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由刀豆文库小编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暑期实践报告三下乡”。
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仙源湖度假区
其实,这个地方就是我的家乡,最为熟悉不过,貌似没什么好写的,但其实对于这个名称-仙源湖旅游度假区到底是怎么样由来的,我却未仔细地知道过。所以,趁着暑假有大把的时间,就去走访了一下家里周边的人与事物。仙源湖旅游度假区是婺城区的一个新兴旅游风景名胜区,是继千岛湖、莫干山之后的第十二个省级旅游度假区,位于江南著名古镇———安地镇内,距市区10公里,这里峰峦叠嶂、山泉淙淙、森林茂密,尚有千亩花卉苗木、万亩翠竹林等生态景观,更有10里桂花长廊,每当金秋时节,香飘万里,蔚为壮观,被誉为中国桂花之乡。
基础设施从零散到基本完善
据介绍,投资1040万元,先后编制完成了度假区总规、景区总规、首期控规、集镇修规、度假区“十二五”规划等60多项规划,积极配合金华市政府做好了“金华市大南山旅游开发规划”。2011年,又委托浙大城市规划研究院编制度假区二期控规、农业精品观光园控规及水上运动中心、游客集散中心等项目详规,为今后五年的开发建设确定了初步发展方向。
行驶在24米宽的金安公路上,一眼望去安地镇与金华市区直线贯通。道路先行,优先推进征地区块内与主干道路对接的道路桥梁建设,建成了首期开发区块内的仙源大道、香溪路、广场街“两纵一横”道路,仙源桥、十景桥、白竹畈桥、香溪桥等四座桥梁,使开发区块与安地集镇连为一体。
为使度假区区位优势更加凸显,交通状况更加便捷,生活条件更加优越。投资了2亿多元,积极推进生态公墓、污水管网、垃圾集中清运处理、小流域治理、安地集镇道路改造等建设,自建了天然气瓶组站,迁建了3.5万伏高压线路,完成了自来水安装工程,实现了供水、排污、强电、弱电等管网与市区联通。
2010年10月,投资6000余万元,开工建设了占地75亩的安地镇中小学迁建工程(即仙源湖实验学校),也就是我的初中母校,建成了市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这也是仙源湖度假区成立以来单项投入资金最多的项目。
旅游景点设施从无到有
近年来,度假区通过“加大政府性投入”与“鼓励引导民间资金投入”两种方式来推进度假区旅游景点设施建设及农家乐旅游发展。
政府性投入完善配套旅游设施。建成揽秀阁和橡皮坝及梅溪两岸游步道工程、项村垅十里桂花长廊、上干口—四顾坪游步道,为市民休闲游乐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建成度假区入口牌楼,使度假区有了明显的景区标志。
引入民间资金,丰富休闲旅游项目。先后引资兴建了金华动物园、美地南山漂流、龙潭溪漂流、仙源谷漂流、郑宅水上乐园、郑宅野外拓展训练基地、金华市紫文山珍稀植物繁育园(海南花梨木种植)、农家乐、小同村休闲会所等,即将兴建的还有揽秀阁养生文化会所、桂花山庄、精品农业观光园、文化创作基地、水上运动中心、星级宾馆等项目。2011年10月,在浙商大会上与永康市虎踞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投资额达5个亿的金华翠谷旅游项目投资意向书(位于小同村),仙源湖生态休闲旅游已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区经发局等相关部门统计:2011度假区旅游接待人数为36.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3649.6万元;度假区内项目对当地财政贡献1457.6万元。
房产项目从荒地到洋房
总面积达975亩的三个高端生态住宅区项目突兀而起,成为金华大市范围成功人士购房置业的首选。
截止目前,三胜置业开发的“仙源欧境”项目已全部竣工并基本销售完毕,成为金华市区高端生态住宅的一张闪亮“金名片”;金海置业开发的“双溪源”项目一期已竣工并基本销售完毕,二期开发建设有序进;开源置业开发的“香溪.玫瑰园”项目一期生态住宅已基本建成,即将面向市场。
度假区从默默无闻到小有名气
2009年以来,连续承办了三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全面提升安地镇与仙源湖旅游度假区以及婺城区的经济层次和文化形象。“中国仙源湖桂花节”已成为婺城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精品节会活动之一。
目前,安地镇5884户农户中有3200多户从事苗木种植,并在政府引导下成立了10家苗木合作社,拥有100多位苗木经济人,桂花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同时,三届桂花节期间,共签约各类投资项目150余个,极大地促进了婺城的经济社会发展。
仙源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贾献成说,紧紧抓住浙江省服务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度假区充分发挥仙源湖区域区位生态优势,形成了十里桂花长廊、项村桂花园、外畈竹园、箬阳茶园、郑宅美食园等现代观光旅游系列项目,挖掘开发雅干龙皇庙、石骨山寺姑庙佛教文化,凤凰山、双合印、弧山拂影等美丽神话传说的仙源湖神仙文化,酒店文化等文化旅游产品,打响“游在仙源、住在仙源、吃在仙源”品牌。
暑期已至,很荣幸我参加了我院院团委开展的以“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得到了许多方面的锻炼,受益匪浅,极大的丰富了自身......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2010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调研报告关于“服务三农发展,建设美好家园”之赴贵阳市白云区牛场乡开展少数民族文化调研、义务支教、法制宣传(驻牛场......
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国际工商管理学院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阳光明媚的七月,我们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同学们在孙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三峻乡四马架村进行......
暑期“三下乡”实践报告实践目的: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践形式:深入农村,入住农家,下地帮农户干农活,与村民攀谈,搞农村调查。实践时间:2011年7月20日--7月27日......
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