互讨论。他们在相互表演中,揣摩课文人物的心理、性格特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在笑声和表演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还有《范进中举》、《最后一课》、《变色龙》、《狼》等,都可以让学生在表演的情境中迅速把握、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增加分析、理解课文的深度与广度。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运用,远不止以上几中方法,如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等。但无论怎样,目的只有一个,即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己的特长,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达到陶冶学生审美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正确、迅速、深刻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和掌握各种语文能力的目的。
2010年7月12日
刀豆文库小编为你整合推荐3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也许这些就是您需要的文章,但愿刀豆文库能带给您一些学习、工作上的帮助。......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设情境就是教师通过各种方法,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创造活动是一种高级的脑力劳动,教师要结合教材,善于提出问题,运用多种多样,求变求新的教学形式......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研究》阶 段 性 总 结加格达奇区教育科学研究杨淑丽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如不打破以往常规的、单调、固定的教学模式,就会依旧是一堂机械而单调,学生感......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创造个性内容提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而创新教育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为学生创设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探......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正三中:赵卫华初中阶段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学习模式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初中教学中优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